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pt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95514284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6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pt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主讲人:廖燕 时间:2017年8月4日四 川 大 学 华 西 医 院 重 症 医 学 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 护理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目 录CONTENTS0102030405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art第一部分01建立指标对管理的意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建立指标对管理的意义护理质量管控管理是一门实践的科学,需要借助科学的测量工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管理业务跨越到管理艺术最重要的就是从数据(值)透视背后的内涵和道理。没有测量就没有改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EDCBA基于目标

2、制定计划以数据(证据)说话改善行动过程的评估按计划行动建立指标对管理的意义 目标给管理者提供了宏观的、方向性的指引,但行动之前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抓手,而“指标”就是这个抓手。管理过程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建立指标对管理的意义目 标行 动评 估指 标具体化指引尺度实现改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art第二部分02敏感质量指标的特点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当管理目标或者管理结果发生微弱的变化,管理者会在某个指标的标值上看到明显的反映,这便是敏感指标。1 管理者借助敏感指标,同在这个点上的变化了解到整个管理面上的地洞,让管理者做到见微知著、以点带面。2定义

3、特点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定义 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每个管理者能够关注的东西都是有限的,这称作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因此,管理者要善于抓重点、抓要点,把握敏感指标是管理思想的重要体现。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特点AB指标1指标2指标3敏感度提升管理目标或结果指标值随目标值变化的幅度越大,意味着指标越敏感。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art第三部分03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筛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筛选维度护理工作的特点(从照护对象入手)质量管理的要求(防范为主)(从结构、过程和结果三方面入手)敏感度的考量(重点管理)(从负性

4、指标入手)护理专业技术壁垒的指标(各类感染的发生率)体现护理工作关注患者安全(跌倒发生率和跌倒伤害发生率)和身体验(约束使用、疼痛管理)的指标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需要把握护理质量的“短板”选择敏感度高的指标,是为了能够让管理者通过少而精的咨询,把握质量工作的关键问题。护理工作的结果(非计划拔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护理过程和结局的结构性因素(反映护理人力数量和素质结构的指标)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art第四部分04敏感指标的应用原则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应用原则ACB打开信息渠道,保障数据科获得性和可靠性计算敏感指标需要的数据从哪里来?应当以什

5、么样的方式采集数据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应当如何发展出服务于敏感指标管理的信息系统?注重指标内涵,避免单看数值对指标值本身考量;对指标值影响因素的考量;关注指标可能带来的负面激励。真诚反馈,合理辅导,持续改进对质量指标的目标值做适当的分解;敏感指标进行管理的过程包括:构建指标监测/评估反馈/辅导;有计划和安排的进行反馈,以提醒责任人注意自己的问题、辅导期改善为目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应用原则敏感指标管理的良性循环反馈 辅导质量改善病人受益敏感性指标监测 评估目标达成管理者一线人员素质提升信息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Part第五部分05常用敏感

6、指标解析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常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解析(13项)1.床护比2.护患比3.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4.护士离职率5.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均护理数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1.压疮发生率2.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4.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6.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构指标-五项结构质量指标-一项过程指标-一项结果指标-六项强调:动态、实际、同期、时数、执业护士各指标之间的关联与联合使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17指标类型结构指标一指标名称床护比基本公式 同期执业护士人数指标意义1.反映开放床

7、位和护理人力的匹配关系2.保障一定数量的开放床位护理单元的基本护理人力配备,是医疗机构及其护理单元护理人力的配备参考、评价指标评述简要长时间内,床护比几乎是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医疗机构的配置护理人员的唯一一个量化指标。以床护比作为指标,最大的优势是涉及变量和计算的方式,也是这一指标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然而,床护比实际上是以“实际开放床位数”代表护理服务的需要,以“执业护士数”代表护理服务的提供,忽略了床位使用率对护理服务需要的影响,更没有细致到区分护理服务真正实践率。统计周期内实际开放床位数床护比=1: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18指标类型结构指标二指标名称护患比基本公式 同期每天

8、各班次患者之和(3)指标意义帮助管理者了解当前护理人力配备状况,进而建立一种以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的科学调配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让需要照顾的患者获得护理服务,保障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评述简要护患比之所以能成为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是因为患者能否获得与其病情相应的规范的护理服务,但是取决于有多少一线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服务,但是如若人手不够则质量会大打折扣举例:2002年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当地168所医院调查,护患比降低到1:8,患者死亡率上升7%。统计周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护士数之和平均每天护患比=1: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19指标类型结构指标三指标名称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基本公式 同期某

