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名解和简答题(涵盖所有考点版)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9580971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1.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流行病学名解和简答题(涵盖所有考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名解和简答题(涵盖所有考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名解和简答题(涵盖所有考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名解和简答题(涵盖所有考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名解和简答题(涵盖所有考点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部分名解+简单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定义的演变】流行病学研究内容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范畴:描述 分析 试验三种基本任务:揭示现象 找出原因提供措施三大要素:原理 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疾病和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包括疾病的流行现象 疾病的发生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的感染过程和疾病的流行过程 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疾病的生态学 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 病因推断的原则 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其中包括疾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流行病学的应用疾病预防和健康

2、促进流行病学的根本任务是预防疾病,具体体现在疾病的三级预防的思想及其实践中,并首先在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得预防中取得突破。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逐渐成为疾病预防的重要内容 疾病的监测长期的、连续的在一个地区收集并分析疾病的资料,以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传染病监测 非传染病监测 症状监测 事件监测等】 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流行病学在研究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方面可以提供特殊方法,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疾病的自然史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规律通过长期收集和分析疾病的资料 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可以评价各种干预措施的效果流行病学的研

3、究方法广观察法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数理法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产生假设横断面调查 r描述流行病学1监测检验假设验证假设个体试验社区试验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特征 特征 对比概率论和数据统计学社会心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自始至终贯穿对比的思想预防为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发展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宏观与微观并举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疾病并重 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并存 发展现场流行病学 重视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强化流行病学在循证浪潮中的作用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 它是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 通过

4、第疾病分布的描述,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提供重要信息 对疾病分布规律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可为合理的制定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及措施提供和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评价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提供和依据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incidence)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情况【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林同时期暴露人口数应用 描述疾病的分布 反映病因因素的变化 可用于病因学的探讨和防治措施的评价罹患率(attack rate)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可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概率】 应用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续

5、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 SAR)在一个家庭、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 发生后,在该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 因受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应用: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患病率(prevalence)【现患率/流行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林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应用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 学的依据【患病

6、率、发病率和病程的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程】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K【K=100%】受检人数应用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常用的指标,也可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研究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流行态势和分析防治工作的效果残疾率(prevalence of disability)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 残疾人数,即通过询问调差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 之比死亡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某原因的频率 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

7、)死亡总数*K同期平均人口数【不同地区人口构成的不同,将死亡率进行调整(标化)后才能进行死亡率比较】应用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为某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病因探讨的指标病死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比例病死率=某病死亡率*100%【急性发病和病程稳定】某病发病率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100% 慢性】同期患某病人数应用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能力等医疗水平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以上各式中K=100%、1000%。或10000/万】潜在减寿年数【PALL】: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

8、差的总和【消除死亡者年龄构成的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应用比较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衡量某种丝印对一定年龄组人群的危害程度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N年生存率(survival rate)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 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应用:反映了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评价某种治疗的远期疗效累计死亡率(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值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 年龄之差的总

9、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应用:衡量某种死因对一定年龄组人群的危害程度某一地区和另一标准地区间相比较 在卫生事业管理中,可根据PALL等指标筛选确定重点卫生工作问题或重点疾病 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分析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所有健康寿命年,包括 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和残疾所致的健康 寿命损失年应用帮助确定危害严重的主要病种、重点人群和高发地区,为确定防治重点及研究重点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对巳有的措施计划进行初步的评价,测定医疗卫生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可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疾病流行的强度 散发(sporadic)发

10、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 爆发(outbieak )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流行(epidemic)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疾病的分布形式人群年龄分布差异的原因接触暴露病原因子机会的差异 免疫水平 有效的预防接种可以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分析方法横断面分析年龄期间队列分析性别 分布差异的原因男女两性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 与两性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代谢等生物性的差异有关 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在进行人群中不同性别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比较时,应考虑在进行年龄标化后再进行比较】职业 考虑方面

11、疾病的职业分布不同与感染机会或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有关 暴露机会多少与劳动条件有关 职业反映了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 不同职业的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在疾病的种类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民族和种族 分布差异的原因不同民族、种族的遗传因素不同 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同 不同民族间社会经济情况、医疗保健水平等不同 不同民族所处定居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宗教婚姻与家庭流动人口时间 短期波动 含义与暴发相近,其区别在于暴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长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季节性疾病每一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传染病季节性升高的原因病原体的生长繁殖

