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业务重点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9543641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技术新业务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技术新业务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技术新业务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新技术新业务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技术新业务重点(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电信网新技术与新业务软交换技术:1、软交换(Softswitch)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输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带宽管理、计费 等功能,同时可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 程能力。软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区别交换组织由原来的TDM时隙交换网络替换为包/信元交换网络,即“软交换的由来。2、软交换技术特征: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3、基 于策略 的运行支持系统。3、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它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电信业务的技术。是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呼叫控制功能

2、从网关中分离出来,从而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引入多种业务。4、软交换设备位于NGN的控制层,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计费、认证等功能。软交换提供支持多种信令协议,(H.248等)5、国际软交换联盟(ISC )提出的软交换系统参考模型的功能平面主要包括传输平面、控制平面、应用平面、数据平面和管理平面。6、 软交换的功能实体主要句扌舌网守、应用服务器、信令网关、媒体网关控制器 /呼叫代理和媒体网关等。网守主要完成用户认证、地址解析、带宽管理、计费等功能。 应用服务器主要向用户提供多种智能业务和增值业务7、媒体网关控制器MGC是H.248协议关于MG媒体通道中呼叫连接状态的控制部分。媒体网关(MG)

3、与软交换间的接口可使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IP设备控制协 议(IP-DC)或H.248 (MeGaCo)协议。软交换间的接口可使用SIP-T或H323协议。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8、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以Cisco的标签交换为基础,并吸收其他各种方案 的优点,是IP与ATM结合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属于集成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路 由器数据包的转发效率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问题,并明确规定了一整套协议和操作过 程,最终在IP网内通过ATM和帧中继实现快速交换。9、探MPLS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网络层的技术,可以运行于X.25、ATM、帧中继、SDH等多种网络,使得不同网络的传输技术统一在

4、同一个MPLS平台上。口、MPLS中的技术术语:A)标签(Label): 也称为标记,是一个数据头,用于标识一个径流。B)标签交换路由器(LSR):核心网络,负责L3转发分组和L2标签交换分组的核心 设备,解决性能与容量问题。C)标签边缘路由器(LER):位于网络边缘,MPLS网络的入口/出口路由器,完成路 由控制功能和标签管理维护功能,执行L3的所有功能。D)径流(stream):在同路径上转发并以相同方式处理的分组流。11、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 )在人丁皿骨干网上引入,它的网络核心部分由由LER(标签边缘路由器)和LSR(标签交换路由器)组成,LER和LSR利用通用域内路由协议(如

5、OSPF )进行路由处理。在网络边缘处提供确定服务质量、区分业务和用户管理的功能,在网络主干处解决性能和容量问题。收、MPLS包头包含20bit的标签字段(Label)。MPLS的应用主要有MPLS VPN和MPLS TE 两大类。MPLS VPN技术以宽带IP网络为基础,釆用MPLS技术,在公共IP网络上构 建企业IP专网,实现数据、语音、图像等多业务的宽带连接,并结合差别服务、流 量工程等相差技术实现。它可以分为二层MPLS VPN和三层MPLS VPN两类。13、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的体系结构扩展了 MPLS,将时分系统和空间交换系统包含进来,并对MPLS在光域的应用讲行了相

6、应扩展。GMPLS统一了各层设备 的控制平面。14、链路管理:链路绑定、无编号链路、链路管理协议 链路绑定是指将那些属性相同或相 似的平行链路绑定为一个特定的链路束,而在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用这个绑定的链路束来代表所有这些平行的链路。GMPLS引入链路绑定以减小链路信息数据库,缩减链路控制工作。固定智能网技术:15、下一代智能网的重要特征:开放性、分布性、综合性。(1)开放性:a.支持第三方业务开发商b.支持第三方业务提供商c支持网络安全域以外的企业应用 d.网络必须具有安全性(2)分布性:目前研究人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分布式智能网中的业务平台应该是基于CORBA平台的大型分布式处理系统。3)综合性