9、级别护士人数指标意义1.不同级别护士的配备反映医疗机构或者其他部门中护士的结构配置情况,及时了解护士队伍结构现状及动态变化;2.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有效利用护理人力提供依据,保障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评述简要(一)不同级别护士的配置是一项机构性护理敏感指标,其中满足三个条件:将“能力”作为护士分层级的基准将护士的结构配置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做到护士的能力在相应的岗位上得到充分的发挥(二)举例:在高学历护士占优势的医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抢救失败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均较低,同时住院时间较短,出院患者满意度高(摘自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统计周期内护士总人数100%某级别护士的比率=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10、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20指标类型结构指标四指标名称护士离职率基本公式 同期护士离职人数指标意义1.衡量组织内部护士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对离职原因造成的护理质量影响进行分析,为管理者制订人员招聘和培训计划、改善管理策略等方面提供依据评述简要1.应该辩证的看待护士离职2.由于我国护士人力资源相对缺乏、护理管理者往往更关注护士离职造成的消极影响,以及如何控制人才流失、降低离职率3.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前的护理管理者应当注重探索离职率的合理范围并将其控制在适当水平(统计周期末护士在职人数+统计周期内护士离职人数)100%护士离职率=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21指标类型

11、结构指标五指标名称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测量工具护士执业环境测评表指标意义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激励护士增加工作投入,促进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士离职率,节约医院成本评述简要(一)建立“磁性”医院(即具备良好执业环境的医院,能够吸引优秀护士,从而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二)促进护士执业环境的建设建议:增加护士人员配备,保障充足的人力资源 让护士更多参与决策过程,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创造和谐的医护关系,提升领导力度 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辞职置换合同期满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23指标类型结构质量指标指标名称每住院患者24小时平

12、均护理时数基本公式 同期内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指标意义1.住院患者每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反映患者平均每天实际得到的护理时数(直接护理时数、间接护理时数、相关护理时数)2.通过指标的计算,可推算出护理工作负荷度,从而更合理的进行人员的配备,提升护理工作效率评述简要在科学的配置护士、又如何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而不导致资源的浪费,基于护理时数的患者工作量的需求的人力配备、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是公认的科学方法。因此,护理管理者在监控人员生产力时,需确认工作的性质与时间的分配,划分各单位各领域的合理范围,不断优化护理时数的分布,并促使其高效率运行每住院患者24小时均护理时数 统计周期内实际占用床日

13、数=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24指标类型过程指标指标名称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基本公式 同期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日数指标意义1.身体的约束带带来很多负性消息,但是通过检测却能获得约束具使用的率、约束具使用导致的不良事件及其他使用信息2.另一方面,找到有效的替代措施,减少使用约束具,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性,提高人文关怀护理质量评述简要身体约束的主要运用:减少医疗干扰,降低医疗潜在风险,保证医疗与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减少意识障碍患者的自我伤害的发生,最终是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因此身体约束和药物约束的选择应该根据治疗目的、疾病以及医疗资源来综合考虑100%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率=统计周期内住

14、院患者人日数 澳大利亚循证中心调查:约束率421%我国是大于39%,或更高约束误区(缺乏指针和有效方法)、约束盲目性、约束随意性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25指标类型结果指标一指标名称院内压疮发生率基本公式 同期住院患者中压疮新发病例数指标意义监控院内压疮发生率,可分析院内压疮发生的趋势、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措施与管理,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评述简要开展院内压疮发生率监测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为了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对压疮数据还需要:有专业的护理队伍合作,预防为主关注院内压疮发生率和现患率利用稳定的案例提供科学性与有效性的数据重点科室与重点人群是护理管

15、理的关注重点举例:A普通病房:ICU压疮发生率=3.9:14.9 B Braden 评分每减少1分,院内压疮的发生率增加1.19倍100%院内压疮发生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26指标类型结果指标二指标名称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UEX)基本公式 同期某导管非计划性拔管例次数指标意义1.体现了护理质量的水平。通过监测,可以提示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2.非计划性拔管最先发现者是护理人员,分析拔管原因并制订防范措施,也是提高护理团队专业性和影响力的过程评述简要1.各类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带来不良后果,危害患者并增加经济负担,因此要