12、受气候条件影响 媒介昆虫的吸血活动、寿命、活动力及数量的季节消长均受到温度、湿度、雨量的影响 与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家畜的生长繁殖等因素有关 受人们生活方式、生产、劳动条件、营养、风俗习惯及医疗 卫生水平变化等的影响 与人们暴露病原因子的机会及人群易感性的变化有关周期性 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常见原因及实现条件多见于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的大中城市,那里存在传染源及足够数量的易感人群 传播机制相对容易实现的疾病,只要有足够数量的易感者,疾病 便可迅速传播 由于这类疾病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所以一度流行后发病率可 迅速下降间隔时间的决定因素前一次流行后所遗留下的

13、易感者人数的多少 新的易感者补充积累的速度 人群免疫持续时间的长短 病原体变异的速度长期趋势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 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变化 抗原性别的变异、病原体毒力、致病力的变异和对机体免疫情况的改变 诊断能力的改变、医生诊断经验及诊断技术的提高、新的诊断技术方法的引进 及普及应用 防疫措施的采取 登记报告及等级制度是否完善,疾病的诊断标准、分类是否发生改变 人口学资料的变化地区分布 疾病在不同国家及统一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疾病的城乡分布城市人口多、密度大、居住狭窄、交通拥挤。青壮年较多、出生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人口

14、流动性大,估传染病常年发生并形成暴发或流行 城市工业集中、环境污染严慢性病患病率高,呼吸系统疾病、肿瘤 发病率高 空气污染或噪声的职业因素所致病害城市多见 城市饮水卫生水平较高,故肠道传染病及经饮用水传播的疾病少见 城市生活水平及医疗条件均高于农村,罕见自然疫源性疾病或虫媒 传染病农村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与外间交往不频繁,故呼吸道传染病不易 流行,但若有传染源传入会引起暴发 农村卫生条件差、肠道传染病可流行,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传 染病多见 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可传入、传出传染源,乡镇企业也出现职业伤害 疾病的地区聚集性地方性疾病判断依据 该地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的发病率均高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

15、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与当地居民一致 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地疾病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总和描述一一移民流行病学【典型】第三章描述性研究现状研究:现况调查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 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在目标人群中 的分布。通过比较分析分布的差异,为研究的纵向深入提供线索和病因学假设。别名来源 横断面研究一一从观察时间上说,其所收集的资料是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情况,一般

16、不是过去 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也不是追踪观察将来的暴露或疾病情况患病率研究一一从观察分析指标来说,由于这种研究所得到的疾病率一般是在特定时间内观察 群体的患病频率研究目的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的分布 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确定高危人群 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的效果研究特点现况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 现况研究的特定时间 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 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提示因果联系研究类型 普查【全面调查】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用途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病人了解慢性疾病的患病及急性传染病的分布情况了解当地居民健康水平了解人类

17、各类生理生化治疗的正常范围 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 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 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研究设计与实施 明确调查目的与类型 确定研究对象 确定样本量和抽样方法抽样调查时决定样本量大小的因素 预期现患率(p)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即容许误差(d)要求的显著性水平(a)抽样时确定样本量n的方法n= Z2 Xpqd2显著性水平a若没特殊说明取0.05则Z1.96R2【若a取0.01时Z2.58】,d为P的一个分数,一般可以为d=0.1p d=0.15p d=0.2p将这几个数字分

18、别带日上面的公式当 d=0.1p 时 n= 400Xq/p当 d=0.15p 时 n= 178 Xq/p当 d=0.15p 时 n= 100Xq/p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即方法抽取n个,构成一个样本系统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的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分层抽样:现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成若干次级总体,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按比例分配:每一块小区域中抽样比例相同若抽样比例为20%则1区域中 抽20人2区域中抽16人 最优分配:各层抽样比例不同。内部变异小的抽样比例小,内部变异大的抽样比 例大整群抽样: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

19、中一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多阶段抽样: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即将以上抽样 方法结合使用,在大型流行病调查中常用 资料的收集通过测定或检查的方法 调查表一是收集科研所需资料的工具,是研究者根据设计的研究目的,将内容具体化到一 系列问题形式的一种表格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一一主观选择研究对象【将随机抽样当做随意抽样】任意变换抽样方法幸存者偏倚一一无法调查死亡的人,不能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局限性和片面性回忆偏倚一一回答不准确,回忆不清(遗忘)调查偏倚一一调查员有意识的调查某些人的某些特征,而不重视或马虎对待其他一些人的这些特征测量偏倚一一测量

