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66324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资源是由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土地资源是由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社会经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经济组合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经济组合体。体。1PPT学习交流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2 2、1 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2 2、2 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2 2、3 3土地资源的水文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水文要素特征分析2 2、4 4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2 2、5 5土

2、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2 2、6 6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2PPT学习交流2 2、1 1气候要素特征分析气候要素特征分析地球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地球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层、暖层、散逸层。气候要素指:气候要素指:1010km-12km km-12km 的对流层的对流层以下,到地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水、以下,到地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热交换的大气层。气候要素:光、温、水、风。气候要素:光、温、水、风。3PPT学习交流4PPT学习交流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

3、太阳辐射:电磁波、短波辐射。太阳辐射:电磁波、短波辐射。紫外线紫外线(0.2m0.4m)、可见光可见光(0.4m0.76m)、红外线红外线(0.76m).地球表面的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地球表面的太阳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47%)、散、散射辐射。射辐射。评价某一地区的光照资源:光照强度、评价某一地区的光照资源: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光照质量。5PPT学习交流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1.1.光照强度:(照度)指正常人对可见光的平均感光照强度:(照度)指正常人对可见光的平均感觉程度。(勒克斯)觉程度。(勒克斯)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光照强度对植

4、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6PPT学习交流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2.2.光照长度:(日长、日照时数)指一个地区从光照长度:(日长、日照时数)指一个地区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出到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照时数随地理位置(经纬度)、季节、大气混浊日照时数随地理位置(经纬度)、季节、大气混浊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全年日照时数:全年日照时数:1200340012003400h h之间;青藏高原、西北之间;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干旱区:30003000h h以上;四川峨嵋以上;四川峨嵋947947h h;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土地生产力与日照长度

5、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土地生产力与日照长度关系较大;关系较大;7PPT学习交流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一、光照资源(太阳辐射)3.3.光照质量:指太阳幅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光照质量:指太阳幅射中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随纬度、海拔、季节、大气干燥度等不同而变化;随纬度、海拔、季节、大气干燥度等不同而变化;光照质量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影响;植物体总干物光照质量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影响;植物体总干物质的质的90%95%90%95%来自于光合作用;来自于光合作用;光照质量高,农业垦殖海拔高度较高;光照质量高,农业垦殖海拔高度较高;光照质量对居住也有影响;房屋的采光条件,

6、是房光照质量对居住也有影响;房屋的采光条件,是房地产评估的影响因素之一;地产评估的影响因素之一;8PPT学习交流二、热量资源二、热量资源 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热量分布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热量分布与纬度大致平行的热量地带特征与纬度大致平行的热量地带特征,即:即:寒带、寒带、温带、热带划分。温带、热带划分。9PPT学习交流二、热量资源二、热量资源农业热量指标:农业热量指标:温度:日平均气温温度:日平均气温;0 C、5 C、10 C、15 C 代表农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代表农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0 C:喜凉作物(小麦、油菜等)喜凉作物(小麦、油菜等)10 C:喜温作物(水

7、稻、花生等)喜温作物(水稻、花生等)(活动温度)(活动温度)10PPT学习交流二、热量资源二、热量资源 积温:日平均温度的累积;积温指标是积温:日平均温度的累积;积温指标是10 C的积温;中国的积温;中国10 C年积温变化年积温变化1600 C9000 C之间;之间;积温等值线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见书积温等值线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见书p31.11PPT学习交流二、热量资源二、热量资源 气温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辐气温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年变化、随纬度的射的日变化、年变化、随纬度的变化,气温也有同样的变化;变化,气温也有同样的变化;12PPT学习交流二、热量资源二、热量资源 无霜

8、期、生长期、多年极端低温无霜期、生长期、多年极端低温 无霜期:终霜期与初霜期之间的无霜期天数;无霜期:终霜期与初霜期之间的无霜期天数;100100d d:农作物受到严格限制;农作物受到严格限制;100130100130d d:喜凉作物;喜凉作物;生长期:生长期:以无霜期为参考;以无霜期为参考;多年极端低温:杀伤性低温、抑制性低温多年极端低温:杀伤性低温、抑制性低温;13PPT学习交流三、降水资源三、降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分为:地球的水资源分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大气降水、地下水。14PPT学习交流三、降水资源三、降水资源 大气降水:指从大气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大气降水:指从大气落到地面的液态水