16、作为护理质量评价的重要部分 2.国内运用品管圈手法,采取适当镇静、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培训等降低发生率(举例:由23.4降至9.5)1000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统计周期内该导管留置总日数(总例数)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27指标类型结果指标三指标名称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CAUTI)基本公式 同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尿路感染例次数指标意义监测该指标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内感染异动与护理环节薄弱点,保证有效的感染管理与预防,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评述简要1.综述:尿量是医生进行液体治疗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在监护室中精确尿量十分重要2.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0%-40%,其中

17、70%-80%是由留置尿管引起的,因此需要预防与减少感染的发生,开展适当的干预性治疗1000(例/千管日)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统计周期内患者留置导尿管总日数=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28指标类型结果指标四指标名称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CLABSI)基本公式 同期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数指标意义监测指标能够及时反映发现医院内感染异动与降低护理环节薄弱点,保证有效的感染管理和预防,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评述简要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医疗与护理质量,要及时发现不足并制订相应的改革措施来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

18、成本:1)集束化方案可以根据临床薄弱环节进行护理适应性调整2)中心导管相关感染血流控制需要多学科合作,保证监测过程数据的质量1000(例/千管日)ICU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统计周期内中心导管插管总日数=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29指标类型结果指标五指标名称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VAP)基本公式 同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例次数指标意义监测指标能够及时反映发现医院内感染异动与降低护理环节薄弱点,保证有效的感染管理和预防,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评述简要国内外研究技术表明,机械通气技术在ICU广泛应用,但是其改变了正常的呼吸通路而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与呼吸机肺

19、炎最为常见1.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发生,取半卧位45有中度优化临床结果的趋势(摘自Impact of patient position on VAP-2007)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方案与临床护理适应性必须进行合理性调整1000(例/千机械通气日)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统计周期内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30指标类型结果指标六指标名称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基本公式 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例次数指标意义1.了解所在医院或部门的跌倒发生率和伤害率2.通过根本原因及有效的对策实施,可以降低导致患者跌倒的风险及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3.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对患

20、者的责任和关怀评述简要1.跌倒是护理质量的核心,也是护理的一项敏感指标2.创建多团队合作,其中包含成功因素为:沟通、政策和程序、团队合作,同时做到贴近易跌倒人群,组织开展宣传有效的防止跌倒的健康活动3.评估医院现有的跌倒预防能力,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措施,降低伤害1000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案例应用住院患者跌倒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一)跌倒及发生率定义0103定 义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地倒地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伤 害 程 度指患者跌倒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根据美国护

21、理质量 指 标 国 家 数 据 库(NDNQI)做出的分级分为五级测 量 方 法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住院患者严重度1级比率住院患者严重度2级比率住院患者严重度3级比率住院患者跌倒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二)住院患者跌倒临床意义指标的意义医院不良事件之一,可能会导致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后果发生率的高低是评价依云患者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护理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护理的一项敏感指标 采用某种工具来评估并辨别出具有较高跌倒风险的患者,实施跌倒预防措施对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监测和上报,医院可获得跌倒发生相关的信息,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跌倒伤害分级无:没有伤害严重度1级(轻度)

22、: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严重度2级(轻度):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医疗或护理处置与观察,如扭伤、小挫伤严重度3级(轻度):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等死亡:患者因跌倒产生的持续性损伤而最终死亡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三)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测量方法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患者例次数10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伤害例次数100%统计周期内有记录的患者跌倒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伤害某等级患者例次数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中跌倒发生例次数同期跌倒评估某风险等级(某原因跌倒)例次数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中跌倒发

23、生例次数说明:1.统计周期可根据质量管理部门要求确定,如每月、每季度、每年。2.跌倒纳入标准:所有住院患者、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同一患者多次跌倒的,每次都需按1例进行统计。3.风险等级按不同评分量表分级原则确定,指跌倒发生时最近一次跌倒评估风险等级。4.原因分类:参考等级医院评审建议,可分为药物、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危险因素及器材设备等因素。01.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02.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率03.住院患者伤害某等级比率04.跌倒评估某风险(某原因)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数据及来源确定统计周期根据不良事件表或护理记录,获得统计周期内跌倒发生李树和跌倒造成不同程度伤

