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公共支出制度比较概述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19587160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外公共支出制度比较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外公共支出制度比较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外公共支出制度比较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中外公共支出制度比较概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公共支出制度比较概述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中外公共支出制度比较中外公共支出制度比较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支出概述公共支出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国家的支出模式主要国家的支出模式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与支出社会保障制度与支出第四节第四节 农业和农村发展支出农业和农村发展支出第五节第五节 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第六节第六节 中国公共支出中国公共支出第一节第一节 公共支出概述公共支出概述v(一)公共支出的概念: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一)公共支出的概念: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所进行的财政资金的开支或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所进行的财政资金的开支或花费花费v(二)公共支出的分类:(二)公共支出的分类:1、按性质分

2、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按资本形成分类:经常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按资本形成分类:经常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 3、按功能分类:国防军事支出、社会文教支出、按功能分类:国防军事支出、社会文教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国债利息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国债利息支出、行政管理支出(三)公共支出的发展趋势(三)公共支出的发展趋势v19世纪末期公共支出水平较低世纪末期公共支出水平较低v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公共支出水平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公共支出水平上升,主要用于军事费用和与军事相关的费上升,主要用于军事费用和与军事相关的费用开支用开支v1960年以后,公

3、共支出水平大幅提升年以后,公共支出水平大幅提升二、公共支出的理论二、公共支出的理论(一)公共品理论。萨缪尔森、马斯格雷夫(一)公共品理论。萨缪尔森、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三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公共财政三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经济决策的过程就是求得最佳的资源配置、适当的社决策的过程就是求得最佳的资源配置、适当的社会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会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二)公共选择理论。布坎南(二)公共选择理论。布坎南v假设只要有未穷尽的利益,就会发生自愿的、相互假设只要有未穷尽的利益,就会发生自愿的、相互收益的谈判,直到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收益的谈判,直到实现各方利益的

4、最大化。v公共选择理论就是揭示公共偏好选择的政治利益过公共选择理论就是揭示公共偏好选择的政治利益过程。程。v随着人数的增加,满足前提条件就更加困难,从而随着人数的增加,满足前提条件就更加困难,从而达成自愿谈判解的可能性越小。达成自愿谈判解的可能性越小。v政府和官僚利益集团总是力图扩大他们所掌握的公政府和官僚利益集团总是力图扩大他们所掌握的公共支出,使得预算支出最大化,借以扩大自己的权共支出,使得预算支出最大化,借以扩大自己的权限,进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限,进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v(三)瓦格纳定律:随着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三)瓦格纳定律:随着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公共支出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公

5、共支出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日益复杂,政府的参与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都会导致公共支政府的参与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都会导致公共支出的增加出的增加趋势:趋势:1、公共支出的增长更多地取决于需求的、公共支出的增长更多地取决于需求的结构,许多国家把资金花费在国防、教育、社会结构,许多国家把资金花费在国防、教育、社会保险和食物补贴上。保险和食物补贴上。2、公共支出的增长也取决、公共支出的增长也取决于支出的层次,各国中央和地方分权程度和支出于支出的层次,各国中央和地方分权程度和支出比重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比重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3、当国民生

6、产总值、当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时,人口的老龄化、失业的贫困问题的解决增长时,人口的老龄化、失业的贫困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公共支出的增长。直接关系到公共支出的增长。第二节 主要国家的支出模式一、国家公共支出的一般特点一、国家公共支出的一般特点1、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保持不变。、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保持不变。2、社会福利支出比重高、社会福利支出比重高3、转移性支出比重大、转移性支出比重大 2000年部分国家收入转移性支出表(占年部分国家收入转移性支出表(占GDP%)美国 英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典10.513.115.718.618.110.98.317.318.3二、美国的公共支出

7、二、美国的公共支出v公共支出增长速度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公共支出增长速度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v支出的重点是人力资源和国防支出的重点是人力资源和国防 1、社会保障的特点:强制性、受益与贡献相、社会保障的特点:强制性、受益与贡献相结合、条件性、与收入水平无关结合、条件性、与收入水平无关 2、组成:养老金(、组成:养老金(35%)、失业保险(失)、失业保险(失业者原税前工作的业者原税前工作的50%)、医疗保险()、医疗保险(10%以上)以上)v州和地方支出的重点是教育、福利保障、交州和地方支出的重点是教育、福利保障、交通和公共事业通和公共事业 三、德国的公共支出v公共支出规模大公共支出规模大v转移性支出

8、比重高。转移性支出比重高。v控制经常性购买支出的增长控制经常性购买支出的增长四、日本的公共支出四、日本的公共支出v公共支出规模小公共支出规模小v公共投资支出比重高。通过财政投融资公共投资支出比重高。通过财政投融资计划和地方公共投资实现计划和地方公共投资实现v地方公共支出的比重高地方公共支出的比重高五、俄罗斯的公共支出五、俄罗斯的公共支出v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加速调整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加速调整v联邦与地方的公共支出重新定位联邦与地方的公共支出重新定位联邦政府承担:外交、国防、全国性的公用事业、国家联邦政府承担:外交、国防、全国性的公用事业、国家大型企业、输油管道、电力设备、海洋运输、国际贸易、大型

