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病人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556335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2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气管切开病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气管切开病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气管切开病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气管切开病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切开病人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状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状软骨下),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软骨下),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而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急救手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脑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或经气管内插管无效的病人。梗阻或经气管内插管无效的病人。气管切开的位置气管切开的位置带气囊气管套管带气囊气管套管金属套管金属套管 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 微创气管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 1.1.预防和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的通预防和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的通

2、畅畅2.2.对于意识不清、尤其昏迷的病人可预防呕对于意识不清、尤其昏迷的病人可预防呕吐物和口鼻腔分泌物的误吸入肺吐物和口鼻腔分泌物的误吸入肺 3.3.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预防肺部感染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预防肺部感染4.4.为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的通道为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的通道5.咽喉部手术时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常行预咽喉部手术时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常行预防性气管切开。防性气管切开。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人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人易于口腔护理易于口腔护理导管较短,管腔较大,易于吸痰导管较短,管腔较大,易于吸痰 解剖死腔相对减小,气道阻力小解剖死腔相对减小,气道阻力小易于

3、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操作复杂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创伤较大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并发症较多并发症较多1.1.用物准备用物准备气管切开包、手套、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套气管切开包、手套、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套管、局麻药物、消毒棉球、吸引器、吸痰管、无管、局麻药物、消毒棉球、吸引器、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照明灯,必要时备抢救物品。菌生理盐水、照明灯,必要时备抢救物品。2.2.环境准备环境准备环境要安静、整洁,减少人员流动,要遮挡病环境要安静、整洁,减少人员流动,要遮挡病人,劝说家属离开操作区域。人,劝说家属离开操作区域。1.1.安置好病人

4、的体位:将枕头垫高病人肩部,使头安置好病人的体位:将枕头垫高病人肩部,使头向后仰,以充分暴露气管轮廓。向后仰,以充分暴露气管轮廓。2.2.协助打开气管切开包。协助打开气管切开包。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理。4.4.吸痰。吸痰。5.5.固定好套管并做好湿化及吸氧。固定好套管并做好湿化及吸氧。6.6.术毕安置体位(一般平卧位),整理用物,洗手术毕安置体位(一般平卧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记录。1、气管切开的固定、气管切开的固定 固定方法固定方法u 固定带应系死结并系紧,与颈部的间隙固定带应系死结并系紧,与颈部的间隙 以一横

5、指为宜以一横指为宜u 每日要检查固定带的松紧度每日要检查固定带的松紧度u 固定带切忌用绷带固定带切忌用绷带2 2、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吸痰吸痰 A、吸痰的意义、吸痰的意义u清除大气道分泌物,刺激小支气管,防止分泌物清除大气道分泌物,刺激小支气管,防止分泌物坠积坠积u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小气道阻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小气道阻力u防止分泌物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防止分泌物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u留取痰标本,有利于痰液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留取痰标本,有利于痰液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的准确性的准确性B B、吸痰的临床指征、吸痰的临床指征u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喉鸣音患者频繁咳嗽,听诊有喉鸣音u出现人

6、机对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出现人机对抗或气道内压力增高u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吸困难患者烦躁不安,出现紫绀或呼吸困难u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u血压及心率的改变血压及心率的改变 C、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 管壁光滑、顶端圆润管壁光滑、顶端圆润 软硬适中软硬适中 直径不超过导管内径的直径不超过导管内径的1/21/2,以,以1/31/3为宜为宜 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 45cm5cm吸痰管分类吸痰管分类橡胶管橡胶管硅胶管硅胶管密闭式吸痰管密闭式吸痰管密闭式吸痰法取材密闭式吸痰法取材 密闭式吸痰管一套。密闭式吸痰管一套。型号选择:型号选择:6号号-18号不等。号不等。原则

7、:吸痰管外径不超过原则: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径的内径的1/2。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一套。呼吸机回路延长管。呼吸机回路延长管。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输液器。无菌生理盐水袋无菌生理盐水袋/瓶。瓶。操作方法步骤及图解操作方法步骤及图解调节负压开关,调节负压开关,右手握吸痰管沿气管插管插入右手握吸痰管沿气管插管插入所需深度所需深度,前端超出气管插管前端前端超出气管插管前端1 cm1 cm将吸痰管缓慢送入痰液位置。将吸痰管缓慢送入痰液位置。操作方法步骤及图解操作方法步骤及图解吸痰管薄膜防护套随吸痰管吸痰管薄膜防护套随吸痰管的插入自行皱缩的插入自行

