【部编版】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Word表格版,249页)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93055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246 大小:2.9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Word表格版,24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46页
【部编版】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Word表格版,24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46页
【部编版】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Word表格版,24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46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Word表格版,24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2019年春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Word表格版,249页)(2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 个生字,听写课后 8 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个人二次备课2 喜爱春天,

2、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村:乡村。居:居住。村居:在乡村居住。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1)学生练读。(2)指名读,正字音: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

3、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学生自学)2.学习一、二句:(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4、(5)指导读:河堤杨柳醉春烟。(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4 受?(让学生充分地说: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8)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3.学习三、四句:(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

5、它们是谁?1.交流识记字形。出示:诗村 童加一加:“诗”“讠+寺”;“村”是“木+寸”,“童”是“立+里”。1.教师指导书写。出示“诗村 童”的田字格课件“诗”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村”左右结构,左右等宽,“木”的捺变成点。“童”上下结构,注意下面“里”的笔顺。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3.学生练习写字。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第二课时一、知诗人,解题意: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共分四步:a.知诗人,解题意,b.释词语,明诗意,c.想意境,悟诗情,d.拓展阅读。

6、)这节课我们就用这四步学诗法来学习咏柳。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2.学习生字“咏”、“柳”。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步。6 二、释词语,明诗意:1.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以小组的形式来理解诗意。2.汇报自学情况。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A.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意思是装饰,打扮。一般都是谁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B.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这句话的意思是: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第二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裁:用部首查

7、字法查“戈字部”。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像剪刀的二月春风啊!三、想意境,悟诗情。1.再来读第一句话,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2.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能剪出什么?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3.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

8、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四、横纵观,拓视野: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并说说理由。出示古诗:朱熹的春日、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A.交流识记字形。(课件出示)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碧 妆 绿丝 剪8 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加一加:“王+白+石”是“碧”,“纟+录”是“绿”,“前+刀”是“剪”,“纟+纟”是“丝”。换一换:“将”去掉右边部分,换成“女”,就是“妆”。B.指导书写。1.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

9、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1今天我们学习咏柳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教学反思:2、找春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认13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2、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古诗引入出示古诗早春,老师

10、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二、检查预习个人二次备课10 过渡: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出示预习提示: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B.读正确生字新词。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1我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学生试说:从小草、野花、树木、解冻的小溪那里找到春天。我们用哪些方式找到的春天?(学生试说:通过看、听、闻、触多种方式去找春天。)2.检查字词识读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

11、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出示:ch n ch x n zh o ni n冲出寻找姑娘t chli shx n hu吐出柳树杏花d n qi qi n t o hu荡秋千桃花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第一、二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冲”是翘舌音,“寻”是前鼻音,“冲、荡、杏”是后鼻音,读好轻声“姑娘”。出示:tudi o mi n o h i xi脱掉棉袄害羞zh y n t n t u d ju n 遮掩探头杜鹃ch d o ji d nn n y触到解冻嫩芽y n ff n zhen 音符风筝指名读第三、四行词语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

12、导:“遮、触”为翘舌音,“掩、鹃、嫩”为前鼻音,“筝”为后鼻音。轻声“风筝”等。3.检查课文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2)指名朗读课文(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12 4.指导书写生字。(1)田字格课件出示:冲寻 姑 娘 吐 柳荡 桃 杏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教师重点指导书写“柳、荡、桃”,(课件出示)“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个“卯”。“荡”上下结构,第七笔是横折折折钩。“桃”字第八笔是

13、竖弯钩,不是斜勾。(3)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4)展评学生的书写。三、复习巩固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2)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二、图文对照,读中感悟1.学习第 1、2 自然段。师:要去野外

