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图与相平衡基础知识1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575284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相图与相平衡基础知识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相图与相平衡基础知识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相图与相平衡基础知识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相图与相平衡基础知识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图与相平衡基础知识1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相图的定义w在一个多相体系中,随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变化,相的种类、数量及含量都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对于变化情况可用几何图形来描绘,这个图形就可以反映出该系统在一定组成、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平衡时所处的状态,这个几何图形就是相图,也叫相平衡图、状态图。相图的应用w在冶金行业w金属加工行业w在硅酸盐行业w在新材料研究与开发中相平衡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w系统w相w独立组元w自由度w外界影响因素w相律系统w选择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系统以外的一切物质都称为环境。当外界条件不变时,如果系统的各种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则这系统就处于平衡状态,没有气相或虽有气相但其没有气相或虽有气相但其影响可忽略不计的系统成为凝聚

2、系统影响可忽略不计的系统成为凝聚系统。一般合金和硅酸盐体系多属于聚凝系统。对于气相不能忽略的,不能按聚凝系统对待。相w系统中具有相图物理化学性质的完全均匀的部分的总和称为相。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各相可以用机械方法加以分离,越过界面时性质发生突变。例如,水和水蒸汽共存时,其组成虽同为H2O,但因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质,所以是两个不同的相。w一个相必须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都是均匀的,这里的“均匀”是指一种微观尺度的均匀,但一个相不一定只含有一种物质。例如,乙醇和水混合形成的溶液,由于乙醇和水能以分子形式按任意比例互溶,混合后成为各部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相同,而且完全均匀的系统,尽管它含有两种物质,

3、但整个系统只是一个液相。w一个物质可以有几个相。例如水可有固相、气相和液相。相与物质的数量多少无关,也与物质是否连续没有关系,如水中有许多冰块,所有的冰块的总和为一相。w对于系统中的气体,因其能够以分子形式按任何比例互相混合,所以如果所指的平衡不是在高压下的话,则不论有多少种气体都只可能有一个气相。如空气,其中含有多种气体,氧气、氮气、水汽、二氧化碳等。但只是一个相。w对于系统中纯液体是一个相,混合液体则视其互溶程度而定,能完全互溶形成真溶液的,即为一相,若出现液相分层便不止一相,如NaCl溶于水中成为NaCl水溶液虽然此溶液中有NaCl和水两中物质,但仍然组成一个液相,而30时,酚水系统中若

4、含有40wt酚及60wt水,这个浓度超过了该温度时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及水在酚中的溶解度,于是此系统就分成两个液相。一个是酚溶于水的溶液(含酚9),另一个是水溶于酚的溶液(含酚70)。w对于系统中的固体,则有以下几种情况:1)形成机械混合物几种固态物质形成的机械混合物,无论其粉磨的多细,都不可能达到相所要求的微观均匀,因而都不能视为单相,有几种物质就有几个相。在硅酸盐系统中,在低共熔温度下从具有低共熔组成的液相中析出的低共熔混合物是几种晶体的机械混合物,因而,从液相中析出几种晶体,即产生几种新相。w2)生成化合物 固态物质间每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则形成一种新的固态物质,即产生一个新相。w3)形成

5、固溶体 由于在固溶体晶格上个物质的化学质点是随机均匀分布的,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符合相的均匀性要求,因而几个物质间形成的固溶体为一个相。4)同质多晶现象 在硅酸盐物系中,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同一物质的不同晶型(变体)虽具有相图化学组成,但由于其晶体结构和物质性质不同,因而分别各自为相,有几种变体,即有几个相。w总之,气相只能一个相,无论多少种气体混在一起都一样,形成一个气相,液体可以是一个相,也可以是两个相(互溶程度有限时)。固体如果是连续固溶体为一相;其他情况下,一种固体物质是一个相。w一个系统中所含有相的数目,叫做相数,以符号P表示,按照相数的不同,系统可分为单相系统(P=1),二相系统(

6、P=2),三相系统(P=3)等。含有两个相以上的系统,统称为多相系统。独立组元(也称独立组分)w系统中每一个能单独分离出来并能独立存在的化学纯物质称为物种或组元。例如在盐水溶液中,NaCl和H2O都是物种,因为它们都能分离出来并独立存在。而Na,Cl,OH等离子就不是物种,因为它们不能独立存在。w足以表示形成平衡系统中各相组成所需的最小数目的物种(组元)称为独立组元,它的数目,称为独立组元数,以符号C表示。常把具有n个独立组元的系统称为n元系统。按照独立组分数目的不同,可将系统分为单元系统(C1)、二元系统(C2)、三元系统(C=3)等。w在系统中如果不发生化学反应,此时独立组元数与组元数相等

