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志编撰大纲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95519956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村志编撰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村志编撰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村志编撰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村志编撰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志编撰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洋江村志编撰大纲东洋江村区位图、遥感照片题字(收集历年来上级领导及名人手迹)照片(反映村庄过去以及现在的照片)大事记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一节建制与沿革一、地理位置;二、由来、简介、变迁及故事等;三、隶属沿革。第二节自然环境一、地势地貌二土壤植被三、气候四、河流第三节自然资源一、土地资源(全村土地总量、宜耕地、可耕地、耕地、草地等)。二、动物资源(村内各类动物的名称,数量较多的动物有几种,哪些是受国家保护的, 这些动物分别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哪些动物已经迁移。)三、植物资源(植物的种类,珍希植物,这些植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对珍希植物采 取了哪些保护措施。)四、水资源1、地表水(溪河、湖泊,河流名称

2、、位置、境内长度、面积、形状,河内主要生物。河流的环保治理情况。湖泊的名称、位置、面积、形状,生物,环保治理情况。)2、地下水(砖井、机井数目、位置、水域面积、流量、水质)第四节自然灾害一、水灾(历次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较大的水灾发生时间、水情、损失情况)二、旱灾(损失较大的旱灾发生时间、旱情、损失情况)三、风、雹、雪灾(损失较大的灾害发生时间、旱情、损失情况)四、地震五、瘟疫第二章人口源流一、来源(按历代祖先迁入记述至今,人口来源地、时间、原因)二、人口规模与变动(追溯旧时人口发展、1949年解放时人口总数、历年人口普查人 口统计数,生育率、机械、自然增减率、人口变化原因)附:东洋江村1949年

3、一2013年人口普查统计表出现最早的姓氏是氏,何时从何地迁入,迁入时的背景。各姓氏迁入的时间、地点、背景,现有人口数。)本村各姓氏的辈分用字。三、外来人口1、何时开始出现外来人口,外来人口数量及变化,主要来自何地。租住村内民房共 间。2、何年何月成立了外来人口管理站,制定了外来人口管理条理,构建了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信息网络。是如何做到流动人口来有登记、去有注销的。3、对于外来人口的防盗、防火以及煤气中毒等预防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提供外来人口 管理站及管理站开展工作的照片)附:2013年村人口构成一览表四、计划生育:1、组织机构(何年何月成立了计划生育机构,历任负责人、专干及委员名单)2、主要成果(

4、2013年,本村晚育率达到,计划生率达到,流动人口育龄妇女 办证率、建卡率达到_%,签订各种计划生育责任书份。对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的 管理。)第三章中共XX村支部委员会第一节支部委员会(村党支部成立的时间,背景。历届村党支部支书、委员、组长名单, 支部选举、换届,党员大会、党员发展情况等。村党支部制定了哪些制度,做了哪些 政治工作,(供稿负责人:村支书或副书记)第二节党员(村内第一名中共党员出现时间、历年发展党员数、开展活动)在何年何月 受过何单位表彰,受表彰的原因。注:需要配图片如村换届选举现场图片、锦旗图片、 获奖奖状图片、党员活动图片、召开支部生活会图片等,图片一定要有图片说明)附:表1、

5、历届XX村党支部成员名录(姓名、性别、名族、出生年月、籍贯、学历、职 务、任职时间)表2、各级党代会代表名单一览表(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文化程度、 职务、代表级别、任职时间)第三节重大政事(重要会议、决议、重大政治运动如土改、合作化、?大跃进?、四清、文 化大革命、农业学大寨、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的主要活动、重大问题处 理)第四章基层政权组织(供稿负责人:村主任或副主任)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前XX政权组织(追溯明、清、民国等时期村政组织建立时间、组成人 员、制度等)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XX政权组织一、村公所(成立时间、组成人员、管理体制、制度、活动)二、东洋江生产大队(

6、成立时间、组成人员、管理制度、制度,活动)三、东洋江村民委员会(成立背景、时间、组成人员、管理体制、重要村务活动)四、专业化管理(级别如村级、起始时间、负责人、管理范围、方式)附:表1、历届XX乡、大队、村委会成员一览表(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 貌、文化程度、职务、任职时间)表2、各级人大代表名单一览表(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文化程 度、职务、代表级别、任职时间)第三节民主自治(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开始时间、选举内容、程序,历次选举结果、村务 公开)第四节村务一、组织生产(根据不同时期生产关系和组织形式推行体制变革、制定与实施生产规划、 各时期的有重要影响的生产、科研活动)二