14、找春天了,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高兴的、急切的、激动的)请你也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吧?自由读。指名读本段,读后评价悟出应把“脱”、“冲”、“奔”重读才能更加体现出孩子们找春天的迫切心情。2.请大家自由读第 3 7 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春天想象成什么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这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不想让人们发现她。可是细心的小朋友还是找到了她。这些小朋友都在哪找到她了?你知道吗?从书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学生边画、边读。)14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林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15、解冻的小溪丁丁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指名分段读,让其他学生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孩子们在哪儿找到了春天?(学生读到一处,课件出示一处的画面。重点借助课件理解。打比方句子:春天的眉毛、春天的眼睛、春天的音符、春天的琴声。)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出示学习提示:A.自由选择学习伙伴。B.自由朗读学习内容,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C.与伙伴交流学习体会。D.有感情地朗读选择的内容。全班交流达成共识,相互评价。(师相机点拨,突破难点。)学习第八自然段,孩子们找到了春天,他们多高兴呀!他们想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段吧!(激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1朗读后填空:春天来了!我们()

16、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我们()了她。她在()上摇啊摇;她在()、()嘴里叫,在()、()枝头笑2指导重读所填的词语,朗读感悟,体会春天就在身边。四、拓展课文,强化感受同学们,文中的小作者从地下的小草,早开的一两朵野花,树木吐出的点点绿芽,解冻的小溪中找到了春天,春天是这样的美好,这样的充满生机,你还能从哪儿找到春天呢?说给大家听听。(我们还可以从小朋友的衣着穿戴上找到春天,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身上找到春天,从温暖的阳光、温柔的风身上找到春天。)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你们的眼睛里同学们,让我们齐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吧。教学反思:16 3、

17、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裹、寄”等 11 个认读字,会写“邮、递、员”等 9 个会写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邮包、奇怪、懊丧、花朵簇簇、绚丽多彩”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了解“邮包、奇怪、懊丧、花朵簇簇、绚丽多彩”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义,感受语言的趣味,感受生活的美。【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仿写句子,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2、感受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导入部分:音乐激趣导入活动:欣赏欢快活泼的音乐娃哈哈,让学生感受祖

18、国像花园一样美丽的景色的意境,为学习故事做铺垫。2、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师引导:“开满鲜花的小路”到底有多美,这些花是谁种下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个人二次备课18 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1、朗读课文我能行。正确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课件出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练读第 1-5 小节谁能把这部分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学生自读,边读1-5 小节,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课件出示):y u dyu n hu nu yu n l i 邮递员黄狗原来m tu chy u jb

19、 o u摩托车邮局包裹J l i y dukl寄来一堆颗粒ple l u d n o s n破了漏洞懊丧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丧”是平舌音,“车”是翘舌音,“原、员”读音相同,都是整体认读音节,“黄”是后鼻音。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课件出示):邮递员黄狗原来摩托车邮局包裹寄来一堆颗粒破了漏洞懊丧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1-5 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鼓励读好本小节的同学奖励一颗星。(3)练读第 6-12 小节用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学生自由读第2-5 小节,边读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字词。出示词语(课件出示)c wei xu n l du c i 刺猬绚丽多彩h

20、uzl w花籽礼物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籽”是整体认读音节,也是平舌音,“绚”是前鼻音。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课件出示)刺猬绚丽多彩花籽礼物20 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6-12 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再得一颗星。2、检查课文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2)指名朗读课文(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3

21、、书写生字我能行。出示生字(课件出示)邮 递 员 原 车 礼黄 叔 局(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2)指导书写。课件出示这些字的笔顺(可以动画效果一笔一笔展现)教师范写相机重点指导“原、递、车”:“原”半包围结构,撇要写长,里面是“白+小”。“递”的也是半包围结构,注意书写笔顺,先写“弟”,再写“辶”。“车”的笔顺是:横、撇折、横、竖。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

22、势,做到正确、整洁。(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三、巩固练习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位互改,同位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第二课时22 一、出示图片,情景导入。同学们,假如你每天都要坐车经过这样的一条路来上学(出示图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路边开满了这样美丽的鲜花,(出示图片)你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今天就有这样的一条路,从光秃秃的小路变成了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一