7、w在系统中若存在化学反应,则每一个独立化学反应都要建立一个化学反应平衡关系式就有一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当体系中有n个组元(即n中物质),并且存在一个化学平衡,于是就有(n-1)个组元的组成可以任意指定,余下一个组元的组成有化学平衡常数K来确定,不能任意改变了。w 所以在一个体系中若发生一个独立的化学反应,则独立组元数就比组元数减少一个,用通式表示 独立组元数组元数独立化学平衡关系式数例如CaCO3加热分解,存在下述反应:三种物质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建立平衡关系,有一个化学反应关系式,有一个独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所以独立组元数312。那么习惯上称这个系统为二元系统,可以在三种物质中任选两种作为独

8、立组元。w如果一个系统中,同一相内存在一定的浓度关系,则独立组元数为:独立组元数组元数独立化学平衡关系式独立浓度关系数例如NH4Cl(s)分解为NH3(g)与HCl(g)达到平衡的系统中,因为NH3(g)和HCl(g)存在浓度关系nHClnHN3(摩尔比为1:1)。所以独立组元数3111。必须注意,只考虑同一相中的这种浓度关系。w对于硅酸盐系统来说,通常以各氧化物作为系统的独立组元,例如:CaO、Al2O3、Fe2O3、SiO2等等。而在研究一个复杂系统的局部时,例如研究CaOAl2O3SiO2系统的高钙区,即CaO2CaOSiO212CaO7Al2O3系统则将以较复杂的化合物2CaOSiO2

9、、12CaO7Al2O3作为系统的独立组元。w(4)自由度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改变而不引起旧相消失或新相产生的独立变量称为自由度。平衡系统的自由度数用F表示。这些变量主要指组成(即组分的浓度)、温度和压力等,一个系统中有几个独立变量就有几个自由度。对于给定的相平衡系统,在保持系统中相的数目和相的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并不是温度、压力、组分的浓度等所有的变量都可以任意改变。下面以水的相图为例讨论自由度的概念。w图片分析 上图为水的相图。当室温和大气压为101.325kPa时(图中M点)只有一个液相。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改变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不致产生新相或消失旧相,因此自由度数F2,在N点,系

10、统有两个相,水和蒸汽建立了平衡。若要使系统保持这两相平衡,系统的压力就由温度确定或温度由压力确定,物系点必须在OC线上变化,独立可变量只能一个,即自由度数F1.w同样可以知道O点是水、汽、冰三相平衡点,独立可变量为O,自由度数F0。这里的F0的意义是:如欲维持冰、汽、水三相平衡,则系统的温度压力都只能各为某一确定位(此处为0.0099,610.483Pa)如果系统温度或压力改变,则系统不能维持上述三相平衡,必然引起旧相消失,O点为三相点。w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三相点和普通所说的冰点(0,101.325kPa)并不相图,通常水的冰点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冰水两相平衡的温度,其中水已被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所

11、饱和,而且气相总压力是101.325kPa,因此体系已非单元体系,由于空气中各种气体溶于水,使的原单元体系的三相点温度降低0.0024,又由于压力从610.483Pa增大到101.325kPa,体系的三相点温度又降低0.0075,这两种效应就使三相点温度从0.0099下降到通常水的冰点温度0w(5)外界影响因素 影响系统平衡状态的外界因素包括温度、压力、电场、磁场、重力场等,外界影响因素的数目称为影响因素数,用符号n表示,因为在不同情况下,影响系统平衡状态的因素数目不同,所以n值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只考虑温度和压力对系统平衡状态的影响,即n2。w对于凝聚系统,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并不具有

12、足以觉察的蒸汽压,主要是液相和固相参加相平衡,系统本身没有或只有很少的气相,而外部压力实际是保持一定的,即在相变过程中压力保持常数,这样就可以不考虑压力对相平衡的影响,因此,影响凝聚系统平衡状态的外界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即n1 需要指出的是,压力对陶瓷系统中相平衡的影响并不总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非常高的温度或加压下研究系统是,压力必须做为变量予以考虑。w相律 吉布斯根据前人的实验素材,用严谨的热力学作为工具,于1876年导出了多相平衡系统中,系统的自由度数(F),独立组元数(C),相数(P)和对系统的平衡状态能够发生影响的外界影响因素(n)之间的关系,相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CPn一般情况下,只

13、考虑温度和压力对系统的平衡状态的影响,即n2,则相律表达式为 FCP2w推导过程 假设一个平衡系统中有C个组分,P个相,如果C个组分在每个相中都存在,那么对每一个相来讲,只要任意指定(C1)个组分的浓度就可以表示出该相中所有组分的浓度,因为余下的一个组分的浓度可以从100中减去(C1)个组分的浓度之和求得。由于系统有P个相,所以需要指定的浓度数总共有P(C1)个,只要才能确定体系中各相浓度。w在平衡时,各相的温度、压力相同(其它外界条件不考虑),应再加上这两个变量,这样体系需要任意指定的变量数应为 FP(C1)2但是这些变量还不全为独立变量,由热力学可知,平衡时个组分在各相间的分配应满足平衡条