7、、治安管理(组织建立、领导人及人员配备、制度、措施)三、民政工作(历年来对民政事务管理建章立制、人员更迭、办理情况)四、调解工作(调解制度建立、调解员、调解成果、典型案例)第五节村财收支一、收入(历年收入来源、项目、总额)二、支出(历年支出项目、总额、赤字)三、财务管理1、机构人员(村、组两级财务的财务专设机构建立时间及变革、人员配备)2、体制、制度(不同时期的管理体制、建立的制度及管理方法等)附表:东洋江村历年财务决算收支一览表第六节村规民约(选录)第五章群团组织(供稿负责人:农青妇负责人)第一节农民组织(分别介绍农协、贫协成立时间、组成人员、历任负责人、主要活动) 第二节共青团一、组织机构

8、(机构名称、建立时间、组成人员、历年来团员发展数及总数)二、主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协助党组织的工作,组织青年参加生产、科研创新活动等,积极创优,争当标兵、青年突击手等)第三节妇女组织一、组织机构(机构名称、建立时间、组成人员及变更)二、主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协助村委的工作,组织妇女加生产、科研创新活 动等,积极创优,争当三八红旗手、青年突击手、巾帼英雄等)第四节残疾人协会一、协会成立的时间,历任负责人,有关章程和管理制度的建立;二、残疾人数,其中精神和智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盲人、聋哑人各多少个;三、人文关怀方面。如为残疾人广辟就业渠道,协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为符合 低保

9、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办理低保手续等内容。第五节其他团体(节下项目与第一节同)第六章军事第一节兵役制度(供稿负责人:民兵负责人)1、明清时期实行的兵役制情况如募兵制;2、解放前实行的兵役制情况如抓壮丁;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实行的兵役制情况;4、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实行的兵役制情况;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兵役制如志愿兵;6、1954年后的兵役制(如义务兵)状况;7、各个时期参军人数,文化层次、男女、入伍时间。第二节驻军(各个时期驻军的起始时间、驻军背景、部队番号、兵种、兵力、社会影响等情况。)第三节民兵一、组织建设(民兵组织组建的时间、历史背景,各时期负责人,民兵数量,主要工作 开展情况。)二、军事训练

10、(历年来训练时间、形式、训练成果,训练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经验 等)三、主要工作(解放前、解放战争时期、和平时期,民兵组织参加过哪些重要活动及作 出重要贡献,对生产、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第四节拥军优属一、拥军活动(基本制度、措施保障,军民共建活动,联谊、节日慰问、送温暖等,抚 恤荣、复、转、退军人等)二、优待烈军属(对烈军属待遇保障性措施、制度、送温暖、节日慰问)第七章农村变革(供稿负责人:村主任)第一节民主革命时期(19191952年)一、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两极分化程度、一般农民土地拥有情况、地主土地拥有情况、 租佃情况、地契收集)二、减租减息(时间、主要活动内容、范围、成果)三、土地

11、改革(开始时间、主要内容、主要负责人、运动方式、程序、参与人数、人均 户均土地、土地证、地契等)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年)一、粮食统购统销(国家政策、村内历年完成任务数、价格、占粮食收成比例、余粮 情况、超额完成任务户等典型)二、互助合作运动(时间、组织形式、运行体制、主要负责人、重大活动)第三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1977年)一、“大跃进”(简述开展时间、跃进项目、主要活动内容、参与人数、产生的结果和 影响)二、办公共食堂(个数、起始时间、规模、地点、使用谁的房屋、就餐人数、主要食品 种类、数量及浪费情况)三、人民公社(所属公社成立时间、办公地址、主要领导、村内体制变