9、企业、输油管道、电力设备、海洋运输、国际贸易、基础科学和国家环境保护、社会福利基础科学和国家环境保护、社会福利地区政府承担:地区范围的公用事业、河道、道路、环地区政府承担:地区范围的公用事业、河道、道路、环境设施、森林保护等境设施、森林保护等州以下政府承担:当地社会福利、教育、保健、住房、州以下政府承担:当地社会福利、教育、保健、住房、公用事业等公用事业等v预算外支出呈下降趋势,但仍占一定比重预算外支出呈下降趋势,但仍占一定比重 1、预算外资金的设立原则、预算外资金的设立原则 2、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专款专用,单独管理、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专款专用,单独管理公共支出的效益问题公共支出的效益问题v有

10、一些项目,如电站等产业投资之类,其效益是可以用货币有一些项目,如电站等产业投资之类,其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计算的经济效益,对这类支出的效益可以采用计算的经济效益,对这类支出的效益可以采用“成本一效益成本一效益”分析法来考核。分析法来考核。v另一些支出,如军事、行政、公安以及义务教育之类,成本另一些支出,如军事、行政、公安以及义务教育之类,成本费用是可以计量的,但效益却不易精确计量,而且这些支出费用是可以计量的,但效益却不易精确计量,而且这些支出所提供的劳务不能进入市场交换,考核这类支出效益的主要所提供的劳务不能进入市场交换,考核这类支出效益的主要根据是定员定额和开支标准,主要看成本费用的高低,要求

11、根据是定员定额和开支标准,主要看成本费用的高低,要求用最少的钱办好更多的事,即成本费用最低化,服务质量最用最少的钱办好更多的事,即成本费用最低化,服务质量最优化。优化。v还有些支出,如属于公共设施的公路、电讯投资以及属于社还有些支出,如属于公共设施的公路、电讯投资以及属于社会公益性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等支出,也是成本费用会公益性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等支出,也是成本费用可以计量而效益不易精确计量,但由这些支出提供的商品或可以计量而效益不易精确计量,但由这些支出提供的商品或劳务可以按政府定价或收费标准全部或部分地进入市场;可劳务可以按政府定价或收费标准全部或部分地进入市场;可以全部收回成本

12、费用的,则视同投资类支出考核其效益,可以全部收回成本费用的,则视同投资类支出考核其效益,可以部分收回成本费用的,成本费用扣除回收部分可视为净成以部分收回成本费用的,成本费用扣除回收部分可视为净成本费用,在坚持政府收费标准的前提下,也要求净成本最低本费用,在坚持政府收费标准的前提下,也要求净成本最低化,服务质量最优化。化,服务质量最优化。城市公共厕所的城市公共厕所的支出效益问题如何支出效益问题如何衡量?衡量?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与支出社会保障制度与支出v一、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一、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vOECD公开使用的社会保障支出定义,公开使用的社会保障支出定义,“社会保障支

13、出是指公共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公共或民间部门对机构或个人以增进福利为目的而提供的与社会保障或民间部门对机构或个人以增进福利为目的而提供的与社会保障相关的现物或现金救济相关的现物或现金救济”。v1、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德国模式)、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德国模式)v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雄厚基础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雄厚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其目标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的情况下实行的。其目标是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的失业、年老、伤残以及由于婚姻关系、生育或死亡障,使公民的失业、年老、伤残以及由于婚姻关系、生育或死亡而需要特

14、别支出的情况下,得到经济补偿和保障。它起源于德国,而需要特别支出的情况下,得到经济补偿和保障。它起源于德国,随后为西欧、美国、日本所仿效。随后为西欧、美国、日本所仿效。v这种保障制度具有以下特征:这种保障制度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通过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政府通过有关社会保障的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作为实施的依据。2、这种保险为强制性保险,个人交纳社会保障、这种保险为强制性保险,个人交纳社会保障费,企业主为雇员缴社会保障金,各国政府以不同标准拨款资助。费,企业主为雇员缴社会保障金,各国政府以不同标准拨款资助。公民只在履行交费义务取得享受权利后,才能依法领取各种社会公民只在履行交费义务取得享受权

15、利后,才能依法领取各种社会保障津贴。对公民来说,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保障津贴。对公民来说,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3、保障的覆盖面、保障的覆盖面大,几乎包容了社会全体成员。大,几乎包容了社会全体成员。4、保险的项目有多有少,在一定、保险的项目有多有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的后顾之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的后顾之忧。5、资金来源多元化。有利于形成保障基金,增强社会保障的经济后资金来源多元化。有利于形成保障基金,增强社会保障的经济后盾。盾。v2、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英国模式)(英国模式)v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经济比较发达、整个社会

16、物质生活水平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经济比较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形式,其目标在于提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形式,其目标在于“对对于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诸如疾病、灾害、老于每个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诸如疾病、灾害、老年、生育、死亡以及鳏、寡、孤、独、残疾人都给与安全保障年、生育、死亡以及鳏、寡、孤、独、残疾人都给与安全保障”。这项制度来源于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由英国初创,接着在北欧这项制度来源于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由英国初创,接着在北欧各国流行。各国流行。v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17、1、社会保障政策是福利国、社会保障政策是福利国家的一项主要政策,依法实施,并设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法院监家的一项主要政策,依法实施,并设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法院监督执行。督执行。2、强调福利的普遍性和人道主义、人权观念,服务对、强调福利的普遍性和人道主义、人权观念,服务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象为社会全体成员。3、个人不交纳或低标准交纳社会保障费,、个人不交纳或低标准交纳社会保障费,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4、保障项目齐全,一般包、保障项目齐全,一般包括括“从摇篮到坟墓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福利保障,标准也比较高。的一切福利保障,标准也比较高。5、保障、保障的目的