24、害的比例数采集信息需包含患者跌倒风险评分、个体特征、时间、场所等。(四)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上报系统应包含:上报分析责任确认系统整改落实反馈等完整的流程和制度相关制度与流程有利于主动报告,如无惩罚上报警示教育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护理部、病区每月进行全院和病区跌倒数据的手机和统计分析,每季度向医院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监测结果的处置根据监测结果,可以检验临床护理实践、组织体系、规章制度是否合理,预防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了解患者跌倒的风险是什么、本医院护理工作的效力和效率如何,护理人员是否短缺、护理临床工作经验是否缺乏、护士防范患者跌倒的知识是否缺乏等通过寻找相关

25、原因并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持续质量改进。住院患者跌倒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五)具体案例背景:该医院为一家三甲综合医院,一共有护理单元82个,核定床位2500张,1982名护士。根据2012年1月-2012年12月跌倒发生率数据显示,全院跌倒发生率虽然明显低于国际标准,但跌倒伤害比率却高于国际标准。资料收集方法:该医院有完善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医院的护理工作职责明确规定护理不良事件(跌倒)由当班的责任护士上报,上报内容按省护理中心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有关跌倒模块的内容进行填写。由所在科室护士长24小时内完成该报表的审核任务,科护士长、护理部进行复核。住院患者跌倒基本情况护理敏感质

26、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相关特征160岁6069岁70 79岁80岁年龄使用一种高跌倒风险的药物使用两种及以上高跌倒风险的药物24小时内有手术镇静史使用高跌倒风险药物失禁紧迫或频繁的排泄失禁且紧迫或频繁的排泄排泄改变1根2根3根及以上患者携带的导管肢体活动障碍视力障碍意识障碍各类障碍跌倒发生时间段及地点8:00 17:0017:00 1:001:00 8:00洗手间病床旁房间内病区办公场所病区以外的其他地方(医院各种检查、治疗部门、楼梯等)无跌倒史有跌倒史跌倒史及跌倒风险评定低度风险中度风险高度风险跌倒造成的伤害无、1级、2级、3级、死亡人力配置1人2人3人及以上住院患者跌倒护理敏感质量指

27、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相关特征2相关特征例数百分比(%)年龄60岁1829.036069岁1117.747079岁1117.7480岁2235.48跌倒史无5487.10有812.90排泄改变失禁1016.13紧迫或频繁的排泄1524.19失禁且紧迫或频繁的排泄2032.26使用高跌倒风险药物使用一种高跌倒风险的药物812.90使用两种及以上高跌倒风险的药物1422.5824小时内有手术镇静史1117.74相关特征例数百分比(%)患者携带的导管1根58.062根1016.133根及以上914.52肢体活动障碍无4775.81有1524.19视力障碍无6096.77有23.23意识障碍无609

28、6.77有23.23跌倒发生时间段8:00 17:002235.4817:00 1:001625.811:00 8:002438.7170.96%72.58%53.22%64.52%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相关特征3相关特征例数百分比(%)跌倒风险评定低度风险69.68中度风险1524.19高度风险4166.12跌倒地点洗手间1320.97病床旁2743.55房间内1219.35病区办公区域69.68病区以外的其他地方(医院各种检查、治疗部门、楼梯等)46.45跌倒造成的伤害无3150.001级2743.552级34.813级11.61死亡00.00相关特征例数百分比(%)人力配

29、置1人2438.712人2235.483人及以上1625.8150.00%90.32%62.90%资料分析:统计2012年1月-12月跌倒发生共62例,跌倒造成的伤害达50.00%,以1级伤害为主。本组跌倒患者中,60岁以上的比例占70.96%,说明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是最高的,12.90%患者有跌倒史,排泄异常患者占72.58%,高跌倒风险药物的使用率达53.22%,在跌倒时段上,夜间得到占64.52%,90.32%的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为中高危,说明跌倒风险评估对重点患者进行跌倒预防护理具有指向性。从患者跌倒的发生比例来看,当班护士的人数在得到发生率也有一定的关系,患者跌倒的地点以病室内为主占6

