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9534163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菲的世界读书报告简介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每个读者 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 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了解到希腊自然学 派的哲学家很多都关注万事万物是否由一种或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对苏格拉底,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家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明白了犬儒学派,斯多葛 学派,伊壁鸠鲁学派的差别,了解到在中世纪期间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以人为出发点,了解到了巴洛克时期,经验主义和理 性主义的思想,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 洛伊德乃

2、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等等,总之就带我们对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尽情 的翱翔了一番。书中的哲学观点1、自然派哲学家最早的希腊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关心大自然与它的循环和变化。认 为世上必定有某种基本物质,万物皆由此衍生,而且最终仍旧回归于此。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学家: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安纳克西曼德认为是某 种无以名之的物质构成了他所谓的“无限定者”的世界;安纳西梅尼斯认为万物 之源是空气。伊利亚的哲学家帕梅尼德斯认为现有的万物是一直存在的,没有任何事物会 来自虚无,已经存在的事物也不会消失于无形,认为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变化。赫拉克里特斯认为恒常变化才是大自然的最基本特征。认为事物的秩序中, 好

3、与坏、善与恶都是不可缺的,假如善恶两极之间没有不停的交互作用,世界将 不复存在。西西里的哲学家恩培窦里克斯各取其一,认为没有事物会改变,我们的感官 认知是可靠的。认为大自然由四个“根”组成,土、气、水、火,大自然的各种 变化都是这四种元素的结合分离造成。雅典的安纳萨格拉斯认为大自然由无数微小粒子组成,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 割成更小的部分,而且在最小的部分里也有其它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爱琴海北部的德谟克里特斯认为大自然由无数形状各异的“原子”组成,原 子是最小的粒子单位,不可再被分割。他只相信物质的东西。人的灵魂由“灵魂 原子”组成,死后灵魂原子四处飞散组成新的灵魂。2、雅典的哲学自然派哲学家之后

4、的雅典哲学家关注的是个人本身以及每个人在社会中的 地位。诡辩学家普罗塔哥拉斯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事物的好坏皆以人的需 求而定,并且无法确定世上是否有神。雅典的苏格拉底称自己为“哲学家”,认为自己对生命和世界一无所知,因 此致力于孜孜不倦地思考和寻找答案,认为人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理 性”基础,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 会不快乐。认为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存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柏拉图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永恒不变 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所谓“理性原型”。柏拉图把世界分为

5、两个领域,感官世界及理型世界。感官世 界的事物都在流动,可以被人的五官认识到;理型世界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包含 各种自然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种永恒不变的理型只能用人的理性认识 到。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认为这个理想的社会应由哲学家用理性来 治理,国家有不同的职务和分工,每人都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亚里士多德,希腊最后一位大哲学家,欧洲第一位生物学家,对大自然的循 环变化感兴趣。他所持意见与柏拉图相反,认为“理型”存在于实物之中,自然 是真实的世界。3、希腊文化犬儒学派 由雅典的安提塞尼斯所创。犬儒学派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 势上,人们毋须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为

6、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费神担心别人 的痛苦。斯多葛学派 由的季诺创立,主张“一元论”,即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每一个人都是 宇宙的一个小缩影,宇宙间有公理存在,精神与物质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斯多 葛学派认为,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要性,都不是偶然的。所有的自然现象, 如生病和死亡,都是遵循大自然的不变法则而已,因此人要学习接受自己的命 运。伊比鸠鲁学派 由的伊比鸠鲁在雅典创立,主张享乐主义。但同时指出,在考量一个行动是 否有乐趣时,也要考虑到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快乐并不一定指感官上的,唯有 遵守平衡、自律等原则才能获得心境的平和。认为人死以后灵魂原子四处分散, 因此死亡不足以影响活着的人。提出

7、了“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 易求”的哲学。新柏拉图派哲学 希腊文化末期的哲学学派主要是受柏拉图的学说启发。普罗丁认为,世界横 跨两极,一端是他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一端是完全的黑暗,但实际上这个 黑暗世界并不存在,只是光亮照射较少而已。最接近上帝一端的是人的灵魂,但 自然界的万物都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射。主张“万物一体”。4、中世纪哲学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占统治地位。 教父哲学吸收了新柏拉图学 派和斯多阿学派的哲学思想。新柏拉图学派公开主张有神论,奥古斯丁在其 影响下,把哲学与神学结合起来,以神为核心,信仰为前提,系统地论证了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他认为,物质世界是暂时的,灵