20、工具、检验方法不正确、化验技术操作不规范【在数据分析中,要注意有无混杂因素的存在及其影响程度】控制随机化提高应答率控制测量偏倚防止调查员偏倚的产生【现况研究中不会有失访偏倚】 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现况研究中常开展的是抽样调查,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有来自同一群体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使结果具有可比性;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缺点:收集的信息通常只能反映调查当时个体的疾病与暴露状况,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不能 获得发病率资料;可能使研究结果发生偏倚生态学研究【相关性研究】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 单位,通过

21、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 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目的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评估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类型生态比较研究 生态趋势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连续观察人群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变与某 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变化的关系,了解其变 动趋势;通过比较暴露水平变化前后疾病频率的 变化情况,来判断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系 【资料分析方法】优点和局限性【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由于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 成的群体(组)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以及存在的 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第四章

22、队列研究队列(cohort)一个特定的研究人群组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 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 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暴露(exposure)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固定队列(fixed cohort)人群都在某一固定时间或一个短时期内进入队列,之后对他们进行随访观察, 直至观察期终止,成员没有因为结局时间以外的其他原因退出,也不再加入新 的成员,即在观察期内保持队列的相对固定动态人群(dynamic cohort)在某

23、队列确定之后,原有队列的成员可以不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可以随 时加入】基本原理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以分析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目的检验病因假设评价预防效果研究疾病的自然史新药的上市后监测研究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根据研究对象现时的暴露状况分组,此时研究结局还没有 出现,需要前瞻性观察随访一段时间才能得到选用原则I明确的检验假设II所研究的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应较高【不低于5%】III明确规定暴露因素、结局变量,并有可靠的检测手段IV足够的观察人群和暴露情况V能完

24、成随访的人群 W足够的人、财、物力 历史性队列研究(historical)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巳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个时点的暴露状况的历史资料分组,研究开始时研究的结局巳经 出现,不需要前瞻性观察选用原则除应考虑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所考虑的各点外,还应考虑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完整 可靠的、在过去某段时间内有关研究对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资料 双向性队列研究(ambispective )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前瞻性观察一段时间,是将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设计模式选用原则当基本具备进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条件时,从过从暴露到现在的观察时间还不能满足研究的要求,还需

25、继续前瞻性观察一段时间研究设计确定研究因素 确定研究结局【观察终点: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暴露人群的选择I职业人群【研究某种可疑职业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的关系;职业人群关于暴露与疾病的历史记录较为全面、真实和可靠】II特殊暴露人群【研究某些罕见的特殊暴露因素的唯一选择】III一般人群【不打算观察特殊人群发病的情况而着眼于一般人群及今后在一 般人群中的防治,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意义;所研究的因素和 疾病都是一般人群中常见的】IV有组织的人群团体【利用他们的组织系统,便于有效的收集随访资料】 对照人群的选择I内对照(internal control)在选定的一群研究对象的内部

26、既饱含了暴露 组又包含了对照组【当研究的暴露变量是定 量变量时】II外对照(external control )【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 人群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 而常需在该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III总人口对照(total population control)【实际应用时采用标化比】V多重对照(multiple control) 确定样本量需要考虑的问题【抽样方法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比例失访率】 影响因素【一般人群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率之差要求的显著性水平效力】计算公辛)N _ 2 X J2PP)+ 巳 X JpG-P1)+ pG P),1匕 资料的收集与随访【随

27、访对象与方法、内容、观察终点、观察终止时间、随访的间隔、随访者】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常用指标累计发病率=整个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的人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量值变化范围为01】 应用条件:研究人群的数量较大且比较稳定,无论其发病强度大小和观察时间长短发病密度:以观察人时为坟墓计算的发病率,带有顺势频率性质(最常用单位为人年) 【量值变化范围是从0到无限大】应用条件: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不一;失访多;终点结局出现时间不同标化比: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人数,即预 期发病(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与此预期发病(死亡) 人数之比最常用一标化死亡比

