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考察报告 提升化工园区竞争力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9540001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日韩考察报告 提升化工园区竞争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日韩考察报告 提升化工园区竞争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日韩考察报告 提升化工园区竞争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日韩考察报告 提升化工园区竞争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韩考察报告 提升化工园区竞争力(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提升化学工业园区竞争力的必要性日韩考察报告2005-04-072005年3月13日至27日,我随南京化工园赴日韩考察招商。期间,除参加南京市政府在韩 国汉城、日本东京举办的两场投资说明会外,还重点拜访了韩国的SK化学、韩华石油、东洋制铁 化学、GREENSOFT化学和日本的明和产业、大赛路化学、双日化学、伊藤忠及三菱瓦斯、三菱化 学、触媒化学、出光兴产、东洋工程等知名的化工企业。通过交流,初步了解了日韩企业的投资 意向,同时他们也对我省投资环境和有关开发区建设的提出了想法和建议。对比国外知名化工园 区的发展,深感我国化学工业园区提高竞争力和错位发展、特色竞争的必要性。一、世界知名化工园区发达国

2、家的化工区具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但十五年前,美国休斯顿、日本鹿儿岛、荷兰鹿 特丹等地引入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投资相互渗透,从而使资源得到充分 利用的“一体化”理念,使化学工业园区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许多著名的石化区。如:比利时 安特卫普化工区。该化工区位于欧洲中心,毗邻欧共体总部布鲁塞尔,地处公路、铁路、水路网 络相交处,是无与伦比的货物储存与分配中心。安特卫普港货物的装卸速度、效率和质量举世闻 名,其中原油、石油产品、化工产品等液体散货占港口吞吐总量的26%。安特卫普港总面积140 平方公里,化工区面积35平方公里,化工区内的企业归属不同的投资者(巴斯夫占6平方公里),

3、但能形成一体化,即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投资相互渗透,从而使资源 得到充分利用。在安特卫普化工区,虽然生产界区模糊,但产权清晰、财务关系协调。在化工区 内,生产企业与独立仓储公司的关系,电网、管线、天然气管道等管道投资公司与生产企业的联 系、交流,都为化工区企业提供了具有竞争性的服务价格和合理的公用工程,企业之间都依靠规 范的运作机制,从而达到企业间长期稳定的协作。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企业稳定地扩展自己的经 营优势,减少竞争对手,减少科研经费投入风险,且更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为规范化工区内投 资企业的行为,巴斯夫在管辖区内设有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下设7个专门委员会,制定管理

4、法规。此外,安特卫普港务局也设有管理委员会,由在化工区内建立的检查监督委员会实施监督。走以港兴区的发展道路,铁路、公路系统十分发达、便捷,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使投 资者纷沓而来。德国路德维希港化工区:路港化工区是巴斯夫总部所在地,是一个已有135年历史的老化工 基地,化工区内的企业都由德国巴斯夫公司独家投资的。化工区占地7平方公里,内有350套装 置,公司总员工数44000 (包括科研开发人员和总部管理人员)。1996年,路德维希港销售额达 到129亿美元,区内有三套光气反应器装置,光气总量6.1吨/小时,平时厂区内有3万人在作 业,邻近居民区居民总数达21万多人,巴斯夫总部办公楼距最近

5、的光气生产装置不到200米。路 港沿莱茵河畔布局,全长6Km,现已聚集了 200多个厂家,全为巴斯夫独资或控股,产品有8000 多种,其产品形成了树形的产业链,最上面是炼油,乙烯的源头产品生产,中间树茂密的地方是 中间产品和下游产品,树下是无机化工产品。产品与产品之间上中下游关系紧密。路港在十五年 前开始引入一体化的理念,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其一体化已经从“生产一体化(integrated production)、专有技术一体化(know-howverbund)、能源资源共享一体化(conserving energy and resources) ”发展到了 “与当地社区共发展(working

6、with local communities)、与客户合作一 体化(cooperation with customers)、员工网络一体化(employee network) ”,形成了管理完善、 理念超前的化学工业园区。十五年前的今天,路港的环境污染情况就像今天中国一样,经过近十 几年的整治,现在的路港已经可以和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的环境媲美附近居民就在五十公里之 内,环保安全的计算机一体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的典范。新加坡玉廊石化区: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面,首都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境内自然 资源匮乏,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出口、航运、金融为主。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船用燃 料油和航