8、界是永恒的,神是无限 而永恒不变的超越存在。在神之中蕴含了万物的原型, 灵魂只有与感官分离, 才能认识真理,认识真理就是认识神。他的关于人性中的原罪、人的自由意 志、神的恩典的理论,是以神与受造之物的关系为中心、以恩典为基督教世界观的体现。这种思想在此后基督教神学中居于统治地位。5、文艺复兴十四世纪末期文化蓬勃发展,于意大利北部开始,向北迅速蔓延。“复兴” 指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或“人道主义的再生”,因为在中世纪一切都是从神 的观点来解释,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切又重新以人为中心。当与中世纪强调 人性本恶不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大家对人类的看法,使大家 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

9、生了信心。6、巴洛克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色是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对比中呈现张力,无论在艺术还是 生活上,都可以看到夸张华丽的自我表达形式,但也有退隐避世的潮流兴起。这 个时期的哲学也同样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并存,“理想主义”及“唯物主 义”。而受到新科学的影响,唯物主义日益盛行。7、笛卡尔 笛卡尔宣称宇宙有两种不同的真实世界,“灵魂”及“物质”,彼此之间没 有任何接触影响,物质、身体会老化消损,而灵魂及理性永远不会变化,所谓“二 元论”。8、史兵诺莎 史兵诺莎认为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上帝是独立存在的,是与大自然一体的, 上帝透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是每一件事发生的“内在因”。9、经验主义洛克

10、:洛克认为,我们的思想和观念都反映我们看过,听过的事物,在我们 的感官没有察知任何事物之前,我们的心灵是一片空白。洛克同意笛卡尔的观点, 认为确实有些感官的性质是人可以用理性来了解,并且人类平理性就可以知道上 帝的存在。休姆:休姆认为人类没有必要去证明灵魂不朽或上帝存在,因为要用人的理 性来证明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被称为“不可认知者”。休姆只接受他用感官所 认知的事物,除此之外,一切事情都有待证实。柏克莱:他提出世间所存在的只有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我们无法察知我们 感受到的事情是否真实存在,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可以给出证明。我们对时间空间 的认知也可能只是我们心灵虚构的产物而已。10、启蒙运动 反

11、抗权威,法国哲学家受牛顿的宇宙物理学的吸引,受洛克的政治哲学的启 发。受笛卡尔的启发,认为每个人都必须自行找寻问题的答案。理性主义,一七 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新兴自然科学证明自然是受理性所管辖的。大多数启蒙时期 的哲学家和苏格拉底及斯多格学派这些古代的人文主义者一样,坚决相信人的理 性。所以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被称为“理性时代”。哲学家们认为他们有责任依据 人不变的理性为道德、宗教、伦理奠定基础。回归自然,有人提出“回归自然” 的口号。人的理性乃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宗教或“文明”的产物。康德认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而理性主义 者和经验主义者都各自将理性、经验的重要性过

12、分强调了。康德将“时间”与“空 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强调我们心灵中的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 经验,认为时间和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而非物质世界的 属性,因为心灵会影响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而感官认知也会顺应我们的心灵。 康德使哲学走出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僵局。因果律康德认为,人类的理性可以感知事物的因果,因此“因果律”是绝对的,永 恒不变的,是根植于我们的内心的。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确知世界本来的面貌,我 们就只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来了解世界,而“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 一样的。他相信他可以证明事实上我们所谓的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由 此可以证明这些法则的

13、真实性。信仰 康德认为无论是理性还是经验都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与否,因此这种真空只能 用信仰来填补,关于“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上帝是否存在”等问题,应该由 信仰来决定。伦理学与休姆的观点“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不同,康德认 为是非对错之间确实是有分别的,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天生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之 中,人可以感知普遍的道德法则,而这种道德法则是绝对成立的。而只有在遵守 法则的时候,人的行动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完全属于自然界,受到因果律的支 配。11、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者对遥不可及的事物抱有渴望,向往大自然的神秘,认为大自然就 是一个大“我”,而神秘之路通往内心,推崇“闲散”和“懒