9、或固态水水 区域水量平衡关系区域水量平衡关系 区域内区域内降水降水蒸发蒸发其他用水其他用水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可利用地下水可利用地下水补充地下水补充地下水15PPT学习交流三、降水资源三、降水资源 降水的时空分布降水的时空分布:中国年平均降水量约:中国年平均降水量约:629mm;但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但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均匀。空间:从东南空间:从东南-西北降雨量减少;西北降雨量减少;200mm、400mm、800mm等雨量线。等雨量线。从东南到西北,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从东南到西北,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面积:干旱区,面积:32.2%、17.8

10、%、19.2%、30.8%;时间: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降雨年际、时间: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降雨年际、降雨年内变化比较大;降雨年内变化比较大;16PPT学习交流三、降水资源三、降水资源降水与土地利用的关系降水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对农业:降水是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量的重要来对农业:降水是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量的重要来源;降水强度过大,造成水土流失;暴雨对地源;降水强度过大,造成水土流失;暴雨对地表有侵蚀作用,且发生洪涝灾害;降水形式表有侵蚀作用,且发生洪涝灾害;降水形式(雨、雪、霜、冰雹)对农业生产也有影响;(雨、雪、霜、冰雹)对农业生产也有影响;对城市:降雨对排水措施与设施的

11、影响;对建筑对城市:降雨对排水措施与设施的影响;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设计的影响;17PPT学习交流四、风力资源四、风力资源 空气的流通形成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风空气的流通形成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风的起因。的起因。风对农业的影响:作物呼吸、土壤呼吸、作物风对农业的影响:作物呼吸、土壤呼吸、作物的光合作用等方面;对田间热量的传播、作物的光合作用等方面;对田间热量的传播、作物散热、花粉传播等;散热、花粉传播等;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防风、通风、工程的抗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防风、通风、工程的抗风设计;风向、风速、风向频率均是重要的气风设计;风向、风速、风向频率均是重要的气候指标;候指标;18PPT

12、学习交流四、风力资源四、风力资源风力可作为能量资源风力可作为能量资源-风力发电。风力发电。19PPT学习交流20PPT学习交流2 2、2 2 地学要素特征分析地学要素特征分析地学要素: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学要素: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表岩性。地表岩性。是一种区域性因素;是一种区域性因素;21PPT学习交流地质构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质构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褶皱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a)a)与土壤分布有关系与土壤分布有关系 不同的岩层形成不同的土壤;地质构造决定岩层不同的岩层形成不同的土壤;地质构造决定岩层的分布的分布,即土壤的分布。即土壤的分布。b)b)与农田水利

13、工程有关;与农田水利工程有关;c)c)与农业合理布局有关;与农业合理布局有关;不同的地质构造影响其区域的气候、水不同的地质构造影响其区域的气候、水 文、土文、土壤等。壤等。22PPT学习交流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海拔高度对土地的影响表现在水热条件的再分布方海拔高度对土地的影响表现在水热条件的再分布方面;面;海拔上升海拔上升100100m m,气温下降气温下降0.50.5 C0.6C0.6 C C;积温也积温也会减少;生长期也相应缩短;土地利用强度下降;会减少;生长期也相应缩短;土地利用强度下降;在一定范围内,降雨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降雨量随海拔升高而增

14、加;海拔高度对人类活动有限制:海拔海拔高度对人类活动有限制:海拔500500m m 适宜人适宜人类居住;类居住;10001000m3000m m3000m 人类可以居住;人类可以居住;30003000m m不不宜人类居住;宜人类居住;23PPT学习交流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地面坡度对土地的影响表现在:地面坡度对土地的影响表现在:农业用地: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灌溉和农业用地: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灌溉和机耕条件;坡度机耕条件;坡度8 8 以下适宜机耕,以下适宜机耕,1717 以上难以以上难以机耕;机耕;建设用地:交通运输、建筑工程投资建设用地:交通运输、建筑工程

