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管理智慧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95333558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220.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孔子的管理智慧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孔子的管理智慧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孔子的管理智慧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孔子的管理智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的管理智慧(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孔子的管理智慧主要内容 1、孔子的自我超越之路 2、内圣外王模式:三纲八目 3、儒家的人性观 4、为政以德 5、人和 6、中庸之道 7、领导者的素养一、孔子的自我超越之路 你想改变谁?v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地下室,是英国的国王及著名人士的下葬之地。这里墓室累累、纪念碑林立,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20多位国王,到牛顿、狄更斯、达尔文,以及二战中著名的“不列颠之战”中牺牲的皇家空军战士都安葬于此。v在一个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v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v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v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

2、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v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v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v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v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孔子的终生学习v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v三十而立,v四十而不惑,v五十而知天命,v 六十而耳顺,v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内圣外王模式:三纲八目 三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

3、的步骤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儒家的管理目的:人的发展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三、儒家的人性观 管理学里的人性观 第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突出了人的缺点,认为人的需求就是为了生存,不喜欢工作,逃避责任,自私自利,缺乏足够的智慧,没有控制力,容易受干扰。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强调规章制度的硬性约束,强化监控,用利益诱导人们工作,用恐惧约束人们

4、的行为。第二,社会人假设。梅奥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了人群关系论,并提出了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突出了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们不可能纯粹根据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进行决策,因为他还有还有社会交往的需求,渴望友情、爱情、亲情以及归属感的获得与满足,因此,社会关系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领导者应该关心人、尊重人,致力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采用集体奖励制,不能单纯采取个人奖励。第三,自我实现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综合了三种理论,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阿吉雷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麦格雷戈的Y理论,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人的潜能一旦充分发挥出来,

5、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用工作激励员工,领导的功能不是监督、控制,而是帮助和指导,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权。第四,复杂人假设。埃德加沙因等人经过长期研究,认为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都从某一个方面反映了人的一定特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也失于偏颇,由此,埃德加沙因提出了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需求是复杂的、动态的,相应的动机也是复杂的、动态的,因此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管理模式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复杂人假设认为,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须根据不同的环境而随机应变,即实行权变管理。孔子的人性观论语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6、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孔子没有明说。从孔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孔子没有明说。从孔子的思想体系分析,他应该认为人性善,或子的思想体系分析,他应该认为人性善,或者人性不关于善恶。者人性不关于善恶。孟子的人性善孟子的人性善 孟子批评了告子的观点,提出了孟子批评了告子的观点,提出了“性善论性善论”。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

7、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子告子下告子下 孟子认为,通过养心、寡欲的道德修养,善端孟子认为,通过养心、寡欲的道德修养,善端就成为四德,四德发展到完美的程度,人就达就成为四德,四德发展到完美的程度,人就达到圣人境界,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到圣人境界,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子告子下告子下孟子提出人性善的原因 告不害反对人性分善与恶的说法,成为告不害反对人性分善与恶的说法,成为“性性无善恶论无善恶论”的鼻祖。他认为:性犹湍水也,的鼻祖。他认为: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决诸东方则东流,

8、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于善不善焉,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分于善不善焉,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还说:还说:“生之谓性生之谓性”,“性犹杞柳也,义犹性犹杞柳也,义犹杯盘杯盘”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 孟子为了反驳告子的观点,提出人性善。孟子为了反驳告子的观点,提出人性善。荀子的人性观:人性恶v1、人性恶v荀子认为,人性是生而具有的,非由人为而成,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

9、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伪也。”(荀子性恶)荀子的意思是,人生而具有好利、疾恶之心,以及耳目声色之欲,如果顺此发展而不加教化,就会导致争夺、残贼、淫乱等恶行,于是得出结论说,人之性恶是非常显明的事实。v2、化性起伪v在荀子的观念里,人性虽然生而为恶,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圣人教化以及自我修养加以改变,变成后天之善,所以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儒效)又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v3、圣人与涂之人同性v荀子说:“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接着更具体地论述

10、到:“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本性是一样的,都是生而有之,都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他们的区别在于所用的手段与方法不同,即“若其求之之道则异矣”。(荀子荣辱)v由此出发,荀子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孔子、孟子、荀子的管理理念孔子:解决民生教化人民(为政以德)获得自由孟子:解决民生教化人民(以仁治国)成就道德自我荀子:解决民生教化人民(隆礼、重法)成就道德自我四、为政以德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而不是依法治国,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孔子为何主张以德治国?首先,孔子治国的目的不是仅仅使人民过

11、上物质富饶的生活,更是道德的生活,物质加道德才能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培养人民高尚道德的途径,一是教化,二是以身垂范。两者相比,以身垂范是关键其次,孔子认识到了以德治国不可替代的效果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孔子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孔子并没有否定法制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是并非完全否定法律存在的基础功能,只不过他认为,通过法制只能制止人们为恶,却不能引导人民向善,而孔子施政的目的却是使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完善人格,成为圣人。孟子曾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即此意也。德与财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

12、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学德与才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大学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写在资治通鉴里一段史实后面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才是德的支撑,德是才的统帅。“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

13、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五:人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孔子主张和谐,但不是后人误会的那样“中庸”他的和谐是有原则的,即不能违背“礼”。什么是“礼”,其实质是一种精神,形式即是法律,制度,最表层的是礼仪。在孔子这里,人和不仅是治理国家的目的,同时也是成就功业的必要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孔子最重视的是人和,人和,则有天时,地利,天时、地利不能离开人和,儒家本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孔子认为,只有君子才能与人和谐,他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孔子的忠恕之道 与人和谐的途径 子曰

14、:“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 子貢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雍也六、中庸之道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这是宋朝朱熹在中庸里的序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原文 七、领导者的素养1、仁(1)仁即是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2