23、起去探个究竟吧。跟老师一起书写题目。(板书题目)齐读题目。二、复习旧知,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3、检查读课文朗读情况。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学习第 1-5 自然段(1)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寄来了什么?(一个包裹。)(2)包裹里面有什么?(一堆小颗粒,鼹鼠也不认识。)(3)鼹鼠把包裹拿给松鼠太太看的路上发生了什么?(包裹破了,花籽漏在路上了。)(4)从哪里知道的?鼹鼠的心情怎样?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原来,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看来都漏在来时的路上了。(鼹鼠的心情“很懊丧”

24、。)“懊丧”是什么意思?(伤心失意,形容震惊失色)指导朗读:重读“空空的、没有、破了、不见了、漏”,读出花籽漏在路上的过程,更要读出鼹鼠的“懊丧”之情。2、学习 6-12 自然段(1)第二年春天,在鼹鼠家到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是怎么样的?你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绚丽多彩、五颜六色、花香扑鼻、花朵簇簇)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去说。24 出示: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仿写:房子旁边山坡上(2)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看到门前的小路上开满这么美的花,分别是怎么说的?鼹鼠又是怎么回

25、答的?出示:刺猬太太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狐狸太太奇怪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鼹鼠先生回答道:“我不知道!”指导朗读:用惊喜的语气读出刺猬太太、狐狸太太的赞叹之情,读出铺满鲜花的小路的美。(3)请你猜一猜,这花是谁种的?(这些鲜花是鼹鼠不经意间种下的。)(4)去年,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的是什么礼物?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的是一包花籽)出示:松鼠太太给鼹鼠先生说:“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呀!”分角色朗读指导:用惊喜、赞美的语气读好6-12 自然段,读出花路的美丽、多彩。(学生读到一处,课件

26、出示一处的画面。)四、拓展延伸。1、你喜欢我们周围生活得环境吗?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怎样让我们生活得环境变得更美?怎样做我们的学校变得更美?五、总结提高鲜花不仅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和谐。老师相信有了你们这群爱美的天使,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希望同学们也奉献自己的爱心,关心身边每一个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教学反思:4、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目标:1、认识“坛、龄”等 12 个生字。会写“邓、植”等 8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26 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2、合作与探究,理解课

27、文内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教学难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心愿,体验植树的经历。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揭示课题。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2、板书课题,听课文朗读;请学生说说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不认识的字记一记。3、老师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二、检查预习过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预习要求)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B、读正确生字新词。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1图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个人二次备课么?(学生试说: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和大家一起植树。)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 页,把

28、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字词识读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这些生字能读正确吗?(课件出示)d nzhy n zh m n xi邓植引注满休xmi o 息苗同桌互读生字,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第一行生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植、注”是翘舌音,“满、引”前鼻音,“邓”是后鼻音。“休息”的“息”本来读一声,放在一起是轻声。(课件出示)t n l n wbw坛龄格握勃挖k n xu n zhu y ti n f28 肯选茁移填扶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注意“茁”是翘舌音,“坛、肯、选、填”是前鼻音,“龄”是后鼻音。3、检查课文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

29、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3)指名朗读课文,听老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本文主要写 1985 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和大家一起植树的事。)4、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田字格课件出示。邓 植引 注 满 休 息 苗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识记生字。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识记住以上汉字?A、加一加:“又”加“阝”,就是“邓”,“木”加“直”,

30、就是“植”,“弓”加“”就是“引”,“氵”加“艹”加“两”就是“满”,“自”加“心”就是“息”,“艹”加“田”,就是“苗”。B、换一换:“住”把“亻”换成“氵”,就是“注”。C、减一减:“体”把“本”下面的一横减掉,就是“休”。(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书写“引、满、息”。(课件出示)“引”第一笔是横折,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艹+两”。“息”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自”,下面的“心”,卧勾要写好。(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5)展评学生的书写。三、复习巩固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

31、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30 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把识字做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 月 12 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为什么说“1985 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2、品读第 2-4 自然段学生自读 2-4 自然段,画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