28、(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SMR)】应用条件:研究对象数目少,结局事件发生率比较低,无论其观察时间长短效应估计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也叫危险度比,是暴露组的的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计发 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RR无单位,范围在08之间RR=1表明暴露与疾病 无关;RR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因素暴露而 增加,暴露与疾病之间为正关联;OR1说明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暴露而 减少,暴露与疾病之间为负关联比值比OR=病例组的暴露比值(a/c)= a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b/d) bc【不匹配不分层资料不匹配分层资料分级暴露资料匹配资料】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29、 选择偏倚入院率偏倚(admission rate bias)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时,由于入 院率的不同而导致的偏差【随机选择研究对象,在多个医院选择研究对象】现患病例一新发病例偏倚(prevalence-incidence bias)因现患病例与新病例的构成不 同,新发病例可以包括某种疾病的各种类型的病例,而先换病 例仅包括新旧病例。由于存活病例与死亡病例,轻型病例和重 型病例在一些特征上存在差异而导致的偏倚【调查时明确规定纳入标准为新发病例】检出症候偏倚(detection signal bias)病人常因某些与疾病无关的症状而就医,从而 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导致过高的估

30、计了暴露程度而产生的系统误差 【在收集的病例中同时包括早中晚期病人】时间效应偏倚(time effect bias)对于慢性疾病,从开始暴露与危险因素到出现疾病往 往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在展开病例对照研究时,那些暴露后即 将发生病变的人、巳发生早期病变而不能检出的人、在调查中巳有病变但 因缺乏早期检测手段而被错误的认为是非病例的人,都可能被选入对照 组,由此而产生了结论的误差【尽量采用敏感的疾病早期检查技术开展观察期充分长的纵向调查】 信息偏倚回忆偏倚(recall bias)由于病例对照研究主要调查的是研究对象既往的暴露情况,由于被调查者记忆失真或不完整造成结论的系统误差【充分利用客

31、观的记录资料选择不易为人们所忘记的重要指标进行调查重视问卷的提 问方式和调查技巧】调查偏倚(investigation bias)可能来自于调查对象及调查者双方。病例和对照的调查 环境与条件不同,或者调查技术与质量不高,以及仪器 设备的问题等均可产生调查偏倚【尽量采用客观指标,作好统一技术培训,调查方法一致和检查条件一致,在同一时间由 同一调查员调查病例和对照,控制各种实验条件,操作技术熟练】 混杂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相同:两者都属于分析性研究不同时间顺序:病理研究先果后因而队列研究是先因后果 分组因素:病理研究是根据疾病因素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暴露因素分组 适用疾病:病理研究适

32、合发病率低的疾病而队列研究适合发病率高的 关联强度指标:病理研究是比值比(OR);队列研究是RR AR PAR 实施难易:病理研究相对队列研究容易 因果验证强度:病例对照研究低于队列研究】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实验】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医院、社区、工厂、学校等现场为“实验室”的实 验性研究,因为在研究中施加了人为的干预因素,又称为干预性研究【实验研究与观察研究的区别在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是否实施了干预措施】发展简史:实验室一一动物研究传染病流行规律走出实验室人群试验理论和方法的成熟基本原则:前瞻对照随机盲法基本特点属于前瞻性研究随机分组具有均衡可比的对照组有干预措施主要类型临床

33、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实验类实验【类实验(准实验):在一些研究中因为受实际条件所限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研究设计与实施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类型和设计类型选择实验现场和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的原则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要注意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选择预期结局时间发生率较高的人群 容易随访的人群 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有益或至少无害的人群 选择依从性好、乐于接受并坚持试验的人群【依从性:演技对象能服从实验设计安排并能密切配合到底】确定干预措施和样本量影响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结局事件在未干预人群/对照组中的预期发生率 实验组和对照组结局事件比较指标数值差异的大小 研究对象分组的数量 第I型(a)错误

34、出现的概率 第II型(8)错误出现的概率样本量的估计方法非连续变量样本 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N _ Z“. 2 p (1 _ p) + Z p1 (1 _ p1) + p2 (1 _ P2) 2(p1 - p2)2连续变量样本随机化分组【简单随机分组 分层随机分组 整群随机分组】 确定对照方式影响研究效应的主要因素不能预知的结局 疾病的自然史 霍桑效应 安慰剂效应【某些研究对象,由于以来医药而表现的一种正向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甚至影响到生理效应】 潜在未知因素的影响设立对照的方式 标准方法对照安慰剂对照自身对照交叉对照盲法的应用【盲法:避免知晓研究对象获何种处理的策略】分类 单盲 研究中只对研