30、2.90%,但是在病区其他区域都有跌倒发生的案例,说明在预防跌倒的环境布置中要注意医院的各个角落。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整改措施C.增加夜班护士人力配置。保障夜间值班护士在2人及以上B.临床中,重点关注80岁以上的老人,有跌倒史、排泄改变、使用跌倒高风险药物、携带护理导管、活动能力改变、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患者,加强巡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和相关预防:想患方宣教病房环境向患方宣教跌倒风险及干预措施(预防跌倒十知道)鼓励患方及时寻求帮助妥善放置呼叫器,常用物品放置在易取处保持床单位处于最低位置穿合适的防滑拖鞋高危患者如厕时需有人陪同C.加强洗手间、房间内、病区办公场所物力

31、环境的安全:保持病房和各通道的通畅保证病房足够的照明度及时处理病房内的水渍,及时放置警示标志A.护理部成立跌倒专项整改小组,联合后勤、药房、医务部、跌倒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进行专项持续质量改进住院患者跌倒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指标进行质量管理,改变了预防跌倒发生的过程要素,从而降低了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跌倒伤害率,而跌倒患者风险评估各等级占比改进前后差异不大。改进结果2012年与2013年跌倒发生率比较发生月份2012年2013年发生跌倒例数住院患者人日数跌倒发生率()发生跌倒例数住院患者人日数跌倒发生率()1月6636890.095694360.072月2

32、758640.032439810.053月3817430.043702850.044月8783440.106721880.085月3808510.043754220.046月4762170.054754940.057月7784650.094769750.058月4759500.054757960.059月6685160.095738440.0710月7680430.104764470.0511月7686690.106744170.0812月5738150.074760050.05合计628901660.07508602900.06住院患者跌倒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四)住院患者

33、跌倒发生率评述跌倒是由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内外相关研究已证实,给予uanzhze综合性预防,能有效境地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然而,到目前为止,所有研究都片面强调了护士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医务人员(如医生、药师、康复治疗师、后勤、设备人员等在患者得到防范中的作用)。因此,以跌倒高危因素为切入点,以多学科合作、综合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2.跌倒重在预防跌倒的发生与患者的疾病、生理、心理、所用药物和周围环境等密切相关,因此,跌倒的预防措施也是全面和多方位的,不能把预防跌倒的工作仅仅作为护理部门的职责,应该通过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合作来预防跌倒1.多团队合作1)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

34、工具1997年2)Hendrich跌倒风险评估表2003年3)摩尔斯跌倒评估量表1989年4)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2003年4.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的选择1)明确指标监测的意义,指标的监测并不是进行好坏的排序,而是为了自我前后对照、与标杆对照、与目标对照,帮助机构找差距,找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2)关注过程指标3)不同科室的跌倒发生率应分别计算,如:产科、儿科、精神科3.数据的真实性和便捷性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六)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指标与其他敏感指标的关联和联合使用近年来,有研究提示护理单元的人员配置,尤其是专业护士的数量和专业水平,可能会影响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护士有责

35、任识别出具有较高跌倒风险的喊着,并且有义务制订相应的 护理计划来将此风险最小化。护理人员短缺,经验不足,以及专业知识欠缺均可使患者受伤的风险增加。较高的跌倒发生率则提示医院管理部门需要对识别、预防跌倒高危患者行管的临床及组织过程进行检视,并考虑是否可能存在人员短缺的情况,包括是否存在互换比弟媳、护理时数不足、护理人员由于学历层次和教育水平不够导致的经验匮乏,以上因素可以导致组织对患者存在的跌倒风险感知能力和预防能力低下等。对住院患者跌倒大胜率的监测可以有效评价医院患者安全管理水平质量,能敏感地影响护理实践,指导护理工作者针对问题主导和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在一定程度内提高护患比、住院患者每24

36、小时平均护理时数、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的占比,改善不同级别护士的合理配置等指标,对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伤害率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附: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常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二)约翰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第一部分:可根据患者情况直接进行跌倒微信等级的评定1.完全瘫痪或完全行动障碍的患者,给予跌倒风险的安全干预措施2.住院前6个月内有两次及以上跌倒经历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按跌倒高风险患者给予安全干预措施3.此次住院期间患者有跌倒经历的,按跌倒高风险患者给予安全干预措施4.若医院制度规定为高风险跌倒的患者即按跌倒高风险患者给予安全干预措施第二部分:患者的状况

