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启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319059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4.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启示(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启示 刘瑜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0802 摘要:西方近代伦理思想是继古希腊之后西方伦理思想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富于生命力的阶段。它批判继承了前两个历史时期伦理思想发展的成果,注意到主体德行和客观法则的统一,比较自觉地理解和探讨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建立了更加完整的伦理体系。西方近代道德教育理论是基于解决社会道德问题而产生,基于道德教育实践特别是课程实验的实证,具有浓厚的相对主义色彩,重视道德教育形式。如何认识和理解西方近代道伦理思想和道德教育,对于丰富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关键字:西方;伦理思想;道德教育

2、;启示 20 世纪之后的时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纷争不断的时代,也是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其伦理思想和道德教育理论则随着这种大发展而不断变化。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理论,认真分析和把握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理论的路径转换,对于我们从中汲取合理内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我国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的背景下,分析研究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与社会现实的关联,以及西方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的特点,

3、对于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伦理思想理论,开拓我国道德教育实践的新思路、新途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西方近代伦理思想理论的发展趋势 西方伦理思想历史悠久,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概括起来主要有:关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原则和规范、德性的内容和分类、意志自由和道德责任、道德情感与理性的关系、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的价值分析、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以及人生目的和理想生活方式等问题。在西方特别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伦理思想中,这些问题常常以价值和事实或以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表现出来。西方近代伦理思想是继古希腊之后西方伦理思想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富于生命力的阶段。它批判继承了前两个历史时期伦理思想发展的成果,注意到主体德行

4、和客观法则的统一,比较自觉地理解和探讨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建立了更加完整的伦理体系19 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20 世纪以来,西方的伦理思想派别繁多,演变期短。在理论形态上,主要继承了自苏格拉底开始的分析道德概念的传统和近代人道主义的思想传统。从而表现出两种基本的伦理学倾向或思潮:注重研究道德概念的性质、意义及用法的各种元伦理学,其中包括直觉主义和感情主义、语言分析;着重探讨人的本质、价值和命运的所谓存在主义伦理学,宗教存在主义和境遇伦理学也属于这种思潮。(一)从感性主义走向理性主义的趋势 谈及西方伦理思想中的感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不免都会涉及到伦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5、。“幸福”是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们最终追寻的价值目标之所在。概言之,西方伦理思想是沿着理性主义的脉搏继续前行。西方伦理思想家在对幸福的理解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坚持感性主义人性论的伦理学家,大多主张快乐主义幸福论。在罗马时代,伊壁鸠鲁认为只有快乐和幸福才是最高的善,才是判断道德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坚持理性主义人性论的伦理学家,则大多主张德性主义幸福论。斯宾诺莎认为:“绝对遵循德性而行,在我们看来,不是别的,即是在寻求自己的利益的基础上,以理性为指导,而行动、生活、保持自我的存在。”在当代西方社会,由于伴随社会生产力和高科技快速发展而来的人欲的极度扩张,使人与自身、人与社会

6、他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空前紧张。社会历史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提出约束人欲自由扩张的各种行为准则规范,以矫正各种发展失衡的偏失。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主张对欲望的合理节制乃是一种主流的和根本的观点,在此,理性主义大门将不断地涌入符合社会秩序的人潮。(二)从自觉的个人主义走向不自觉的整体主义 提及个人主义,人们会自觉地认为这完全是属于西化了的思想,从最早的苏格拉底教导人们要“认识你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便是以个人为基点;爱尔维修则断言:“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以往的种种伦理思想史表明个人主义诠释着西方人的价值体系,正是这种视个人在实现自己愿望和利益的同时,主动地、积极地扩展自我、发展自

