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教学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65967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8.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语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语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语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谈语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语言》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语言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内容;了解语言学家所谈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2、体味文章清晰的脉络、明确的论点几到位的论证;教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3、通过知道学生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4、领会本文所谈的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目标 2.教学难点:目标 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听故事找毛病: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

2、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你觉得哪些词语用的不当找出来?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谈语言”是一个论题式标题,题目交代了本文的议论对象语言。2、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县歧山村人,早年家境贫寒,十四岁的时候,仅读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学,为他今后在学术界的纵横驰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着自学打下的基础,王力二十六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二十七岁自费留学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得巴黎

3、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从此开始致力于中国现代汉语语言学科大厦的构建工作。从那时起直到 1986年去世的五十多年间,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里还是在人妖颠倒的“十年浩劫”中,无论条件怎样艰苦、环境怎样险恶,先生的学术研究从未停止过。1954年,王力教授从广州中山大学奉调北京大学。他先后写作了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史、同源字典、诗词格律、诗律余论、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音韵学等大量著作和论文。五十多年来,他以渊博的学问,过人的才识,拓荒者的气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语言学领域里辛勤耕耘,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自己也成为我国 20世纪最卓越的语言学家之一,当之无愧的一代学术大师。

4、3、本文是一篇谈话录,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后收入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力文集。4、学习生字:时髦(m o)弄巧成拙(zhu)圩堤(w i)娓(w i)斟酌(zhn zhu)以讹传讹()装饰(sh)勉强(min qing)违背(w i)5、理解生词。6、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文章共 12 个自然段,阐述的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的中心论点。课文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而是化解为两个分论点问,课文脉络清晰,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第一部分:(1)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第二部分:(2-5)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第

5、 2 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第 3、4 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第 5 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第三部分:(6-12)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第 6、7 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第 8、9 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第 10 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第 11 自然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第 12 自然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四、教师小结:本文通过一些语言规范运用的例子,阐述了“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的观点,并指出书面语的规范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约定俗成”不见得就是准确的、全面的。人们常说的“耳听为虚,眼见

6、为实”就是约定俗成的,但有些时候它就不正确,如观看魔术表演。因此,遇上问题应开动自己的大脑,运用智慧去辨别真伪。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阅读议论文必须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此外,还要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一篇议论文,无论是立论、驳论或者立论驳论相结合,都有明确的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

7、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怎样从文章中找到中心论点呢?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些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道理论据往往由于它与论证过程联系得十分紧密而不容易辨认。阅读议论文还要把握论证。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用来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8、”,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在驳论中,还往往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推倒对方论点的“归谬法”。以上几种论证和批驳方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了解一些论证方法,可以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在把握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的同时,还要注意文章是怎

9、么把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要理解文章的结构。一般说来,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其他各种各样结构是从这两种结构中派生的。例如,以“横式”为主的,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问题分几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又如,“纵式”的变种“起承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的问题;接着承接开头不,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纳

10、,就是“合”。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把握议论文的语言,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词语。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阅读议论文,就要抓住这些关键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反复琢磨。好的议论文,不仅能以理服人,而且能以情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中的语言饱含感情,掷地有声。仔细体味这样的语言,作者的见解、主张就会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脑中。二、细读品味:1、第一部分:在这一段中,作者没有直接提出论点或是分论点,而先是从语言的功能方面来谈语言的工具性。然后说到了本文针对的对象:爱好写作的人

11、。进而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告诉我们: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作者选取的类比的对象更进一步说明了语言的工具性:斧锯是木匠的工具,颜料是画家的工具,武器是战士的工具,同样,语言是写作的工具。2、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作者也没有直接提出分论点,而是先提出“许多人”写文章华而不实,弄巧成拙。两个“从到”是对“许多人”的进一步举证,由这样做的人范围之广来说明问题的普遍性。最后一句“文章脱离了口语,就不可能准确、鲜明、生动”,通过指出“文章脱离口语”的不好结果来批评反面现象,提出分论点:书面语言不能脱离口语。第 3、4两个自然段通过两个反面的例子证明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第 5段通过对朱自清早年

12、作品做作的不好和晚年作品朴实的好相对比,论证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3、第三部分:作者在第 6、7自然段由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谈到自己的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进而强调书面语是应该规范化的。第 8、9 两个段落举了两个例证,证明某些用语的不规范。两个事例一个是违背事理,一个是望文生义,但共同的结果是造成语言的混乱。第 10 自然段谈了“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作者的论述准确又全面。第11 自然段提出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最后一段提出“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了标准也会发展”,这说明作者议论的科学性和发展的观点。三、品味语言:1、“我们既然爱好写作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

13、具。”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掌握好语言的重要性。2、“许多写文章的人 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排比,突出某些人写文章过于修饰的情状。双引号在此表示强调和有特定的含义。3、“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设问,强调写作不能脱离口语,话怎么说就怎么写。四、写作特色:1、大雅似俗的风格。因为本文是一个谈话记录,表面上看信马由缰,想到哪说到哪,然而所说的内容却是一个语言学家深思熟虑的关于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而且脉络清晰。2、平实易懂的语言。因为是谈话,所以本文的语言与一般的议论文相比,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文中所举的例证都是报刊上的报道或是著名散文家的例证,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也都很有说服力,平实易懂。五、教师小结: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生动精彩的口语。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用精彩的口语表达出来,因此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就应多向父母、兄弟姐妹学习精彩的口语。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七、板书设计:10、谈语言 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