37、不符合第一部分的任何条目,则进入第二部分的评定,并计算跌倒风险得分年龄 60-69岁170-79岁280岁3跌倒史最近六个月曾有不明原因跌倒经历5排泄,排便和排尿失禁2紧急和频繁的排泄2紧急和频繁的失禁4使用高跌倒风险的药物:包括镇痛泵/麻醉剂、抗癫痫药、降压药、利尿剂、催眠药、泻药、镇静剂和精神药物使用一种高跌倒风险的 药物3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高跌倒风险的 药物5过去24小时内增有手术镇静史7患者携带的导管:指任何与患者相连接的导管,例如静脉输液、胸腔引流管、留着导尿管等携带1种导管1携带2种导管2携带3种或以上的导管3活动能力 移动、转运或行走时需要辅助或监管2步态不稳2因视觉或听觉障碍

38、而影响活移动2认知能力 定向力障碍1烦躁2认知限制或障碍4总分:53注:低危跌倒风险值:6分,中危跌倒风险值:6-13分,高危跌倒风险值13分(一)托马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项 目评分标准1.因跌倒住院或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无:0 有:1你认为患者是否有以下情况(问题25)2.躁动不安或谵妄?无:0 有:13.视觉障碍已影响日常生活?无:0 有:14.需要频繁上厕所?无:0 有:15.活动欠耐力,只能短暂站立,需协助或辅助器材方可下床?无:0 有:1总得分:评分标准:跌倒风险因素高于2项,可认为是高危人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常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三)Morse 跌倒

39、危险因素评估量表项目评分标准分值近3月有无跌倒史无0有25多于一个疾病诊断无0有15使用行走辅助用具不需要/卧床休息/护士辅助0拐杖、助步器、手杖15依扶家具行走30静脉输液否0是20步态/移动正常、卧床不能移动0虚弱乏力10严重障碍/残疾20认知状态量力而行0高估自己能力/忘记自己受限制15危险程度 MFS分值 措施 零 危 险024 一般措施 低度危险 2545 标准防止跌倒措施 高度危险 45高危险防止跌倒措施(四)中文版Hendrich跌倒风险评估表意识模糊4定向力障碍行为冲动抑郁状态2排泄方式改变1头晕1眩晕男性1服用抗癫痫类药物2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1起立-行走测试不需撑扶可自行站起

40、-步态平稳0撑扶一次即可站起1尝试多次才能站起3在测试中需要他人辅助才能站起或者医嘱要求他人辅助和/或绝对卧床,如果不能评估,在病历上注明日期和时间4评分5或更高=高风险总分注:得分5分:高风险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ICU护士岗位管理 ICU护理部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47护护理理质质 量量/安安全全护理人力护理人力工作经历工作经历及岗位胜及岗位胜任能力任能力病情危重程病情危重程度度质量安全系数质量安全系数人力数量人力数量/质量质量清楚护理质量与护理岗位之间关系清楚护理质量与护理岗位之间关系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找准自己的位置找

41、准自己的位置 做好岗位赋予的工作做好岗位赋予的工作发挥每个护士能动性发挥每个护士能动性基本层基本层管理层管理层骨干层骨干层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护理部护理人力配置及调整依据 月工作量 日工作量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护理人 力明细 护理人力需求报告护理人力动态配置借助护理质量敏感指标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护理人力动态调派单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新情况:2017年3月华西总部提出需求-上锦马上置换10名护士回去!咋办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目前的工作

42、量11个病房加床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目前上锦护士人力的整体情况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护士压力大临床风险极高生育高峰护士年轻化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上锦ICU人力现状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结论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暂缓置换护士!ICU护士岗位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 建章立制要符合实际情况 培训是实现常态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质量控制持续追踪 与时俱进,科学的态度对待专业发展 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通过护理敏感指标的关联及联合使用,提升护理品质 科学合理统计和测算的床护比、护患比等 最优护理配置和支援 最佳的护理决策 取得最好的效果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环境(就医环境、职业环境)医护人员技术与服务病人体验完善高效的组织(医院)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 ICU质量与安全质量督导(敏感指标的临床运用)仪器设备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管理和运用(最终版)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