18、已不完全是预防贫困和消灭贫困,而在于维持社会成员一的目的已不完全是预防贫困和消灭贫困,而在于维持社会成员一定标准的生活质量,加强个人安全感。不仅要满足人员社会保障定标准的生活质量,加强个人安全感。不仅要满足人员社会保障需求,而且开始注意满足人们的社会福利需求。需求,而且开始注意满足人们的社会福利需求。v3、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模式)、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模式)v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自助为主,以促自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自助为主,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形式。其特征是政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保障形式。其特征是政府不提供资助,除公共福利与文化设施外,府不提供资助,除公共福利与文化设施

19、外,费用由雇主和雇员负担。这种制度主要在新费用由雇主和雇员负担。这种制度主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实行并在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实行并在新加坡等国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加坡等国取得了显著成效。v其主要特征为:增强个人自我保障责任,减其主要特征为:增强个人自我保障责任,减轻国家负担,有明显的效率与激励作用轻国家负担,有明显的效率与激励作用v4、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v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有关规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有关规章制度,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在遇到各种不测事故时,能得到救章制度,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在遇到各种不

20、测事故时,能得到救助而不致于陷入贫困。对于已经处于贫困境遇的人们,则发给助而不致于陷入贫困。对于已经处于贫困境遇的人们,则发给社会保障津贴,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其特征是:社会保障津贴,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其特征是:1、政府通过、政府通过相应的立法,作为实施救助的依据。公民申请和享受社会救助相应的立法,作为实施救助的依据。公民申请和享受社会救助是其依法应享受的权利,不附带屈辱条件,不同于慈善机构的是其依法应享受的权利,不附带屈辱条件,不同于慈善机构的“施善施善”或或“恩赐恩赐”,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初期的济贫和赈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初期的济贫和赈济。2、社会救助的费用列入政府的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于国

21、家、社会救助的费用列入政府的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于国家税收,个人不交纳保险费。税收,个人不交纳保险费。3、救助的对象为因失业或天灾人、救助的对象为因失业或天灾人祸而陷入贫困的公民、弃婴、孤儿、残疾人、老年人。祸而陷入贫困的公民、弃婴、孤儿、残疾人、老年人。4、救、救助的标准为低水平,以维持生存为限。助的标准为低水平,以维持生存为限。v这种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开始前后所实行的单项或多这种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开始前后所实行的单项或多项救助制度。按社会保障的标准来衡量,只能说它处于起步阶项救助制度。按社会保障的标准来衡量,只能说它处于起步阶段,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种初级的、不成熟的、不完

22、备的形段,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种初级的、不成熟的、不完备的形式。这种制度目前主要在一些发展较为迟缓的非洲国家实行。式。这种制度目前主要在一些发展较为迟缓的非洲国家实行。v5、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v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国家保障性质。其宗旨是会保障制度,属于国家保障性质。其宗旨是“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国家把社会保。国家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劳动的社会

23、经济问题的杠杆之一。原苏联是这一类型的首障作为解决劳动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杠杆之一。原苏联是这一类型的首创与代表。创与代表。90年代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劳动保险制度的。年代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劳动保险制度的。v这种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是:这种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是:1、国家宪法把社会保障确定、国家宪法把社会保障确定为发展中的国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保障权利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为发展中的国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保障权利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的,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政策在整个国家国民经济范围内实行管理证的,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政策在整个国家国民经济范围内实行管理取得的。取得的。2、社会保障支出全部由政

24、府和企业承担,个人不交纳保障费。、社会保障支出全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个人不交纳保障费。其传统观念认为国家已经事先对社会保障费用作预留和扣除。其传统观念认为国家已经事先对社会保障费用作预留和扣除。3、工会、工会组织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一方面劳动者通过人民代表机构对社会组织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一方面劳动者通过人民代表机构对社会保障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工会从基层工会到中央理事会,都参加实保障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工会从基层工会到中央理事会,都参加实施社会保障。施社会保障。4、保障对象为全体公民。宪法规定,每一个有劳动能力、保障对象为全体公民。宪法规定,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对

25、无劳动能力的一切社会成员提供物的人都必须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对无劳动能力的一切社会成员提供物质保障。保障的经济来源靠全社会的公共资金无偿提供。质保障。保障的经济来源靠全社会的公共资金无偿提供。二、德国模式二、德国模式保险型(也叫自保公助)社保险型(也叫自保公助)社会保障制度会保障制度1、特点:实行自主原则,资金来源多元化,、特点:实行自主原则,资金来源多元化,政府酌情予以资助维持平衡政府酌情予以资助维持平衡2、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抚恤和社会、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抚恤和社会救济救济3、国家、雇主、雇员之间划分责任,三方、国家、雇主、雇员之间划分责任,三方共同缴费。共同缴费。(一)社会保险v

26、养老保险。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 根据法律规定,所有的工人和职员都参加法定养老保险,自由职业者如医生、律师、艺术工作者等一般参加私人私人养老保险。法定养老保险是德国社会福利保障的支柱。它保证就业者退休后能够保持适当的生活水平。如投保者者死亡,其其家属可得到一定百分比的养老金。通常年满65岁者即可领取养老金。在某些前提条件下,年满63岁或60岁即可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数额原则上与投保人的劳动工资、交纳时间长短相挂钩。支付养老金并非养老金保险的唯一任务。保险机构在发放养老金的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雇员过早地结束职业生涯,而单纯依靠养老金度日,也就是说它要为投保者工作能

