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ppt课件第三章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19533183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伦理学ppt课件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伦理学ppt课件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伦理学ppt课件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伦理学ppt课件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伦理学ppt课件第三章(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 道 德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 本章教学要点:本章教学要点:1了解道德的起源。了解道德的起源。2掌握道德的本质。掌握道德的本质。3认识道德的社会功能。认识道德的社会功能。4.了解道德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了解道德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道德的起源第二节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本质 第三节第三节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 第四节第四节 道德与社会的精神生活道德与社会的精神生活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第一节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道德的起源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一、伦理学史上的争

2、论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一)神启论(一)神启论 神启论是宗教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神启论是宗教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他们认为人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是上帝(或佛祖、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是上帝(或佛祖、真主)或具有神秘性的真主)或具有神秘性的“天天”通过启示、通过启示、征兆指示圣人或君主制定出来的,是神征兆指示圣人或君主制定出来的,是神意或天意的产物。意或天意的产物。(二)天赋论(二)天赋论 天赋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在道德起源问天赋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在道德起源问题上通常所持的观点。把道德起源归诸于题上通常所持的观点。把道德起源归诸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的

3、善良意志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的善良意志。(三)情感欲望论(三)情感欲望论 情感欲望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情感欲望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情感或欲望。自然的情感或欲望。(四)动物本能论(四)动物本能论 动物本能论是达尔文主义在回答道德起动物本能论是达尔文主义在回答道德起源问题时所持的观点。这种理论把人类的源问题时所持的观点。这种理论把人类的道德说成是动物的合群感或社会本能的简道德说成是动物的合群感或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单延续和复杂化。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一)道德起源的条件(一)道德起源的条件(二)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二)人类道德的历史

4、生成(一)道德起源的条件(一)道德起源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生的客观条件。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体统一的社会条件。主客体统一的社会条件。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的重要条件(二)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二)人类道德的历史生成 1人类道德的萌芽人类道德的萌芽 道德发生史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道德胚道德发生史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道德胚胎萌发于原始禁忌。胎萌发于原始禁忌。产生于原始群居时代的

5、习俗或禁忌,尽产生于原始群居时代的习俗或禁忌,尽管带有神秘莫测的性质,但客观上成了调管带有神秘莫测的性质,但客观上成了调节早期人类共同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人节早期人类共同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人类思维水平与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类思维水平与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规范的出现不是由于某种神秘认识到社会规范的出现不是由于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社会生活调节的需要。力量的作用,而是社会生活调节的需要。新产生的调节人们关系的社会规范才丢掉新产生的调节人们关系的社会规范才丢掉了禁忌的外壳,成为一般的道德规范了禁忌的外壳,成

6、为一般的道德规范。2人类道德的形成人类道德的形成 人种志学的研究认为,道德的人种志学的研究认为,道德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的社会关系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的社会关系第一次复杂化,氏族一分为二,分第一次复杂化,氏族一分为二,分成两个相互通婚而内部禁止通婚的成两个相互通婚而内部禁止通婚的胞族的时期,而善恶两极对立的评胞族的时期,而善恶两极对立的评价则是对最初社会差别的产生和人价则是对最初社会差别的产生和人们之间的矛盾形成的意识的产物。们之间的矛盾形成的意识的产物。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第二节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 二、道

7、德是一种特殊的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 调节规范体系调节规范体系 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的特殊本质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深层本质道德的深层本质 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要规范。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济结构中的

8、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的变化。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 调节规范体系调节规范体系 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的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的规范。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范。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三

9、、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深层本质道德的深层本质 1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满足的价值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类特有的实践精神。2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第三节第三节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一、道德的功能 二、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二、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 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

10、一、道德的功能一、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即是道德对人自身道德的功能即是道德对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一)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道(一)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来实现的,其目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来实现的,其目标是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标是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二)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二)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通过评价、命令、的社会功能。它通过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方式,得以实现。(三)教育功能:道德通过舆论、(三)教育功能:道德通过舆论、习惯,特别是良心教

11、育人们,培养习惯,特别是良心教育人们,培养人们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人们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道德水平。(四)辩护功能:又可称为道德的(四)辩护功能:又可称为道德的论证功能,即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特论证功能,即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特别是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进行道德别是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进行道德的辩护和论证。的辩护和论证。主讲:周红主讲:周红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二、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二、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一)(一)“道德决定论道德决定论”与与“道德无用道德无用论论”(二)(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与“以德治国以德治国

12、”要结合起来要结合起来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一)(一)“道德决定论道德决定论”与与“道德无用道德无用论论”“道德决定论道德决定论”:夸大道德的能动:夸大道德的能动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可以迎刃而解。“道德无用论道德无用论”:根本否定道德:根本否定道德的能动作用,它是非道德主义的一种的能动作用,它是非道德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二)(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与“以德治以德治国国”要结合起来要结合起来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的关系2“法治法治”与