7、空煤油的需要,新加坡大量发展炼油工业。目前,新加坡已经成为继休斯敦、鹿特丹之 后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石油转口贸易中心。1984年石化联合企业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乙烯装 置规模为年产量30万吨/年;1996年,石化工业产值为220亿新加坡元(相当于156亿美元), 仅次于电子工业居第二位;1997年,石化联合企业二期工程建成投产,乙烯的装置规模为年产量 51.5万吨/产值为270亿新元(约合163亿美元)。规模更大的石化联合企业三期工程已列入计 划,其乙烯单装置生产能力将从原计划的50万吨/年进一步扩大到100-102万吨/年。新加坡政 府和日本新加坡石化有限公司各出资50%成立的新加坡石化公司

8、,在一期工程投产后,新加坡政 府将其股份分两次转让给外企,全部由外企经营;二期工程也全部由外企经营,政府仅强化基础 设施建设。新加坡玉廊石化区是在十年前开始将周围的化工企业集中到玉廊并开始实施其一体化 的战略战策。由于其一开始建设起点就高,由政府直接管理和建设,并按市场化进行运作,在实 施一体化建设后,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统一管理和集中应用,虽然占地不大, 但早已成为世界上管理规范、环境等规划超前的现代化化学工业园区。国外化学工业园区“生产一体化、专有技术一体化、能源资源共享一体化”,已经实现了或 正在朝“与当地社区共发展、与客户合作一体化、员工网络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其成熟的

9、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大型化工基地的特点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起点高,规划超前;二是环境保 护意识强,坚持可持续发展;三是劳动生产率高;四是重视研究开发工作;五是重视对市场的研 究和预测;六是一切按照经济规律运行。二、国内化工园区概况我国化学工业园区的建设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决定在部分沿海地区建 立经济特区,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一方面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优势,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另 一方面通过特区带动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经济特区的巨大带动 作用下,许多地区兴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区也随之在

10、上海和江苏的 南通、泰兴、张家港等少数地区出现。利用资源或临港优势,建立化学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 发展化学工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原化学工业部根据国内化学工业园区发展的动 向,在编制全国化工“九五”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大集团、大化工”的战略构想,并从当时 的条件和可能出发,规划建立18个大化工基地和15个精细化工基地,期望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带 动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随着“九五”规划的实施,1998年以后,一些经济相对发达 或区位优势相对较好的地区,建设化学工业园区的热潮进一步升温。长江经济带以及广东、浙江、 福建等省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化学工业园区。目前,沿长江的七省二

11、市分布着几十个正在建设或 规划将要建设的化学工业园区,下有江苏的南京、常州、苏州,上有四川的沪州和重庆的长寿等 各具特色的化学工业园区;广东的惠州、茂名和福建的泉州均以大型石化企业为龙头设立园区, 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浙江的嘉兴、上虞和宁波正在建设以新型材料加工、精细化工为主的不 同特色的化学工业园区。这些园区都建设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效果显著。进入2000年以 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化学工业园区的建设进一步向华北、东北和环渤海地区辐 射,天津、大连、青岛、沧州、齐鲁等地根据资源优势和企业

12、发展的需要,也相继规划建设了一 批化学工业园区。这些园区的建设多与老企业改造和搬迁相结合,不仅带动了老企业的优化升级, 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如黑龙江省依托大庆的石化资源,逐步形成了哈大齐牡石化产业带,已有 60%的项目开始实施,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目前经省级以上 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化学工业园区50个,在建的和即将建成的各类化学工业园区有300多个,沿 江沿海的化学工业园区有七、八十家。发达国家建立工业园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今世界建立工业园区依然是发展经济的一种 潮流。我国化学工业园区的建设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势头迅猛。近十年的实践证明,建设化学 工业园区,对

13、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培育和提升化工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快化学工业 园区建设,促进化学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已成为发展化学工业的一种重要战略方式。目前,我国 化学工业园区数量已经不少,但发展不够平衡。其中,部分园区如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宁波北伦 港化工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等起点较高,定位明确,特色突出,管理和服务功能齐全,招商引 资有较强的吸引力,园区建设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还有部分园区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引进了一 些项目,但园区项目间的关联度不强,特色不够突出,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再有少部分园区建设存在盲目性,定位不明确,管理不善,挂了名、圈了地,但是引入的项目很 少,对进入