12、化、)四、农业学大寨(开始时间、开展活动形式、规模、内容、产生典型、学习成果或影响, 延续时间)第四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说明:改革开放30年,党和国家有多 重的逐步深入的举措;包产到户(19791983年);延长土地承包期15年,巩固和 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的责任制(19841993年);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1995年5月 始);规定农户承包地使用流转权(2001年末开始);解决三农问题。二是改革产权 制度,探索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如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倡导股份合作组织,发展 农民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经济联合组织;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等。 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

13、发展。引导农业化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三是进行农产 品流通体制改革。如1985年国家取消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派购,改为合同定购, 实行市场购销等。这些都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大改革,要具体记载。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时间、组织形式、管理、主要成果)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打破以粮为纲的传统旧模式,二、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十业并举、 以农促工、以工补农及耕地减少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引起产业结构变化情况)三、农村税费改革(开始时间、改革内容、农民得到的实惠)四、村级专业化管理(管理体制的变革、实施时间、范围、管理方法、成果)五、农村小康建设(国家政策、重要举措、主要惠民项目或工程建设时间

14、、投资规模) 第五节 城乡一体化(2013年)一、规划(近期、远期总体规划、专业规划)二、政策(如产权变革、补偿安置、权益保护、土地流转等一系列规定、办法)三、项目及实施(土地开发、房产开发、生产科研项目、服务及文化艺术产业新项目等) 第八章村庄建设(承编人:负责基建副主任)第一节规划编制(起始时间、中远期规划、专业规划如供排水、煤气、生态休闲等)第二节民房建设(私房、公房、建建筑年代、规模、形式即四合院、平房或楼房,建筑材 料等)第三节公共设施(道路、引排水设施、办公、医疗卫生、学校、体育、文化设施总数、资产总额、建筑面积、建筑年代、建筑材料、风格)第四节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起始时间、规模、

15、方式)第九章农业第一节生产条件一、耕地(建村初始可耕地面积、人均耕地、1949年解放时耕地面积、人均耕地,以后各 个不同时期可耕地变化情况,包括新土地开发、耕地被占、退耕还林等)附表:东洋 江村历年耕地面积统计表(年份、总面积、人均面积、增减)二、劳动力(简溯穷人出卖劳动力情况,1949年全村劳动力总数,性别比例,历年劳动力 总数、性别比例、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等)附表: 东洋江村历年(或2013年)劳动力情况统计表(年份、总数、男、女、行业、文化)三、畜力(历年来牛、马、骡等蓄力总量、各类比例、劳作方式)四、农机具(传统农机具如犁、铁锹、镢头、锄、抓钩、耙、盖、

16、薅锄等、)供稿负责人: 会计)五、农田基本建设(一)改良土壤(历年改良土壤的面积、采用方法、耕种效果)(二)平 整土地(历年来平整土地位置、面积、用途等)第二节种植业一、粮食作物(一)小麦1、品种资源:(种类、来源、培育方式、引进优良品种时间、品 种)2、耕作制度:(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前,耕作的主要方式,种植的品种类别,亩产 量多少,耕作管理情况。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耕作的主要方式,种植的品种类别,亩 产量多少,耕作管理情况。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耕作的主要方式,种植的品种类 另U,亩产量多少,耕作管理情况。)3、栽培技术(主要栽培技术介绍、技术人员)4、 优质小麦推广(何时从何地引进何品种、培

17、育那些品种?推广种植面积、亩产、总产)(二)玉米(试种时间、面积、产量,历年种植面积、品种、单产、总产,品种改良、 耕种方式改进、灌溉施肥、管理措施)(三)水稻(试种时间、面积、产量,历年种 植面积、品种、单产、总产,品种改良、耕种方式改进、灌溉施肥、管理措施)(四). 高梁(试种时间、面积、产量,历年种植面积、品种、单产、总产,品种改良、耕种 方式改进、灌溉施肥、管理措施)附:历年XX村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统计表二、非粮食作物(一)花生(试种时间、面积、产量,历年种植面积、品种、单产、总产, 品种改良、耕种方式改进、灌溉施肥、管理措施)(二)棉花(试种时间、面积、产 量,历年种植面积、品种、单产

