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说明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9540921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1.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说明(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部分总论第一章规划背景光福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又是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重要景区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经过多年的建设,光福镇综合经济实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均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上一轮总体规划由于受客观历史条件限制,无论从结构还是深度上都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时期的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需要,加之2001年光福镇合并了原太湖镇,镇域范围从57.9平方公里扩展到67.62平方公里,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同时,随着旅游休闲业的快速发展及现代工业和房地产的开发,光福镇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

2、,从保护和利用太湖流域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理念出发,对光福镇进行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十分必要。一、实现新时期苏州发展战略的需要进入新世纪,苏州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一种强劲的发展势头。城市建设速度远远超出了90年代末的预测,在人口与城市的增长压力下,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日益明显,为实现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无序发展的有效调控,市政府确定了“四沿”发展战略,即:沿沪宁、苏嘉杭高速公路建立与上海互补的、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长江培育与上海配套的冶金、化工基础工业片;沿太湖发展高新产业、现代物流及旅游休闲产业;沿上海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基础。光福镇位于“沿湖”发展战略圈内,编制好光福镇总体

3、规划,是实现市政府沿湖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光福镇实现突破的机遇。二、完善苏州市旅游产品结构的需求随着苏州新区的发展,绕城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城市道路如苏福路向西延伸,使得环太湖地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该区域风景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质量较高,是苏州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发展环太湖休闲旅游度假区是丰富苏州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举措。2004年第二十八届“世遗会”在苏州古城的成功举办,显示了一个崭新的完整的“三古一湖”(即古城、古镇、古园林、太湖)大文化、大旅游的格局正在形成,作为风景名胜区之一的光福镇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及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下,必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三、太湖生态

4、环境保护的需要苏州、无锡两市的生活、生产用水百分之八十取自太湖。近年来太湖作为围网养殖大闸蟹的生产区之一,其养殖面积大大超过了合理的范围,投放的大量饵料残沉湖底,加剧了水质的富营养化。民营企业布点较散,产业性质往往受到利益驱动,从事高污染项目,给周边山体、绿化、水域形成严重隐患,污染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保护好太湖水资源刻不容缓,光福地处太湖之滨,加强其生态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四、光福镇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光福镇的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编制了光福镇区总体规划,光福景区总体规划、光福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光福游览休闲区总体规划、太湖岛旅游总体策划方案等,这些规划对指导光福的村镇建设起到了重要

5、作用,但它们大多属专项规划范围,相互间有一定的交叉,缺少一种整体发展的思路。因此,编制一部能指导光福全镇空间产业布局和各项建设活动的总体规划是形势发展的要求。第二章规划编制重点1、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重构镇域城镇体系布局,追求城镇发展整体规模效益。从合并后的光福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前景和城镇格局的特点和问题出发,在综合考虑地区产业发展战略及实现战略而引起的产业结构转换等因素的基础上,把追求镇域城镇体系的经济效率化放在中心位置,形成一个能持久地促进地域经济繁荣的城镇群体格局和空间开发态势。2、确定新的城镇发展方向、性质与规模。在新的城镇体系布局指导下,充分分析论证城镇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与自身的

6、优劣条件,确定城镇的发展方向、性质和规模,以保证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向科学、合理、可行的方向不断前进。3、调整用地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功能布局制约了城镇的有机生长,在城镇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抓住机遇调整用地结构,优化城镇土地资源配置,达到土地利用个体边际效益与整体效益的最大化。4、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将进一步显露,影响了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投资环境质量,本次规划将着重从区域角度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5、保护城镇生态系统,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光福镇地处太湖之滨,迫切需要保护城镇生态

7、系统,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6、加强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的保护与利用,塑造特色鲜明的城镇形象。以发展旅游为契机,兼顾风景区的功能,在切实保护、恢复各类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优势与潜力,强调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塑造地域特色明显的城镇形象,营造国内一流的城镇环境。第三章 规划依据和指导思想一、规划依据 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9.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行政法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1985.6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国务院1993.63、地方法规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苏州市城市规划

8、若干强制性内容的暂行规定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4、相关规划苏州市城镇体系规划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5-2020)苏州市生态建设规划纲要苏州沿太湖地区发展策略研究(2005)苏州市旅游总体规划光福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光福游览休闲区总体规划1995年光福镇镇区总体规划2000年光福镇镇域总体规划2004年太湖风景名胜区光福景区总体规划2004年光福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年光福镇太湖岛旅游总体策划方案2005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二、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

