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195563334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儿童问题行为案例分析案例介绍: 小A是一个10岁男孩,四年级。智力正常。他的不适当行为特别表现为上课随便插嘴,有时站起来离座与人讲话,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对小A的这种表现,他的幼儿园老师、小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都甚感头疼,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制止,但效果不佳。经医院诊断,系过分活动症。 根据上述情况,尝试用行为矫正技术对小红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设计一个行为矫正方案。 设计方案: 一、确定目标行为:减少小A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二、测定基准线: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上课4 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的次数,为求准确性,选择不同节次的数学、语文课,共观察5天,观察数学平均每节课插嘴

2、46次,语文约5次。 三、选择增强物:由家庭访问得知,该生很喜爱看课外书,又与该生交谈,知道他更喜欢班内墙上的红星,因此,约定以红星作为增强物。 四、过程与方法:我事先和小A谈话,帮助他进一步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的不良后果,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向他说明协助他改变的办法。取得该生的同意后,订立口头契约。 第一阶段,减少数学课插嘴行为,若做到一节数学课插嘴次数比基准期少1次,可得代券1张;少2次,可得代券2张,以此类推,3张代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若超过基准线平均数1次。则罚代券l张,以此类推。时间两周,效果非常显著:处理期第一周即下降到平均每节课35次,第二周23次。 第二阶段,数学、

3、语文课上同时控制。数学课要求保持第一阶段的平均35次,就可得l张代券;若少1次。可得2张代券;超过4次,罚券l张。语文课也以基准期5次为界,减1次奖1张券。超1次罚1张券。其他以此类推,时间4周。结果表明他能够达到预定要求。 第三阶段,数学、语文、外语课同时控制。数学插嘴保持第二阶段的平均水平3次,即可得1张券,其他同上。语文以4次为界,其他同上。外语以3次为界,其他同上,时间4周。 第四阶段为追踪期,取消增强物。改用“有时提醒,有时鼓励”的方式。陈澜插嘴次数仍保持在每节课34次,一周平均每节课不超过4次。实际上。从第一阶段开始他就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而且,每次插嘴时间都极短,一经暗示,就能自

4、觉控制,一改过去非要一吐为快、止也止不住的状况。 五、成果检查与追踪评估:小A上课随意插嘴行为由基准期的数学每周平均每节课46次、语文5次。下降到34次。从处理第一阶段开始到追踪结束,从数学单课控制开始,到数学、语文、外语3课同时控制,从有强化物到无强化物都能保持这个水平,而且每次插嘴时间极短,自我控制意识大大增强,不至于影响课堂教学。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强化水平是事先约定的,而陈澜对此强化物又非常在意,所以他努力以减少自己插嘴行为来获得强化物。换句话说,争得强化物的主动权在他手里,这样,就激发了他控制自己行为的主动性。这也许正是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这一行为行之有效的关键所在。 其一,掌握改进目标

5、的分寸。在行为矫正技术中,要求辅导员与受导对象共同制定改进目标,并且改进目标要制定得恰如其分。目标要求过高则可实现概率过低,受导学生容易丧失改进的欲望和信心;改进目标太低则失去或降低了行为改变的意义。在这一运用行为矫正技术辅导受导学生的个案中,辅导员始终坚持与对方一同协商制定行为改变的目标;既不断激发受导学生自我改变的主动性,又注意提醒对方不在过高的热情驱使下,提出不切实际的自我要求。 其二,精心设计强化手段。对儿童进行行为矫正,能否恰当运用强化手段往往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这一个案辅导中,辅导员在指导者的帮助下,不仅十分重视和受导学生共同选择最合适的强化物,也十分注意选择实施奖励的时机与方法,

6、以对受导学生改进行为作出及时而又富有激励性的强化。 一、案例介绍: 有名幼儿-小红,早上吃饭太慢起码要一个小时。导致父母送小红去幼儿园时经常迟到,家长甚至因为这个上班迟到被扣工资。家长对此非常苦恼。 根据上述情况,尝试用行为矫正技术对小红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二、设计方案: 确定终点行为: 让小红改掉吃饭太慢的习惯,能在规定时间内吃完并保证去幼儿园不迟到。 选择强化物: 根据小红的喜好选择她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 过程与方法: 在此之前,家长要与小红一起设计方案,并告诉小红这个方案的目的与方法,让她认识到早上吃饭太慢所造成的坏影响-自己上幼儿园迟到,爸爸妈妈因为这个上班迟到而被扣工资。告诉她这

7、个方案是为了帮助她的。 (1). 在不影响去幼儿园的时间的情况下,一开始时间不用定的太短,可以定在50分钟。吃饭时可以在小红的面前放一个闹钟,并告诉小红早上吃饭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如果在这一时间内小红能够把饭吃完,就立即奖励她1张卡通贴纸,并给与语言夸奖:你真棒!。如果没有吃完就不能再继续吃饭。 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家长要注意不能在旁边催孩子,给孩子压力。 (2). 持续几天后,可以适当缩减时间,将时间定在40分钟,告诉小红如果她能在40分钟内吃完就奖励她2张贴纸。如果小红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除了立即给与奖励贴纸外,同样也要给与语言夸奖:真厉害!这么快就吃完了!如果时间到了还没吃完,就不让小红