18、、总产,品种改良、耕种方式改进、灌溉施肥、管理 措施)(三)烟草(试种时间、面积、产量,历年种植面积、品种、单产、总产,品 种改良、耕种方式改进、灌溉施肥、管理措施)(四)薯类(试种时间、面积、产量, 历年种植面积、品种、单产、总产,品种改良、耕种方式改进、灌溉施肥、管理措施)(五)豆类(试种时间、面积、产量,历年种植面积、品种、单产、总产,品种改良、 耕种方式改进、灌溉施肥、管理措施)(六)药材(试种时间、面积、产量,历年种 植面积、品种、单产、总产,品种改良、耕种方式改进、灌溉施肥、管理措施) 附:年历XX村非粮食作物面积产量情况表三、蔬菜(试种时间、面积、产量,历年种植面积、品种、单产、

19、总产,品种改良、耕种 方式改进、灌溉施肥、管理措施)四、名优特产(主要产品生产时间、面积、产量、获得荣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 第三节(现代)生态农业(实施重点东移,城乡一体,建设以三高为中心的具有旅游、观赏、无公害等特点 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都市农业新战略的规划、措施、项目及进展。)一、蔬菜基地(一)基地建设(建设时间、面积、投资金额、设施、管理)(二)生产(种植品种、规模、管理、主要产品、产量、效益等)(三)销售(销售方式、渠道、范围、年销售量、销售收入、效益等)二、绿色生态园(一)园区创建(创建时间、地点、面积、投资额、生产规模)(二)生产经营(体制、产品、产值、效益)(三)管理(管理方

20、式、人员、制度、措施)三、林业(一)森林资源(面积、树种、苗圃、成材林)(二)山林权属(私有、集体所有、国有权属的数量及变化)(三)造林育林(起始时间、历次造林面积、树种、投入劳力、成活率、苗圃、育种、 引进优良树种、品种改良、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四)森林保护(封山禁伐、防火防盗、农药喷洒、砍伐制度等)(五)(五)古树名木(最长树龄、最大树干、树高、树种) 第四节养殖业一、畜牧存栏数(各个时期家畜如猪牛羊马驴骡的养殖情况)二、家禽(各个时期家禽养殖品种如鸡、鸭、鹅等、方式:家户养、专业户、数量,最早养 殖的品种,养殖时遇到过哪些问题,瘟疫预防情况,取得哪些部门的技术)三、水产(水产养殖起始时

21、间及历年品种、方式、面积,最早养殖的品种,养殖时遇到的主 要问题,瘟疫预防情况,取得哪些部门的技术支持。)第十章工业商贸(承编人:分管工业副主任)第一节工业结构与门类一、经济成分结构(一)、个体、私营企业(追溯解放前传统手工业、私营企业,1949年后创办的该类企 业规模、比重、主要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地区等,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如总产值、 资产总额、产品销售收入、产值及销售的利税率等)(二)、集体企业(1949年后创办的该类企业规模、比重、主要产品、产量、产品销 售地区等,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如总产值、资产总额、产品销售收入、产值及销售 的利税率等)(三)、股份制企业(同上)(四)、外资企业(

22、同上)附表:东洋江村历年(或2013年)经济成分(按产值)结构统计表二、产品结构(产品门类、产值、利税所占比重、名优产品介绍)附:表1、.获县区级以上名牌产品表2.、获知名、著名、驰名商标三、主要工业门类(一)传统手工业(第一户手工户开始时间、地点、产品,2013年底户数、种类,产 品、创总产值、利税等)(二)建材 装饰业(第一家成立时间、地点、产品,2013年底家数、种类,产品、 创总产值、利税等)(三)机械加工与维修(第一家成立时间、地点、产品,2013年底家数、种类,产品、 创总产值、利税等)(四)农副产品加工(第一家成立时间、地点、产品,2013年底家数、种类,产品、创总产值、利税等)

23、四、主要企业(规模以上企业) 第二节商贸经营(供稿负责:分管商贸的副主任)一、商业网点(村内第一家商店、超市、创建时间、地点、规模、性质,解放后不同时期村 内商业发展情况即总户数、人员、经营规模、商品种类,2013年底情况统计)二、集市贸易(最早集市时间、地点、赶集时间周期,常开商贸、农贸、批发市场多少处、 面积、设施、商品种类、经营总额、利税)三、饮食服务业(最早开业店家、时间、地点、历年来发展规模即家数、面积、设施、商品 种类、经营总额、利税)第十一章道路交通第一节道路一、等级公路(村境内省、国道等标准公路及高速路条数、里程,名称、路宽、材料、等级、 建成通车时间,收费站建成时间、地点、面

