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骨诊断证明书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9556533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尾椎骨诊断证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尾椎骨诊断证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尾椎骨诊断证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尾椎骨诊断证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尾椎骨诊断证明书(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尾椎骨诊断证明书篇一:各部位 X 线诊断报告模板 各部位 X 线诊断报告模板1 头颅骨质未见异样 头颅大小正常,颅骨内外板持续,板障结构无增宽,颅 缝走行正常。脑回压迹无加深、变多。蝶鞍大小、形态在正 常范围内。2 各组副鼻窦未见异样。 双侧上颌窦透过度良好,窦壁骨质完整,未见骨破坏及 粘膜增厚征象。额窦及筛窦亦未见异样。3 右边慢性上颌窦炎。 右边上颌窦密度增高,窦腔混浊,黏膜肥厚呈同心圆状 改变,左侧上颌窦,双侧额窦,筛窦未见异样。4 双侧乳突未见异样。 双侧乳突蜂房发育良好,透过度正常,未见骨破坏征象, 乙状窦前壁和鼓室盖骨质持续,窦硬膜三角显示良好。5 鼻咽部增殖腺肥大。 鼻咽顶后壁软

2、组织影明显增厚,呈结节样突出,气道轻 度受压,余未见异样。6 心、肺、膈未见异样。 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侧肺野清楚,肺纹理 走行正常,双肺门不大,气管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在正常范围之内,双膈顶滑腻,双肋膈角锐利。7 静脉肾盂造影未见异样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 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楚,双肾区及双侧输尿 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静脉注入造影剂后,8 片见双侧肾盂、肾盏显影,充盈正常,杯口锐利;15 片所见同上;25 片解压后, 见造影 剂沿双输尿管下流,断续显影,并充盈膀胱, 膀胱及输尿 管未见异样改变。8 右肾结石。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

3、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 侧 肾影 隐约 可 见 ,双 腰大 肌 影 显示 清 楚 , 右 肾 区 见 0.8X0.8CM 致密影,边缘清楚,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 见异样。腹部平片未见异样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 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 楚,双肾区、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9 腹部平片未见异样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 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楚,双肾区、双侧输尿 管走行区及盆腔内未见阳性结石影。10 右边输尿管中段结石。腹部平片见腰椎序列正常,腹部肠腔内有少量积气,双 侧肾影隐约可见,双腰大肌影显示清楚,第三

4、腰椎右边横突 处相当于右输尿管中段区见 0.3*0.8CM 致密影,边缘清楚,其 他未见异样。11 骨质未见异样 骨骨皮质持续,骨小梁走行正常,骨髓腔不窄,所见关 节面滑腻,关节间隙正常,余未见异样。12 骨盆骨质未见异样。 骨盆片见双侧髂骨翼骨质完整,骨小梁走行正常,双骶 髂关节及髋关节面光整,间隙不窄。双侧股骨头形 态正常,位于髋臼窝内,骨小梁走行正常,耻骨联合间 隙正常,其它未见异样。 13 双侧髋关节脱位。双侧髂骨骨质完整,骨小梁走行正常,双股骨头向外上 方移位,股骨头位于帕氏方分外上象限,沈通氏线不持续,其它未见异样。14 双侧股骨头无菌坏死。 骨盆片见双侧股骨头变扁,明显变形,其内

5、见多发的囊 状透亮区,其他未见异样。 15 双膝关节未见异样。双膝关节面光整,关节间隙不窄,髁间嵴无增生,关节 组成各骨骨质持续。16 双膝关节退变双侧膝关节间隙轻度变窄,髁间嵴变尖,髌骨后上缘及 各关节缘见唇样骨质增生改变,其它未见异样。17 双肩关节骨质未见异样 双侧肩关节面滑腻,关节间隙不窄,肱骨头发育正常, 关节构骨及骨小梁走行正常,其他未见异样改变。18 蝶鞍未见异样改变。蝶鞍侧位片见蝶鞍呈椭圆型(圆型,扁平型,封锁型) 改变,前后床突及鞍底骨质完整,未见骨破坏、增大及钙化 改变。蝶鞍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其它未见异样。19 鞍内占位性病变 蝶鞍明显增大,深径明显加深,前后径增加,