9、坚持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及胡锦涛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理论为战略目标,协调城乡发展。2、突出“节约与集约”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突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对城镇发展的意义;强化自然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切实保护耕地;强化以“水”为特色的生态环境特点;建设具有地域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4、体现苏州市对光福镇城镇功能要求,合理确定镇域空间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和促进城镇的合理健康发展,增强城镇的综合实力。5、加强城镇经济发展对城镇建设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未来城镇建设中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应发展旅游服务业,并将之纳入苏州大旅游体系,提出多种旅游服务

10、产品及旅游服务体系。第四章编制技术探索1、从区域着手研究环太湖地区的发展,体现大旅游、整体性原则。苏州作为一个旅游大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树立大旅游观念、实施大旅游战略非常重要。光福作为环太湖地区的重要景区之一,也是苏州“三古一湖”大文化、大旅游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历史文化名镇,因此将其纳入苏州大旅游体系进行整体规划是本次规划贯穿始终的思路。2、从环境容量研究着手确定合理的城镇发展容量。依据上位规划即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关于光福镇的人口预测和本次规划采用的人口年增长率递推法确定镇域人口规模,再以合理环境容量校核该人口规模。参考国内外资料,景区合理环境

11、容量,一般不大于800人/平方公里。按此标准校核人口规模基本合理。针对可能出现的长假期间人满为患、设施不够,平时游客稀少、部分设施闲置等问题,规划强调新景点、新旅游内容的策划以及不同档次服务设施的配套。3、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产业发展策略突出以旅游业为龙头。规划强调以旅游经济为核心,强调旅游品牌的培育和打造以及旅游相关产品的开发。着重对旅游市场定位、客源、旅游消费档次、消费水平等方面作了研究,提出了不同于一般镇的旅游开发内容及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等。 4、重视资源利用,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链体系,将现有资源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规划将农业耕地、园地、林地以及工业用地等作为第三产业特别

12、是旅游开发的资源要素,丰富旅游内容,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发展。5、研究城市化模式,强调镇区高度集中,村庄按需分散。为了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在镇区集中发展第三产业用地,而村庄适度集聚,按需保持现有分散模式。通过组织培训,开发农户接待服务体系,将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转变。6、研究居住模式,有效控制城镇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通过确定不同地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合理的城镇建设规模。镇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15平方米/人;村庄分两类,一般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30平方米/人,旅游村庄可适当高于130平方米/人。7、名镇保护强调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通过规划

13、的合理保护以达到直接利用或观赏使用或研究使用。 光福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既是历史文化名镇,又是旅游城镇,本轮规划针对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旅游主题:即利用文化内涵打响文化品牌,突出地方特色。8、研究策划旅游服务体系,提出“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构建平台、加强培训”策略。强调多元化服务体系,即:既有镇一级服务体系,同时又有村一级服务体系,引导农村富余劳力向旅游服务业转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民素质、道德、能力等的培训,使农民既保持乡土风情,又有较好的自身素质,通过信息平台的构建,促进旅游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9、切实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合理的产业布局和高标准的污染防治,正

14、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保护各类生态敏感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重视土地、岸线等稀缺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培育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如:通过建筑节能、绿色交通、生态居住等措施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切实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五章规划范围与内容本次规划的范围分两个空间层次1、全镇域62.20平方公里。主要内容:协调村镇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按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已建区要求进行空间管制。重点在“区域空间的整合及空间管制”。2、城镇建设区及行政村(包括一个集镇)镇区划定镇区建设范围,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重点在“建设”。集镇2001年被光福镇合并之前的太湖镇中心镇

15、区,规划结合现状用地情况,合理安排各建设用地。重点在“控制和整治”。村结合光福镇实际情况,对镇行政村下辖自然村进行统一规划,重点在“整合和引导”。第六章规划年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光福镇的具体情况,确定本轮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02020年第七章上一轮总体规划回顾一、上一轮总体规划概况随着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为解决城镇自身发展以及周边乡镇及区域中心城市的积极衔接等方面的诸多新问题,2000年12月,由苏州科技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编制了光福镇镇区总体规划。

16、规划确定光福镇城镇性质为:历史文化名镇,环太湖国家风景区十三景区之一;吴县西南部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旅游重镇和花果、水产资源独特的江南名镇。规划确定镇区控制规模为:近期(2005年),镇区总人口规模为2.08万人,建设用地202.09公顷,远期(2020年),镇区总人口规模为3.12万人,建设用地312.95公顷。新镇区发展依托现有镇区拓展,创造一个新老镇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城镇布局形态。二、规划实施与评价上一轮总体规划对指导城镇各项建设与管理,形成具有巨大潜力与活力的农村物质空间起了积极的作用。动迁房和配套公共设施不断建设,一些工业企业不断进驻,镇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新镇区的框架也已经拉开,

