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知识点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9543643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合物知识点(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一常见烃的结构与性质1.甲烷、乙烯、苯的结构与物理性质甲烷乙烯苯结构简式结构特点空间构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英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无色特殊气味透明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2.两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代的反应。(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 物的反应。3. 甲烷、乙烯、苯的化学性质4. 烷烃(1)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通式叽+2心)结构链状(可带支链)分子中碳原子呈锯齿状排列;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余 价键均被氢原子饱和特点一个碳原子与相邻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

2、;1 mol C H2 “含共价键的数n 2n+2目是(3n+1)NA物理性质密度随着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但都小于水的密度熔沸点随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状态气态一液态一固态,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常温下呈气态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燃烧);分解反应(高温裂解)(2) 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当碳原子数nW10时,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当n10 时,用汉字数字表示。 当碳原子数n相同时,用正、异、新来区别。5.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1)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 物。(2) 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3、,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如正丁烷和异丁烷。6.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1) 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与其他原子形成4条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 互形成共价键。(2) 碳原子不仅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和三键。(3) 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坯,碳链或碳环上还可以连有支链。对点练习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 1 mol甲烷和1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只有CH3C1()(2) 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3) 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4、)(4) 在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5)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6)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可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中()(7) 可用NaOH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B.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可用溴水鉴别乙烯和苯蒸气C.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乙烯和苯蒸气D.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原因相同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烷烃的取代反应和烯烃的加成反应均能生成卤代烃B. 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 乙

5、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 苯分子的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六个碳氢键不相同,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结构简式(CH3)2CHCH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B.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C.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无H IIH : C : C : HD. 乙烷的电子式:I4. CH2=C耳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原理是否相同,怎样鉴别CH4和ch2=c耳,怎样除去ch4中混有的ch2= CH,。知识点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 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物境爼咸有机樹和少量无机雷、凡素爼成”c M步届山占零尤漏(2)煤的加工广吒态物质

6、土煤怕气(含H .CH,厂粗氨水:瓯、骸盐 煤的干輛一亠浦态物质 卜粗苯:苯、甲苯、.甲苯煤篦油:苯、酚类、棊-固态物质:焦蛊 煤的气化:制取水煤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g)=高温=CO+H2。 煤的液化:a. 直接液化:煤+氢气剂液体燃料高温b. 间接液化:煤+水温-水煤气化剂甲醇等高温2. 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2)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g)CO + 3H2。高温3. 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成分:石油主要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加工6右匱利用鮒昭组分逆的

7、不同进时离石油V、亢油.煤油、柴袖.巫釉 柴油、撫料油、,石蜡、沥査、润附強目乩提高轻质汕的产就和质魁 应土热裂化和惟化锲优旦生牛产吒态的有机化工原料饕辱上匚乙烯、丙晞异丁如甲烷、乙烷4. 三大合成材料(1)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2) 聚合反应: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nCH2=C耳一CH2CH2,聚乙烯的单体为 CH2=CH,,链节为CHCH,聚合度为n。对点练习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2) 石油是混合物,经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纯净物()(3) 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

8、保存少量金属钠()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乙醇、蛋白质变性都是化学变化 ()(5)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经干馏后分离出来()(6)汽油与水互不相溶,可以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2.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煤的干馏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B. 煤的气化是将其通过物理变化转化为气态的过程C. 天然气除了作燃料之外,还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3.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煤的干馏煤的液化煤的气化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化石油的裂解(2)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有何不同。知识点三乙醇乙酸1.组成和结构名称

9、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乙醇乙酸2.物理性质俗名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乙醇无色液体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乙酸无色液体一易溶于水和乙醇3.化学性质4.用途用途乙醇燃料、饮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剂;体积分数为75%时可作医用酒精乙酸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和农药等5. 乙酸乙酯的制备(1) 实验原理:(2) 实验装置(3) 反应条件及其意义 加热目的:提高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以浓硫酸作吸水剂,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

10、高产率。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现象 作用:吸收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对点练习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 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2) 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3)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4)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5) 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6)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加以区别()(7) 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与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的反应类型相同()2.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OH键断裂B.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C. 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ch3coohD. 甲烷、乙烯、苯、乙醇都是无色不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3. 如图所示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 与氢氧化钠反应C. 发生酯化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4. 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乙酸B. 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

12、乙酯中混有的乙酸C. 向a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D. 将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分液”的实验操作知识点四基本营养物质. *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代表物及相应关系代表物化学式相应关系糖类单糖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双糖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多糖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所 以分子式不同,丕是同分异构体油脂油植物油含有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脂肪动物脂肪含有碳碳单键,不属于高分子化 合物蛋白质酶、肌肉、毛发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有机物特征反应水解反应糖类葡萄糖 葡萄糖银氨溶液有银镜产生水浴加热 葡萄糖新0H)2砖红色沉淀

13、加热至沸一蔗糖一产物为葡萄糖与果糖淀粉遇碘单质(I2)变蓝色产物为葡萄糖油脂一酸性条件下:产物为高级脂肪酸、 甘油;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产 物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蛋白质 遇浓硝酸变黄色 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生成氨基酸3.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用途(1)糖类的用途工业掠料.食品加.医疗输波、合成药物常可柞食孤生产越逊和酒粘造紙、制造纤锥濮酯、黏胶纤锥零.油脂的用途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蛋白质的用途 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和皮、蚕丝可制作服装。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对点练习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4、1)用银氨溶液能鉴别葡萄糖和蔗糖()(2)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3)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5)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类的营养物质()(6)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7)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B. 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溶液、CuSO4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C.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

15、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盐)D.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具有两性B. 淀粉和油脂都是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C. 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D. 在酸性条件下,CH3COi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i8OH和C2H5O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和苯都能发生氧化反应B.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中和反应C. 淀粉和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D.葡萄糖和蔗糖都可发生银镜反应5.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糖类、油脂、蛋白质一定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

16、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 一定条件下,理论上1 mol苯和1 mol甲苯均能与3 mol H2反应D. 乙醇、乙酸均能与NaOH稀溶液反应,因为分子中均含有官能团“一OH”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B.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C. 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苯环内含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7.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烷、甲苯、乙醇、乙酸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 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可通过干馏制取C. 乙酸乙酯在无机酸或碱存在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

17、物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B. 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D. 淀粉、蛋白质和天然橡胶均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 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C. 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 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10. 下列关于苯、乙醇、乙酸、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与B.只有能与金属钠反应C. 、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 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B. 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C. 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 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