32、休息。”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植树那么有兴致,说明邓小平爷爷喜欢劳动,“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说明小平爷爷干得认真。)(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这是对小平爷爷植树过程的描写,从“挑选、小心”等词语,看出邓爷爷栽树特别仔细,选择茁壮的树苗,还要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从“仔细看看,连声说”等词语,说明邓爷爷栽树非

33、常仔细,一定要把小树栽好、扶正才行。)3、学习第 5 自然段读读想想,学习第5 小节“今天,邓小平爷爷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三、回归课文,评价阅读教师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情32 况进行客观性评价。用评价的方式总结,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四、积累强化,课外拓展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2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教学反思:

34、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 14 个二类字,会书写 9 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4、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雷锋的困难。【教学难点】1、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2、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近雷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吗?生齐唱。师:这首歌的主人公是雷锋叔叔(板书:雷锋叔叔,并指导“雷”、“叔”的书写)。那你知道雷锋叔叔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榜样”吗?生介绍雷锋的故事。师:是啊

35、,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个人二次备课34 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你在哪里)二、自读课文,弄准字音。师:同学们,让我们来读读这首饱含

36、深情的诗吧。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生自读课文,师巡查。指名一人一节读,师相机指导,纠正字音。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能把句子读的通顺了,那屏幕上的词语你会读吗?(屏幕出示词语:冒着曾经 泥泞 泥窝 年迈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生读词语,师相机纠正指导。师:词语同学们读的很准确,那老师把生字挑出来,你还能认识吗?生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三、深入学习,感悟内涵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字词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要来考一考,谁的阅读能力最强?1、学习一、三小节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小朋友们去了哪些地方寻找雷锋?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生回答。(板书: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师

37、: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生说发现师:是啊,这就是诗歌的优美,你能用你的朗读读出这种优美的感觉吗?生读词语师:同学们,小朋友们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叔叔?生回答。师:是啊,雷锋叔叔经常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就像是着急的亲人一样,亲人不见了,我们怎么能不着急啊!(屏幕出示:第一小节)生边读边体会小朋友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的急切心情。师:请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读一读第三节。学生练习朗读。2、学习二、四小节(1)师:他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没有)但是雷锋叔叔来没来过?(来过)来干什么了?生回答,读二、四小节。36 师:雷锋送迷路的孩子回家是顺利的吗?(不是)从哪些词语可以看

38、出来?请在书上圈出来。生标示回答词语:抱着、冒着、蒙蒙的细雨、泥泞指导“冒”字的写法,生跟写,互评,师巡视指导。师:你能抓住这几个词语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吗?屏幕出示图片,理解“泥泞”。师:如果你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是什么感受?雷锋会很快就帮孩子找到家人吗?生体会雷锋的困难。师:是啊,这样的一条道路,即使自己走也会很艰难,更何况要抱着一个孩子,还要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与这个孩子素不相识,他为什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家人?雷锋当时是怎么想的?生体会雷锋坚持帮助孩子的决心和对他人的关爱。带着这种感情女生朗读。师:是啊,雷锋就是这样,抱着一个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

39、的小路上,即使雨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即使泥巴早已裹住了他的双脚,但他没有放弃,仍然坚持着把孩子送回了家。生齐读。(2)师:请同学们像学习第二小节一样,自学第四小节,一边读一边圈出体现雷锋叔叔做好事不怕困难的词语。背着 年迈 踏着 荆棘 洒下的汗滴师:(屏幕出示图片)理解荆棘。师:你能谈一谈你的感受吗?生体会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弯弯的小路上,刺人的荆棘可能划伤他的鞋和脚,所以肯定很不好走,很辛苦,走一会儿,雷锋叔叔就可能汗流浃背,因此花瓣上留下了他像露珠一样晶莹的汗滴。生朗读,体会雷锋的辛苦。师:为什么雷锋叔叔要对一位陌生的老大娘付出这么多?生体会雷锋急人所急,想人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齐读