6、呈气球状 改变。前床突变尖,后床突孤立、上翘、变直,鞍背游离, 其它未见异样。20 颈椎病。 颈椎序列正常,椎体曲度变直,颈椎5-6 间隙变窄,第 4-5-6 椎体前缘呈唇样骨增生,5-6 椎体钩突变尖,其他未见 异样改变。21 颈椎骨质未见异样。 颈椎顺列,曲度正常,椎间隙不窄,椎体及附件骨质完 整,其他未见异样。22 颈椎退变。颈椎曲度变直,椎体 5-6前缘变尖,椎体5-6 钩突变尖, 颈椎间隙不窄,关节面光整。 23 腰椎骨质未见异样。腰椎序列正常,生理曲度存在。椎体骨质未见异样,各 椎体正侧位附件骨质完整,各椎间隙不窄,关节面光整,双 侧腰大肌影清楚。24 腰椎紧缩性骨折腰椎序列正常,

7、第 1 腰椎呈楔形变,椎体明显紧缩,前缘变扁,椎体前上角堆积并可见骨折线,其他椎体与关节未见异样。25 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顺列,曲度正常,椎间隙不窄,椎体3-5 前缘及 侧缘见骨增生,其他未见异样。 26 胸椎骨质未见异样。胸椎顺列,生理曲度,各椎间隙正常,椎体完整,小关 节清楚,未见骨质异样改变。 27 腰椎退变伴腰 4 椎体滑 脱。腰椎序列正常,生理曲度变直,双侧腰大肌影清楚,第3-5 椎体前缘及侧缘呈唇样增生, 第 4 腰椎向前呈 1 度滑移,双斜位片见第4 腰椎双侧椎弓根断裂,其 它未见异样。28 骶尾椎骨质未见异样。骶尾椎序列正常,生理曲度存在,各椎体及附件存在, 间隙正常,关节面

8、光整,其它未见异样。29 骨折术后。原为右股骨中段骨折、本次片为术后改变,断端对位 对线良好,并可见钢针内固定,有少量骨痂形成,其 它未见异样。30 右边克雷氏骨折。右边桡骨远端见横行透亮线影, 断端轻度错位成角, 并向背侧移位,尺骨茎突亦见横行透亮线影。31 右肱骨髁上骨折。右边肱骨远端可见横行透亮线影,断端明显错位,轻度 成角,其它未见异样。32 右边内外踝骨折。右边踝关节内外踝见横行透亮显影,断端无明显错位, 其它未见异样。33 右边锁骨骨折。右边锁骨中段见横行透亮影,骨皮质断裂,断端明显错 位成角,其它未见异样。 34 右边胸部多发性肋骨骨折归 并胸腔积液。胸廓不对称,右边 4、五、六

9、、7、8肋骨见横行骨折线, 断端轻度错位,右边胸腔肋膈角区有少量积液改变。 左肺 未见异样。 心影大小、 形态在正常范围内, 左膈滑腻, 左肋膈角锐利。35 右下肺炎。胸廓对称,肋骨走行发育正常,右肺下野见斑片状及片 状阴影,边缘模糊,密度不甚增高。心影大小、形态在正常 范围内,双膈顶滑腻,双肋隔角锐利。36 右肺下叶周围性肺癌。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右肺下野见 3*3CM 大 小的块状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并见分叶及短毛刺。 侧 位片病变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段。 病灶断层片肿块内部未 见钙化病灶,同侧肺门不大,左肺未见病变。 心影大小、 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膈顶滑腻,肋膈角锐利。37

10、右肺中心型肺癌。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右肺上野见 3*3CM 的 肿块影,边缘清楚、分叶,右肺门增大。正位支气管断层见 右上叶支气管明显变窄,呈截断改变,肺门区见肿大淋巴结。 心影大小正常,左肺及隔肌正常。38 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右肺上野一、二肋间见 斑片状边缘模糊影,侧位片病变位于右肺尖后段,气管纵隔 居中,心影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膈顶滑腻,双肋膈 角锐利。 39 右上肺陈腐性肺结核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右肺上野可见点状、条 索状致密影,边缘清楚,并见点状钙化灶,余肺未见异样。 心影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膈顶滑腻,双肋膈角锐利。40 双肺慢性

