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试题实验班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95559584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试题实验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试题实验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试题实验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试题实验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试题实验班(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半月考试试题(实验班)范围:中国古代、近代政治史;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2*25=50分)1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说明夏商周时期A统治较为稳定 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政权更迭频繁 D各项制度尚不健全2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

2、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

3、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统一文字A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影响深远 D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实现5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大体上说,封建时代,以家为国只有家务,没有政务。秦汉开始只剩了一家,就是当时的皇室,于是家务转变成政务了。这一转变A.体现了周代权力集中于王室 B.顺应了专制体制形成的潮流C.完善了古代中国的中枢机构 D.稳定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6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国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柳宗元意在强调A分封制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固B都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分封子弟是皇

4、权专制的一种体现D汉初分封必然导致七国之乱7北宋仁宗、英宗时,朝廷财政收入较之太宗时己增长五六倍,却出现了“太宗时能余大半而前者不敷支出”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中央集权加强致使新弊渐生 B社会经济发展趋向滞缓C经济格局变动影响财政收支 D国家局部统一渐显弊端8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9谭嗣同一针见血的指出“两千年之

5、政皆秦政也”,毛泽东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制”。他们的观点A都强调了贵族政治世代相传B都认为秦朝政治制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C都对秦朝的政治制度推崇备至D都认为君主专制是古代政治的本质10东汉末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要求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各级官吏就要向上举荐,不得遗漏,可推知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的背景是A察举制度已彻底废除 B曹操集团反对以德取人C九品中正制僵化保守 D传统观念制约人才选拔11汉武帝令御史大夫调查文帝陵园被盗一案,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想依照律法追查丞相庄青翟明知故纵之罪,丞相对此非常忧虑,据此可知张汤A佐助丞相,协理朝政 B奉诏督办,并无实权C职在监察,典正法度

6、 D以卑临尊,架空相权12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 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 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13洪武年间,大臣的奏章由朱元璋亲阅;永乐时,明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主要说明A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 B皇权事实上受到内阁制约C内阁成为君相斗争的工具 D内阁对国策的影响力增强14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

7、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彻底解决了决策失误的问题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15清朝在东北、西北、西南的边疆地区广泛建立了台站、卡伦、哨所、塘汛,派兵驻守,并以驿站连接,形成遍布边疆的交通网络。其深远意义是A这些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B推动了“改土归流”C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6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大清帝国自愿奉送的,大清的官员是不愿惹这些麻烦(审判在华犯罪的外国人)

8、的,这叫“以夷制夷”。在今天看来是屈辱的规定,在当年还认为是“羁縻政策”的胜利。这说明当时统治者A以西方经济侵略为防范重点 B惧怕西方列强再次挑起战争C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十分淡薄 D不了解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17下图所示现象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A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18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

9、御战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19下图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海军机构示意图,由此推断甲午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是A清政府军事体制的落后B日本舰队数量比中国多C中方军事指挥失误、避战自保D日本采用行省制,有利于统一调度海军力量2019世纪末,著名扩张主义者、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洛奇曾一语道破“门户开放”政策的“天机”:“整个欧洲都在中国扩张,如果我们不在东方建立自己的地位的话,那么,未来可以给我们带来财富的巨大贸易,以及有希望找到对我们至关重要的新市场的广大地区,都会实际上对我们永远关闭。”该观点表明“门户开放”政策A.是美国海外

10、扩张的产物 B.实质是缓和列强间的矛盾C.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 D.使美国在侵华中占据主导21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A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B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D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22某同学对辛亥革命

11、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分别为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四川保路运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23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新闻来源地报道的主要内容北京晨报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天津大公报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24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

12、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这些不足,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A“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B共产党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C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共产党没有创建革命军队25陈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和中央红军长征情况时指出:“我们的党当然犯过某些错误,但它用自己的力量纠正了。像陈独秀、李立三、瞿秋白犯错误时期需要共产国际出面干预的情况,再也不会有了。目前,我们的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二、

13、非选择题(16+12+22=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考试规则还不太严密,考试前,考生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影响考试结果,官员争取公荐、行卷,都不算邪门歪道。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中严加控制。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

14、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的功能不仅限于选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材料二: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规定乡、会试停止八股文,改用策、论、表、判。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300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举遭到了很大阻力。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观评卷,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此次八股文仅被停止过两科。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

15、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八股文取士态度的变化的原因。(6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被侵略、被掠夺、被压迫的历史,帝国主义列强曾使中国局部地区殖民地化,并且使中国丧失了作为独立国家的完整主权,成为一个半独立的即半殖民地国家。但是,近代中国毕竟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其原因主要就在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种反抗牛争的发展终于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命运,取得了民族的独立,恢复了全部国家主权。所以,中国近代历史又是一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历史。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对胡绳的观点进行

16、探讨。(说明:可以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8、(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90年是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90年。材料一:应运而生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

17、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继承与超越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辛亥革命爆发l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材料三走什么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

18、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8分)(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继承”?(6分)(3)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各自结果如何?(8分)高一半月考参考答案1B 2C 3.D 4C 5B 6B 7A 8B 9B 10D 11C 12D1314B15C16C17B 18C19A20A21A22B23B24C25C26、(16分)【答案】(1)(10分)表现: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答严禁“行卷”“公荐”也可酌情给分); 考试的操作程序更严密(答“别头试”“糊名”“誊录”也可酌情给分)。(

19、4分)社会意义: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造就了庞大的读书人阶层,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6分)(2)(6分)原因: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推行文化专制,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6分)27、(12分)解答: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论证1:中国近代史是被侵略、被掠夺的历史,例如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甲午

20、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参加一战为名,出兵占领山东,并把巴黎和会上提出权力合法化;1937年全面侵华等论证2: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反抗外国侵略的历史,例如义和团运动提倡“扶清灭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五四运动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国共两党合作发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等提出观点1:中国近代史还是中国人民不断追求民主的历史,例如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

21、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共二大提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领导反对蒋介石专制独裁的解放战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等提出观点2: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中国不断近代化的历史,例如洋务运动,学习西方近代科技,自强求富,创办近代工业,培养新式人才,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实业,促进中国的经济近代化;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促进思想近代化等28、(22分)【答案】(1)(8分)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分)国内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6分)(2)(6分)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6分)(3)(8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指以城市为中心,在大城市进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胜利。结果: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4分)“走自己的路”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结果: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4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