40、。(3)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诗中的这两件事情,雷锋叔叔还会做哪些好事?(屏幕出示图片)38 雷锋就是这样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帮助别人当做自己最大的快乐,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战士,孩子们怎么能不爱戴他,怎么会不着急的寻找啊!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师:孩子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他们还去别的地方寻找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四处寻找)是啊,他们走过了大街小巷,走遍了山川河流,最后他们到底找没找到雷锋呢?请用心读一读最后一个小节,边读边思考。生回答,说理由。师:是啊,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留了下来,他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爱心也洒遍了祖国各地,因为

41、“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练习读出小朋友喜悦的心情。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样的雷锋吗?生介绍自己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自己的事情。是啊,只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我们就是令人尊敬的“小雷锋”。因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所以“哪里需要献出爱心,我们就出现在哪里。”相信在学习了这一课以后,我们身边一定会有涌现越来越多的“小雷锋”。就让我们再一次唱起那首历久弥新的歌曲吧。(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教学反思:6、千人糕教学目标: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识记,交流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2、学习用

42、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40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投影画面,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美食千人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叫做“千人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自然段序号。2、我会读生字。(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n nw i m i j n 能味买具甘zhti n c

43、i l o 汁甜菜劳(1)读第一行生字: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个人二次备课并向他学习。师生共同订正:“甜”三拼音节,“菜”是平舌音,“汁”是翘舌音,“甘”是前鼻音,“能”为后鼻音。代表读,开火车读,齐读。出示:o tmzh o su n 糕特嘛蔗熬算xi o sh u dquy n销售的确应(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算”是平舌音,“蔗、售”是翘舌音。“应”:整体认读音节,后鼻音。(3)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评价后再读。3、再读课文,初知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

44、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3)汇报交流,师总结。42 课文写了听爸爸讲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能味买具 甘汁甜菜劳读一读生字,并扩词。2、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加一加:“口+未”就是“味”,“舌+甘”就是“甜”,“艹+菜”是“菜”。减一减:“实”减掉宝盖头上的的两个点,就是“买”。“熊”减掉“灬”就是“能”。“真”减掉“十”就是“具”。换一换:“叶”去掉“口”,换成“氵”,就是“汁”。猜谜语:“草桥飞云动”,是“劳”;“要知甜不甜,快去用舌舔一舔。”是“甘”。3、自由组合学习生字,观察一下上面的生字,想一想

45、怎样才能把他们写正确、美观?4.让学生相互交流分析生字字形,生自由说,师适当补充。出示生字的田字格课件:能味买具甘汁甜菜劳。“能”;右边的两个“匕”,是先写撇,再写竖弯钩。“具”上面不是“且”,要多一横。“劳”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冖”。另外,“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甘”是独体字,横基本压住横中线上。5、当小老师教,说说生字的笔顺,教师范写。6、学生书写生字。生描红,师巡视指导。7、交流反馈,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说说好在哪里。8、游戏巩固识字。(1)“找朋友”。出示形旁和声旁,学生根据形旁和声旁组成生字。(2)“我指你认”。一个学生指生字,一个学生在文中找含生字的

46、词或句子。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千人糕的复杂制作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收获可真不小。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44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1检查认读生字词。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千人糕的制作是很复杂的,到底有多复杂呢?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1、精读课文第 1-5 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比较句子,指导朗读。A 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B 讨论:这句话是什么句式?谁能把这句话换个说法?(这句话是反问句。它可以改说成:它的味道并不特别。)C 指导读句子。读出反问的语气。D 指名试读,齐读。2、精读第 6-9

47、自然段。(1)指名读 6-9 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自由读 6-9 自然段。回答下列提问:A 种大米需要哪些东西?(板书:种子、农具、肥料、水)B 糖是怎么来的?(从甘蔗、甜菜中熬出来。)C 熬糖需要什么工具?(工具、火)D 米糕做好后,怎么卖出去?(包装、送货、销售)E 指导朗读、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叹的语调,“还”要重读。齐读第 6-9 自然段。3、精读第 10、11 自然段。(1)默读第 10 自然段。(2)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A 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普普通