8、吃了。 (3). 如果持续几天小红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继续缩短时间,将时间定在30分钟。这次告诉小红如果她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就奖励她4张贴纸。 (4). 继续增加难度将时间定在20分钟,告诉小红如果在这一时间内能够把饭吃完就奖励她8张卡通贴纸。 (5). 逐步撤销强化物贴纸,代之以语言鼓励,同时告诉小红如果能在20分钟内吃完早饭,就可以用她之前得到的贴纸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她想要的玩具,故事书等。 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连续几天小红都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除了不再让她继续吃饭,同时可以扣除她得到的贴纸作为惩罚,扣除的贴纸数目也可以按照比例增加。 案例介绍 子凯是小班的幼儿,独生子,他

9、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但是子凯任性、脾气暴躁、好“武力”解决问题。玩建构游戏的时候,幼儿都很认真的用积塑、花片构建房子、桥等各种建筑,子凯跑到嘉汛那桌面前,看了一下,迅速地从他们搭好的房子中拿走两块拱形的积木。这时,嘉汛喊了起来:“快放下,是我们的。”可子凯没理会,就往自己的桌子走去。这时,嘉汛一把抓住子凯的衣服,子凯一转身拿起积木就向嘉汛的头上砸去,嘴里还喊着:“打死你!”这时别桌的小朋友也围了过来,想看看发生什么事。像这样的“问题”子凯发生过许多次。以至于老师提到他就头痛,小朋友呢?则是不停地告他的状。子凯的确是一个“问题儿童”任性、好强、喜欢攻击别人、 根据上述情况,尝试用行为矫正技术对

10、小红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设计方案: 一、 确定目标行为: 二、 选择强化物:老师及时的赞美与鼓励 三、 过程与方法 措施一:及时表扬,培养良好的情绪。 教师及时奖励、鼓励幼儿好的言行,并引导、教会幼儿如何去做非常重要。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和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温馨美好,体验分享的快乐,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分享活动,让幼儿从家里带来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愉快的游戏后小朋友围坐在桌子跟前一起吃东西,有的喝牛奶,有的喝果汁,有的小朋友喝水,这时教师应鼓励幼儿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小朋友和老师,让大家一起分享。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些平时娇气、小气、霸道的样子看不到了,小朋友们都会显得大方、友好,也学会了团结、互助

11、。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多观察,发现子凯有好的言行及时给予肯定,大加赞赏。在一些自由活动中多安排子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搭积木时请他给“建筑师”搬运“材料”,吃午饭后请他帮忙将桌上的饭粒扫到垃圾桶等等,以减少他因自我约束差而发生不愉快事情的机会,也给他增加从做好事中得到的表扬的机会,同时一次又一次的表扬鼓励,又可以更好地引导他积极、向善。 措施二:换位思考,防止攻击性。 教师帮助幼儿想象受伤害者的情感,用换位角色的感受方式,在假设的情景中让攻击性幼儿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进行移情换位,设身处地地体验受害者的感觉和心情,从而在同情受害者的基础上抑制自己的攻击性行为。 措施三:家园配合,形成教育合

12、力 例如:亲子讲座、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可以增加家長们正确教养孩子的方式及观念,另外也可以透过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分享教养子女的方式及经验。最后,家长应该避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提醒家长陪伴幼儿看电视、看碟片,注意以正面形象引导、教育幼儿,避免幼儿盲目模仿。力求家庭与幼儿园同步教育。 案例介绍: 冯某是一个中度智障儿童,现在普小随班就读到四年级,对于知识掌握少,除写字外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在学校一些同学不懂事嘲笑辱骂他,加上课程难度太深无法理解,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到逃学厌学的地步。 他不喜欢集体生活,感到一切都没有兴趣,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和课堂活动,上课时常常一个人

13、自言自语并做自我暗示,例如我不喜欢上课,我不愿做作业等。冯某对于与其发生摩擦的同学会进行谩骂,并嘲笑其他有障碍的孩子。如果有人阻碍其完成某事,他会大打出手。冯某爱看奥特曼的动画片,有些沉迷其中,喜欢想象并模仿有各种能量的怪兽去破坏他不满意的东西。心里承受能力差,如果遇到难题就会放弃并产生很严重的自责,如“我太笨了,我害妈妈受了一辈子的罪。” 根据上述情况,尝试用行为矫正技术对小红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方案设计 一、确定目标行为:攻击性行为次数减少,直至停止攻击行为。 二、过程与方法 爱的教育 教师帮助冯某了解周围环境,熟悉老师和同学们。并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独立处理引起挫折的外在障碍的能力。教师创

14、造良好的环境和自由气氛,给冯某提供充分展示活动的机会,让他积极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去,享受集体温暖,体会集体游戏的乐趣。另外,训练冯某降低内在的紧张情绪,从而抑制某些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 (二)利用消弱法减少学生攻击行为 对于冯某的某些攻击行为,在不对他人和自己人身安全产生伤害时,可以采取不加理睬的方法,使他得不到注意和强化而逐渐减少攻击别人的行为。 隔离法 当冯某发脾气较长时间,并产生有可能伤害他人的攻击行为时,就会被强制带到隔离室独坐,直到不良行为消失。 负强化 反映代价是指在问题行为发生以后,可以是钱,玩具或看电视,旅游的机会等。例如如果冯某发生打小同学的不良行为后,拿走他所嗜好的强化物,如取消其本日观看动画片的权利。 使用代币制增加冯某的良好行为 例如,根据冯某的具体情况,拟定一个代币交换系统,确定代币为1张卡片,如上课认真听讲的行为价值为1张卡片;主动擦黑板的行为价值为1张卡片;对同学一起友好的玩五分钟的行为价值为2张卡片;打同学的行为会失去5张卡片等。最终卡片能换取后援强化物。如10张卡片能得到一本书;20张卡片能得到和妈妈视频聊天一小时的机会,100张卡片能得到回家的车票一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