11、纤维化空洞型肺结核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双肺中上野可见片状条索状 致密阴影,新老病灶并存,其间见数个环形透亮区,双肺门 上提,双肺纹理呈垂柳状改变,双肺野透过度增高。心影大 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双肋膈角变钝,并见幕状胸膜粘连。 其它未见异样。41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胸廓呈桶状,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双侧肺野透过度 增高,双肺纹理增强紊乱,呈网状改变。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突出, 右心室增大, 右下肺动脉增宽超过 1.5CM,双膈面低平,双侧肋膈角变钝。42右边胸腔积液。胸廓不对称,右边肋间隙增宽,右肺中下野密度明显增 高,上缘呈外高内低弧状抛物影,纵隔气管向左移位,右边 肋膈角消失

12、,其他未见异样。43 主动脉粥样硬化。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侧肺野清楚,肺纹理 走行正常,双肺门影不大,气管纵隔居中,心影大小在正常 范围之内,主动脉明显迂曲,主动脉结见蛋壳状钙化。双膈 顶滑腻,双肋膈角锐利。44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小归并关闭不全。胸廓对称,肋骨发育正常。双侧肺野未见病变,双肺血 增多,以双上肺野为著,上下不成比例。心影增大,呈二尖 瓣型,右心缘见双弧双密影,左心缘见四弓改变,以左房、 右室、左室增大为主,双肋膈角区可见横行B线影,双膈顶 光整。45 先本性心脏病室距离缺损。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肺血明显增多,肺门 影增大,心影中度增大,呈二尖瓣型, 心胸比

13、例大于 0.52, 以左、右心室增大为主。主动脉结大小正常。气管纵隔居中, 双膈顶滑腻,肋肋膈角锐利。46 先本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胸廓对称,肋骨发育正常,双肺血增多,心影增大,呈 主动脉型, 左心缘第三弓向左、向下突出, 以左心室增大 为主。主动脉结明显突出,肺动脉段轻度突出,可见漏斗征。 双膈顶滑腻,双肋膈角锐利。47 先本性心脏病房距离缺损。胸廓对称,肋骨发育走行正常,双肺血增多,肺野未见 病变。双肺门增大,以左肺门为主。心影增大,呈二尖瓣型, 心胸比例大于 0.5,左前斜位见右房段延长, 并向上突起, 与右心室成角,并见右心室增大。主动脉结不大。双膈顶滑 腻,双肋膈角锐利。48 右边

14、眼眶下壁及右颧弓骨折归并右上颌窦积液。大瓦氏位片见右边眼眶下壁斜行透亮线影,并与右边上 颌窦相通,右边颧弓中段见横行透亮线影,断端轻度错位, 右边上颌窦密度增高,其它未见异样。49 双耳内听道未见异样改变。双耳内听道呈管状改变,(喇叭状:壶腹状)内听道骨 壁完整,无骨破坏及增宽改变,其它未见异样。50 大瓦氏位未见异样。大瓦氏位片见双侧上颌窦透光度正常,骨壁完整,双侧 颧骨、双侧眼眶骨质未见外伤性改变,筛窦、额窦未见异样 改变。51 跟骨骨质未见异样。 左跟骨骨皮质光整、持续,骨小梁走行正常。52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曲度变直,椎体呈方椎,椎小关节致密,脊柱呈竹 节样改变,棘间韧带钙化,双骶髂关

15、节面致密,关节间隙变 窄。双髋关节也见相应改变。其他未见异样。53 骨囊肿。骨干骺端囊状透光区,囊壁清楚,(囊内可见少量纤细 的条状距离,)病变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变薄,持续。并 发病理性骨折,)未见骨膜反映。54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骨干增粗、变形,髓腔透过度减低,其内骨小梁走行紊 乱,呈磨玻璃样改变。55 类风湿性关节炎。指、指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致密,关节面下见小囊 样透亮区,构骨骨小梁稀疏。 56 先天马蹄内翻足。 右足跗骨发育不良,距骨向外跟骨向内,诸跖趾骨内收, 距骨与第一跖骨及跟骨与第四跖骨的正常连线关系不对称。 其他未见异样,食道钡透未见异样。57 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