48、通比普通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平常)46 B 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许多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C 练习说话。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许多人共同劳动出来的。(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三、小结全文。1、齐读课文。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教学反思:7、一匹出色的马教学目标:1、认识

49、 9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妹妹前后的变化。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一边读一边积累生动的语言。48【教学难点】比一比,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一匹出色的马)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为什么说是“一匹出色的马”?3导入:让我们看看是这匹马是指什么?怎么“出色”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

50、读,注意语气和语调。(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个人二次备课pbw n xi n匹波纹像j nli n qish景恋求舍“纹、恋”前鼻音,“像、景”后鼻音,“舍”翘舌音。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教师随机纠正读音:“舍”翘舌音,不是平舌音。(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郊外 泛起 葱绿 柔软 绿毯 异常 一株 骑马 跨上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

51、向他学习。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3)多音字。(课件出示)散s n(散步)舍sh(宿舍)s n(松散)sh(舍己为人)50 学以致用:(课件出示)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一起出去散()步。我喜欢四肢全伸开,松散()地躺在大床上。我们宿舍()住着六个人。我们要学习雷锋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3、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提问:(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家人出去散步,妹妹累了让爸爸妈妈抱,爸爸给了妹妹一根柳枝,当马骑回家去。)(2)“一匹出色的马”是文中具体指什么?(一根柳枝)提示:总结全文,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

52、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三、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出示本课生字田字格课件:匹波 纹 像 景 恋 求 舍观察生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学生在书上描红,完成课后的描红,老师巡视检查指导、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这些生字,师指导字形结构及笔顺,巡视指导。4、实物投影出示,展示优秀的同学作品,师生评议。四、课堂回顾,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乐观、坚强的小妹,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课文讲了什么。第二课一、复习生字,质疑导入。1检查认读生字词。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这匹马其实是一根柳条,这节课我们研究为什么说它“出色”,从而体会妹妹的变化。3、板书课题,齐

53、读课题。(板书:一匹出色的马)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52 1读课文想想这匹马是怎么神奇地使妹妹飞快地跑回家的。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又是写妹妹高兴地自己跑回家的情景。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围绕“这匹马怎么神奇了,妹妹的变化”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1哪些自然段时写一家人散步的情景?看到了哪些美景?谁愿意起来

54、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1)写一家人散步,我是从课文的第1、2、3自然段中读到的。(2)请同学们自由读2、3 自然段,找出描写郊外景色优美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句子时,教师相机出示下面句子,指导朗读。(课件出示)A“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河水的美。“碧绿碧绿”就是()的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会仿写:仿写句子:一阵清风吹过,B“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C、朗读指导: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读出郊外景色的美好。54(4)看到这样

55、的美景,全家人都陶醉了,从哪里看出来?(课件出示)“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教师着重指出“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一 边,一边。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说句子。2哪些自然段时写妹妹央求爸爸妈妈抱抱她?妈妈爸爸怎么做的?(1)我是从课文的第 4-6 自然段中读到的。(2)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学生读,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课件出示)A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B爸爸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大家自由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读懂了

56、什么?学生自由读句子,回答老师的提问。你认为爸爸妈妈为什么拒绝妹妹的请求?预设一:爸爸妈妈是在锻炼妹妹的意志,让她学会坚强。预设二:因为爸爸妈妈确实自己很累了,实在抱不动了。“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一根 _。(柳枝)(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读得好!看谁读得好。师生读。男女生读。3.学习第 7 自然段(1)出示:“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我早回来啦!”56 从这一句,你读出了什么?预设:妹妹很高兴,真把柳枝当成了一匹马。预设:我读出了妹妹的变化真大,妹妹一下了长大了,变得坚强、乐观了。(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妹妹的坚强、乐观。四、回归题目,总结升华1