13、与“德治德治”结合结合1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区别)区别:第一,从产生发展来看,道德贯穿于人第一,从产生发展来看,道德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始至终,而法律则存在于类社会发展的自始至终,而法律则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第二,从依靠力量来看,法律依靠国家第二,从依靠力量来看,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量,而道德则依靠社会舆论、内心强制力量,而道德则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并信念和传统习惯。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由国家强制执行。第三,从作用范围来说,道德规范比法第三,从作用范围来说,道德规范比法律规范更为宽泛。法律对人

14、们违反道德规律规范更为宽泛。法律对人们违反道德规范的态度和行为也要进行干涉。范的态度和行为也要进行干涉。(2)联系:)联系:首先,从内容上看,两者互相首先,从内容上看,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包含。渗透、互相包含。其次,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其次,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义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再次,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再次,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实施中相互支撑。义道德在实施中相互支撑。2“法治法治”与与“德治德治”结合结合 第一,加强德治是从中国国情出第一,加强德治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发的必然选择。第二,超越传统文化,建立符合第二,超越传统文化,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

15、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治德治”与与“法治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第三,当代中国的第三,当代中国的“德治德治”要重要重点解决道德教育和官德的问题。点解决道德教育和官德的问题。第四节第四节 道德与社会的精神生道德与社会的精神生活活一、道德与政治一、道德与政治二、道德与文艺二、道德与文艺三、道德与宗教三、道德与宗教四、道德与文化四、道德与文化一、道德与政治一、道德与政治(一)区别:(一)区别:1它们对经济关系的作用方式不同它们对经济关系的作用方式不同2它们反映社会存在的内容不同它们反映社会存在的内容不同 3它们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不同它们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不同 (二)道德与

16、政治的相互联系(二)道德与政治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表现在:和影响表现在:1政治制度和道德类型相互促进政治制度和道德类型相互促进2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相互影响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相互影响3个人政治觉悟与道德品质相辅相成个人政治觉悟与道德品质相辅相成二、道德与文艺二、道德与文艺 (一)区别:(一)区别:1研究范围不同研究范围不同 2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 3指导人们生活的手段不同指导人们生活的手段不同(二)道德与文艺的联系主要(二)道德与文艺的联系主要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文艺以道德为重要内容,道文艺以道德为重要内容,道德以文艺为重要传播手段德以文艺为重要传播手

17、段2道德影响文艺的社会价值,道德影响文艺的社会价值,文艺影响社会的道德风尚文艺影响社会的道德风尚三、道德与宗教三、道德与宗教(一)区别:(一)区别:1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超然与必然超然与必然 2调节生活的力量不同:调节生活的力量不同:神威与人道神威与人道 3铸就灵魂的手段不同:铸就灵魂的手段不同:他律与自律他律与自律 4对于自我的态度不同:对于自我的态度不同:自卑与自尊自卑与自尊(二)联系:(二)联系:主要表现在,宗教观念渗透道德,主要表现在,宗教观念渗透道德,使道德宗教化。在实行政教合一的国使道德宗教化。在实行政教合一的国家里,僵死的宗教教义与道德融合在家里,僵死

18、的宗教教义与道德融合在一起,不仅宗教观念渗透到道德之中,一起,不仅宗教观念渗透到道德之中,而且宗教教义成为道德规范,道德依而且宗教教义成为道德规范,道德依附于宗教。宗教道德把神学作为道德附于宗教。宗教道德把神学作为道德的理论基础,道德的力量要借助人们的理论基础,道德的力量要借助人们对神灵的敬畏,道德的实施也要借助对神灵的敬畏,道德的实施也要借助宗教的形式。宗教的形式。四、道德与文化四、道德与文化(一)文化对道德的影响(一)文化对道德的影响 1文化能够造就人的道德心理文化能够造就人的道德心理和道德人格。和道德人格。2文化氛围影响到社会的道德文化氛围影响到社会的道德规范。规范。3文化改造人的习性和

19、气质,文化改造人的习性和气质,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而也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而也促进着道德的进化和完善。促进着道德的进化和完善。(二)道德对文化的影响(二)道德对文化的影响 道德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道德对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道德作为人们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道德作为人们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中主要一种方式,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中主要的价值目标,作为人类品性和人格的的价值目标,作为人类品性和人格的沉淀物,它对文化的形成,发展目的沉淀物,它对文化的形成,发展目的及途径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道德及途径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道德通过善恶评价,用应该不应该的方式通过善恶评价,用应该不应该的方式调节人们的行为,推动人们的行为实调节人们的行为,推动人们的行为实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道德是如何产生的?2.简述道德的本质。3.如何理解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4.道德有哪些功能?目目 录录退退 出出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3.12。2.余仕麟:伦理学概论,民族出版社2004.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