8、皱缩,用左用左/右手拇指按压下负压控右手拇指按压下负压控制阀开关。制阀开关。操作方法步骤及图解操作方法步骤及图解吸痰闭,关闭气道开关控制阀吸痰闭,关闭气道开关控制阀开放无菌生理盐水开放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冲洗吸痰管。注意事项密闭式吸痰管每密闭式吸痰管每24-72h更换一更换一次次一次性输液器,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输液器,无菌生理盐水瓶瓶/袋每袋每24h更换一次更换一次吸痰管三通接头各部位连接必吸痰管三通接头各部位连接必须正确须正确注意事项吸痰完毕,退出吸痰管必须在导管吸痰完毕,退出吸痰管必须在导管上的黑色指示标线以上,以免堵塞上的黑色指示标线以上,以免堵塞气道。气道。即时关闭气道开关控制阀

9、,以免呼即时关闭气道开关控制阀,以免呼吸机漏气。吸机漏气。必须掌握正确的吸痰管冲洗方法。必须掌握正确的吸痰管冲洗方法。冲洗前先按下负压阀,再开放生理冲洗前先按下负压阀,再开放生理盐水。盐水。冲洗完毕,先关闭生理盐水,待充冲洗完毕,先关闭生理盐水,待充分将吸痰管内冲洗液洗净后再放松分将吸痰管内冲洗液洗净后再放松负压阀,负压阀,避免液体进入气道。避免液体进入气道。D D、吸痰并发症、吸痰并发症u低氧血症低氧血症u心律失常心律失常u肺不张肺不张u气道损伤气道损伤u感染、出血、疼痛等感染、出血、疼痛等E E、预防吸痰相关合并症的技术、预防吸痰相关合并症的技术a a注意氧储备,吸痰前后予提高吸氧浓度注意

10、氧储备,吸痰前后予提高吸氧浓度b b使用简易呼吸囊给予高通气量(禁忌症除外)使用简易呼吸囊给予高通气量(禁忌症除外)c c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强调手卫生的问题)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强调手卫生的问题)d d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e e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吸痰时动作要轻柔f f吸痰时间小于吸痰时间小于1515秒秒g g吸引压力适当吸引压力适当h h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深部拔出时才给予负压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深部拔出时才给予负压6 6、吸痰效果评价、吸痰效果评价呼吸音的改善呼吸音的改善峰值吸气压降低峰值吸气压降低呼吸道阻力降低呼吸道阻力降低潮气量增加潮气量增加血氧饱和度改善血氧饱和度改

11、善呼吸情况改善呼吸情况改善血压、心率情况改善血压、心率情况改善3 3、气道湿化、气道湿化A A、目的、目的u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B B、湿化方式的选择、湿化方式的选择u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人工鼻)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人工鼻)u雾化器雾化吸入雾化器雾化吸入u应用推注泵持续静注湿化液应用推注泵持续静注湿化液u气道内注入或滴入湿化液气道内注入或滴入湿化液C C、湿化效果评价、湿化效果评价u湿化满意:气道通畅、分泌物稀释顺利通过吸痰湿化满意:气道通畅、分泌物稀释顺利通过吸痰 管、导管内壁无结痂现象管、导管内壁无结痂现象u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有黏液块咯出,吸引困

12、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有黏液块咯出,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导管内壁有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导管内壁有结痂结痂u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痰鸣音多、烦躁不安、发绀加重断吸引,痰鸣音多、烦躁不安、发绀加重4 4、气囊管理、气囊管理A A、气囊充气的作用、气囊充气的作用u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或胃返流物流入气管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或胃返流物流入气管u机械通气时不漏气机械通气时不漏气B B、理想的套囊充气、理想的套囊充气u 封闭气道足以维持潮气量和防止误吸,同时封闭气道足以维持潮气量和防止误吸,同时又不影响气管粘膜的

13、毛细血管血流灌注又不影响气管粘膜的毛细血管血流灌注u临床上应选择临床上应选择“最小封闭容积最小封闭容积”和和“最小封闭最小封闭压力压力”u可使用气囊压力计或其它方法测量气囊压力,可使用气囊压力计或其它方法测量气囊压力,最高不超最高不超18mmHg(25cmH2O)18mmHg(25cmH2O)并发症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1 1、出血、出血原因: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原因: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刺激、吸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处理处理:发生大出血时,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发生大出血时,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血。2 2、皮下气