14、园区的项目也不做筛选,环境污染严重,园区建设存在较大差距。综合各地化学工业 园区的建设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设过热,有深水港口的地方,几乎都在 建设或申请建设化学工业园区,有一哄而上之势;二是特色不突出,产品雷同,出现了低水平的 重复;三是有的园区圈地过大,基础设施与项目建设不配套,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四是有的 园区缺少科学规划,建设的随意性较大;五是有的园区为了招商引资,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越权 出台所谓的“优惠政策”,搞不公平竞争;六是服务与监管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少数管委 会急需提高工作水平。总体来说,与国外著名的化学工业园区相比,我国的化学工业园区还处在刚刚起步阶

15、段,招商 引资是目前园区的核心工作。个别园区如上海化工业区的主体项目正在开始建设并将形成一定规 模,并开始考虑其一体化的建设,提出“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 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而国外的化学工业园区十年前已经开始一体化的建设,目 前已经发展到了“与当地社区共发展、与客户合作一体化、员工网络一体化”,从这点上来看, 我国的化学工业园区与国外的化学工业园区差距至少有十年。我国很多化学工业园区目前仍处于 盲目的建设阶段。如何借鉴国外化学工业园区成熟的发展经验,突出优势、准确定位和战略化发 展,关系到园区的生存和发展,是每个化学工业园区的建设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迫切需

16、要解决的问 题。目前中国化工园区中国家级石化基地有二家:分别为上海化工业区和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省 级以上的化学工业园区有50家,沿江沿海的化学工业园区有几十家,在建的和成型的有近300多 家(详见下表)。中国化学工业园区一览表序号园区名称所在城市行业特色面积(km2)主要投资商 分类1石楼高科技化学工业园区北京精细化工II2淄博高新区淄博市医药、精细化工7.04平 I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青岛市石油化工220平方 凯联等 I4宁阳化学工业园区山东省泰安市IV5鲁南化工园山东省滕州市木糖、木糖醇、水煤浆气化延伸10 IV6齐鲁化学工业区山东省淄博市碳一化工和煤造气,扩建乙烯、丙烯深加工42.1

17、1伊斯曼、中 石化 II7东至香隅化学工业园区东至市醋酸 IV8合肥化学工业园区省会合肥市12 IV9莆田临港化学工业园区福建省莆田市 炭黑、丁苯橡胶、硅油10.08 I10泉港石化工业园区 福建省泉州市炼油、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醋酸、醋酸乙烯、 聚乙烯醇25埃克森、沙特阿美、LG、福建石化 III11厦门海沧石化区福建省厦门市聚酯切片、PX、感光材料、精细化工等17.7柯达、华亚、鑫 冠等 I12蓝星兰州新材料化学工业园甘肃省兰州市聚碳酸酯、聚甲醛、多聚甲醛、烧碱、甲醛、双酚 A.X业硅 II13虎门化工区 广东省东莞市大型石化产品深加工及集散基地19 II14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广东

18、省惠州市乙烯、苯乙烯、环氧丙烷、多元醇27.8 Shell、中国海洋石油 III15茂名石化工业区广东省茂名市炼油、乙烯43.91中石化 II16汕头南区石化工业区广东省汕头市以每年650万吨原油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丁烯、笨二甲酸、聚酯切片、PTA等10汕头海洋集团等 II17珠海临港工业区石化基地广东省珠海市PTA、合成树脂、丙烯酸、乙丙胶、C4、PVC和天然气仓储29 BP、中国台湾长兴集团等 I18沧州临港化学工业园区河北省沧州市PVC树脂、原盐、精制盐、欧青颜料100 I19石家庄石化区河北省石家庄市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30 II20大庆高新区宏伟、兴化、林源化工区黑龙江省大

19、庆市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26.48II21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 环氧树脂、丁苯胶、聚甲醛、苯乙烯、化工品集散地 12杜邦、陶氏、雪佛龙、优尼科、长江国际港务公司 I22常熟国际化工园江苏省常熟市有机氟深加工、工程塑料合金和塑料专用料、生物化工和医药化工等5阿托菲纳(法)、大全氟化工(日)、三爱富IV23中国精细化工(常州)开发区江苏省常州市氯化苄、氯化橡胶、特种聚碳酸酯、印染助剂30IV24海门青龙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海门市蒽醍系列染料中间体、低毒农药IV25淮安盐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淮安市8 IV26灌南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连云港市2 I27南京化学工业园区 江苏省南京市

