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保护治理措施和工作分析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95721623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洱海保护治理措施和工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洱海保护治理措施和工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洱海保护治理措施和工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洱海保护治理措施和工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洱海保护治理措施和工作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洱海保护治理措施和工作洱海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大理市境内,是白族 人民的“母亲湖”,白族先民称之为“金月亮”,是一个风 光秀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 “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具有优越的区位优 势,显著的综合功能,厚重的历史文化,良好的发展环境, 是大理政治、经济、文化的摇篮,也是自治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洱海水位1 9 66米时(8 5高程)南北长42. 0千米,东西宽 最大8。8千米,最小3。0 5千米,最大水深2 1。5米,平均 水深10。8米,湖面面积25 2 .91平方千米,蓄水量27。94 亿立方米,湖中岛屿面积0。7 4 8平方千米,湖岸

2、线12 9。 14千米,洱海具有供水、农灌、发电、调节气候、渔业、航 运、旅游七大主要功能,洱海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 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 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构造断陷湖。洱海气候属低纬高原北亚热带气候,径流面积内平均降雨量 9 7 9。7毫米,年太阳总辐射量13 9。4卡/平方厘米,年 总日照时数2281。5小时,年平均气温15。0C,湖内平均 水温16.4C,年湖蒸发量1 2 11.3毫米,年平均风速4.1米/ 秒,大范围空气相对湿度全年平均6 6 %。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北有茈碧湖、东湖、西湖,分别经弥苴河、 罗时江、永安江流入洱海,是洱海

3、的主要水源;西有苍山十八 溪汇集苍山东坡集水区;南有波罗江、金星河;东岸有凤尾 箐、玉龙河等数十条大小集水沟渠,总径流面积2565平方 公里,入湖河道沟渠117条,入湖水量年均值8。17亿立方 米,西洱河是洱海唯一的自然出水河道,长2 2公里,洱海水 从西洱河流出,流合漾濞江,汇入澜沧江,注入太平洋.洱海水位对洱海湖内生物群落和洱海自然生态起决定性作 用,对洱海水位的记录从195 1年便已开始,经5 0余年的反 复实践,科学论证,于1966年、1 982年、1989年、1 9 9 8年、 2004年五次制定洱海水位控制高程,2004年3月2 6日,云 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批准颁布实施

4、的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条例框定了洱海水位运行为:最低 运行水位1 9 64.3 0米,最高运行水位196 6。0 0米。洱海气候温和湿润,风光绮丽景色宜人,古人将其概括为“三 岛、四洲、五湖、九曲”,三岛为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四洲为青莎鼻洲、大鹳鹏洲、 鸳鸯洲、马濂洲;五湖为太湖、莲花湖、星湖、神湖、渚湖; 九曲为莲花曲、大鹳曲、潘矶曲、凤翼曲、罗莳曲、牛角曲、 波曲、高莒曲、鹤翥曲。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洱海水生生物资 源十分丰富,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有鱼类34种(土著种 17个,引进种17个);有虾类2种;有海菜花、苦草、红线 草等水生维管束植物原有61种(19 8 6年钱德仁),

5、现存5 0种;有以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为主的浮游植物19 2种; 有螺蛳、方形环楞螺等腹足类13种;有河蚌、兰蚬等瓣鳃类 9种;有浮游动物1 08种、底栖动物9种。洱海现有各类船只 4 0 00艘,从业人员15 0 00人,2004年水产品产量7130吨, 其中经济鱼类产量4717吨,银鱼产量12 13吨,虾类产量1200 吨。洱海水禽种群较多,以益鸟、经济鸟和观赏鸟为主。据云南 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黄菊清198219 8 6年的观察,洱海水禽 有8目11科,共5 9种。其中:候鸟46种,占78. 0%;雁 形目鸭科水禽有19种。大型水禽有苍鹭。年生物量为25 0 0 0只/年.洱海是大理风景区

6、的主要风景资源。1981年,省人 民政府批准将苍山洱海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 9 94年4月 5日又被国家列为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堪称“高原 明珠”的洱海同时也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发祥地,迄今为止, 在洱海及其周围的山坡台地上所发现的新石器遗址达30多 处,海东金梭岛就是一个著名的新石器遗址,双廊玉几岛也 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出土了大量生活用 石器、陶器、捕鱼用网坠和青铜兵器,先民们用他们勤劳和 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洱海文化。洱海环湖20 0 4年前有大理、洱源两县市的1 1个乡镇、47 个村民委员会、118个自然村,2004年后环湖乡镇村均属大 理市。洱海径流区人口 8 3