14、肿、皮下气肿原因: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气肿原因:气管切开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气肿 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偶可延及胸及头部。处理:发现皮下气肿时,可用甲紫在气肿边处理:发现皮下气肿时,可用甲紫在气肿边缘画以标记,以利于观察进展情况。缘画以标记,以利于观察进展情况。3 3、意外脱管意外脱管 原因:常因为固定不牢固所致,不能及时处理原因:常因为固定不牢固所致,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将迅速发生窒息,停止呼吸。预防:随时检查系带及气囊充气情况。预防:随时检查系带及气囊充气情况。处理:先试行将套管顺其窦道送回,若有阻力处理:先试行将套管顺其窦道送回,

15、若有阻力时,应将套管拔掉,予呼吸囊面罩辅助通气。并时,应将套管拔掉,予呼吸囊面罩辅助通气。并迅速通知医生,重新插入套管。迅速通知医生,重新插入套管。并发症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4 4、感染(切口及肺部感染、感染(切口及肺部感染)原因: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原因: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与室内空 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及原有 病情均有关系。病情均有关系。预防:吸痰时的无菌操作、强调洗手、切口的预防:吸痰时的无菌操作、强调洗手、切口的 换药换药并发症护理 感染感染就是微生物进入人体组织后获得必需的营养而进行繁殖,同时导致局部组织的病变。气管切开术后的感染气管切

16、开术后的感染是指器官切开术后切口及其周围组织或气管发生的感染。常见的感染有口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是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此外还有严重的纵隔感染和坏死性筋膜炎。主要是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或术后痰液污染、呼吸道未能充分湿化,粘膜干燥,分泌物潴留亦成为感染源。同时由于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加之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呼吸道清除细菌的功能降低,污染的空气等,在此状态下病菌最容易侵入引起感染。为了预防感染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护理上重点要做好如下几点: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做好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a.雾化器:一人一次一消毒,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干,放置备用。也有人用0.2

17、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b.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日更换一次,湿化瓶内蒸馏水24小时更换一次。c.吸痰管一次性应用,口腔与气管内吸痰管严格分开。d.内套管每46小时取出洗刷干净、消毒,用煮沸消毒或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术后护理e.储液瓶储液量不超过2/3,每日清水冲洗干净后倒入2含氯消毒液50ml,防止痰液粘附与瓶底不易洗净,每周消毒一次,待病人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f.气管切开治疗盘一般24小时更换一次,如果有被污染或浸湿时,应立即更换。g.对气管切开基础护理物品的消毒 对非一次性用品或容器,如血压计、听诊器可进行浸泡消毒或环氧乙烷灭菌处理。所有一次性用品要回收,进行统一无害处理。主机外壳用消毒液擦

18、拭,附件根据材料不同采用熏蒸、浸泡或高压消毒,气管套管按常规进行消毒。术后护理 2)严格病房管理,净化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a.严格病房管理制度 气管切开病人应住单人房间或监护病房,有条件者应住具有空气净化设备的单人房间,减少探视,减少不必要人员进入病房,进入病房的医护人员应穿隔离衣,避免交叉感染。术后护理 b.加强病房净化 病室每次用紫外线灯照射30min,每日2次,病房空气应流通,每日23次开窗通风,每次3060min,使室温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为宜,地面每日用2过氧乙酸擦2次。c.定期监测病房空气中的细菌及种类 每月按常规作空气培养检测一次,采样前开放门窗,以标

19、准五点法采样即将营养琼脂培养基五个分别布于房间四周及中央暴露15min,将培养基盖好即送检。2 2、预防气道感染、预防气道感染:1)气道预防性给药:痰液吸净后将配好的药液滴入气管内,气管套管内滴入消炎及稀释痰液的药物,保持患者气道湿化,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及分泌物干燥结痂阻塞套管。方法有直接灌洗法,气道滴入湿化液及气道超声雾化吸入,q6h一次,每次1015分钟。2)掌握吸痰技巧 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主要手段。(主要方法略)重点重点要注意无菌操作,切忌作上下抽吸,压力控制在400mmHg以内,时间不超过15s。术后护理 3)气管套管管口按要求消毒,切口及时换药,保持干燥清洁。4)采取适当的体位