27、力的保持、提高与恢复(康复)服务。与这些措施相关的待遇被称之为“职业康复”,例如保证他们的疗养并在他们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学习一种新的职业时提供资助。v失业保险。1、65岁以下,月收入6000马克以下的工人和职员必须参加失业保险。2、政府官员、法官和职业军人免交失业保险,由联邦劳动局负责。3、雇员、雇主和政府各占劳动局三分之一。所有雇员参加失业保险,费用由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半,同时政府也提供一定的补贴。失业保险待遇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占第一位的是发放失业期间的工资性替代补贴,即失业保险金,并支付有关职业培训的费用。另外,支付旨在维持和创造就业岗位措施的费用、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咨询、进行对残疾人的职

28、业促进等等,也是失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放失业保险金时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职业介绍优先于待遇发放。只有在经过一定的职业介绍还没有消除失业状态的前提下,才发放失业保险金。一名失业者要想获得失业保险金,首先他至少参加了一年的失业保险,其次他要具有在一般劳动市场条件下从事某一工作的能力,愿意接受劳动局介绍的合适工作,并参加职业培训,否则他就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额是与失业者失业前的工资水平挂钩的,而且失业保险金并不是无限期发放的,发放期限的长短既与以前交纳保险费就业时间的长短有关,又与失业者年龄高低挂钩,一般情况下,失业保险金发放一年。v医疗保险。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绝大多数的

29、就业者都参加了法定医疗保险,只有百分之几的居民参加了私人医疗保险。德国公民参加医疗保险,包括职工及其家属子女、退休人员、失业者、农民等。职工按不同的职业参加不同保险公司的社会医疗保险。职工一旦生病,可到与其保险公司挂钩的医院或开业医生处看病。保险公司负责支付医生的治疗费用(包括药品、药物和辅助工具及住院医疗费用等)。如属必要的疗养,也由保险公司完全或部分支付疗养费用。除此之外,医疗费用还包括生育补助、家庭补助以及病人家庭护理。职工享有病假工资,病假在6周内,由雇主发给全部工资(有几个劳资协定还延长了这个期限),在此之后,医疗保险机构支付最长期限为78周的病休补贴。超过78周者,则领取社会救济金

30、。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实行“社会共济”原则,每个人所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只与其经济能力挂钩,而与其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无关。这一“社会共济”原则还体现在投保人的配偶和子女的免费医疗保险上,即单身投保人与养家带口的投保人,如果收人相等,那么他们所交纳的医疗保险费也相等,但后者却是全家受保。v护理保险。1995年增加。改善护理保障,建立巡回或家庭护理制度。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护理保险是德国一种新的保险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老年人及病残人员在需要护理情况下的权利。以前对老人及病弱人员的护理主要是在家庭内部进行,如今在德国已找不到所谓“大家庭”的踪影,这一原本由自我负责的部分现在也由社会来承担了

31、。凭借护理保险偿付的保险金,将来可使绝大多数需要护理的人将有可能至少在经济上凭自己的力量来掌握自己的命运。除了投护理保险外,在联邦德国还实施一项特殊的“储存时间”政策。每个年满18岁的公民,可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义务为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复中心服务,不拿报酬,这些服务时间可储存在服务者个人档案中,将来年老或需要帮助护理时,可把这些“储存”起来的时间提取出来,免费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一特殊政策的实施既解决了老年护理人员短缺问题,也为人们日后年老需要护理提供了保障,因而深受德国公众的欢迎。v工伤事故保险在德国,所有雇员和农民按法律规定都参加事故保险,自由职业者可自愿投保。学生和儿童也属于受保险保护的

32、范围。工伤事故保险基金由雇主单独交纳。它的保险费要参照各行业工伤发生频率的高低及企业工伤事故状况而定。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也算作劳动事故。投保者如因事故受伤,则保险公司承担医疗费用;如投保者同时丧失劳动能力,就给予伤残补贴;如果丧失了至少五分之一的工作能力或投保者因一项保险项目身亡,保险公司就支付养老金、丧葬费及亲属抚恤金。这些补贴也随着普遍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参加工伤事故保险可减轻企业支付高额赔偿的负担,针对雇员因工伤带来的严重后果给予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因此不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愿意上工伤事故保险。(二)社会抚恤和社会救济v联邦抚恤法:工作中做出特殊牺牲,并因此遭受损失者,有权要求国家给与社会补

33、偿。v联邦财政负担,依程度等级可为:补偿抚恤金、重残补贴、护理补贴、职业损失补偿金v社会救济法:当公民陷入困境,从保险和抚恤得到的资金不足以维持生计时,由政府提供救济补助。v最低生活标准:基本衣、食、住;还包括看电影、看戏、进餐馆和看报、读书和看电视等。v方式:人道帮助、物资帮助、资金帮助对每个家庭来说,教育和培养子女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平衡这个费用,德国政府颁布有联邦子女补助金法。家庭和单身抚养孩子的人可以在领取子女补贴或免掉一定数额的赋税之间进行选择。迄今为止,给第1个和第2个孩子的补贴各为220马克,给第3个的补贴为300马克。从第4个孩子起每月为350马克。除此之外,每个孩子还可