15、投资;城镇土地城镇土地理想坡度理想坡度0.3-2 0.3-2 ;主干道坡度;主干道坡度4 4 ;次干道坡次干道坡度度6 6 .24PPT学习交流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形地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 25PPT学习交流地表岩性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地表岩性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地表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地表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物(母质):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沉积物(母质):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风积物、海积物。物、湖积物、风积物、海积物。26PPT学习交流2 2、3

16、3 水文要素特征分析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水文要素:地表水、地下水。水文要素:地表水、地下水。地表水: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水体中的地表水: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水体中的水分;水分;27PPT学习交流地表水地表水 1.1.河流:水文分:常年性河流、间歇性河流;河流:水文分:常年性河流、间歇性河流;河床类型:下切性河流、地上性河流、半地上、半河床类型:下切性河流、地上性河流、半地上、半地下河流;地下河流;河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型、地下水补给性;河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型、地下水补给性;2.2.湖泊:水质分:淡水湖、咸水湖、盐湖;湖泊:水质分:淡水湖、咸水湖、盐湖;分布地带分:高原湖泊、平原湖泊;分

17、布地带分:高原湖泊、平原湖泊;3.3.冰川:由积雪变质成冰并能自行呈固体移动的水体。冰川:由积雪变质成冰并能自行呈固体移动的水体。分布于西南西北的高山地带;是西部内陆干旱区河分布于西南西北的高山地带;是西部内陆干旱区河流的主要水源;流的主要水源;4 4、沼泽:潜育沼泽、泥炭沼泽。、沼泽:潜育沼泽、泥炭沼泽。28PPT学习交流地下水地下水 地下水:包气带水、潜水、承压地下水: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水地下水与土地资源利用:水质、地下水与土地资源利用:水质、水量、分布规律水量、分布规律 29PPT学习交流2 2、4 4生物要素特征分析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特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

18、特征 生物多样性:指某一区域内遗传、物种和生态生物多样性:指某一区域内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生物多样性不断变化;系统多样性的总和。生物多样性不断变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的环境、生物群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的环境、生物群落、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落、生态过程的多样化。30PPT学习交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特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特征 生态系统:指特定区域中的全部生物和其环境生态系统:指特定区域中的全部生物和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按环境分: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按环境分: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按人对生态的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按人对生态

19、的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系统;31PPT学习交流生态系统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特征 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动态性:是有机的整体;总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动态性:是有机的整体;总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稳定状态稳定状态-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动态平衡;动态平衡;自我调节性:为维持生态平衡,增加对外界的适自我调节性:为维持生态平衡,增加对外界的适应性;应性;演化性:随内外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发演化性:随内外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发展、演化;表现为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展、演化;表现为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呈现

20、一定的周期性;32PPT学习交流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能 植被:指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和,包括:植被:指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和,包括:森林、草地、农田栽培作物;森林、草地、农田栽培作物;植被类型:见书植被类型:见书p52 p52 33PPT学习交流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能 涵养水分、保持水土涵养水分、保持水土 调节气候、保护环境:森林有蒸腾作用,消耗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环境:森林有蒸腾作用,消耗空气中的热量;植物吸收中的热量;植物吸收COCO2 2,释放释放O O2 2,净化空气;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树的枝叶可以挡风,

21、根系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树的枝叶可以挡风,根系可以固土固沙;以固土固沙;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根系可以固土;有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根系可以固土;有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无林地高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无林地高4%10%4%10%,有利于,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34PPT学习交流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土地资源是由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地资源是由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经土壤、生物)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经济组合体。济组合体。土地资源的自然组成要素:气候、地质地貌

22、要素、土地资源的自然组成要素:气候、地质地貌要素、水文、生物、土壤水文、生物、土壤35PPT学习交流2 2.5.5土壤要素特征分析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既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既是在气候、地形、母质、生物、时间五大成土是在气候、地形、母质、生物、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综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综合体,也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的一个组成要素。合体,也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的一个组成要素。土壤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是重要的农土壤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农用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业资源,是农用