17、发展前景喜人。但是从当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上一轮总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光福镇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招商引资进程明显加速,上一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规模、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目标以及用地布局都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同时,上一轮总体规划与现实发展还有一些脱节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对镇区合理的整治和调整不够,对老镇区的改造尚缺乏积极的引导作用;对镇区周边的自然资源缺乏合理利用;随着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增加,用地规模的需求与规划预期差距较大。通过对2000年版总体规划的回顾和实施分析,总结上一轮总体规划中科学合理的部分,找出规划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的部

18、分,研究实际建设中的问题,以便对本轮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有益的参考。第八章光福镇相关规划回顾一、相关规划规定对光福镇的概述1、苏州城镇体系规划重点建成环太湖旅游带,市区南部以吴中区的东山、西山、木渎、藏书、光福等地为支点,建成西山太湖度假区木渎东山环太湖旅游带,重点发展光福、西山、东山、木渎等传统景区,将吴文化、太湖风光以及现代旅游景观进行组合包装、深度开发。作为苏州重要的生态敏感区之一,太湖风景名胜区光福景区在保护措施上具有严格的要求,因此,规划区域的建设范围、开发强度等均需与太湖风景名胜区光福景区保护的要求充分协调。2、苏州市总体规划96版总体规划中确定苏州市的布局结构为“一体两翼”、“四角

19、山水”,包括光福在内的西南角成为城市重要的生态绿地带。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光福镇属苏州市西部控制建设地带。总体规划对西部控制地带提出的发展战略为:保育太湖山水的生态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地优用,努力打造国际著名的旅游休闲度假用地,规划突出了西部区域的旅游、休闲、度假功能。3、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暂行规定太湖沿湖岸纵深1KM为保护区,沿湖不少于300米的范围内除公共防护绿地、游览绿地外禁止一切建设。300米以外地区除休闲、旅游、度假设施以及低层低密度的一类住宅外,禁止其他项目建设,并控制建筑高度、形式、密度、容积率、绿地率指标及污水与废弃物的排放等。光福镇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著名风景名胜

20、区,在环境保护、建筑控制、视线走廊、道路、水系、绿地、标高、街景、管线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4、苏州市生态建设规划纲要主要内容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保护、长江洪水保护、苏州特色农产品产区保护。对光福的要求是:林鸟活动源和哺乳动物活动源,以及特殊农产品太湖猪的生产基地。5、苏州沿太湖地区发展策略研究2005苏州市沿湖发展总体策略:在以“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发展可相容、相关的产业,苏州生态安全布局中的重要的缓冲区和核心区,苏州市四沿发展战略之一。发展目标是以保护为前提下的相关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光福被列为“太湖休闲产业带”。主要功能有:生态保护功能、历史文化保护功能、休闲旅游功能、农业生产功能。五条

21、休闲产业轴线中涉及光福的有两条:太湖文化轴:苏州市木渎藏书光福镇湖太湖休闲综合轴:横扇横泾浦庄胥口藏书光福镇湖无锡6、太湖风景名胜区光福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性质:以植物奇观、湖湾渔港和宗教文化为景观特色,适宜开展游览观光、宗教文化游赏、休闲度假的太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之一。总体布局:规划布局为吴地文化观光区、山林宗教名胜游览区、太湖人家游乐区、生态民俗游览区及漫山湖岛观光区五个子景区。规划中将重要景物、景源分布的重要区域划为一级保护区,将次要景物、景源及其周边区域划为二级保护区,在景区范围内,将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区域划为三级保护区。规划将光福景区划为一级自然保护区、一级史迹保护区、二级

22、史迹保护区、一级风景游览区、二级风景游览区、三级风景游览区、发展控制区和外围保护地带。7、光福镇太湖岛旅游总体策划方案2005定位:太湖岛是一个以江南文化为主题的创意新颖、个性鲜明、引领时尚、浪漫梦幻的新型旅游休闲地。主题:江南锦秀太湖岛光福翡翠古渔村分区:将太湖岛划分为七个功能分区,即传统文化展示区域、传统文化保护区域、餐饮娱乐区域、生态休闲区域、生态康乐区域、会议度假区域和配套服务区域。涉及光福镇的规划很多:这些规划对指导光福镇的城镇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对本轮总体规划提供了较好的指导依据。二、与相关规划的协调上述相关规划考虑问题角度不同,范围不同,因而对光福镇建设的总体思路、保护目标