34、以得到每月600马克的抚养费,支付给收入在一定界限之下的父母。抚养费支付24个月。抚育假可长达3年,打算自己抚养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还可申请最多三年的抚育假。在这段时间里,原则上受到不被解雇的保护。专题:德国的住房补贴制度v居住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因此,在德国凡收入不足以租赁适当住房的居住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因此,在德国凡收入不足以租赁适当住房的公民或决定要自己建房或购房者在法律上都有权得到住房补贴,对同时公民或决定要自己建房或购房者在法律上都有权得到住房补贴,对同时领取社会救济的、收入特别低的家庭有特殊规定。此外还有为每个孩子领取社会救济的、收入特别低的家庭有特殊规定。此外还有为每个孩子每年支付

35、的所谓每年支付的所谓1500马克的儿童建房补贴。马克的儿童建房补贴。v德国人对居家地点的选择,除了和工作有直接的关系外,也会考虑到整德国人对居家地点的选择,除了和工作有直接的关系外,也会考虑到整体环境品质和购物等因素。当然不同年龄层的家庭状况也会对选择居住体环境品质和购物等因素。当然不同年龄层的家庭状况也会对选择居住有所影响:像是有孩子的家庭,就会考虑住家距学校的远近;而成整天有所影响:像是有孩子的家庭,就会考虑住家距学校的远近;而成整天拚命工作的单身族,大多会选择市内的地点居住,以便于上下班,并尽拚命工作的单身族,大多会选择市内的地点居住,以便于上下班,并尽情享受城市生活。情享受城市生活。v

36、1996年底,在德国大约有年底,在德国大约有270万个家庭得到住房补贴。总的来说,住房万个家庭得到住房补贴。总的来说,住房补贴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福利措施。原则上具有合同自由的租房法补贴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福利措施。原则上具有合同自由的租房法有利于适当调节房东和房客的利益,房客无需担心房东无理和任意地提有利于适当调节房东和房客的利益,房客无需担心房东无理和任意地提出过高的房租要求,这样,房东只有以出过高的房租要求,这样,房东只有以“合法权益合法权益”(例如,自己需要)(例如,自己需要)作为理由,才可以通知一个守约的房客解除租约。提高房租只有在当地作为理由,才可以通知一个守约的房客解除租约。

37、提高房租只有在当地同类住宅的租金范围内才有可能。同类住宅的租金范围内才有可能。v老年住宅分为两种体系:社会住宅体系中的老年住宅,全部为无障碍设老年住宅分为两种体系:社会住宅体系中的老年住宅,全部为无障碍设计,政府对房屋有补贴措施;养老院体系中的老年住宅,以能够自理的计,政府对房屋有补贴措施;养老院体系中的老年住宅,以能够自理的老年人为居住对象,是一种接近住宅形式的养老院。在规划上,设计者老年人为居住对象,是一种接近住宅形式的养老院。在规划上,设计者将社会体系中的老年住宅和养老院相比邻,以便使两者能够共享所设立将社会体系中的老年住宅和养老院相比邻,以便使两者能够共享所设立的服务网点和急救站。的服

38、务网点和急救站。三、英国模式三、英国模式v英国模式。英国模式。1942年的年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建立建立v内容:内容: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保障范围保障范围“从摇篮到坟墓从摇篮到坟墓”按统一标准缴纳社会保障费,保障水平足以维持正常生活,保障享按统一标准缴纳社会保障费,保障水平足以维持正常生活,保障享受时间以需要为准受时间以需要为准保障基金主要来自国家税收,保障事务由国家设立的机构统一管理保障基金主要来自国家税收,保障事务由国家设立的机构统一管理v国家: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和其他北欧国家国家:英国、澳大利亚、

39、瑞典和其他北欧国家v全民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住房援助、教育补全民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住房援助、教育补贴等。贴等。专题: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v背景:背景:1941年,英国成立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着手年,英国成立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着手制定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爵士受英国战后重建委员制定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爵士受英国战后重建委员会主席阿瑟会主席阿瑟格林伍德先生委托,出任格林伍德先生委托,出任“调委会调委会”主席,负责对当时的主席,负责对当时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国家社会保

40、险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提出具体方案和建议。第二年,贝弗里奇提交了题为进行构思设计,提出具体方案和建议。第二年,贝弗里奇提交了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v原则:原则:1、充分运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充分运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2、把社会保险作为提供收、把社会保险作为提供收入保障、消除贫困的一项基本社会政策;入保障、消除贫困的一项基本社会政策;3、原则上基于国家利益,明、原则上基于国家利益,明确社会保障必须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通过国家和个人共同的确社会保障必须由国

41、家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通过国家和个人共同的合作来实现合作来实现v1944年英国政府基本接受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建议,发布了社会保险白年英国政府基本接受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建议,发布了社会保险白皮书,并制定了皮书,并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国民保险法国家卫生服务法国家卫生服务法家庭津贴法家庭津贴法国民救助法国民救助法等一系列法律。等一系列法律。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福利国家之父”的称的称号号(一)社会保险v养老保险:养老保险:v1、三个层次:国家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三个层次