16、未见异样。 食道钡透:口服钡剂后,会厌部结构清楚对称,食道钡剂 通过顺利,粘膜显示清楚,管壁显示柔软,未见充缺及龛影。 贲门区无异样改变。58 上消化道钡透未见异样。 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异样。食道:钡剂通过顺利、粘膜显示清楚,持续,管壁显 示柔软、管腔未见狭小,钡剂顺利通过贲门区,其它无异样 改变。胃: 胃呈钩形,外形滑腻腔壁线持续,粘膜清楚,未 见龛影及充盈缺损,扩张度适中,蠕动正常,幽门开放自如, 排钡功能正常。十二指肠:球呈三角形,粘膜清楚,外形滑腻,十二指 肠起落段无异样改变。59 下消化道钡灌肠未见器质性病变。 插管后自直肠注入钡剂及气体,钡剂依次充盈直肠、降 结肠、横结

17、肠、升结肠,上述各段肠管充盈正常,肠袋清楚、 对称,未见狭小及充盈缺损改变。阑尾显影,呈蚯蚓状,形 态规则,活动性良好。60 全消化道钡透未见异样。 胸腹联透:心、肺、膈及腹部未见异样。 食道:钡剂通过顺利、粘膜显示清楚,持续,管壁显示 柔软、管腔未见狭小,钡剂顺利通过贲门区,其它无异样改 变。胃: 胃呈钩形,外形滑腻腔壁线持续,粘膜清楚,未 见龛影及充盈缺损,扩张度适中,蠕动正常,幽门开放自如, 排钡功能正常。十二指肠:球呈三角形,粘膜清楚,外形滑腻,十二指 肠起落段无异样改变。空回肠:粘膜清楚,未见狭小及扩张,蠕动张力尚可, 活动度好,回盲瓣结构正常,开放自如,钡剂通过顺利61 贲门失迟缓

18、症 篇二:尾椎骨保养尾椎骨保养 一、心理调理:要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使患者逐渐接受 自身的疾病和医治疾病造成的心理负担,消除紧张惧怕心理, 从而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二、尾部疼痛调理:尾骨骨折后,平卧睡觉时尾骨会受 到压迫,致使症状加重,因此可改成侧卧睡觉。坐椅子或沙 发,尾骨不免受压,可在臀部垫上气垫圈,或改坐狭长条凳,使尾骨部位落空,免去受压。3、排便调理:便秘及排便使劲不妥有加重症状的可能, 大便时勿使劲,大便困难时可用开塞露,并帮忙病人顺结肠 方向推拿腹部,协助其顺利排便。4、饮食调理:骨折病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同时补充 维生素D和维生素C,多吃新奇蔬菜、水果,既可避免便秘, 又补充了维

19、生素D、C,可增进钙的吸取,这样才有利于骨 骼的再生和康复。五、皮肤调理:长期卧床者,应注意观测皮肤,幸免皮 肤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发生褥疮。上述就是尾椎骨骨折患者 要做哪些调理呢的介绍,相信您此刻应该了解了吧,希望上 面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忙,若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咱们 的在线专家,我院的脑神经外科的专家将为你解答。骨折病人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食物主要包括 动物肝脏,海产品,蘑菇,鸡蛋,豆类,绿叶蔬菜,麦片,芥菜,乳酪等 等,骨折病人可适当多吃 .但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 , 平时多注 意休息发生骨折以后除适当的医治外 ,良好的膳食能增进骨折 初期愈合,康复.特别是体质弱,骨质疏松,四肢

20、软弱无力,骨折 后的饮食营养更为重要.篇三:尾椎骨疼痛尾椎骨疼痛若是没有明显的外伤史,而引发尾骨痛,其原因可能为 长久坐姿不正确,压迫尾骨神经,造成尾骨受伤而疼痛。这是女性易患的疾病,尾骨疼痛的症状包括臀部尾骨 周围有压痛点或腿痛现象,范围包括尾骨、提肛肌及周围的 软组织等。防治方式:一、平时维持良好的坐姿,减轻对脊椎的压迫,多运动, 可减少尾骨受伤的机缘。二、患有慢性的尾椎骨疼痛者,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减少 或避免患处经受压力,平常坐的时候,可在椅子上放置减压 坐垫圈,减轻患处的压力。 3、应常常热敷患处,或用超 声波等理疗,增强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增进疗效。 什么 是灸感灸感,是被施灸时自我所