24、积、人员、收费标准、经营收入)二、村道(条数、里程、名称、走向、路宽、路面材料、建成时间)三、道路管理及养护(管理养护道路条数、里程、人员、费用来源)第二节桥涵(村境内主要桥梁、涵洞名称、长度、宽度、材料、载荷,建造时间、投资额) 第三节运输一、运输工具(本村人力车、畜力车、拖拉机、汽车出现时间,解放后不同时期运输工具 种类、数量、品牌)二、公交、长途(第一条过境公交线通车时间,境内公交线路条数、名称、长度、站点,早 末班时间及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境内始发、经停长途起始时间、班车数量、客流量, 离村最近长途班车站点、)三、货物运输(开始年月、货运工具、运力总量)第十二章通信传媒(供稿负责:分管

25、文教卫负责人)第一节邮政(追溯解放前通信及邮件投递方式、邮路、驿道、驿站、邮递员,解放后所属 邮(电)政所或代办所起始时间、距离、邮路、邮件及电报、电话业务办理、业务量变 化等)第二节固定电话(村内首部公用电话安装时间、地点或单位,首部家庭电话安装时间、户 主、历年固话拥有量、2013年东洋江村家庭固话一览表:户主、地址、电话号)第三节移动电话(第一部BP机、大哥大、手机出现时间、户主公私、品牌,全村手机拥 有量变化情况,突出高峰期,2013年底手机拥有量)第四节影视、网络一、电影放映(露天室内放映场所、放映队成立及设备、放映场次、观众人次、主要影片; 录放像厅建立时间、面积、容纳人数,放映场

26、次、观众人次)二、电视(第一台电视机购买时间、品牌、户主、接收方式,全村电视接收设备发展概况, 有线电视接通时间、户数)三、电脑网络(单位或村民第一台电脑购买时间、品牌,2013年底全村电脑拥有量、主要 品牌、宽带接入户数、网吧家数、经营规模)第十三章水利电力第一节农田水利(水库、水渠、管网、建造时间、地点、投资额、库容、坝长、坝高、渠 道长、宽、使用建材、设计流量等;农田灌溉设施、功能如灌溉发电等)第二节输变电站(建站时间、容量、输送范围、线路长度、铁塔数、管理)第三节饮水工程(从早期村民自打水井开始记述,何时打、井深、井大、水量、水井数、 水质、供应人数,自来水工程建设时间、投资额、供水量

27、、管网、用户数、水价等)第十四章教育卫生(承编人:分管文教卫负责人)第一节旧制教育(简介)一、私塾(起始时间、地点、规模,受教育人员、人数)二、社学(起始时间、地点、规模,受教育人员、人数)三、书院(起始时间、地点、规模,受教育人员、人数)四、学堂(起始时间、地点、规模,受教育人员、人数)第二节普通教育一、学前教育(承编人:幼儿园园长)(一)发展概况(创建时间、地点、创始人、首任校长、占地面积、校舍、设备、资 产额,办学规模,主要成果)(二)XX幼儿园简介(名称、建园时间、隶属关系、历任园长、师资、入出园幼儿数)二、小学教育(一)发展概况(建校时间、地点、创始人、首任校长、占地面积、校舍、设备

28、、资 产额,办学规模即班级数、学生数、教师数、职称,主要成果)(二)教学(三)XX小学简介附:历任小学校长名录三、中学教育(承编人:学校校长)(一)发展概况(建校时间、地点、创始人、首任校长、占地面积、校舍、设备、资 产额,办学规模,主要成果)(二)教学(学制、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教改)(三)XX中学简介附:1、历任中学校长名录2、19XX2013年XX村中小学发展情况表第三节卫生一、卫生机构(诊所、保健站的建立时间、设施、负责人、专业人员,服务人次,效果、 管理)二、医疗(解放前,村民常患的疾病有哪些,人们对疾病处理方式(如置之不理、自挖药材 治疗、依靠迷信等),诊所的医疗条件。)(1