42、:国家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私人养老保险。保险、私人养老保险。v2、缴费:、缴费:雇员缴费雇员缴费自由职业者比例缴费自由职业者比例缴费无业者或低收入者定额缴费无业者或低收入者定额缴费高收入者缴费高收入者缴费专题:英国的老年社区照顾v今天,英国今天,英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75岁以上的老年人亦有岁以上的老年人亦有370万。英国人的平均寿命,男性已增至万。英国人的平均寿命,男性已增至71岁,女性更是增至岁,女性更是增至77岁。已正式步入岁。已正式步入“银发银发”世界。世界。v社区照顾,是指在社区中由社区各类人士合作

43、去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照顾,以求在社区环境中改社区照顾,是指在社区中由社区各类人士合作去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照顾,以求在社区环境中改善居民的生活素质。英国有关社区照顾的法令明确指出,要在社区内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和供养,善居民的生活素质。英国有关社区照顾的法令明确指出,要在社区内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和供养,以便使他们尽可能过上独立的生活。其目标是在他们自己的家或以便使他们尽可能过上独立的生活。其目标是在他们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像家似的”环境中受到帮助。环境中受到帮助。v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生活照料(饮食起居的照顾,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第一,生

44、活照料(饮食起居的照顾,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等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等4种形式。种形式。第二,物质支援(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如,地方政府或志愿者组织用专车第二,物质支援(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如,地方政府或志愿者组织用专车供应热饭。为帮助老年人能在家独立生活,地方政府负责为他们安装楼梯、浴室、厕所等处供应热饭。为帮助老年人能在家独立生活,地方政府负责为他们安装楼梯、浴室、厕所等处的扶手,设置无台阶通道和电器、暖气设备等设施,改建厨房和房门等。政府对超过的扶手,设置无台阶通道和电器、暖气设备等设施,改建厨房

45、和房门等。政府对超过65岁以岁以上的纳税人给予适当的纳税补贴,住房税也相应减少。上的纳税人给予适当的纳税补贴,住房税也相应减少。第三,心理支持(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如,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免处第三,心理支持(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如,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免处方费;家庭护士上门为老年人护理、换药、洗澡等。方费;家庭护士上门为老年人护理、换药、洗澡等。第四,整体关怀(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如,由英国政府出资兴办具第四,整体关怀(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如,由英国政府出资兴办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

46、所。英国各个社区经常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所。英国各个社区经常举办各种联谊会,提出带老年人到乡间去郊游的口号,人们自愿组织起来和孤老交朋友,利举办各种联谊会,提出带老年人到乡间去郊游的口号,人们自愿组织起来和孤老交朋友,利用休息日和他们谈心,用自己的车带他们去郊游,或请到家中来喝茶,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用休息日和他们谈心,用自己的车带他们去郊游,或请到家中来喝茶,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乐趣。地方政府每年还帮助乐趣。地方政府每年还帮助36000 名老年人外出度假。名老年人外出度假。v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周收入在周收入在58英镑以上的均需参加英镑以上的均需参加缴费含在保

47、险缴费中缴费含在保险缴费中每周一律按每周一律按46.45英镑支付英镑支付改革措施:鼓励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启动就业培训计划、改革措施:鼓励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启动就业培训计划、严格失业登记制度严格失业登记制度v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向全体公民提供免费或价格低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向全体公民提供免费或价格低廉的医疗保健服务职业公民缴费是工资额的职业公民缴费是工资额的0.75%,雇主缴纳雇员工资的,雇主缴纳雇员工资的0.6%,自由职业者和农民交纳收入的,自由职业者和农民交纳收入的1.35%三部分:医院与社区保健服务,家庭保健服务,健康与三部分:医院与社区保健服务,家庭保健服务,健康与杂物服务杂物服务v社会福利

48、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v(二)住房援助(二)住房援助1、低收入者发放住房津贴、低收入者发放住房津贴2、第一次购房的低收入家庭提供额外津贴和优、第一次购房的低收入家庭提供额外津贴和优惠惠3、老人和病人提供特殊住房、老人和病人提供特殊住房4、控制房租、控制房租5、建立房屋互助协会、建立房屋互助协会v(三)教育补贴(三)教育补贴1、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习实行免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习实行免费2、高等教育的学习获得政府津贴和学生贷款、高等教育的学习获得政府津贴和学生贷款v专题: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专题: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v(一)内容:主要包括养老保险(一)内容: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年金制度

49、年金制度)、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其它社会补贴。伤保险和其它社会补贴。v 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第一部分为保证养老金,主要保障对象是收入很低或没有工资收入第一部分为保证养老金,主要保障对象是收入很低或没有工资收入的人,资金来源于一般税收。的人,资金来源于一般税收。第二部分为收入型养老金第二部分为收入型养老金,缴费率为个人工资收入的缴费率为个人工资收入的16%,实行现收,实行现收现付制度。现付制度。第三部分为基金制养老金,缴费率为个人工资收入的第三部分为基金制养老金,缴费率为个人工资收入的2.5%,全部进,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入个人账户,实行完全

50、积累制。第四部分为职业养老金,是由雇主和雇员通过协商分别按雇员工资第四部分为职业养老金,是由雇主和雇员通过协商分别按雇员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补充养老金账户,可以进行投资运作,收入的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补充养老金账户,可以进行投资运作,在个人退休后领取,以提高生活水平。在个人退休后领取,以提高生活水平。第五部分为私人养老金,是通过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为将来自己的第五部分为私人养老金,是通过个人购买商业保险,为将来自己的退休生活进行自愿储蓄。退休生活进行自愿储蓄。v2、失业保险。包括政府部门举办的普通失业、失业保险。包括政府部门举办的普通失业保险和私营的失业保险协会举办的补充失业保险和私营的失