23、和方式也略有差异。涉及光福镇产业性质,基本上强调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两种基本思路:一是从整体发展角度强调生态保护为主;二是从实际景区开发角度,强调旅游开发。我们将光福镇农业耕地、园地、林地作为旅游要素,是对其旅游产业的强化,又将其划作禁建区,是对生态保护的强调,对于历史文化遗存资源,尽可能保护利用,并制定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对于秀丽湖光山色,限制大规模开发,以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统一,真正实现光福镇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镇域总体规划第一章城镇主要特征一、地理位置特殊,交通条件优越光福距苏州市中心21.5公里,濒临太湖,丘陵蜿蜒,河道曲窄,山径

24、崎岖,阡陌纵横。东与藏书镇接壤,南同胥口镇毗连,西滨太湖,北接东渚。随着千百年来的不断开发,目前光福镇的交通条件十分优越。苏福公路东接木渎镇、苏州新区;230省道纵贯南北,南接苏州国家太湖旅游度假区,北接312国道;浒光运河、木光运河横贯东西沟通太湖及京杭运河;苏州唯一的光福机场坐落在镇区东南侧。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光福历史甚为古远,素为吴中名镇,早在五、六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就有祖先在这一带劳动生息,繁衍后代,境内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石钵、石斧等文物。镇北虎山相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养虎之地,因此旧有“虎溪”之称,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建光福寺,镇因寺得名。市镇中心原在今镇区西南的

25、志里村(今庵前村),后移至虎山桥,唐宋间迁至今址,并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市镇,明清时,光福集镇为吴县六大名镇之一,民国以来,一直为区、乡、镇政府(公所、署)驻地。光福曾以她卓越的风姿使无数名流高士流连忘返,也赢得了无数骚人墨客的宠爱和赞美,陆龟蒙、范成大、倪瓒、高启、唐寅、文征明、王士禛、康熙、乾隆、沈德潜、姚鼐、龚自珍、冯桂芬、于右任、田汉等人,都曾在此留下了隽永耐味的诗画。三、气候温和、物产富饶光福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受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和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点。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茶叶、桃、杏、梅、李、桂花等,具有“十

26、里梅乡”、“桂花之乡”的美称,铜坑杨梅更是被誉为“吴中佳品”。此外,花木盆景、刺绣革丝、红木玉石雕刻等,也因为工艺精湛而名扬海内外。四、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一级风景名胜区之一,苏州市旅游名镇光福景区为太湖风景名胜区沿湖主要景区之一,地处太湖之滨的邓尉山麓,是一颗嵌入太湖的璀璨明珠。镇域内外丘陵起伏,群山环抱,真可谓山中有镇,镇中有山,境内河道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灌排便利,物产丰富,久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称。光福镇内小桥流水,古街塔影,四周群山环抱,绿水萦饶,是太湖风景名胜区中最富个性和特色的景区之一,光福镇内主要的山水景观资源为西崦湖、漫山岛;山岳景观有凤口岛岗

27、、西碛山、铜井山、穹窿山、马架山、蟠螭山等,泉水景观有七宝泉、夹石泉、白鱼泉、铜井泉、墨泉;植物景观资源丰富,有闻名于世的赏梅胜地香雪海,闻香采桂佳处西碛山、木荷生长极地带的卧龙山和古树名木等;另外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光福寺、光福塔、圣恩寺、司徒庙、石嵝、石壁、老镇区上的古街巷以及现代景观资源盆景园、烈士陵园等。五、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苏州的一颗璀璨明珠1999年,光福镇被列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列入了江苏省重点中心镇的行列。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既有古镇风貌,又具现代气息的新型城镇已经崛起,光福镇正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积极开发以名胜古迹和花卉苗木为主的生态型旅游环境,努力建成一个真山真水

28、、空气新鲜、环境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绿色植被遍地、工农业生产高度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江南旅游度假胜地。在不久的将来光福这颗太湖边的璀璨明珠将放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第二章镇域发展条件分析一、优势条件1、区位优势光福镇地处中国经济目前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圈内,区域交通通达,出行方便,在国家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引下,该地区的第三产业将得到空前发展。2、资源优势光福有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山青水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光福素以“花木之乡”名闻中外,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洞天福地”,良好的水质环境及空气质量