14、件,即每个组分在各相中的化学位应该相等1(1)1(2)1(3)1(P)2(1)2(2)2(3)2(P)C(1)C(2)C(3)C(P)此处C(P)为第C个组分在第P个相中的化学位,每一个化学为相等的关系式就相应地有一个浓度关系式,因此就应减少系统内一个独立变数,C个组分在P个相中总共有C(P1)个化学位相等的关系式,体系中总可变量数应减去这个关系式数目,即 FP(C1)2C(P1)CP2w对于凝聚系统,仅考虑温度的影响,即n1,此时相律的数学表示式为 FCP1 讨论,由相律可知,系统中组分数C越多,则自由度数F就越大,相数P越多,自由度F就越小,自由度为零时,相数最大,相数最小时自由度最大,应

15、用相律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平衡体系的自由度数目。w小结:淬冷法研究相平衡简单、直观,可以用肉眼借助显微镜观察相态,对粘度大的材料的相平衡研究,一般采用淬冷法,淬冷法测定相变温度的准确程度相当高,但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先由温度间隔范围较宽试验起,然后逐步把间隔缩小,从而可得到精确的结果。静态法静态法(淬冷法淬冷法)相平衡研究方法相平衡研究方法动态法动态法热分析法热分析法差热分析法(差热分析法(DTA)溶解度法溶解度法1、热分析法、热分析法根据系统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系统根据系统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系统 中是否发生了相变化中是否发生了相变化。(1)将样品加热成液态

16、;将样品加热成液态;(2)令其缓慢而均匀地冷却,记录冷却过程中系统在不同时令其缓慢而均匀地冷却,记录冷却过程中系统在不同时 刻的温度数据;刻的温度数据;(3)以温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成温度时间曲以温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成温度时间曲 线,即步冷曲线线,即步冷曲线(冷却曲线冷却曲线);(4)由若干条组成不同的系统的冷却曲线就可以绘制出相图。由若干条组成不同的系统的冷却曲线就可以绘制出相图。以以BiCd为例:为例:Cd质量百分数:质量百分数:a,0;b,20;c,40;d,75;e,100 a b c d e 冷却曲线冷却曲线 BiCd系统的相图系统的相图Bi(s)+Cd(s)L

17、+Bi(s)L+Cd(s)L:简便,不象淬冷法那样费时费力。:简便,不象淬冷法那样费时费力。:由于本质上是一种动态法,不象淬冷法那样更符合相平衡:由于本质上是一种动态法,不象淬冷法那样更符合相平衡 的热力学要求,所测得相变温度仅是一个近似值只能测定相变温的热力学要求,所测得相变温度仅是一个近似值只能测定相变温度,不能确定相变前后的物相,要确定物相仍需其它方法配合。度,不能确定相变前后的物相,要确定物相仍需其它方法配合。mv2mv1自动自动记录记录惰性基准物惰性基准物试样试样加热器 隔热板铂丝铂丝铂铑丝mv1-试样温度变化mv2-电势差2、差热分析法差热分析法(DTA)3、溶解度法溶解度法 适用

18、于水盐系统的相图。适用于水盐系统的相图。4、淬冷法、淬冷法 最大优点:准确度高。因为长时间保温较接近平衡状态,最大优点:准确度高。因为长时间保温较接近平衡状态,淬冷后在室温下又可对试样中平衡共存的相数、各相的组淬冷后在室温下又可对试样中平衡共存的相数、各相的组成、形态和数量直接进行测定。成、形态和数量直接进行测定。适用对象:适用于相变速度慢的系统,如果快则在淬冷时适用对象:适用于相变速度慢的系统,如果快则在淬冷时发生相变。发生相变。5、电导电阻法、电导电阻法应用相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w实际过程与相图产生偏差的原因w介稳相频繁出现w杂相的影响实际生产过程与相图所表示的平衡过程产生差别的原因w由于

19、相图所指示的平衡状态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所进行的物理化学变化的本质方向和限度,因而它对于我们从事无机材料科学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实际生产中确定配料范围,选择工艺制度,估计产品性能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但应当注意的是,实际生产过程与相图所表示的平衡过程有差别。w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首先是:相图所反映的都是热力学平衡状态,即一个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状态,系统在一定热力学条件下从原先的非平衡态变化到该条件下的平衡态,需要通过相与相之间的物质传递,因而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个时间可长可短,依系统性质而定。w这是由相变过程的动力学因素所决定的,然而,这种动力学因素在相图中完全不能反映,相图仅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体系所处的平衡状态(即其中所包含的相数,各相的形态组成和数量),而不管达到这个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介稳相的频繁出现w基于上一小节所述的原因,生产上实际进行的过程不一定达到相图上所指示的平衡状态,至于距平衡状态的远近,则要视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及过程所经历的时间这两个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因此,由于上述的动力学原因,热力学非平衡态即介稳态经常出现在硅酸盐系统中。杂质的影响w其次相图是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来的,但实验时多采用将系统升至高温在平衡冷却的方法,而实际生产则是由低温到高温的过程,并且相图是用纯组分做的实验,而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都含有杂质,因此我们必须具体事物具体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