35、究对象设盲 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人员都设盲 三盲在双盲的基础上对负责资料整理和分析的人员也设盲【开放试验:研究对象和研究者均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情况,不设盲】确定观察期限选定结局变量及测量方法确定基线数据,建立监测系统【基线资料一般包括基本人口特征,结局指标的极限水平,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等】对象的随访和资料收集确定统计分析方法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常用指标临床试验【评价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有效率=治疗有效的例数*100%治疗的总例数治愈率=治愈例数 *100%治疗总例数N年生存率=N年存货的病例数 *100%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现场试验【评价干预措施对一般人群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效果】保护

36、率= 对照绢发病(或死亡)率一实验绢发病(或死亡)率 *100%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或死亡)率 *100%实验组发病(或死亡)率临床试验设计【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用于评价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效果的研究】原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可以是住院病人,也可以是非住院病人,将他 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 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基本特征一种特殊的前瞻性研究 干预临床试验包括实施某项预先设计好的治疗或预防措施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必须有正确的实验设计 临床随机对照

37、试验是在人体上进行的,因此不能强迫病人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客观多中心符合伦理道德主要用途治疗研究诊断研究筛检研究预后研究病因研究设计和事实中应注意的问题 临床依从性 临床不一致性【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经常发生临床意见分歧即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者不同医生对同一病人的检查结果不相符】 安慰剂效应向均数回归 沾染和干扰【沾染:对照组意外的接受了实验组的处理措施,如果干预措施有效,沾染会导致实 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缩小干扰:实验组额外接受了与试验效应一致的其他处理措施,它可能会扩大实验组和 对照组的差异】 不良事件观察、记录和分析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以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在现场环境下进行

38、干预研究,但前者接受干预措施的 基本单位是个人,后者接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是整个社区或某一人群的各个亚 人群。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原理:对实验组施加干预措施,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局差异,从而判断干预 措施的效果设计方法随机对照试验【以个体为干预单位的随机分组的现场试验】 群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分组方法的以群组为单位的研究】 类实验【不能做到堆积分组或没有平行对照的试验】分组方法个体配比成组配比整群配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缺点的比较优点试验流行病属于前瞻性研究,不存在回忆偏倚 随机分组,减少了混杂偏倚 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步比较,最终做出肯定性的

39、结论,因而检验假设的能力比队列研究强 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缺点整个实验设计和实施条件要求高、控制严、难度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做到 研究费时间、费人力物力 受干预措施使用范围的约束,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不够 依从性不易做的很好失访难以避免 不接受某种干预措施组,存在一定程度患病的风险,因而有时要涉及医德的问题第七章筛检筛检:运用快捷、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分类按照筛检对象的范围分类一一整群筛检和选择性筛检按筛检项目的多少 单项筛检和多项筛检目的达到一级预防【确定高危人群,从病因学的角度采取措施,预防或延缓疾

40、病的发生】 达到二级预防【在外表健康的人群中发现可能患有某病的个体,并进一步进行确诊和早期治疗】 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开展流行病学监测筛检试验:用于识别外表健康人群中可能患有某种疾病或未来发病危险性高的个体的方法筛检试验诊断试验对象健康人或无症状的病人病人目的发现可疑病人对病人进行确诊要求快速、简便、安全,高灵敏度复杂、准确性和特异度高费用经济、廉价花费较高处理用诊断试验确诊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实施原则社会学方面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筛检阳性者实施有效的追踪和干预 有比较高的成本一效应比所用筛检技术易于被群众接受 科学方面:对所筛检的疾病或状态的自然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可识别的早期临床症状或体征,且有

41、足够长的领先时间对所筛检疾病或状态的预防效果极其副作用有清楚的认识所筛查的疾病有比较高的流行率 伦理学方面:在筛检开始以前巳确认筛检可以改变疾病的自然史对筛检阳性者,有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或者有可行的预防措施伦理学问题:个人意愿 有益无害 公正平等筛检试验的评价:将待评价的筛检试验与诊断目标疾病的标准方法即“金标准”进行同步盲法比较,判 定该方法对疾病“诊断”的真实性和价值【金标准: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真实性(validity效度/准确性)测量值与实际值想符合的程度灵敏度(真阳性率)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判为有病的百分比 反映筛检试验发现病人的能力灵敏度=*