14、惰”,特立独行, 多愁善感。谢林是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主张心灵和物质合二为一。认 为大自然的全部,包括人的灵魂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绝对存在”的表现,我 们无论从大自然或是自我的心灵中都可以发现精神世界。12、黑格尔十八世纪德国的黑格尔 Hegel 是浪漫主义的传人,他几乎统一了所有在浪漫 主义期间出现的理念,并加以发展。不同于谢林,他认为“世界精神”是人类理 念的总和,因为只有人类有“精神”可言,他不承认在人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 理”存在,因此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的知识。黑格尔的哲学无所不包,丰富多样, 通常所谓的“黑格尔哲学”主要是指一种理解历史进展的方法。黑格尔相信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

15、不同,因此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他认为,理 性的历史发展像流动的河,人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不断推进的传统思潮和当时的 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不能宣称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事情的对错要看当时 的历史情况决定。辩证法黑格尔认为,历史本身展现了不同的观点“正”、“反”、“合”的辩证模式。 在讨论问题时,往往两方观点各有正误,而在争论中,并不容易看出哪方的说法比较合理。13、祁克果十九世纪丹麦的祁克果认为浪漫主义者的理想主义与黑格尔的“历史观”都 抹煞了个人对自己生命所应负的责任。他认为,与其去寻找那唯一的真理,不如 去寻找那个对人生命具有意义的真理,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自己的 存在”。他认为真

16、理是“主观的”,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属于个人的。而在与宗教 有关的问题上,信仰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如果人试图用理性去证明上帝的存在, 就会失去信仰及宗教热情,重要的不是基督教是否真实,而是对你自己而言是否 真实。14、马克思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 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 把 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 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

17、 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 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 而且是同旧唯物 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 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15、达尔文 恩格斯说,马克思创立了人类历史进化的理论,而达尔文创立了有机物进化 的理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论中,认为既存的所有动植物样式都是依照生物 进化的法则,从较早期、较原始的形式演变而来;其次,生物进化乃是自然淘汰 的结果。达尔文解释大自然的运作机转为,进化是生存竞争中自然淘汰的结

18、果, 那些最能够适应环境的人存活下来,继续繁衍种族。在人的由来中,他指出 人与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人和类人猿必定是在某段时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的。而当时的教会和科学界都相信圣经中所说的所有动植物种类都是上帝一次早 就,也不会改变。达尔文的理论把上帝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拉远了。16、弗洛伊德十九世纪的弗洛伊德被称为文化哲学家,他发展了“精神分析学”。主张人 和他的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的存在,这种“冲突”尤其存在于他的驱策 力、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之间。我们的行动不一定是根据理性的,非理性的冲动经 常左右我们的思想、梦境和行动,并且可能是反映了我们的基本需求。弗洛伊德提出,当我们还是婴儿时,对各种

19、需求直接地表达和索取,我们就 只有一个“本我”;长大后逐渐地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我们就 发展出了一个“自我”;最后,世界的道德规范深入我们的内心成为了自身的一 部分,这一部分就是“超我”。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就如海面上的冰山,只是他心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在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的存在。潜意识是那些我们“用心想”就可以记起 来的想法或经验,那些被压抑了的想法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充满了潜意识的机转, 如突然忘却,小动作,说错话等,而这些举动并非意外或无心,而可能正泄露了 我们内心最深的秘密。解梦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指出,我们做的梦不是偶然的,而是我们的潜意识 试图透过梦和我们的

20、意识沟通。他断言,所有的梦都会反映我们本身的愿望。17、现代哲学存在主义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主要潮流,代表以人的存在的情况为出发点的哲 学。十九世纪德国的尼采反对黑格尔的哲学,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生命本身,而不 必对历史和他所谓的基督教的“奴隶式道德”过于注意。尼采认为基督教和传统 哲学已经脱离了真实世界,而人们过去认为的“真实”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伪世EH ”界”。二十世纪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存在主 义者乃是以人类为出发点。萨特信仰“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但存在不等于活着, 人是唯一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物,因而人的存在不等于东西的存在。他宣称,人 的存在比任何其它事情都重要