7、。疋、CORBA技术在智能网中的应用就是主要解决分布式问题。分布性诵过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技术实现。面向对象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将基于构件的分布式智 能网功能实体逐步替代传统的集中式智能网功能实体。中间件层构成了分布式智能网的基础,因此针对智能网的特殊需求,需要在现有CORBA 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增强。第二章多业务综合网络新技术下一代网络技术:17、下一代网络(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广义来讲,NGN泛指一个不同于现有网络,大 量采用当前业界认可的新技术,可以提供语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能够实现各网 络终端用户之间的业务互通及共享的融合网络。下一代网络包括以下内容:下一代 交换网、

8、下一代传送网、下一代数据网、下一代接入网、下一代移动网。样、NGN提供的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1、语音业务:2、与Internet相结合的业务:3、 多媒体业务:4、开放的业务接口(API)。NGN的主要特点:1.开放分布式网络结构:2.网络发展由业务驱动,业务与呼叫控制分 离:呼叫与承载分离:3.高速分组化核心承载。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ISDN:数字综合业务网19、彖“6”的结构,横向看,NGN分为边缘接入和核心网络两大部分,纵向看,NGN包括业务应用、控制、传输和媒体接入四个开放的层面。边缘接入由各种类型的接入服务器、各种宽、窄带接入设备、边缘交换机/路由器和各种网络互通设备构成。核心网

9、由基于DWDM光传送网的连接骨干ATM交换机或骨干IP路由器构成。控制层的核心设备是软交换。20、“GN主要技术:采用IP技术承载各种业务,实现三网融合;采用IPv6技术解决地址 问题,提高网络整体吞吐量;采用MPLS,实现IP层和多种链路层协议(ATM/FR、PPP、 以太网,或SDH、光波)的结合;采用OTN (光传输网)和光交换网络解决传输和高 带宽交换问题:采用宽带接入手段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用户接入问题:采用软交换 技术实现端到端业务的交换。NGN的4个关键技术:1 )高速路由/交换技术:高速路由器处于NGN的传送层,采用IPv6和MPLS技术;2)大容量光传送技术:解决带宽传输瓶颈

10、问题;3)宽带接入技术:发展宽带服务与应用,真正发挥网络容量潜力;4)软交换技术:实现端到端业务的交换。光交换技术:21、光信号处理可以是线路级的,比特级的或分组级的。光分组交换网(OPS)属于分绢级的光信号处理。光分组交换网可分成时隙和非时隙两大类。22、光分组交换技术特点:具有大容量、数据率和格式的透明性、可配置性等特点。因器件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制约,光分组交换技术尚未达到实用化的水平。光突发交换技术可以使现有的IP骨干网的协议层次扁平化,光突发交换网对突发包的数据是完全透明的,彻底消除由于现在的电子瓶颈而导致的带宽扩展困难。光突发交换技术没到实用阶段,仍处于研发阶段。23、光交换技术是指不

11、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在光域直接将输入光信号交换到不同的输岀端。光交换技术可分成光路光交换类型和分组光交换类型。全光网络的核心技术是:光分组交换技术和光突发交换技术。自动光交换网络技术:24、自动光交换网络(ASON)技术是下一代网络技术(NGN)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自动光交换网络是指在ASON信令网控制之下完成光传送网内光网络连接自动交换的新 型网络。其基本思想是在光传送网络中引入控制平面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实时按需分 配,从而实现光网络的智能化。ASON直接在光层上按需提供服务。(主要特点)25、从垂直方向对ASON进行分层ASON总体结构中涉及三个部分:传送平面(TP)、控制平面(CP)和管理平