23、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36PPT学习交流土壤性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壤性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根据土壤的质地分:砂质土、黏质土、壤质土根据土壤的质地分:砂质土、黏质土、壤质土 砂质土:大孔隙多、毛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砂质土:大孔隙多、毛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和储水性弱;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剧烈;易受干保水和储水性弱;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剧烈;易受干旱威胁;优点:易耕作、适耕期长、供肥快;旱威胁;优点:易耕作、适耕期长、供肥快;黏质土黏质土:孔径细小;毛管孔隙多;透水、通气性差;孔径细小;毛管孔隙多;透水、通气性差;优点:蓄水、保水性强;保肥性能好;热容量大;温优点:蓄水、保水性强;保肥性能

24、好;热容量大;温度变化慢;黏质土不易耕作、适耕期短、耕作质量差;度变化慢;黏质土不易耕作、适耕期短、耕作质量差;壤质土:沙粒、粉粒、黏粒的含量比较适中;适宜种壤质土:沙粒、粉粒、黏粒的含量比较适中;适宜种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农业用地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农业用地 37PPT学习交流土壤性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壤性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土壤厚度:植物根系可以延伸的厚度,即土壤的土壤厚度:植物根系可以延伸的厚度,即土壤的总容量;也称有效层厚度;总容量;也称有效层厚度;多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最佳厚度最佳厚度100100cmcm;临界厚度临界厚度75cm75cm;块根作物块根作物:如红薯。最佳厚度如红薯。最

25、佳厚度75cm;75cm;临界厚度临界厚度50cm;50cm;谷物类作物:耕作层厚度谷物类作物:耕作层厚度50cm50cm;临界厚度;临界厚度25cm;25cm;一般农作物最佳耕作层厚度一般农作物最佳耕作层厚度:20cm:20cm左右;左右;38PPT学习交流我国土壤的分布我国土壤的分布土壤有土壤有4646个土类;个土类;163163个亚类;个亚类;三个土壤群系:海洋性土壤群系、大三个土壤群系:海洋性土壤群系、大陆性土壤群系、垂直性土壤群系;陆性土壤群系、垂直性土壤群系;地带性分布特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分布特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带性、垂直地带性;39PPT学习交流地

26、带性分布特性地带性分布特性土壤纬度地带性规律:海洋性土壤群系土壤纬度地带性规律:海洋性土壤群系列列 土壤经度地带性规律:大陆性土壤群系土壤经度地带性规律:大陆性土壤群系列列 土壤垂直地带性规律:垂直性土壤群系土壤垂直地带性规律:垂直性土壤群系类类 土壤地域性分布规律土壤地域性分布规律40PPT学习交流我国土壤生态我国土壤生态 中国中国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3737;每年流失土壤总量:每年流失土壤总量:5050亿吨,毁掉耕地亿吨,毁掉耕地100100多万亩;

27、多万亩;50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耕地: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毁掉耕地:40004000多万亩。多万亩。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黑土层: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黑土层:0.30.3厘米到厘米到1 1厘米;厘米;5050年代黑土层:年代黑土层:6060厘米到厘米到7070厘米,现在:厘米,现在:2020到到3030厘米厘米;按目前水土流失速度,黑土地现有耕地的黑土被将在按目前水土流失速度,黑土地现有耕地的黑土被将在4040年年到到5050年内全部被剥蚀。年内全部被剥蚀。41PPT学习交流我国土壤生态我国土壤生态 中国土地沙漠化面积:中国土地沙漠化面积:262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28、面积2727。50507070年代,年代,1560156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年,年,8080年代,年代,2100210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年,年,9090年代,年代,2460246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年,相年,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42PPT学习交流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2 2、1 1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2 2、2 2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2 2、3 3土地资源的水文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2 2、4 4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土地

29、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2 2、5 5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2 2、6 6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43PPT学习交流2.2.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 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强烈的影响,对土地资源演化具有十分强烈的影响,对土地资源演化速度的作用大大超过自然演化过程。化速度的作用大大超过自然演化过程。人为活动的参与,可以使土地资源的生人为活动的参与,可以使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发生巨大改变;产力发生巨大改变;44PPT学习交流影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因素:影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