21、,我存在这个事实比我是谁更重要,“存在先于本 质”。这里的本质指某些事物的本性,人并没有这种天生的“本性”,因此人必 须创造自己的本性。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个体,因此注定我们在一生中要不断 地做选择,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读书体会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这两个醒目的印在书腰上的问题你是否真的思考过?还是你思考到什么程 度?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我呢?并不仅仅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而是说我 为什么偏偏就是我,为什么我是以这样的姿态存在?我的思想从何而来,并不仅 仅是大脑灰质的活力,而是为什么偏偏这样的意识结合在这样的身躯里?我是以什么形式存在?无限的宇宙,无限的时间,在无限的无限中我到底是 什

22、么?人类的历史相比绵长的时间实在算不得什么,可是我们津津有味地过着生 活,记录着历史,发展着科技,争夺着一切,这种种在无限面前不是徒劳吗? 而世界的存在,宇宙的漫无边际的黑暗不一样是莫名其妙?它没有开始也没 有结束,这和根本没有存在过有什么差别?作者总是用一些在我们身边周围发生的事情解释哲学。例如:恩培多克里认 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由泥土,空气,火与水混合而成的,只是比例不一样罢了。我 想我们很多人看到这样的解释都会嗤之以鼻,觉得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呢。但是 乔斯坦贾德却用绘画帮我们解释了恩培多克里的这一解释。因为画家如果有红, 黄,蓝,黑四色,就可以以不同的比例调配,得出数百种颜色,绘画出各种各样

23、 的东四。关于恩培多克里的想法也就显而易见了。再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 我当时也想原子怎么能够组成一件件事物呢,但是作者用积木比喻成原子,然后 积木堆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就如原子组成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更加 容易理解德谟克利特为何有这种想法。关于这样的解释其实还是有很多很多 的。再者,乔斯坦贾德也善于运用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一些哲学家的观点。例 如在解释萨特的意识本身在感知某件事物之前是不存在的。因为意识总是会意识 到某件事物。这个事物固然是由我们的环境提供的,但也是有我们自己提供的。 我们可以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事物,借以决定我们所要感知的事情。作者用苏菲 在咖啡厅等艾伯特到来只留意

24、艾伯特的到来,将其它一切虚无化来加以说明,使 我们更容易的明白。令到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将这个世界比喻成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 只兔子。我觉得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了,魔术表演中魔术师将两三条丝巾变成了 一只活生生的兔子,当然我们知道我们这是魔术师的耍的一个小把戏罢了。这个 世界也是,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是谁把这个世界拉出来罢了,就像兔子不知道自己 为什么就出现了,不能知道自己的过去,未来,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甚至不知道 是从何而来的。正像这个世界一样,虽然宗教上有各成一派的解释,如圣经说世 界时上帝创造的,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等等。科学家也企图找出合理的来源,但 是,但是那些神话,科学的解释真的能够站

25、得住脚吗?真的可以领道每个人都信 服吗?虽然我们不知道世界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管不顾,无动于衷。 过于习惯,因为如果事情发生了改变,我们就会显得相当的惊讶。作者又将世界 上的人比喻成长在兔子的细毛顶端的生物,在细毛的顶端会有危险,所以就愈来 愈多的人爬进兔子的毛皮带下来,并感到非常的安适,不再冒险,不对这个世界 感到惊讶,感到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过分习惯这个世界。过分习惯这个世界时 非常的危险的,例如有一天看到石头飘在的头顶上,我们会感到非常惊讶,非常 恐怖。根据休姆说:“我们之所以认为石头会往下坠时因为我们有过许许多多这 样的经验,是受重力的影响,我们没有体验过这种定律,没有体验过

26、石头一定会 掉下来的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这 样才不会把所有事物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人,作为一种拥有开放意识的独立主 体,我们应该对所有未知的世界充满无畏和反抗,不管我们从哪里来,不管我们 本身多么弱小。这本书让我发现了很多可以延伸阅读的东西。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存在” 这一条线:我们的知觉是由单一或复合的印象和观念组合而成的(休谟)。我们 对很多事物的认识只是出于经验,而无法去体验事物本身。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 物的本来面目(康德),因为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眼睛”。但是我们不必因此而 悲观,因为我们无需去寻找那种唯一的真理,只需去寻找那些对个体生命有意义