29、、建国初期,共有多少个卫生所,医疗状况。 第一个卫生所的建立时间、规模、设施条件。2、1966年合作医疗建立后,医疗条件的 改善、医疗制度建立情况。3、医疗站成立的时间、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医护人员管 理情况。三、防疫1. 霍乱(霍乱开始的时间,传播源,传播速度,疫情严重情况,对疫情采取了哪 些措施,死亡率,死亡人数,疫情结束时间。)2. 麻疹(内容要素同上)3. 痢疾(内容要素同上)4. 抗击“非典”(内容要素同上)5. 预防“禽流感”(内容要素同上)6. 狂犬病防疫(内容要素同上)7. 儿童手口足病(内容要素同上)8. 预防“甲型H1N1流感”(内容要素同上)四、合作医疗1、追溯旧时医疗状

30、况,概述全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时间、参加人数、运行情况及取消时间,尔后村民医疗保险情况、新医疗改革等;2、疾病防疫控制,传染病的疫苗接种、抗击非典、甲流等。五、爱国卫生运动(一)除“四害”(起始时间、规模、内容、成果)(二)改水改厕(起始时间、规模、资金、成果)(三)爱国卫生月活动(起始时间、活动时间、内容、人数成效)1、卫生组织卫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时间,历任组长、委员、片长姓名。)清 洁小组:(成立清洁小组时间,历任清洁小组组长姓名,组员人数。清洁小组工作 范围。配置的主要工具。)2、清洁活动除四害(开展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活动的时间。工作开展 的具体过

31、程、效果。)灭蚊:(对防蚊工作采取的措施。)饮水消毒:(落实饮水消 毒工作的时间和具体措施。)厕所:(厕所建立的时间、数量、投入资金、分布位置、 管理措施。)垃圾处理:(垃圾房的数量、位置,垃圾处理方式和处理量。)第十五章文化体育(承编人:分管文教卫负责人)无题小序(文化、体育场所多少处、建筑面积、建筑年月、资产额、用途,照片)第一节传统文化主要形式、内容、传人、规模;民间文艺组织成立时间、负责人姓名、成员人数、年龄 最大者、最小者分别多少,文艺队参加过的演出、演出的节目。文艺组织:如秧歌队、 文艺宣传队。第二节群众文化活动(学文化、业余演出、创作、)第三节 文化创意园区(由园区撰写概况或简介

32、)第四节图书报刊一、图书(包括学校图书拥有总量、人均拥有、人均年购买;图书阅览设施、藏书量、 借阅、年均接待读者)二、报刊(公、私订阅起始时间、种类、份数、费用)三、档案(档案室建立、人员、馆藏种类、份数及利用情况)第五节艺文(包括XX人在外地工作的艺文、外地人写本村)一、著作(创作年代、著作人姓名、著作内容)二、诗文三、谚语、歇后语四、民间故事第六节群众体育(传统体育、现代体育主要项目、参加人数、成绩)一、体育场所1、建设了哪些健身场所,置办了哪些器材,举办了多少次全民健身活动。2、群众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这些活动的具体过程。如:跳房子,由两个人进行。在 地上画方格个人单腿跳方格,按要求从头

33、跳到尾,如果没跳错,则随便选出其中的 一个方格作为赢家的房子,另一个则不能再往这个格里跳。以此类推,直到有人出 错,才定输赢)。二、竞技体育(举办了哪些体育比赛活动。)三、参与奥运1、奥运火炬传递时间、路线、传递总路程、火炬手姓名、人数、现场群众欢声雷动的 情景。2、参与、支持奥运的体育活动。第七节学校体育(体育设施、场所、体育活动、成果)第十六章文物古迹第一节庙宇一、综述庙宇文化、名称、数量、种类、位置。二、详细介绍各庙宇情况。1、庙宇名称,始建年代,背景,位置,占地面积,高度。2、庙宇建筑结构规模,如前殿、中殿、二座大殿,这些建筑分布情况。3、供奉神像数目,神像的名称、坐落的位置。4、庙宇