29、环境形成了光福镇绝佳的生态环境。3、政策优势2001年苏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原吴县市并入苏州市,分为吴中、相城两区,光福镇划归吴中区管辖,2002年光福镇又被纳入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辖范围,围绕着“三古一湖”(即古城、古镇、古园林、太湖)大文化、大旅游的格局正在形成,作为风景名胜区的光福镇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及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下,必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二、劣势条件1、旅游开发滞后,知名度不高开发滞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沿太湖还未建成具有鲜明旅游主题形象的拳头项目;二是由于苏州古城的魅力和影响力超过太湖,因此导致苏州旅游热点在古城;三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机制不灵

30、活。2、度假休闲产品未形成统一品牌,特色不鲜明太湖休闲度假品牌的特色还不鲜明,没有形成对游客足够的吸引力,虽然光福镇域范围内景区景点比较多,但是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3、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不完善现状土地利用较混乱,度假功能不明确,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规模小,级别低,将来旅游产业将是光福镇的主导产业,需要有较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否则将无法打出光福镇旅游这一品牌优势。三、发展机遇1、苏州市的城市建设已走在全国地级市的前列,尤其表现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已经体现出高度城市化的地域特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在全市域范围内展开,极大地提高了市域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光福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

31、有利保障。2、全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在市场导向下,农村人力资本和资金向城镇集聚,为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3、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光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苏州较高的科技、教育、文化发展水平,成为其接受知识经济辐射和影响的基础,有利于新型产业模式的转变,为光福通过知识信息的共享,开展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及区域竞争力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积极的影响。4、世博经济成为光福镇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2002年上海申博的成功,为上海和周边其它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世博经济这一超级引擎,将推动上海和周边城市在旅游、会展、物流、建筑

32、、商贸、城市规划和建设等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发展,加强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的经济合作,形成错位发展,互为补充,有利于上海周边城市的经济大发展。5、随着长三角整体经济结构和调整的升级,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休闲业、体育健康产业、文化产业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6、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的提出对光福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四、潜在威胁1、区域竞争江南名镇众多,相互间为争夺游客市场竞争激烈。环太湖各镇间发展产业比较雷同,对做优做大做强光福的主导产业构成威胁。2、生态环境问题由于人为因素,使得围湖养殖和沿湖开发对太湖沿岸湿地保护形成压力,化肥农业的发展造成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农作物品质下降已成

33、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农田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太湖生态环境正逐步衰退,如不加以保护,其吸引力将逐步丧失,自然於塞,部分岛屿开山采石后岩石裸露等都影响了光福镇的整体环境风貌。3、片面追求GDP指标制约光福整体发展城镇之间的竞争仍不能摆脱以GDP为最主要衡量指标的阶段,未能综合评价城镇的竞争力,上级政府未能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因此工业区的开发仍是镇政府的主要任务,给光福景区的保护与开发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第三章 镇域发展战略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发展战略(1)、区域开放及创新战略主动接受苏州市区、度假区等周边城市、城镇的经济辐射。突出光福自身产业特色,加强经济的辐射和扩散功能。重点发掘国内市场

34、,加大区域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及经济竞争,实施区域开放战略。同时,面对激烈竞争的形势,光福经济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有竞争力的创新环境,创新进取精神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聪慧智巧的光福人应该充分挖掘吴文化内涵,使光福成为一座具有创新精神的历史文化名镇和旅游城镇。(2)、旅游先导发展战略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光福风景区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为依托,加快旅游开发和旅游服务基地培育,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并以此为先导带动三产全面发展。(3)、城镇化战略以推进城镇化进程为目标,尽快形成以镇区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发展格局;有计划的迁并小而散的农居点;按

35、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使镇村有序发展。以镇村体系结构为框架,合理调控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区域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创造出相互融合的环境、社会、经济联合体,实现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4)、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光福境内水网密集,山体众多,森林茂密,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最艰巨的任务,规划应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5)、人文资源的保护战略光福蕴藏着许多吴文化的精华,太湖周边细腻、精致的民俗文化也十分值得挖掘,利用吴文化的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推动光福经济的发展。(6)、整体性战略光福、东山、西山同处苏州环太湖地区,强调其整体性,共同加强环