27、的真理。如祁克果所说(针对基督徒),重要的不是基督教是否真实,而是对你 而言,它是否真实。事物固然是由我们的环境提供的,但也是由我们自己提供的, 我们可以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事物,借以决定我们要感知的事物(萨特)最后, 我们无法在书桌后体验自己的存在,去行动,感受自己!我获得了很多知识,了解了自己以前不并了解的思想,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也 一直在思考他们对问题和事物的看法。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获取自己认为正确 的观点或者有意义的想法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要学的是他们的思维过程而不是他们的知识。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 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已经有几千年以来的人们为我们探索研

28、究这个世界。也许 他们有一部分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在他们当时环境 下,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思考,而又是如何产生这样的观点的,这样真的能够获得 很多收益。而且这些古代哲学家对问题的部分看法直到现在还能给人以启迪。现 代哲学的发展也正是建立在古代哲学史的基础之上的。不禁佩服西方哲学家思维的缜密,仅靠严密的逻辑和一步一步的推断,竟然 可以不断发展至今。西方哲学能够不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拘泥于前人的 思想。我国的儒家学说发展了数千年,也就是在孔子孟子的思想上翻来覆去地解 释和讨论,圣人的话是不会有错的,不能推翻的。西方则不同,印象最深刻的, 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

29、人,均有先后的师承关系,但每个徒弟都 对师傅的一些想法提出异议,甚至是建立一套不同的哲学体系。西方哲学中,一 神论和泛神论、一元论和二元论争斗不休,各哲学家提出的见解和分析的逻辑性 非常强,论据环环相扣、精彩纷呈,每每总让人忍不住一拍大腿,大感过瘾,原 来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怎么就能想到这些呢?幼时深受唯物主义熏陶,觉得那么多伟大的哲学家,为什么就会相信神的存 在呢。读了此书,才恍然大悟。世界和人生何其玄妙,太多的问题无法理解。例 如,我们可以解释世界的起源是宇宙大爆炸,可是竟然有一个开始的话,那么开 始之前究竟是什么,如果开始之前是虚无,怎么就会开始,是否真的有一个神? 又例如,我们可以

30、用各种物理定律、化学定律即各种自然法则来解释生活中的现 象,那么,自然法则又是怎么产生的,是神创造的吗?又例如,有人宣称现在并 没有神,没办法证明神的存在,可是,如果神只是创造了自然法则,就把一切交 给自然法则去演化和进行了呢?到底神的定义又是什么呢?对笛卡尔的那部分印象很深刻。中国人一句禅理的话,究竟是风动、云动还 是你的心动,所谓的打机锋。可是老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且是非 常严谨地分析,运用逻辑来讨论这个问题,而且借用豆瓣上的一句话,竟然还为 这个问题反复讨论了数千年!读到黑格尔那部分才真的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 识。哲学与思想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回顾历史的

31、人物和思想,常人容易用现在的 观念去批判和评论,这是非常不公正的。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时间并 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久的理性”。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 是历史。黑格尔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让人拜服。真不知我朝的某些人是怎么想 的,总是说某些思想是永恒的真理,借用此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书中举出河水的 例子,实在精妙,“一条河也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但这并不代表你无法谈论 它。可是你不能说这条河流到河谷里的哪一点时才是最真的河”,“思想的历 史就像这条河流,你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潮与当时 的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你永远无法宣称热河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只不过

32、就你 所置身之处而言,这种思想可能是正确的。”黑格尔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就是,理 性是有一个动态的逻辑,一件事物和思想必然有截然对立的事物或思想,它们之 间的紧张关系却会因为一个融合双反的事物或特性所消除,但是,也会因此有新 的截然对立的事物或思想出现,生生不息。 我们会不会是被掌控着的一群人呢?就像庄周梦蝶,他无法知道是他梦见那只蝴 蝶,还是,他被那只蝴蝶梦见。其实那么一种感觉很可怕,因为如果我们真的是 被操纵木偶,那么我们的所做所为都只是被安排的吗?这么说我们的意志和行动 都只是在一个程序下运行的,这是比上帝存在只说更可怕的,因为上帝只是将我 们制造下来,安排我们的命运,但是过程还是由我们本人