7、。02万人,耕地面积80。05万 亩,洱海内有各类船舶4000余艘,从事捕捞、运输、旅游。 洱海生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湖 周有近百处文物古迹和景点,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 多样性的特点,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国家级风景 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 具有供水、发电、农灌、渔业、航运、旅游和调节气候等多 项功能。历史沿革古往今来,生长在洱海环湖的人民,在向洱海索取的同时,为 了生存和发展,一代接一代地进行洱海治理活动,但过去仅限 于对水患、入湖河道沟渠的治理和对西洱河出水口的疏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

8、将 洱海保护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高度重视,掀起了一个又一 个保护治理的高潮.1950年,以军事形式接管了民国时期的洱海船舶管理所,设 立了洱海分会和洱海派出所,对洱海实施治安和运输捕捞生 产保护.1 9 5 6年,将洱海管理纳入了合作化领导体制,组织集体化生产。1 9 60年,为了加强洱海管理,发展渔业生产,规范运输秩序, 成立了中共洱海区委会、洱海区人民政府。1965年成立大理州水产管理站.1 9 82年成立大理州洱海管 理处.198 4年9月,成立大理州洱海管理局.2002年,将原为副处级的洱海管理局升格为正处级,使洱海管 理机构不断完善和加强,使洱海的管理从单纯的渔业管理向 综合行使水政

9、、渔政、自然环境保护、航务、公安五项执法 权过渡,制定和颁布了洱海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制度, 使洱海保护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对洱海的利用,也从原 来的开发索取转变为保护第一,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 用.随着洱海保护管理机构的不断壮大,管理重心的科学转 移,管理机构内的职能也随着形势的变化细化分解为渔政管 理站以洱海渔业管理和环境保护为主,水产技术站以洱海科 研和渔业、水生动植物发展、保护为主,而下关水闸管理所 则进行洱海水资源调度运行“引洱入宾”水闸管理所专司老 青山隧洞和对宾川县的水量调控,洱海公安分局专管洱海治 安.20 0 3年,大理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洱海滩地协管员队伍和 在环湖

10、乡镇设立洱海管理专职干部,使洱海管理队伍更臻完 善,形成了法律保障、统一管理、综合执法、群众参与、科 学决策的管理体系.2 0 04年,大理州人民政府将洱海管理局整体下划给大理市, 是市人民政府管理洱海的专门机构,为行使行政职能的正科 级事业局,由局机关(内设有办公室、财务科、水政科、渔 政科、环保科、法制宣传和和下属事业单位(渔政站、水技 站、下关水资源管理所、引洱入宾水闸管理所)组成。根据洱海管理条例规定,洱海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1、 宣传、贯彻、执行洱海管理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2、拟定洱海保护管理的中长期规划,报经州人民政府批准 后实施.3、统一管理洱海出水口节制闸及引洱入宾节制闸,

11、制 定水量调度运行和水量分配计划,报州人民政府批准后,按计 划调控水位。4、参与有关部门监督、检查、落实洱海生态 环境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措施。5、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 对洱海的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的推广使用。6、在洱海管理 区域内综合行使水政、渔政、自然环境保护和林政等行政处 罚权。7、依法征收利用洱海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应缴纳的规 费。大理市公安局洱海派出所负责洱海管理区域内的社会治安 工作。多年来,各级政府在保护治理工作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投 入数亿元资金对入湖河道进行治理,控制了水土流失和入湖 河湾的沼泽化;建立了数十座缓冲、拦污闸坝;每年进行封湖 禁渔,设立幼鱼保护区,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

12、;向洱海 投放鱼苗鱼种,移植优等水生植物,保护水生植被;清理打捞 水葫芦、水花生和死亡水草,扼制外来物种的侵袭;营造洱 海绿化林带,建设洱海湖滨带;进行生态农业园区建设,防止 和减少农业残留氮磷进入洱海;在洱海汇水区域内禁止含磷 洗涤用品,减轻洱海水质氮磷负荷;建设环湖排污干管和垃圾 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减慢水质突变速度。近年来,我局工 作主要体现在:1 .洱海生态工程实施洱海“双取消”工作,取消洱海网箱养鱼111 87个,机 动渔船25 7 9艘,机动捕捞设施1 3 08套.实施了环洱海 “三退三还工程,共退出耕地1224 7。7 2亩,其中退塘还湖 432 4.8 4亩,退耕还林7274.