34、的雕刻艺术如:墙壁和屋檐上的飞天彩绘壁画。5、是否有僧人主持。6、历代修缮情况)第二节古树名木第十七章村民生活(供稿负责人:会计)第一节居住条件(不同时期居住条件、房源、房屋类型、人均面积,装饰条件)第二节农民收入(解放前及解放后不同时期农民收入来源、数量、增减、居民储蓄总额、 人均储蓄及历年变化)第三节生活消费(消费结构即吃、穿、住、行、教育、文化、旅游等消费方式各占比例、 年人均消费变化)附表:一、东洋江村历年农民人均收入及消费统计表二、东洋江村历年人均居住面积统计表三、全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统计表(家用电器、手表、手机等)第四节社会保障一、困难救济(追溯旧时放平粜粮、施粥等社会救济活动,解

35、放后对困难户、五保户救济)二、优抚安置(解放前夕支前、解放后村优抚小组建立时间、负责人,节日对烈军属慰问、 补贴、发放优待证,帮助烈军属解决住房、工作调动及子女转学、入托等困难等。)三、养老保险(建立时间、方式、覆盖面及参保人数、所占比例)第十八章民情风俗第一节节令习俗(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的名称、时间、庆祝方式、礼仪、服饰、饮食)第二节生活习俗(吃、住、穿、交往)第三节婚丧习俗(程序、礼节、服饰)第四节殡葬改革(旧俗、新俗)第五节民间信仰(如宗教种类、信教人数、活动场所、管理)附:寺庙简介第六节社会习俗一、过继二、抱养三、分家四、拜师收徒五、探望病人六、开业七、送行八、乔迁九、认干亲第七节移风

36、易俗一、旧习与禁忌(承编人:分管民政负责人)(一)旧习1. 纳妾(旧时妾卑微的身份和地位,死后不准葬入祖坟等情况。)2. 男尊女卑(缠足:开始于封建社会,缠足的年龄,缠足的经过,此俗结束于辛亥革 命后。)3. 占卜算(男女择婚、外出谋事、遗物、失盗等,无不迷信占卜算卦的风气。)4. 看风水(村民建房、选用墓地时请风水先生相吉凶的习俗。)(二)禁忌1. 自然忌讳。自然忌讳的种类(如忌用手指彩虹等)2. 时节忌讳。时节忌讳的种类(如农历正月十三忌出远门)3. 礼节忌讳。礼节忌讳的种类(如送食物不能送单数)4. 婚礼禁忌。婚礼禁忌的种类(如忌甲子年成婚)5. 建造忌讳。建造忌讳的种类(如民房忌外对直

37、路)6. 生活禁忌。生活禁忌的种类(如借别人的药锅忌送还)7. 饮食禁忌。饮食禁忌的种类(如客人没吃完饭忌收拾碗筷)二、新风尚第十九章人物(承编人:组织委员或档案员)第一节人物传(逝世人物按标准收录如烈士、英模等,姓名、性别、名族、籍贯、生卒年月、政治面貌、文化程度、简历,主要贡献及事迹)第二节人物简介(收录主要领导、先进人物、省部级以上代表、能工巧匠等人物简历)第三节人物表录(姓名、性别、生卒年月、职位、任职时间、)一、科名表(一)进士 (二)举人二、基层干部名表(历任副队长以上干部)三、历代职官表(行政副科级以上,部队正营级以上的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职务)(一)民国

38、及民国以前(二)新中国成立后(三)本村人在外地名人四、博士、硕士、学士名表五、大学生名表(考取时间、学校)第四节英模人物表(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授予称号、授予单位、授予时 间)一、革命烈士(民政部门认定的)二、劳动模范(县区级以上)三、先进工作者(县区级以上)四、“三八”红旗手、好媳妇、五好家庭(县区级以上)五、五好社员及其他(县区级以上)第二十章附录一、重要文件辑存(正式通过的相关文件)二、碑文选三、传说、轶事、编后记、编纂、审定人员名录、资助东洋江村志出版芳名录说明:1、本提纲做原则执行,疏漏之处可作补充,局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请酌情调整;2、各家庭、各人收集资料时请将历年发生的大事及相关图片单独整理;3、欢迎个人提供实物、文字、图片资料,对于有特殊或重大贡献者,编委会将酌情 署名、或支付稿酬、奖励志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