36、太湖休闲度假区的建设,把苏州环太湖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国内著名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2、城镇现代化量化指标城镇现代化是城镇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适应并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现代化城镇的基本特征是:资源高效利用;人口素质良好;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达;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政治昌明、法制健全、治安稳定。由于城镇发展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很难确定城镇现代化的绝对标准。评估光福镇城镇现代化的水平可参照江苏省以及苏州市城镇现代化的指标相对判断。江苏城镇现代化参考指标体系指 标 名 称江苏全省规划目标(2020)国际一般标准标准一经济类1.人均GD

37、P(美元)60001000080002.第三产业占GDP()5050553.R&D占GDP比重22.12.54.经济外向度()503560二社会类1.恩格尔系数()357074三文化类1.人均图书占用量(本)203030四教育类1.劳动力文化指数(年)812102.青年人口受高等教育比重()202025五科学技术类1.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050502.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人)80010001200六居住水平类1.人均居住面积(M2)1515152.每万人口商业服务网点数(个)300500500七基础设施类1.人均道路面积(M2)1513202.人均用电量(千瓦时年)206020003000

38、3.人均生活用水量(升日)2503503004.燃气普及率()9990100八环境类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1015102.绿化覆盖率()4040403.SO2年日平均浓度(毫克立米)0.060.024.悬浮物年日平均浓度(毫克立米)0.090.065.城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100956.城市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5556苏州城镇化指标体系(建议)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2020年经济城市化1人均GDP(美元)20000 2市区GDP比重(%)503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54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30000人口城市化5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56非农劳动

39、力占总劳动力比重(%)807城镇登记失业率(%)4011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1212污水集中处理率(%)9013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下14人均年收入40000元生活城市化15恩格尔系数(%)75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00001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19万人拥有高校生数(人)300资料来源:苏州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光福镇位于苏州市,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化指标体系也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略低于苏州市平均水平。光福镇现代化指标体系(2020)城市现代化指标指标名称指标值规划管理1.城镇规划和城镇体系具有权威性、预见性和弹性2.城镇管理规范化

40、、法制化3.具有健全的立法和监督机构人口素质1.识字人口比例90%2.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比例35%3.平均预期寿命75岁4.平均每个医生服务的人口数2005.人口自然增长率2.06.婴儿死亡率2生活质量1.恩格尔系数35%2.人均居住面积30m23.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300升/人日4.饮用水质达标率100%5.电话普及率90%基础设施1.具有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2.镇人均道路面积12m23.能源供应保证率80%4.燃气普及率85%5.自来水普及率100%6.排水管道成网、雨污分流90%7.环卫设施齐全生态环境1.工业废水处理率100%2.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5%3.绿化覆盖率70%4.人均公共

41、绿地面积12m25.大气中SO2年平均浓度0.02mg/m26.环境噪声平均值55db7.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经济结构1.镇域城市化水平55%2.非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37%3.人均GDP8000美元4.第三产业占GDP比重60%5.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50%6.城镇待业率3%3、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立足区域全面提升第三产业规模和层次。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市场应变力和竞争力的经济格局。经济发展目标是动员全体人民为之奋斗的纲领,因为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城镇规划的重要内容,城镇各项建设应与经济发展的战略布置相协调

42、。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阶段:(2006年2010年)主要目标是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经济实力,初步建立起结构优化,运转高效的经济构架,初步达到城镇现代化水平。本阶段末全镇实现GDP(地区生产总值)27.1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实现GDP4.52万元。GDP产值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8:53:39转变为2010年12:45:43,继续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本阶段末镇域城镇化水平达到4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2010年末镇域常住人口(不包括度假区协调区)控制在5.50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第二阶段:(2010年2020年)主要目标就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全镇的

43、经济实力,使镇域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建立起完善的市场体系。本阶段末全镇实现GDP产值58.51亿元,年均增长8%,人均实际GDP8.27万元。本阶段末全镇GDP产值产业结构调整为10:35:55,第三产业的比重继续扩大。本阶段末全镇城镇化水平达到60%,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适龄学生的高中入学率达100%,初中教育普及率达100%,青年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重达40%,文盲率接近0。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至30%左右。社会和医疗保障覆盖率达100%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75岁。文化事业蒸蒸日上,馆藏图书人均拥有量0.5册,电视机普

44、及率达95%,文化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30%。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煤气普及率达100%,电话普及率达100%。继续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2020年末镇域常住人口控制在5.67万人左右,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按2.0控制。5、环境保护目标至规划期末镇域绿地率达到70%以上。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96)的二级标准,严格控制有大气污染的项目发展。水环境保护目标: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镇区范围内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提高到100%。声环境保护目标: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城市区域噪声标准规定的二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55分