33、所控制。但是很庆幸的,他们虽然所有的行动是被牵制住了,但是他们的思想是自由 的。但是这似乎看起来不太合理,想想,既然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行动受思想 所控制,那么他们的行动也应该是自由的啊。可是,作为书中父亲写来送给女儿 的一本书里面的人物,虽然苏菲他们的行动已经被那个父亲的笔牵制着,但由于 作为书中一个独立的人物,当那个父亲开始用一些不可思议的乃至荒谬的情节来 捉弄苏菲,他们的思想开始脱离作者的笔杆。也就是说,虽然那父亲仍然用笔触 来形成他们的思想和操纵他们的行为,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拥有属于自己另外一部 分脱离制造他们的笔者的思想。因此,他们开始试图逃离那位笔者的完全操纵, 不再当一个只是受到控

34、制的木偶。然而,书本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结局说明他 们有没有真正的逃离了,而这样一个更加开放式的结局却更加耐人寻味,我们似 乎也像苏菲一样,被作者的笔触控制牵引,我们的思考都在他的语言和思想中穿 行,那条轨道却紧紧被其套住。或许,我们这样再想一下,苏菲是被席德的父亲创造的,而他们都是被作者 乔斯坦贾德创造的,如果按照这本书的逻辑,那么我们和乔斯坦贾德还有苏 菲的世界里的所有人物都是由再上一层的人创造,那个人或许就是我们俗称的 上帝,造物者。那么会不会有再上一层呢?再再上一层呢?这让我想起盗梦空 间,盗梦空间也是在说这样一个层层叠叠的世界,三层梦,一个无尽空间还 有一个真实世界,但是那个所谓的真

35、实世界是否真的是就是独立存在不受牵制的 呢?电影到最后没有给出主角是否回到现实的确切答案,但是这根本就不是重 点,就算电影给出它的答案,我们也无法确定我们是自由的,因为我们无法确定 我们是否就像苏菲一样,活在一个充满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作者笔下。 更甚的是,我们甚至无法确定我们所活在的这个世界中所有的逻辑,自然规律, 时间空间是不是那位万能的作者的随意创造。为什么可以是随意的?因为我们的 知识都是他给的,我们无法用他的知识来反驳他,他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这 样一想,这不仅可怕,甚至有点可悲了。那么,我们到底是活在谁的世界呢?其实,这个问题大可不必纠结,也不必探讨过多。既然我们是存在的,

36、那么 我们就是合理的。或许你会说,这些所谓的名言哲理都只是创造我们的人给予我 们的道理知识。对啊,这些都是他给予我们的,那我们就理应运用到手。说到底, 我们都只是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就算我们每一步都已经被控制,但是我们不是 一枚没有思想的棋子,任由推拉。我们拥有这独一无二的思考能力,也拥有万中 无一的思想,就算那些都只是那位笔者给出的限制,那有何妨?我们活着,我们 思考着,才不管那思想源自哪里,反正这一刻,这些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哪怕, 这样的自信也只是那位笔者的创造。刚看苏菲的世界时,心中涌上了许多强烈的感觉,苏菲对于世界和生命的不 解,我是那样感同身受,刚开始怀疑这世界的真实性时,也是如此的将现实生活 看的不屑一顾,认为其他人只为琐事操心的生活太无聊太狭隘了。而哲学将自己 从琐碎的生活中拯救了出来。虽然我所处的环境要保持这种生活态度显得非常格 格不入,会让许多人觉得幼稚敏感。但成长的过程有如神助,会带给人力量和光 明。现在才慢慢觉得以前的自己是多么自以为是啊,都不曾去了解,就这么下了 定论。结论是一切思维的丧钟。是的,哲学的问题很难有一个答案,我们花了这 么多时间,这么多心血去探寻,可能也不会真正接近过世界的真相。但是,我们 在思考这件事,就是哲学的意义所在。我思故我在。就像艾伯特说的:哲学便是教会人们思考,教会人们怎样面对生活,怎样生 活的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