30、属性的因素:社会因素: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政策与社会因素: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政策与法规(土地、资源与环境)等;法规(土地、资源与环境)等;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生产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 等;等;技术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技术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45PPT学习交流2.2.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地关系)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土

31、地资源的区位特性 土地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利用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利用46PPT学习交流一、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土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地关系是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是人人地关系是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是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中心论环境中心论 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 协调论协调论-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同自然环境和资源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同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即要把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的保护协调起来;即要把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张到人与自然

32、生范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张到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领域。态关系的领域。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联合国粮食及农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业组织(FAOFAO)19931993 47PPT学习交流二、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二、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

33、联系。生产活动和城市的形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生产活动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实际是综合了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成和发展实际是综合了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的结果。的结果。土地区位:是土地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交通土地区位:是土地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48PPT学习交流土地自然区位: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是土地形土地自然区位: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是土地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对经济位置与交通位置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对经济位置与交通位置的形成有影响;包含两层含义:成有影响;包含两层含义:1.1.该土地位置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等

34、自然该土地位置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组合特征;要素的组合特征;2.2.该土地位置与周围陆地、山川、河湖、海洋等该土地位置与周围陆地、山川、河湖、海洋等自然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自然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49PPT学习交流 土地经济区位: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土地经济区位: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指中所表现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指不同区域土地之间在经营、社交、工作、购物、不同区域土地之间在经营、社交、工作、购物、娱乐等多方面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它娱乐等多方面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它影响土地利用布局和发展方向。影响土地利用布局

35、和发展方向。土地的经济地理位置土地的经济地理位置:土地与城市、河流、交通土地与城市、河流、交通及其行政经济中心的相对关系及其行政经济中心的相对关系.50PPT学习交流 土地交通区位: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土地交通区位: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相互关系;由距离、时间、费用路和设施的相互关系;由距离、时间、费用(成本)三方面来反映。(成本)三方面来反映。这三种区位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这三种区位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地域空间,形成土地区位的优劣差异,从而决地域空间,形成土地区位的优劣差异,从而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和空间布局。定了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和空间布局。51PP

36、T学习交流三、土地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三、土地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自然生产力: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土地自然生产力: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地质、等自然要素对植形、水文地质、等自然要素对植 物产量影响物产量影响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土地经济生产力:在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土地经济生产力:在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由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由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 影响而得到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生产力;它是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植物第一生产力;它是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土地生产力可以达到的土地生产力.52PPT学习交流人工控制因素:人工控制因

37、素:灌溉、排水、土壤改良等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灌溉、排水、土壤改良等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作物栽培技术;化肥、农药、有机肥等物质的作物栽培技术;化肥、农药、有机肥等物质的投入;投入;作物品种改良及其优化组合;作物品种改良及其优化组合;田间经营管理水平。田间经营管理水平。53PPT学习交流 土地生产力:是土地自然潜力与土地经济生土地生产力:是土地自然潜力与土地经济生产力的总和;受众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产力的总和;受众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果.土地报酬: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因素的经济土地报酬: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因素的经济生产力所获得的产品数量;生产力所获得的产品数量;54PPT学习交流 土地报酬递减规

38、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的作用,在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等其他条件素限制的作用,在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等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收益就会本和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收益就会递减,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递减,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55PPT学习交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确定土地资源的集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确定土地资源的集约经营规模和投入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约经营规模和投入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指导意义;选定合理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资源

39、选定合理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资源与其他变量资源的投入具有最佳的配合与其他变量资源的投入具有最佳的配合比例和最佳配合点。比例和最佳配合点。56PPT学习交流四、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利用四、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利用另设章节另设章节57PPT学习交流构成要素小结构成要素小结 土地资源是由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土地资源是由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经济组合体。物)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经济组合体。土地资源的自然组成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地资源的自然组成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壤土壤 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政策与法规(土地、社会因素: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政策与法规(土地、资源与环境)等;资源与环境)等;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区经济因素: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等;域条件、投入水平等;技术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技术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物质技术条件等;58PPT学习交流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59PPT学习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