42、 X100%A+C假阴性率(漏诊率)实际有病,根据筛检试验被确定为无病的百分比 假阴性率=_J X100%A+C特异度(真阴性率)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的判为无病的百分比特异度=_ X100%B+D假阳性率(误诊率)实际无病,但根据筛检被判为有病的百分比假阳性率=_L X100%B+D约登指数(Youden s index)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病人与 非病人的总能力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LR)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综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出某 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可靠性(reliability信度/精确度/可重复性)在

43、相同条件下用某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统一受试者时 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影响因素: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观察者实验室条件符合率(一致率)筛检试验判定的结果与标准诊断的结果相同的数占总受检人数的比例 符合率=A+D X100%A+B+C+D预测值(predictive value)【反映应用筛检结果来估计受检者患病和不患病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阳性预测值筛检试验阳性者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阳性预测值=- x 100%A + B 阴性预测值筛检试验阴性者不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阴性预测值= x100%C + D筛检试验的灵敏度越高,则阴性预测值越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当灵敏度与特异度一定,疾病患病

44、率降低时,阳性预测值降低,阴性预测值升高当患病率不变,降低灵敏度,特异度将提高,此时阳性预测值将升高,阴性预测值下降。【具体理解看书P170P173公式的推导】筛检试验阳性结果临界点 如疾病预后差,漏掉病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且目前又有可靠的治疗方法,则临界点向左移,以提 高灵敏度,尽可能多发现可以病人,但会使假阳性增多 如疾病预后不严重,且现有诊疗方法不理想,临界点右移,降低灵敏度,提高特异度,尽可能将非 患者鉴别出来,但会使假阴性增多 如果假阳性者作进一步诊断的费用太高,为了节约经费,可将临界点右移 如果灵敏度和特异度同等重要,可将临界点定在非病人和病人分布曲线的交界处工作特征曲线(rece

45、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曲线)筛检效果的评价 收益(收获量)经筛检后能使多少原来为发现的病人得到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选用高灵敏度的筛检试验采用联合试验串联【全部筛检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才能定为阳性】提高特异度,降低灵敏度并联【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可定为阳性】提高灵敏度, 降低特异度筛检的生物学效果评价:比较筛检与未筛检人群的病死率、死亡率和生存率筛检的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筛检中的偏倚 领先时间偏倚:筛检诊断时间和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为因筛检而延长的生存时间 病程长短偏倚:临

46、床前期较长的患者被筛检到的机会较临床前期短的患者大,而前者的生存期又比后者长,从而产生筛检者要比未筛检者生存时间长的假象 志愿者偏倚第九章偏倚及其控制变异(variability)研究结果描述性和分析性数据(指标)的变动或波动种类生物学变异:反映真实的客观变异测量变异:反映测量过程的误差 随机变异:绝对值和方向交错变化,并呈有界范围的正态分布系统变异:绝对值和方向保持稳定 个体水平的变异性:某个体特征测得值的变化,是个体真值随时间的改变或是由于测量误差引起的变化群体水平的变异性:个体的累积变异,常大于个体变异,并受到测量的影响研究的真实性(效度validity):研究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和所得

47、的结论与客观事实相符的程度内部真实性(internal validity)研究的结果与实际研究对象真是情况的符合程度外部真实性(external validity)研究的结果与推论对象真是情况的符合程度偏倚:研究误差中的系统误差部分选择偏倚:在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不当,导致入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间存在系统差异 出现原因描述性研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好造成外部效度(外推)受限分析性研究:研究对象进入、排除、不参与或失访等与研究暴露或处理因素存在的关联,由此增大或减少与疾病、处理与效应的关联,导致效应估计的偏倚信息偏倚(测量偏倚/观察偏倚)来自于测量或资料收集方法的问题,使得获取的

48、资料存在系统误差出现原因:判断暴露或结局的依据发生了偏差,而导致分析时观察结果与真实结果不符主要来源于被调查者和调查者混杂偏倚: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因果关联分析中混杂因素引起的假关联继发关联 直接因果关联的歪曲】判定原则:比较混杂因素调控前后的暴露因素效应估计值,如果存在有意义的差异,就产生了混杂偏倚第十章病因与因果推断病因: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以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 会下降病因模型生态学模型:将集体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流行病学三角轮状模型】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两个层次外围的远因【社会经济、生物学、