20、,避免机械性刺激,如翻身拍背时应注意。5)气道感染监测:提出有关感染指标,为防止气管切开术后感染和环境优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6)口腔吸痰管和气管吸痰管分别放置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3、伤口处理 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感染是气管切开后较早期的并发症,常发生在气管切开后57天。处理:处理:气管切开局部要保持清洁、干燥。根据分泌物的多少及敷料的清洁程度决定换药次数,一般12次/天,被痰液浸湿应随时更换;切口周围用5碘伏棉球消毒2次/日。分泌物较多的情况下,可在套管下的无菌敷料上滴入敏感抗生素(庆大霉素等)进行湿敷3次/日,每次30min,确保切口不受污染。随时观察伤口有无感染迹象。如切口周围出现湿疹或红肿

21、,可用紫外线灯照射,局部外涂百多帮,金霉素软膏等。同时注意蛋白质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4、肺部感染的预防 气管切开术后肺炎气管切开术后肺炎是长期气管切开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告发生率1858,因原发病不同发生率也不同,常见于气管切开后69天,其发生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而且还增加了死亡率,应引起高度重视。1)持续吸氧对下呼吸道感染具有保护作用,流量和浓度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此外也可用间断吸氧 2)注意鼻腔和口腔的护理 用PH试纸测定病人的口腔酸碱度,根据监测结果选用适当的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2次/日,或生理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能自行漱口的病人用蒸馏水漱口3次/日,防

22、止致病菌生长繁殖,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术后护理 3)防止鼻饲患者误吸 昏迷病人由于吸痰刺激,容易出现呛咳,甚至持续剧咳,导致胃内容物返流而误吸入气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昏迷病人吸痰更应注意,防止误吸。4)病情较重者,尤其是昏迷病人要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5、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 常规采集痰液及咽喉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术后带管期间每周进行细菌培养一次,使用机械通气时间较长者亦35天对呼吸机相关部位进行采样培养,根据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6、增强机体抵抗力,给予支持疗法5 5、气道梗阻痰栓或异物阻塞导管、气道梗阻痰栓或异物阻塞导管原因:痰栓或异物(如血块等)阻塞人工气道原

23、因:痰栓或异物(如血块等)阻塞人工气道处理:冲洗气道,刺激咳嗽,稀释痰液将痰栓或异物处理:冲洗气道,刺激咳嗽,稀释痰液将痰栓或异物吸出吸出紧急处理紧急处理:应立即拔除气管切开导管,然后重新建立应立即拔除气管切开导管,然后重新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6 6、纵隔气肿和气胸、纵隔气肿和气胸原因:切口过低、气管前筋膜分离过度、切口缝原因:切口过低、气管前筋膜分离过度、切口缝合过紧。合过紧。处理:及时报告医生,协助病人立即做胸透和摄处理:及时报告医生,协助病人立即做胸透和摄胸片,尽早明确诊断,同时急请内科、胸外科会胸片,尽早明确诊断,同时急请内科、胸外科会诊,争分夺秒抢救病人诊,争分夺秒抢救病人。7 7、

24、呼吸骤停、呼吸骤停原因:长期呼吸道梗阻及极度呼吸困难者的肺泡和血原因:长期呼吸道梗阻及极度呼吸困难者的肺泡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血液中碳酸浓度升高。当气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血液中碳酸浓度升高。当气管切开后,吸进大量空气或高浓度氧,血氧含量增加,管切开后,吸进大量空气或高浓度氧,血氧含量增加,血二氧化碳浓度骤减,呼吸中枢缺乏二氧化碳的刺激,血二氧化碳浓度骤减,呼吸中枢缺乏二氧化碳的刺激,可导致呼吸骤停。可导致呼吸骤停。处理:积极处理原发病,建立有效的呼吸功能。处理:积极处理原发病,建立有效的呼吸功能。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

25、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如堵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如堵24244848小时后无呼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的瘘口用75%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 23 3天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强化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吸痰及强化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吸痰及湿化雾化是气管切开护理中最关键的措施。湿化雾化是气管切开护理中最关键的措施。气道管理重在细节,需要每位医护人员严格遵循气道管理重在细节,需要每位医护人员严格遵循各项操作规程,发扬慎独精神,预防并发症,最各项操作规程,发扬慎独精神,预防并发症,最大程度保证病人的安全。大程度保证病人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