21、感知的热、风、凉、寒、麻、 胀、酸、沉、痛等经气反映的现象称之为灸感。灸感的发生 是在艾火物理与药理的双重作用下,使体内的经气被艾火激 发和推动,经气在运行的进程中与病灶的邪气相搏,和邪气 外泻而引发的一系列灸感现象,这些现象是艾火循环和经气 与病气自身真实存在的表现。灸感的发生与否直接会关系到 灸疗效果的好坏。灸感的分类灸感所表达出来的热、风、凉、寒、麻、胀、酸、沉、 痛等九种现象,按照不同阶段时间施灸所表达出的不同作用 可分三类。第一类艾火循经:温热是施灸时第一阶段出现的动态 灸感,是艾火自动循经促使气血升温、循环运行的良性反映。 因为火属于动性,有走窜的功能,所以艾火循经所表现出的 温热

22、灸感也是动态的、多样性的,具有透热、传热、扩热三 种形态。透热,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肌体的表层向深层穿透, 具有灸前透后、灸后透前的作用;传热,艾火的温热之气会 沿必然的经络或方向远端传递,具有灸上传下、灸下传上的 作用;扩热,艾火的温热之气会沿身体的一点向周围扩散, 有灸一点扩一片的作用。这三种温热形态的灸感出现,客人 会感到温暖舒适,病感减轻。第二类正邪相搏:麻、胀、酸、沉、痛是施灸时第二阶 段出现的静态灸感,是体内正气与邪气作斗争的正常反映。 当艾火循经出现温热灸感时,会激发促使体内的气血运行, 碰到病灶的邪气时就会发生激烈的斗争,造成经脉、筋肉等 组织紧张,致使气血循环发生波动,从而会在

23、病灶或病灶所 属的经络出现,麻、胀、酸、沉、痛的静态灸感。这种灸感的出现,表明了体内正气 的生成和邪气相斗争的开始。第三类邪气外出:风、凉、寒是施灸时第三阶段出现 的动态灸感,是体内正气强而邪气弱,邪气被排出体外的良 性反映。当艾火持续不断的熏灼相应的穴位,就会使气血加 速循环而增强正气,将病灶或所属经络里的病邪之气排泄出 去。会在相应的部位出现一丝丝寒凉的风气阵阵的排除。表 明了体内的正气开始将邪气排出体外。*灸感的引发引发灸感的存在和出现,必然受到环境,手法,病理, 时间,个体等诸种条件和因素所影响。1. 剌激量的蓄积着灸时必需使火力均衡持续,并达到必然的作用量, 方能出现灸感与感传进程的

24、各项大体规律。如使火力中断, 则已经出现的感应也就有减弱、畏缩而至消失。一般地则是 剌激越强,时间愈长,剌激次数愈多,则感传愈易出现。但 有时也见有剌激的强度并非大,时间不太长,也能出现循经 感传,在感传迟缓难以出现时,虽增强剌激,感传也是十分 迟缓或难以发生。2. 个体素质的不同个体素质的不同,这对灸感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在 正常人当中,灸感因人而异,因此才有“经络敏动人”之说。 个体因素的不同,也有明显的区别。犹如一性别,相等的年 龄与相同的病症,在同一时间内用统一方式进行灸治,甲患 者的各类传感则是十分良好,而乙患者则是及其迟缓或是难 以发生。3. 环境好坏的影响在温暖安静的环境里,同时

25、皮肤湿润,思想集中,则 灸感较易发生,而感传速度也较快。反之,在酷寒,喧闹, 皮肤干燥,同时和他人交淡思想分散时,则灸感多迟缓或不 能被感知,而速度也较慢。4. 病灶轻重的影响灸感与病程的长短及病史的轻重有必然的关系,病轻 者灸感相应性也就增强和出现;病重久者则各类灸感自然就 会迟缓与减弱。5. 操作的手法与心态操作者技法熟练,认真耐心与急躁生疏,轻率怀疑,也 是影响灸感与灸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 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避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 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二、要注意体位、穴位

26、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 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按照处方找准 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3、防 火:现代人的衣着很多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 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必然要注意避免落火,尤其是用 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腾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 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份体表部 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 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五、要避免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妥,局部烫伤可 能起疮,产生灸疮,必然不要把疮弄破,若是已经破溃感染, 要及时利用消炎药。六、要掌

27、握施灸的程序:若是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 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需注意施灸时间, 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肚时和在饭后当即施 灸。八、要循序渐进:第一次利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 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 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九、避免晕灸:晕灸虽不多见,可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 头晕、眼花、恶心、面色惨白、心慌、汗出等,乃至发生晕 倒。出现晕灸后,要当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 温和灸 10 分钟左右。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缓者或小 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双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 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