49、环境、心理行为和卫生保健因素】【流行病学的危险因素】致病机制的近因【基础或临床医学的病因】病因网模型:多个病因按时间先后链接起来就形成病因链,多个病因链交错连接起来就形成病因网,它提供因果关系的完整路径,表达清晰具体,系统性强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 假设演绎法【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还不能简单否定假设。因为经验证据不成立有三种可能的结论I假设不成立II先行条件不成立III假设和先行条件均不成立在第二种可能的结论成立时,假设并未被否定】 Mill准则(1)求同法(2)求异法事件(病例,A)有关(暴露)因素事件(对照,非A)有关(暴露)因素A,B,Ca,b,cB,C-不出现),b,cA,D

50、,Ea,d,eD,E -不出现),d,eA,F,Ga,f,gF,G .-不出现),f,g所以,a是A的必要条件所以,a是A的充分条件(3)同异并用法(4)共变法(1)求同部分事件(效应,A)有关(暴露)因素并且A1,B,C a1,b,c(2)求异部分 A2,D,E a2,d,e所以,a是A的必要且充分条件A3,F,G a3,f,g所以,a是A的必要条件(5)剩余法(6)归纳统计推理结局事件有关(暴露)因素A,B,C a,b,cB bCc所以,剩余a是A的必要条件因果性实验中的对照法则设立对照的必要性:生物学或医学的研究对象过于复杂,很难仅仅通过实验室或其他外在条件来控制 干扰作用或自发变化体现

51、在对照组上,通过与实验组比较,这些非处理因素的作用 就可以加以排除保证对照的有效性:各组出了处理因素不同,所有其他因素应尽可能相同。有可比性的对照才是有效的 对照 各组干扰(非处理)因素的可比性各组效应测量的可比性因果关联:在确定了暴露因素E和疾病D的时间先后关系后,排除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这些系 统误差的干扰,得到的E和D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则可判断E和D可能存在因果关联暴露E与疾病D有统计学关联否? 有偏倚否? 有时间先后否?(提出假设) 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排除偶然)(排除虚假)(前因后果)关联的时间顺序【若怀疑病因(或防治处理)X引起疾病(或防治效应)Y,则X必须发生于Y之前

52、】 关联的强度一般而言,关联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 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可以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除非有明确的理由来解释不同的结果 关联的合理性I对关联的解释与现有的理论知识不矛盾II研究者或评价者从自身的知识背景出发,支持因果假设的把握度,相 当于主观评价即科学家团体的意见 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有对照研究无对照研究以个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以群组为分析单位(生态学)的研究【满足时间顺序和可重复性,控制各类偏倚的干扰】第十一章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策略制定的三个步骤 对疾病流行形式和防制工作的分析和综合评估,找出在疾病防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障

53、碍 确定防制工作的优先领域及其目标,制定直线目标的策略 如何进一步加强防制工作,如何对防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估等测定策略的必要性 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下,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既影响这个体对疾病的易感 性,也决定这疾病流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没有一个适合于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的通用的简单模式 疾病的流行具有迅速变化的特性 战略规划制定必须客观的考虑现有可利用的资源,寻求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 制定策略和措施的依据 基线研究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居民健康状况为背景来分析疾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规划提供背景资料【第一步】 应对分析可以全面描述一个国华或地区

54、疾病防治工作的整体格局主要集中在疾病防治方面,它关注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疾病预防和控制总的对策,重点放在 那些对疾病的流行期重要作用的领域,对这些领域开展的项目或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循例保健我国新时期闻声工作的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农村卫生工作指导思想: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发 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满足农民不同层次 的医疗卫生要求,从整体上提高农

55、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健康: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行驶人类健康面临多方面的威胁全球化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把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生物恐怖及其应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对新世纪青春期卫生面临的挑战老龄化艾滋病与结核病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人们在工作和生活场所都能保持健康 人们将运用更有效的办法去预防疾病,减轻疾病或伤残带来的痛苦,并通过更好地途 径进入成年、老年,最后按了的死去 在全社会成员中均匀的分配一切卫生资源 所有个人和家庭通过自身充分的参与,将享受到初级卫生保健 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可以避免的疾病赢得健康,并且明白疾病不是不可避免的 初级卫生保健:应用切实可行、学术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社区的个人和家庭积极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