12、面(MP),其中控制平面是ASON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其中控制 平面是ASON中最具特色的部分。第三章 IP 网络新技术与新业务下一代IP技术-IPv6:26、IPv4面临的两大危机:地址枯竭、路由表急剧膨胀。27、缓解IPv4危机的措施:引入内部地址缓解地址枯竭问题:引入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抑制路由表增长。IPv6是解决IPv4危机的根本措施。28、 IPv6的IP地址域为128bit,拥有2的128次方个地址空间。IPv6的IP地址分成表 示特定网络的网络前缀和表示主机或服务器的主机地址两部分。高64bit表示网络前 缀,低64bit表示主机。探IPv6功能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3、:(1) 128bit地址空间 (IPv6的地址域为128bit,拥有212个地址空间。)(2)网络地址分层结构(3)高效的路由寻址效率(4)安全功能进一步增 强(5)引入即插 即用功能(6)具有QoS。探IPv6改进了 IPv4的头部结构,1) IPv6的基本头部结构固定,2)引入扩展的头部结 构。在IPv6中定义了六种类型的扩展头部,分别是逐跳选项报头、目标选项报头、路由报 头、分段报头、认证报头和封装安全有效数据报头。在IPv6中,扩展报头是为了简化基本报头而导入的规范。它被用来实现IPv4中的选 项功能、IPv6中新增的功能以及高层协议。29、探卩6支持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地址:单目地址

14、、组播地址、任播地址(IPv6独有)。30、IPv6地址用冒号将其分割为8个16bit的数组,每个数组表示为4位十六进制数。IPv6中导入了重叠冒号的规则,即用重叠冒号置换地址中的连续16bit的0。重叠冒号的规则在一个地址中只能使用二次。31、为了支持IPv4向IPv6过渡,在IPng中定义了两种内嵌IPv4地址的IPv6地址,简称内嵌式IPv4地址。一种称作兼容IPv4的IPv6地址,另一种称作映射IPv4的IPv6 地址。32、探卩6任播地址是IPv6特有的地址类型,它用来标示一组接口(通常属于不同的节点), 其特点是发往一个任播地址的分组诵过路由寻址被发往一个具有该地址的“最近”接口。

15、 这里的“最近”指的是路由寻址意义上的最近。任播地址从单目地址空间中讲行分配,语法上,任播地址与单目地址没有区别。宽带流媒体技术:33、流媒体(streaming Media )指在数据网络上按时间先后次序传输和播放的连续音视频数据流。流媒体数据流具有连续性、实时性和时序性三个特点,其数据流具有严格的前后时序 关系。它已经成为在Internet上实时传输音/视频的主要方式。流式传输的实现需要缓存。影响传输质量的三个最关键因素:编码/压缩的性能和效率:媒体服务器的性能:媒 体流传输的质量控制。编码/压缩的性能: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点(压缩效率和速率调节能力)关联技术:编码/压缩技术、速率调节能力、质

16、量保障技术、应用服务器性能。34、流媒体广泛用于互联网多媒体新闻发布、在线直播、网络广告、电子商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的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 无线局域网技术:35、无线局域网是一个使用无线多址信道的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技术由IEEE802.il协议描述。它的特点是在某个局域范围内,采用无线信道传输数据和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进行信息交换。无线局域网中最小的模块是基本服务集合(BSS);扩展服务集合(ESS)由两个或多 个基本服务集合通过一个分布式系统互联而成。四大应用领域:扩展局域网、跨建筑互联、移动接入和特定网络。探媒体接入控制:分布式与集中式结合。无线

17、局域网的指标:吞吐量大(11Mbps-54Mbps),节点数多,组网灵活等。固网短信技术:36、固网短信就是利用现有的固定电话网,向固定电话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固网短信主要包括信息杳询和短消息两大类。固网短信功能:发送短消息,信息定制,信息点播,附加服务,群发功能等。固网短信特点:固网短消息需要来电显示的支持。电子商务:37、电子商务的特征:商务性、服务性、集成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协调性。 电子商务安全需求:完整性、认证性、不可抵赖性、有效性。第四章 宽带接入新技术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38、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技术是DSL的一种非对称版本,利用数字编码技术从现有铜质电话线上获取

18、最大数据传输容量,同时又不干扰在同一条线上进行的常 规语音服务。它是一种利用双绞线传输双向不对称比特率数据的方法。39、探ADSL系统可提供三条信息通道:一是速率为1.59Mbit/s的高速下行通道,用于用户下载信息;二是速率为16Kbit/s1Mbit/s的中速双工通道,用于用户上传输出信息; 三是POTS信道(4KHZ),用于普通电话服务。光接入技术:40、探EPON是利用PON (无源光网络)的拓扑结构实现以太网的接入。探EPON是一个点到多点的光接入网,它综合了以太网成本低、兼容性好以及P0N技术 介质共享的优点,以远远高于现有接入技术的带宽向终端用户提供可靠的数据、语音 和视频通信。