45、贝。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政府管理部门分配的问题控制额度以内。6、城镇建设目标至规划期末镇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0%,镇域内的镇村体系规划布局明确、合理。合理组织城镇各项功能用地,形成相对合理的功能布局、运转高效有序的城镇结构,同时利用区位优势,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建设便捷畅通的对外交通和城镇道路体系,完善道路系统的骨架结构,配置为各级道路服务的通讯、给排水、供电、供热、有线电视、消防、垃圾处理站和公厕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提高道路的服务功能,构筑网络化道路系统。建设规模适中,服务半径合理,联系方便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体科技、教育机构、医疗保健和集贸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安全舒适、环境优美的人居

46、环境,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快智能化小区建设。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加大管理力度,逐步建立起城镇建设信息库,建立起适合本镇的一套完整的城镇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管理,使土地资源、规划投资、管理水平转化为建设效益。二、 产业发展战略1、产业总体结构发展现状分析70年代前经济结构单一,是纯多种经营农业经济。80年代兴起乡镇工业,90年代兴起第三产业,在农村出现了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结构格局。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使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90年代后期,民营工业迅速崛起,更进一步推动了一、三产业的辅助发展,从而使一、二、三产业良性发展。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减少,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变化比较平稳,经济结构

47、呈现出二、三、一发展态势。2、产业结构问题识别农业结构农业结构仍处于初始阶段,农业结构仍较单一。根据光福第一产业区位商分析,目前光福镇林业资源在区域中的优势比较明显。农业生产的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然而光福农业科技人员较少,科技力量支撑不足,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经营者基本上以分散、个体的形式小面积生产或小型规模化生产,缺少规模化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农业产品流通系统不健全。 光福镇第一产业区位商(2003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光福(万元)4141585623067960比重(%)1.5659.758.6930.00苏州市(亿元)22.430.6111.5026.28比重(%)36.

48、881.0018.9143.21LQ0.0459.750.360.69注:农林牧渔的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LQ(区位商),也称集中度指数。城市某部门在所处区域的区位商等于城市该部门GDP产值在该类产业中的比值与区域该部门GDP产值在该类产业中的比值的商。它反映了所研究的部门在区域中的优劣地位,一般来说,LQ大于1表示在区域中有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工业结构 现今光福的工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吴中区各镇工业总产值中列第五位(2003年)。 目前工业经济是光福的主体经济,现已形成以丝绸、工艺、建材、轻纺为龙头的工业体系,刺绣工业遍布各个家庭,有达万名绣女绣娘,为苏绣的生产基地之一,桑蚕

49、生产进一步开发,将发展丝绸一条龙的生产。光福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含量较低,工业小区内现有的企业大多数并没有达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2003年镇村工业主要经济单位数(个)工业总产值(现行价)资产总计年末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产2003年2003年为2002年%2003年2003年为2002年%合计338330434431747444908429910855124.2852527158.6长桥25034705219753078730121110148.8111315150.6甪直359469765472910219166285396124.7183867119.8车坊2021103225

50、44203139823445240.619146321.5郭巷150132254455212689818630130.810957101.3藏书116125076594673745726833105.119345101.8木渎762574541450071207384224474121.3169673123.3胥口14734044619056212551364509121.745334119.4横泾12581550348322058915206118.512432115.7浦庄11089122303501776814350132.312525119.9渡村2941674564455024501

51、25072114.422435170.2东山348169916499202736424856123.218388123.2光福153220088921754774637565113.431115117.6西山40761282513610775697647.4712682.6第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新兴产业发展加快,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房地产业、饮食业、娱乐业、宾馆、商店、建筑业、运输业的发展。创新源先天不足,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需要大大加强。旅游业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由于旅游内容不够丰富、旅游景点没有完全开发、旅游设施不够完善,旅客在光福滞留时间

52、并不长,使得旅游效益受到很大影响。三、产业发展方向1、农业发展以保护资源、环境、景观为前提,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原则,结合风景旅游,重点发展以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保持发展种植业、渔业,加强苗木、花果等特种农副产品的生产优势;适度发展都市型农业。2、第三产业发展利用太湖风景名胜区良好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环境,充分发掘旅游项目,融入大苏州旅游发展体系。3、工业发展以工艺、特色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有地方特色、符合环保的工业为主,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同时安排由太湖旅游度假区搬迁过来的高新技术产业。第四章 镇域“四区”划定及空间建设管制一、空间建设分区光福地处太湖之滨,生