15、)爱有差等如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3)博爱庄子的误解: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人无亲。”其实,儒家的爱从亲亲开始,扩而充之,乃至博爱,孟子曰:亲亲,仁民,爱物。爱物者,爱护一切生命。(4)仁是内心的修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16、)可见,仁的本质在于人的内心修养,然后行之于外,表里如一,如果行为上做到了仁,内心并没有仁的情感,在孔子看来,这就不能算作真正的仁。(5)仁的方法消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义 (1)什么是义?论语等典籍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孟子的回答也是粗线条的,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懂得羞耻,不为恶行,这就是义。朱熹解释得相对比较充实,他说:“义者,事之宜也。”“义者,天理之所宜。”“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四书章句集注)(2)义与利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论语述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孟子义利之辨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3)义与生命孔子重仁,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重义,他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3、礼(1)礼与仁义的关系 礼具有行为规范的意义。孟子称礼为仁义之“节文”,意思是说,礼是仁的外在规范,也是义的具体化。儒家

18、认为,仁义是礼的内在本质,礼是仁义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仁义的统摄,礼就徒具其表,变成了没有精神的繁文缛节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礼的约束,仁义也就无从表达,就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已。(2)立于礼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指出,如果缺乏礼的约束,美德就不成其为美德,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3)礼之用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儒家崇尚和谐,首先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

19、的和谐,但也要看到,儒家倡导的和谐不是没有原则的妥协,必须以礼的规范为标准,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礼的规范行为,人与人之间自然就处于和谐的状态。如果有人违背了礼的规范,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并不主张另一方作出毫无原则的忍让,而是指责违背礼义的一方,要求其改正不当的行为,使其合乎礼的规范。对于那些不讲原则的和事老,孔子给以了指责,他说:“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4、智(1)什么是智孟子非常明确地界定了智的内涵,即“是非之心”,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应该做,或者可以做,知道什么是错误的,不当做,不能做,这是践履仁、义、礼、信等其它道德要求的前提条件。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孟子的思想,认为智是人先天固

20、有的本心、良知,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物。”(传习录下)(2)智有四等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孔子曾经谦虚地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又说:“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5、信(1)信的哲学涵义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也有类似的说法,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诚,信也,现在一般连用为诚信。中庸这里所谓的诚,不是对人诚信的意

21、思,而是道的另一个称谓,天地万物有生有灭,从哲学上说就是假的,不是终极真实的存在,只有道,它是不生不灭的,作为天地万物生灭的最终依据,所以道是真实无虚的存在,诚就是道,道就是真实的。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四书章句集注)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儒家反复强调慎独,其内含的意思就是说,人的修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纯粹是私人的行为,做给别人看

22、,只是社会道德的要求,悟道则须得到道的本质诚,内心有一点不诚,就是没有悟道,所以大学要求人们明明德必须达到至善的境界,内心要一尘不染。(2)信的道德意义 儒家从形而上推及到形而下,将信纳入了世俗的道德范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言行诚信,内心也诚信,一是言行诚信,内心并不诚信。对于世俗而言,只要做到言行诚信即可,对于立志于明明德的君子而言,必须做到言行与内心高度一致的诚信。v(3)信的制约v哲学本体意义上的诚具有绝对的价值,它是道的代名词,形容道的真实无妄,修道也要求绝对的诚,君子慎独,只有表面的言行,没有内心真实的领悟,不能称之为明明德。至于世俗的道德意义上的信,在儒家看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德目,

23、儒家并不强调绝对的守信,守信与否,关键在于信的内容是否符合义的要求,义则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德目,它可以制约仁、礼和信。v论语子路记载:v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宵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v有子理解了孔子的精神,他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3.3.1623.3.16Thursday,March 16,2023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

24、人。10:47:5810:47:5810:473/16/2023 10:47:58 AM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3.3.1610:47:5810:47Mar-2316-Mar-23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10:47:5810:47:5810:47Thursday,March 16,2023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3.3.1623.3.1610:47:5810:47:58March 16,2023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3年3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时47分58秒10:47:5823.3.16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3年3月上午10时47分23

25、.3.1610:47March 16,2023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3年3月16日星期四10时47分58秒10:47:5816 March 2023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上午10时47分58秒上午10时47分10:47:5823.3.16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3.3.1623.3.16Thursday,March 16,2023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10:47:5810:47:5810:473/16/2023 10:47:58 AM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

26、3.3.1610:47:5810:47Mar-2316-Mar-23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10:47:5810:47:5810:47Thursday,March 16,2023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3.3.1623.3.1610:47:5810:47:58March 16,2023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3年3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时47分58秒10:47:5823.3.16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3年3月上午10时47分23.3.1610:47March 16,2023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

27、胡马骑。2023年3月16日星期四10时47分58秒10:47:5816 March 2023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上午10时47分58秒上午10时47分10:47:5823.3.16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3.3.1623.3.16Thursday,March 16,2023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0:47:5810:47:5810:473/16/2023 10:47:58 AM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3.3.1610:47:5810:47Mar-2316-Mar-23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0:47:5810:47:58

28、10:47Thursday,March 16,2023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3.3.1623.3.1610:47:5810:47:58March 16,2023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3年3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时47分58秒10:47:5823.3.16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3年3月上午10时47分23.3.1610:47March 16,2023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3年3月16日星期四10时47分58秒10:47:5816 March 2023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上午10时47分58秒上午10时47分10:47:5823.3.16MOMODA POWERPOINTLorem ipsum dolor sit,eleifend nulla ac,fringilla purus.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amet,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Fusce id urna blanditut cursus.感 谢 您 的 下 载 观 看感 谢 您 的 下 载 观 看专家告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