51、业保险协会举办的补充失业保险。保险。v 3、医疗保险。包括法定医疗保险和自愿、医疗保险。包括法定医疗保险和自愿医疗保险两部分。医疗保险两部分。v 4、工伤保险。包括医疗费补贴、病假津、工伤保险。包括医疗费补贴、病假津贴、终身养老和抚恤金。贴、终身养老和抚恤金。v 5、社会福利津贴。包括老人福利、儿童、社会福利津贴。包括老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和教育福利等。福利、残疾人福利和教育福利等。v 6、其它福利津贴。、其它福利津贴。v(二)资金筹集与管理(二)资金筹集与管理v瑞典的社会保险费由雇主、雇员和国家财政共同负担,这是瑞典的社会保险费由雇主、雇员和国家财政共同负担,这是一条基本原则。瑞典的

52、基本社会保险项目都采取了现收现付、一条基本原则。瑞典的基本社会保险项目都采取了现收现付、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代际支付的筹资模式。v具体包括:具体包括:(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是: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是: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国家财政拨款补贴、地方财政拨款补贴。财政拨款补贴、地方财政拨款补贴。(2)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是:补充养老保险缴费、基金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是:补充养老保险缴费、基金收入;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不承担费用补贴。收入;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不承担费用补贴。(3)失业保险基金来源是:失业保险缴费、政府失业津贴、失业保险基金来源是:失业保险缴费、政府失业津贴、企业缴费

53、、基金收入。企业缴费、基金收入。(4)医疗保险基金来源是:医疗保险缴费、财政拨款、基医疗保险基金来源是:医疗保险缴费、财政拨款、基金收入。金收入。(5)工伤保险基金来源是:工伤保险缴费、基金收入、其工伤保险基金来源是:工伤保险缴费、基金收入、其它收入。它收入。v特点: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特点:国家立法,强制实行v内容:雇主、雇员双方按规定比例缴纳保险内容:雇主、雇员双方按规定比例缴纳保险费,政府不提供资助。雇员退休时一次性发费,政府不提供资助。雇员退休时一次性发放放v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制度由国家强制实施的个人储蓄式中央社会保险制度由国家强制实施的个人储蓄式中央公积金制度

54、实施公积金制度实施社会福利制度通过政府及社会团体来组织实施社会福利制度通过政府及社会团体来组织实施四、新加坡模式(也叫公积金型社会保四、新加坡模式(也叫公积金型社会保障制度)障制度)(一)社会保险(一)社会保险v中央公积金筹集:中央公积金筹集: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三个账户:普通帐户、医疗账户、特别帐户三个账户:普通帐户、医疗账户、特别帐户v中央公积金使用:中央公积金使用:1、养老保险:、养老保险:55岁且存有最低数额才可领取岁且存有最低数额才可领取2、医疗保险:存款最高额、医疗保险:存款最高额19000新元新元3、住房保障:公共住房;产业住宅、住房保障:公共住房;产业住宅4、家

55、庭保障:家属保障;家庭保障、家庭保障:家属保障;家庭保障v政府对中央公积金的支持政府对中央公积金的支持减免所得税,补助。减免所得税,补助。(二)社会福利(二)社会福利v住房补贴住房补贴v生活救济生活救济v教育补助教育补助v医疗补助医疗补助v就业服务就业服务v儿童补贴儿童补贴v交通补贴交通补贴v军人家属补助军人家属补助第四节第四节 农业和农村发展支出农业和农村发展支出一、主要西方国家农业支出的状况一、主要西方国家农业支出的状况 从世界近代史看,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工业化从世界近代史看,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工业化之前和工业化推进进程中,对农业给予了大之前和工业化推进进程中,对农业给予了大量投资和支持,即使

56、在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量投资和支持,即使在工业化基本完成之后,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也未减弱。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也未减弱。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农业支持政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农业支持政策发展成为包括农业调整和农村发展在内的策发展成为包括农业调整和农村发展在内的综合性支持政策。综合性支持政策。二、德国统一后的农业支出二、德国统一后的农业支出(一)农业支出的政策目标。对东部农村地区(一)农业支出的政策目标。对东部农村地区的改革支持:的改革支持:1、支持农村土地和产权私有化改革。、支持农村土地和产权私有化改革。2、推进农业技术、结构和规模调整。、推进农业技术、结构和规模调整。3、改善农村基础设

57、施和环境,提高农村生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水平。(二)农业支出的具体内容(二)农业支出的具体内容v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老年退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老年退休、失业保障、转产培训为主要内容。失业保障、转产培训为主要内容。v2、建立农业调整和发展的支持机制。、建立农业调整和发展的支持机制。调整资助项目调整资助项目债务重组资助项目债务重组资助项目启动援助项目。启动援助项目。v3、建立农村综合发展的促进机制。村庄复兴、建立农村综合发展的促进机制。村庄复兴、工作环境和环境保护等资助项目。工作环境和环境保护等资助项目。三、波兰转轨后的农业支出三、波兰转轨后的农业支出