57、、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感情朗读。2、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预设一:爸爸说的“出色的马”,其实是一种看不到的东西,是坚强,是独立的精神。预设二:因为妹妹把它当成了一匹真正的马,忘记了疲劳,“骑”着它回家了,所以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五、小结全文。通过妹妹前后变化的比较,我们懂得了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面对,学会独立、坚强和自信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教学反思:识字 1 神州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 10 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 个会写字。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58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

58、、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教学难点】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 神州谣)二、检查预习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 页,把书端好,个人二次备课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字词识读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出示:(课

59、件出示)(带拼音)sh n b n f n xiw n 神奔奋峡湾m n zyq民族谊齐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y o y nf ns n谣涌峰耸隔yln nf n r n与陆浓繁荣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3、检查课文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60 利吗?(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

60、。(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3)指名读,评价读。4、指导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神 奔奋 峡 湾 民 族 谊 齐,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教师指导书写。“神”部首是“礻”,不是“衤”。“奔”上下结构,是“大+卉”,不是“大+十+升”。“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民”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竖提,不是竖勾。另外,“峡、谊”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5)展评学生的书写。三、复习巩固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6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课件出示)出示:奋发民族一齐 情谊1、各民族人民()努力,实现富强、文明、民主的中国梦。2、祖国各()有着深厚的()。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2、(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神州中华山川黄河奔长江长城台湾海峡 民族 齐奋发 情谊(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62(2)开火车认读词语。3、齐读或背诵儿歌。4、继续学习识字1。(板书:神州谣)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

62、。1、(课件出示)出示课文画面。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2、(课件出示)出示课文: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三、精读儿歌。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1、探究第一小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1)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是个总起句。)(2)指导朗读:重读“山川美”,要读出深情,读出对这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之情。2、探究第二小节:(课件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图片):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63、。(1)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壮丽山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2)看看图片,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黄河的特点是河水水流湍急,长江的水量更大,暗潮涌动,波涛汹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长城的特点是很长,是个大工程,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珠峰是指“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非常的高,直插云霄。指导朗读:以舒缓、抒情的语气朗读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句子,重读“奔、涌、长、耸”等词语,读出祖国山河的壮美、雄伟。3、探究第三小节:(课件出示台湾版图)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64(1)台湾岛是我们的领土吗?从哪里看出?(台湾是我国领土,现在虽然独立,没有回到祖国

64、怀抱,但是永远都是和大陆是一家人。)(与大陆,是一家。)(2)指导朗读:重读“与大陆,是一家”等词语,读出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4、探究第四小节:(课件出示民族团结景象)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从哪里看出各民族大团结的景象?(情谊浓,就是各民族兄弟团结在一起,像亲兄弟一样。“齐奋发,共繁荣”是说各民族兄弟团结一心,共同谋发展,共同奔小康。)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读出人们的团结奋进。3、指导朗读全文:(1)范读儿歌,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2)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指点。(3)男女生赛读,齐读。四、开火车学新词。1.(课件出示)词

65、语: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奋发图强只争朝夕2、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读错了,火车火车请停下。修理员来帮着修一下。(1)横着开火车。(2)竖着开火车。(3)开双轨列车,看谁开得快。(4)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说一句话。3、各种方式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之间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4、通过上面的反复朗读,这些字词已经成为我们的老朋友了,识字和认人是一样的,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成了老朋友了。五、总结延伸,朗读巩固。(课件出示)我爱我的祖国祖国祖国我爱你,锦绣山河多美丽。三山五岳秀峰奇,洞庭湖中君山立。桂林山水甲天下,万里长城数第一。祖国成66 立六十

66、年,处处展现新天地。教学反思:识字 2 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 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 9 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 6 个词语。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 11 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 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 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名读,评价。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个人二次备课68 读,齐读。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种传统节日,分别是。6拍手、齐读小儿歌。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tijis o zh u i 贴街扫舟艾zhu n tu n rn o 转团热闹(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3)开火车读、齐读。(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