19、探EPON的技术特点:1、点到多点光接入网2、结合以太网成本低、兼容性好3、以高带 宽向用户提供数据传输。41、EPON利用以太网作为其第二层的成帧协议。本地多点分配接入技术:42、本地多点分配(LMDS)接入系统是一种崭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该技术利用高容量点对多点微波传输,可以提供双向语音、数据及视频图像业务,能够实现从N*64Kbit/s到2Mbit/s ,甚至高达155Mbit/s的用户接入速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所以号称是一种无线光纤技术。43、LMDS的最大特点:具有宽带特性,可用频谱往往达到1GHz以上。LMDS建构方式基于微波传输视线无障碍,传输范围不能太远,大约 58km。其

20、技术特点3个:可用频谱达G赫兹:点对多点微波传输,最高速率可达155Mbit/s: 基于视距传输,范围受限。44、一个完善的LMDS网络是由骨干网络、网络管理、服务区中的基站系统和服务区中的用户端设备四部分组成。第五章移动通信新技术与新业务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1、1996年,FPLMTS正式更名为IMT-2000,即国际移动诵信系统,速率达到2000KBPS, 工作于2000MHZ频段。2、探1 MT2000所包含的无线接口技术标准共有五个标准:1) IMT-2000 CDMA DS,对应WCDMA; 2)IMT2000 CDMAMC,对应 CDMA2000: 3) IMT 2000 CDMA

21、 TDD,对应 TD-SCDMA 和 UTRA TDD: 4) IMT 2000 TDMA SC,对应 UWCT36; 5) IMT 2000 FDMA/TDMA, 对应 DECT。分别简化为 IMTDS、IMTMC、IMTTD、IMTSC 和 IMTFT。其中 2 个TDD标准,仅TD-SCDMA为可商用的系统。彳、MT-2000系统主要由终端(UIM+MT),无线接入网(RAN)和核心网(CN)组成。4、3GPP 标准目前分为Release 9 9, Release4 及 Release 5.三个版本。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化现状:3GPP主要负责制定基于GSM MAP核心网、以及WCDM

22、A和CDMA TDD为无线接口的标准 3GPP2主要负责制定基于ANSI-41核心网、以CDMA2000为无线接口的标准,同时也 负责在无线接口上定义与GSM MAP核心网兼容的协议。5、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总体结构。整个系统分为核心网(C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和终端用户设备(UE)三大部分,由两个开放的公共接口(Uu和 Iu接口)将他们连接起来,其中Uu接口连接UE和UTRAN, Iu接口连接UTRAN和CN。在垂直方向,UMTS又分为接入层(AS)和非接入层(NAS)两大部分,两者接口称为 服务接入点(SAP)。6、探卩MTS在空中接口上采用WCDMA无线传输技

23、术,分三个协议层:L1, L2和L3,分别对 应与0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其中L2又被分为媒体接入控制 协议(MAC)、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和广播/多播控 制协议(BMC)。子层提供逻辑信道上的数据传输服务。探RLC可以提供三种模式的数据传输服务:透明、非确认模式和确认模式。RLC为用户 数据和控制信息提供分段和重组功能。探PDCP只存在于分组域。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位于UTRAN协议栈空中接口的RLC 子层之上,是L2的一个子层,其主要功能是在空中接口上承载网络层的分组数据, 例如IP数据流。8、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位于U

24、TRAN空中接口协议栈的网络层(L3层),是UTMS网络层最低的一个子层,主要负责UE和UTRAN之间无线资源分配的控制,并在空中 接口上交换与无线资源有关的控制信息。3G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标准:9、第三代移动通信中IMT 2000的主流标准是CDMA技术标准,CDMA技术主要有以下3个,1) MC-CDMA技术标准:2) DS-CDMA技术标准:3) CDMA TDD技术标准。其中 前两个是频分双工(FDD),后一个是时分双工(TDD)。10、探CDMA2000系统中采用的功率控制技术可分为开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三种类型。上行链路采用开环、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相结合的技术,主