13、5 2亩,退房还湿地6 48。3 6亩; 完成环洱海生态湖滨带5 8公里,恢复湿地面积1040万平方 米,种植植物170多万株;实施洱海全湖半年休渔和渔船 入港集中管理制度,入港率达99。1%以上;实施洱海鱼种投 放,改善洱海鱼类区系结构;实施洱海南部湖心平台1平方公 里的沉水植物恢复实验工程;在洱海北部建立1 8平方公里水 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全面实施洱海生态湿地和沉水植物 恢复建设工程;东区70公里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2.污水处理和截污工程完成共计49。74公里的大理至下关截污干管工程、凤仪片 区综合管网(一期)工程、环洱海截污干渠(一期工程、洱 河南路排污干管工程、银桥至大理截

14、污干管工程,完成153.9 公里污水收集管网、东城区综合管网、大理旅游度假区排污 管网建设;日处理5万吨的大鱼田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5千 吨的庆中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建成日处理5吨、占地面 积为7。31亩的大理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场;目前正抓紧建 设北五里桥至上关综合管网、环洱海截污干渠和喜洲、上关、 双廊、海东、周城五个污水处理系统。3 .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实施农业科技培训1200多场,培训干部群众13。4万人;向 农户发放大理市粮食作物优化平衡施肥技术和大理市 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等科技宣传资料28. 3万份;实行科 学施肥,制作22。5万张大春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发放 到农户手中;推广测

15、土配方、控氮减磷、优化平衡施肥73o 1万亩,降低氮、磷化肥亩用量1520%以上;整顿农药市 场,清理假冒伪劣农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查处高毒农药1 1853件;实施全面“禁白工作,收缴塑料制品1700万个,减 少环境污染;开展禽畜粪便再生利用的科学研究,建设禽畜粪 便集中处理中温沼气站;实施农村绿色能源建设,建成沼气池 1. 9万口,减轻洱海流域面源污染。4。入湖河道和村镇垃圾、污水治理工程实施完成白塔河、弥苴河、永安江拦污闸工程建设和白鹤溪 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实施灵泉溪、阳南河、莫残溪、黑龙溪、 中和溪和菠罗江综合治理;为沿湖各镇和开发区配备垃圾车 39辆;建成垃圾收集池14 5 0 口、乡

16、镇垃圾中转站10座、农 村公厕115座、尿粪分集式生态卫生旱厕16 0 0个;在环湖各 村聘请966名滩地协管员、河道管理员和垃圾收集员,对洱 海滩地、入湖河道和村庄进行常年管护和保洁;建成上关镇大 营中温沼气站,对禽畜粪便进行再利用处理;建成39个村落污 水处理系统。5。洱海流域面山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实施完成15。2平方公里的向阳箐和9.5平方公里的天镜 阁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完成公益林建设3.5万亩;配备管 护人员60 9名,对97。1万亩森林进行管护;在洱海东面山播 种云南松籽种1 1吨,完成造林面积11000多亩;完成退耕 还林建设5.2万亩;在2 7 00亩的洱海滩地上种植和补植

17、补造 柳树70万株;开展流域禁羊工作,共取缔养殖户525户,处置山 羊17。6万只,有效改善了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6 .洱海环境管理工程建立洱海地理信息系统,实行高水位运行,科学调度洱海水 资源;严格执行洱海管理条例;制定大理州洱海滩地管 理实施办法等6个规范性文件,依法治海、管海积极探索 洱海环境管理机制体制,建立环保、渔政、水政、林政、公安 联合巡逻综合执法机制,加大洱海监管力度;全面取缔洱海湖 内挖沙船9艘、机动运输船127艘和渡口船17艘;全面取 缔洱海面山采砂、取石640户;实施流域“禁磷”;启动实施 了由179家州、市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 共同参与的“洱海保护月”活

18、动,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公众参与 机制;坚持不懈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制作专题片、幻灯 片、展板、宣传单以及聘请白族艺人以唱大本曲的方式,宣传 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提高环湖群众的环保意识、法制意识和 参与意识。7。实施洱海北部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大理市委、市人民政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贯彻党的“十七 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大理经济发展难题,突破经济 增长方式的瓶颈,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 展道路。针对洱海北部“一河两江”(罗时江、弥苴河、永安 江)入湖水量占洱海入湖水量的7 0%,污染负荷占65%的现 状,决定建设洱海北部喜洲、上关、双廊、挖色四个生态经济 示范镇。为进一步实施科

19、学治海之路,针对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入 湖水量占洱海入水量的70%,污染负荷占65%的现状,决定建 设“一河两江”34 0 0亩湿地工程。其中罗时江湿地工程1300 亩,包括750亩的湿地区和5 50亩的园林绿化区,包含湿地 生态保育区、湿地生态观光带、湿地休闲娱乐区、湿地生态 科教区和乔灌木隔离带。弥苴河湿地工程1000亩,永安江 湿地工程1100亩。这一系列的洱海保护治理措施和工作,极大地减轻了洱海的 污染负荷,有效减轻了洱海的污染负荷,洱海富营养化进程放 缓,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洱海治理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2 0 0 8年19月洱海水质 有8个月达到II类,被国家环保总局推广为“洱海保护模式”, 洱海仍然是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