20、乙烯、丙烯酸酯、己内酰胺、碳一化合物45 BASF、DSM(荷兰)、CELANESE (美国)、中石化 III28观山精细化学科技园江苏省南京市磺酸、对甲酚、苯甲酸2.8 IV29南通经济开发区化工区江苏省南通市新型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功能性新材料20东丽(日)、帝人(日)、ICI(英)、ITT (美)、法液空、三德(新)、合成橡胶(中国台湾)等 I30北新镇沿江精细化工园江苏省启东市 科氏(美国)、南帝化工(中国台湾)、奇美和国亨(中国台湾)、亚洲浆纸业 I31阜宁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盐城市 12 IV32峰山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宿迁市25 IV33沐阳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宿迁市IV34中国精细化

21、工(泰州)开发园区江苏省泰兴市氯乙酸、聚丙烯酰胺、靛兰、a-毗咯烷酮20阿克苏、诺贝尔、SNF (法)、泛亚集团(新)等 IV35射阳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盐城市聚氨酯树脂、对苯二酚10 IV36盐城沿海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盐城市精细化工、医药10 IV37盐城龙港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盐城市IV38盐城双港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盐城市5 IV39陈家港化学工业园区江苏省盐城市IV40镇江国际化工园江苏省镇江市工程塑料、沥青、造纸20 I41大连石油化学工业园区辽宁省大连市炼油、乙烯、精细化工I42抚顺精细化学工业园区辽宁省抚顺市IV43庆阳化学工业园区辽宁省辽阳市医药、染料中间体2 IV44上海化工区奉贤

22、分区上海市IV45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市化工区乙烯裂解、氯碱、聚氨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苯酚、丙酮29.4 BP、中石化、上海石化、BASF、Bayer、华谊等III46山西煤化学工业园区山西省 草酸、甲酸钠、甲酸 IV47山焦煤化工园山西省临汾市IV48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陕西省榆林市甲醇、醋酸、煤炭、天然气13.2 II49西部化工城 四川省泸州市1.4-丁二醇、甲醇12泸天化 IV50天津经济开发区化工区天津市汉沽区 海洋化工、石油重化工、乙烯20陶氏等 III51吐鲁番石化工业区新疆区吐鲁番市甲醇、马来酎、液化气50 II52萧山工业园区 浙江省杭州市IV53鹰鹏化学工业园区浙江省金华市

23、0.23IV54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 浙江省林海市 国际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20 I55宁波大榭开发区浙江省宁波市聚酯、乙烯47 I56宁波化学工业区浙江省宁波市合成材料、有机原料、精细化工56.22 I57宁波经济开发区生物化工园浙江省宁波市 0.6 I58衢州精细化学工业园区浙江省衢州市氟化工基地0.7 II59浙江杭州湾精细化学工业园区浙江省上虞市染料、涂料、生物化工10浙江龙胜集团I60马鞍三江化学工业园区浙江省绍兴市精细化工、生物化工、高分子化工、节能型环保化工和 高档织物染整2IV61桐乡化学工业园区 浙江省桐乡市IV62长寿化学工业园区 重庆市长寿 天然气化工产品、甲醇、醋酸、乙酸

24、乙酯15 BP、中石化 II63重庆盐气化学工业园区重庆市万州IV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化学工业园区按照成立的条件和特点,其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种 是充分利用沿江沿海水资源丰富的条件及有深水码头的优势建设的化学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长 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些园区依靠自身的有利条件及地域优势,吸引了许多境外企业包 括跨国公司前来投资。这种类型的化学工业园区有浙江杭州精细化学工业园区、宁波大榭开发区、 厦门海沧石化区、张家港扬子江化工区、珠海临港石化工业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等17 家化学工业园区。这些化学工业园区有的虽然没有雄厚的石化基础,但由于临港临海的独一无二 的自然优势,原料可