53、态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是光福镇域规划的重点之一,为了避免不合理的开发对生态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规划对镇域空间实行建设管制,将镇域空间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控制。1、禁建区禁建区将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重要区域,原则上禁止城镇建设行为,包括所有的湖面、除超低强度建设(少量景点配套)范围以外的环湖1000米范围、山体、林地(包括苗圃)、河渠水体、基本农田、果园等不可建设用地。 在禁建区内,禁止任何新的开发建设项目,除市政设施以外的已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应逐步迁出。2、限建区限建区包括外围村庄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及部分生态控制区用地等,其空间

54、管制要点为:限制开发,并长期预留,村庄建设用地集中发展。限建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光福镇发展旅游度假产业的战略目标,在充分考虑保护生态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划定的以旅游度假为主要功能的超低强度的最大可开发范围,但并不是必须开发的用地。在限建区中规划强调超低强度建设。规定该区域中容积率不得大于0.2,建筑密度不得大于15%,建筑高度不高于2层,檐口高度不超过8米,绿地率不得小于65%。依据苏州市强制性规范规定,沿太湖纵深1公里为生态走廊,山体沿山脚纵深1公里为控制区,考虑到光福镇域二分之一用地面湖,内部用地又以山体为主,可建设用地有限,因此为适应光福镇发展旅游度假产业的战略目标,规划允许在主要景

55、区附近有条件地建设少量旅游配套设施用地,但建设指标及用地性质必须满足规划要求。 3、适建区 本次规划确定了适建区范围,增加地主要由一般农田转变而来。其空间管治要点:一是紧凑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防止城镇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和过度开发,控制征地规模。4、已建区已建区是指镇域范围内已建成区域。5、“四区”面积“四区”面积分别为:禁建区总面积4348公顷,占总面积的69.91%;限建区总面积1229公顷,占总面积的19.76%;适建区总面积471公顷,占总面积的7.57%;已建区总面积172公顷,占总面积的2.76%。二、空间建设管治1、空间建设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实施镇域二三产业人口向镇区聚

56、集、工业企业向镇区工业园区集中、农林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战略,镇域空间建设贯彻“紧凑建设、集聚发展”的原则。村庄发展用地形态组织充分兼顾公路的畅通性和村镇居民出行的便捷度,避免村庄沿公路两侧成带状开发,以“组团状”的形态发展为主。根据国家城乡建设标准,充分考虑现状村镇建设水平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从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高村镇服务水平出发,规划光福镇域人均建设用地,按镇区和村庄划分为两个层次。镇区:115平方米/人;村庄分两类:(1)、特色村落,保持现有村落格局;(2)新建:130平方米/人。2、主要用地规划控制要求居住用地镇区以成片开发为主,控制村庄建设规模,新建住宅以低层为主。工业用地光福镇

57、域仅在镇区南部和东部保留部分工业用地,以农林加工业及旅游纪念品加工业为主,禁止在乡村发展工业用地。道路用地镇域路网密度控制为68公里/平方公里。城市绿地镇区人均公共绿地大于12平方米。农业用地鼓励区内的闲置用地转化为农业用地,禁止农田抛荒。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除国家重点项目需要使用耕地外,区内的基本农田严禁用于建房、建窑、建坟、挖塘、取土和堆放物品。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无法避开区内基本农田的,应经法定程序修改规划,并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严格审批用地。为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加大投入,对后备资源进行开发,占补平衡。林业用地严格执行森林法,保护森林和林地,林业用地地区的土地主要用

58、于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及服务设施使用,不得擅自转变用途。严禁各类建设占用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及其他各种防护林的用地。景区与文物古迹用地景区内的土地必须服从保护需要,严格执行保护区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景区内除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筑外,禁止建设其他各类建筑,对影响景区的其他用途,应按要求调整。对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其本身价值和环境特点,设置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建筑和环境均要按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条例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状、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做到“修旧如旧”,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申报,现有影响风貌和环境

59、建筑物、构筑物必须拆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应控制其周边的环境,使建设活动不对它造成干扰,应控制周边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材料、色彩等。在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协调区,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第五章 城镇性质与城镇规模一、城镇性质1、城镇性质分析光福镇地处太湖之滨, 198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太湖风景名胜区13个景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花果鱼米之乡,也是太湖风景名胜区中最富个性和特色的景区之一。1999年被列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列入了江苏省重点中心镇的行列。根据光福镇目前的主要产业特征和未来发展条件的综合分析,确定光福镇的城镇性质。2、光福镇镇域的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