58、v1、农业改革和发展目标、农业改革和发展目标市场开发、国有农场私有化市场开发、国有农场私有化农业结构调整,加速现代化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加速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v2、改革重点: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改革重点:结构调整和城乡统筹v3、农业支出政策、农业支出政策产权改革和投资促进政策产权改革和投资促进政策农业价格支持政策农业价格支持政策农民收入支持政策农民收入支持政策农村发展和农业结构改善政策农村发展和农业结构改善政策第五节第五节 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v政府采购的概念:是指各级政府及所属机构政府采购的概念:是指各级政府及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

59、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务的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方法和程序,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v特点:市场机制和公共支出相结合特点:市场机制和公共支出相结合v政府采购资金占预算支出的政府采购资金占预算支出的1/3,一般可以节,一般可以节约约10%一、美国的政府采购v联邦采购法联邦采购法v三个阶段:确定采购需求、签订采购合同、三个阶段:确定采购需求、签订采购合同、执行采购合同执行采购合同v公平竞争,货比三家公平竞争,货比三家v采购卡(采购卡(2500美元以下)美元以下)v竞争报价(竞争报价(25

60、0025000美元)美元)v公开招标、协商采购(公开招标、协商采购(25000美元以上)美元以上)v总会计师事务所总会计师事务所二、日本的政府采购v会计法会计法、预算、决算及会计令预算、决算及会计令、国家物品采购程序的特别政令国家物品采购程序的特别政令、政府政府采购协议采购协议v一般竞争方式、指名竞争方式、随意契约方一般竞争方式、指名竞争方式、随意契约方式式第六节第六节 中国公共支出中国公共支出v一、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变化和趋势v1.财政支出的年度变化趋势中国财政支出变化趋势图中国财政支出变化趋势图2.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变化趋势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NI)比例变化趋势图比例变

61、化趋势图3.财政支出构成的变化财政支出构成的变化4.财政支出增长过快,有可能导致债务增加风险财政支出增长过快,有可能导致债务增加风险5.压缩行政费用开支压缩行政费用开支年份行政费支出(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19971137.1612.32%19981326.7712.29%19991525.6811.57%20001787.5811.25%20012197.5211.63%20022979.4213.51%20033437.6813.95%20044059.9114.25%20054835.4314.25%20065639.0513.95%v6.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导致地方财政困难地方财政支出

62、规模增长,导致地方财政困难v二、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二、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v1.1978年以前,财政年以前,财政“收支两条线,统收统收支两条线,统收统支支”的管理的管理v2.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年改革开放以后,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财政支出改革方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财政支出改革方向确定为:向确定为:按照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要求,向社会提供基本按照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要求,向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并通过政府支出范围、支出额度、支公共服务,并通过政府支出范围、支出额度、支出结构的调整等措施,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整体出结构的调整等措施,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整体目标

63、目标v三、以关注民生为核心的支出调整三、以关注民生为核心的支出调整v1.教育支出高度增长教育支出高度增长2006年财政教育支出为年财政教育支出为5336.54亿元,是亿元,是1978年年增长增长71倍,年均增长倍,年均增长16.52%v2.社会保障投入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投入不断增加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会保障体系的要求2007年社会保障支出已达年社会保障支出已达5000亿元以上,约占亿元以上,约占财政支出的财政支出的12%左右左右2007年起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起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国近年社会保障

64、总支出趋势图中国近年社会保障总支出趋势图v3.财政支农资金日益增多财政支农资金日益增多高度重视高度重视“三农三农”问题,连续发表中央问题,连续发表中央“一号文一号文件件”都是三农问题都是三农问题2005年财政支农资金为年财政支农资金为2450亿元亿元2006年取消农业税年取消农业税最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最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机、农药、种子、化肥等补贴农机、农药、种子、化肥等补贴2008年比年比2007年增加年增加1000亿元以上亿元以上v4.财政支持科技创新财政支持科技创新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为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为716亿元,比上年增亿元,比上年增加加19.2%完善科研经费的管理完善科研经费的

65、管理v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阳光工程建设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阳光工程建设v1.1994年分税制为起点年分税制为起点财政改革重点开始转移到财政支出领域,其中重财政改革重点开始转移到财政支出领域,其中重要的内容是政府采购的改革要的内容是政府采购的改革v2.改革历程改革历程1996年至年至1998年研究探索阶段年研究探索阶段1998年至年至2000年试点初创阶段年试点初创阶段2000年至年至2002年全面推行阶段年全面推行阶段2002年至今全面实施和完善(年至今全面实施和完善(2003年正式实施年正式实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v3.改革的目的改革的目的规范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支出管理

66、,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提高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v4.改革内容改革内容采购公开透明,采购公开透明,采购公平竞争采购公平竞争采购公正平等采购公正平等v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v1、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保障民生、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保障民生v2、增加公共设置的财政投资、增加公共设置的财政投资v3、增加就业培训支出、增加就业培训支出v4、完善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完善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v5、财政支出维护宏观调控政策需要、财政支出维护宏观调控政策需要v六、六、“十二五十二五”期间财政支出政策定位期间财政支出政策定位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退出?积极财政政策退出?思考题v1、外国公共支出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外国公共支出的理论基础有哪些?v2、公共支出的效益问题如何衡量?、公共支出的效益问题如何衡量?v3、比较德国模式、英国模式和新加坡模式的、比较德国模式、英国模式和新加坡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何不同?社会保障制度有何不同?v4、你认为德国的农业支出内容对我国有何借、你认为德国的农业支出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