25、要解 决“远近效应”问题;下行链路采用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相结合的技术,主要解决 同频干扰问题。(快速功率控制不属于功率控制的分类)。Cdma2000 是唯一的多载波系统,采用直接扩频和多载波扩频相结合。探Rake接收机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多径衰落信道所造成负面影响,把最佳接收机称为 Rake接收机,它是cdma2000系统中实现多径分集接收的核心部件。11、探WCDMA采用异步网络/同步网络可选,减少了通信网络对于GPS系统的依赖。功率控制技术:支持开环、内环、外环等多种功率控制技术。WCDMA技术点滴:1)采用QPSK调制;2 )AMR语音编码采用卷积编码和Turbo 编码;3) Rake接收

26、5Mbps ; 4 )新的同步方案,采用异步网络/同步网络可选。收、TD-SCDMA系统设计集FDMA, TDMA, CDMA和SDMA技术为一体,并考虑到当前中国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的GSM第二代移动通信的客观实际,能由GSM平 滑过度到3G系统。13、探TD-CDMA主要技术有:1) TDD时分双工方式:2)智能天线枝术:3)联合检测枝术:4)接力切换技术:5)同步CDMA技术。移动自组网技术:14、移动自组网(Mobile Ad Hoc Network 简称 Ad Hoc 网络或 MANET)。15、海人宀Hoc网络是一种移动、多跳、自律式系统,它的主要特征为:1)动态拓扑、2)

27、链路带宽受限,容量时变、3)动力受限和4)物理上安全有限。16、移动Ad Hoc网络的应用:1)移动会议:2)家庭联网:3)紧急服务:4)传感器网络:5)个人域网络:6)军事无线通信:7)其他商业应用。17、已广泛应用的移动新业务主要有:移动定位业务、移动短消息业务、小额移动支付业 务、移动娱乐业务和移动数据业务。移动通信新业务:18、移动定位业务的实现方法主要有网络独立定位,手机独立定位和联合定位三种类型。网络独立定位如蜂窝定位;手机独立定位如GPS卫星定位;联合定位法即利用 手机定位功能与网络定位功能的结合,典型代表是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AzGES。19、移动定位业务应用:1)安全方面一一

28、紧急救援和救助;2)追踪方面-汽车导航、车辆追踪、舰队追踪;3)记费方面基于位置和事件的记费系统;4)网络性能 方面移动性管理及系统优化设计:5)其他方面移动黄叶查询、防止手机盗打。20、移动多媒体消息业务(MMS),MMS支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以及他们组合方式的传输。MMS传输内容: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移动娱乐业务分类4个:移动游戏、移动视频、移动音乐、移动博彩。第六章通信行业法律法规及科技人员职业道德1、所谓电信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就是监督管理电信市场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国家电信条例在我国监督管理电信市场上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政企分开、破除垄断、 鼓励竞争、促讲发展原则。

29、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基础电信业务是指提供公共网络基础设 施、公共数据传送和基本话音通信服务的业务。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 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3、电信资源主要包扌舌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位置和电信网码号。4、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是2001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9号发布的,规定共9章49条。网间通信严重不畅,是指网间接通率(应答试呼比)低于20,以及用户有明显感知的 时延、断话、杂音等情况。5、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通信科技人员在从事通信科技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体现通信科技职业特点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

30、、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6、通信科学技术工作的职业特点:(1)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特点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2)从信科技劳动的目的和结果看,具有严谨性、准确性;(3)从通信科技全程全 网、联合作业的劳动过程看,具有高度的集中统一性;(4)从通信科技劳动的人际关 系看,一是具有广和远的特点,二是具有重要的特点。7、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1)热爱专业,忠于职责;2)造福人民,振兴祖国;3)勤奋求知,严谨治学;4)勇于探索,敢于创新;5)实事求是,追求真理;6)不畏艰险, 献身科学;7)同心同德,团结协作;8)谦虚谨慎,尊重他人。8、通信科技人员的行业道德:1)树立服务保障观念,不图名利地位;2)着眼全程全网,反对本位主义;3)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不图谋技术垄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