25、以通过进口或国内输送解决。如果产业定位准确,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化工 集聚地和重要的化工品输送港,也可以发展成具有特色产业的集聚地。这些化学工业园区将成为 中国未来化学工业园区的第二集团军,是中国未来石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之一。再一种是依托大型石化企业建设的化学工业园区,这类园区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 立上中下游的产品延伸加工,形成关联紧密的产业集群。这类化工园中有一种是以老企业雄厚的 产业基础或特色产品为核心建设的化学工业园区,这些园区产业基础扎实,产品特色明显,对外 商和其它投资者也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些化学工业园区将继续发展其中下游产品,形成一定规模 的化工集聚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

26、是中国石化发展的集聚地,但由于受到上游乙烯规模的影响, 很难发展成为世界级规模的化工区,因此这类化学工业园区应在上游原材料的瓶颈问题上寻找突 破口,朝世界一流的石化区进军;或以低成本、集中和服务为基点,整合内外资源,依靠科技进 步和集约经营打造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示范地、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地。这类化学工业园区有齐鲁 化工区、长寿化工区、大庆高新区等等共13家。中国大型乙烯生产装置有数十套,可以这样说, 谁具有大型乙烯装置,谁就具备了成为大型石化集聚地的基本条件。还有一种是既以老企业雄厚的产业基础又在园区内将建或已建大型上游石化生产装置,同时 又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将原来分散在城区的化工企业集中搬迁而

27、建设的化学工业园区,这些园区 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既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其发展目标将锁定 在美国休斯顿、比利时安特卫普等世界一流化学工业区,这类化学工业园区将是中国化学工业园 区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中国化学工业园区的未来和希望。这种类型的化学工业园区除必须有一 定规模的上游生产装置外,还必须具备建设大型石化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条件,起步要求 高,投入大,准确定位和制定发展战略十分必要。这些化学工业园区数量不多,目前中国有上海 化工业区、泉州石化工业区、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天津开发区化工园、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共五家。最后一种是数量众多的小型化学工业园区石化,这类化学工业

28、园区如果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 优势,营造属于自己的天地,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小型化学工业园区的比较优势,克服竞争劣势, 增强环境适应力、提高竞争力,也将成为中国化学工业园区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大型化工项目多考虑在基础设施完善、公用工程齐全、管理完善的第一、二种化学工业园区 落户;特色产品的化工项目主要落户在形成一定规模的产品特色明显的化学工业园区,如常熟氟 化工基地已经成为中国氟化工基地;部分小型项目由于不需齐全的公用工程配套多考虑在落户在 小型园区内或乡镇内。三、化学工业园区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性1、化学工业园区是中国化工发展的主流模式。我国化工总量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

29、的差距。化工企业规 模小、布局分散相对应的,是我国化工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较多,附加值低,没有形成 产业链发展格局,市场竞争力差,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与国外化工产业的差距至少在10 一20年之间。因此“基地化、大型化、集聚化”发展就成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首要要求。化学 工业园区是中国化工发展的主流模式。2、特色化成为中国化学工业园区的发展要求。世界化工巨头纷纷来中国投资,中国的石化版图在近几年即将形成,为了提高投资环境,各 地纷纷成立化学工业园区,期望成为承接国际化工投资者资金的载体和平台。众多的化学工业园 区为投资者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使园区间的竞争压力加大。化学工业园区要生存和发

30、展,必须找 准自己的位置,利用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使自己在众多园区中突颖而出。园区的发展战 略各有侧重:要么以调整和提升我国石化产业结构为已任;要么以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化加工基地 为目标;要么以行业细分为导向,实施高差异策略;要么以“小、精、高”为特色,寻找自己的 生存空间。3、科学规划化工园区的建设。化工园区建设到一定规模需要经过10年到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园区规划要突出自己的特 色,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并以此形成相关的产业链, 造就自己的发展优势,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如现阶段,南京化学工业园区采取的战略措施可发考虑为: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与产品,形

31、 成可以平衡化工产业缺陷的产业体系;推广清洁生产方式,从源头上减轻环境压力;坚持环保优 先原则,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步或优先建设,提高对污染的治理能力;构建覆盖全区 域的生态网架,依托现有的水系,山体等自然条件,建设生态林网,在不同的生产单元之间保持 一定的开敞空间;加强环境设计,保持一定的通风与污染疏散管廊,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争取 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取得通行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综合利用不断加强的“绿 色壁垒”构筑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4、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 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立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设化工园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 展战略,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资源,建成“资源一一产品一一再生资源”的产业链。来源:省发改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