7、我和实现自我为目的的思维模式,才使得西方伦理思想不得不走向整体化进程。西方人的特殊的整体主义的出发点是在保障个人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发展的,是一种为了实现个人的最终利益不得不服从整体利益的选择方向,这种整体主义的思想具有被迫性和不自觉性。在自觉的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中不自觉地走向了整体主义的伦理趋势。(三)个人正义走向社会正义趋势 正义问题是人在变革社会关系时,为求真、善、美,祛除假、恶、丑观念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个人正义是指“对个人存在及其行为正义与否的追问”。社会正义问题是指“对社会合作体系的秩序113 正义与否的追问”。社会正义问题追问的对象是社会,社会正义问题以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为

8、对象,就一定社会的秩序和规则是否正义提问。在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中,个人的正义将逐渐演化为整个社会的大趋势,服从于社会的合理整合。二、西方近代道德教育研究分期及发展特点 在 20 世纪初,西方社会面对的依然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极权主义的道德教育,“这种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按照清教徒严格的伦理规范形成儿童孝敬、忠诚、勤勉、节制等习惯,道德教育起着一种狭隘的社会化作用”。学校道德教育是向学生灌输对宗教的情感和对权威的服从。其后,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经历了创建期、停滞期和繁盛期三个阶段.1、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创建期 20 世纪20 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迅猛增长,人口流动的增多,价值观念的

9、多元化,西方社会传统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社会基础开始动摇,原有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一批教育家开始反思传统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一批新的道德教育理论应运而生。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了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任何道德准则都随杜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批评性探究的能力,道德教育是在儿童参与实际生活过程中,在儿童与人交往过程中进行的。他反对强制的灌输,尊重儿童的各种能力和兴趣,薄重其自主权利,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自主活动的重要性,反对道德说教。杜威的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开辟了西方道德教育的新视野,“几乎构成了当代西方道德

10、教育理论的全部内容”,在当代西方道德理论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停滞期 20 世纪40 年代前后,人类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动荡,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伤痛。痛定思痛,人们表现出对技术领先和军事强盛的渴求,学校教育强调对国家发展的责任和对国家需要的满足,教育的目的倾向于国家的经济强盛和技术的发展。在这期间,科技和经济教育占据了学校教育的所有空间,道德教育被遗忘在角落,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也失去了成长的土壤。因此,这一时期出现学校道德教育弱化和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停滞,“是由于整个国家教育的重点此时发生了变化”。3、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繁盛期 到 20 世

11、纪60 年代,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自40 年代以来开展的以重视科学技术培养的学校教育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道德混乱,青少年道德取向茫然,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西方教育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道德沦丧矛盾尖锐,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经济的增长更显重要,学校教育应该担负起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责任”。闭在这种社会背景和认识下,西方教育家重新燃起了对道德教育的热情,也带来了道德教育理论的繁荣,创立了一批道德教育理论成果。有代表意义的理论有“价值观澄清理论”,代表人物有拉斯思、西蒙;“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柯尔伯格等

12、;“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有英国道德教育家麦克菲尔、美国教育家诺丁斯)等。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是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理论创建的繁盛期,有较大影响并应用于学校道德教育实际的理论达十余种;在这期间还创立出版了大量的道德教育的书刊、杂志,如:道德教育杂志、道德教育论坛等。20 世纪6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理论流派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繁盛期道德教育理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传承和创新相结合。虽然道德教育理论各流派的切人点不同,道德教育实践的途径不一,但就其核心论点而言都是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坚持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和选择能力,反对灌输和权威主义道德

13、教育,重视道德教育过程,帮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突出道德教育的生活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对20 世纪30 年代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继承和深化。二是多学科整合研究日渐深人.道德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道德教育理论的建构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正如有的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闭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创建无一例外都是多学科整合研究的成果,如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就是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整合研究的结晶。三是注重微观研究。面对西方社会当时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西方道德教育研究者一

14、改注重宏观研究的传统,将研究视野转向微观,期望其理论研究能够用来指导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从而产生了一批可直接用于道德教育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理论。如体谅关心道德教育理论的创建者麦克菲尔、诺丁斯在理论创建过程中分别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们推出了学校道德教育课程教材起跑线,出版了道德教育丛书生命线和专著中学的道德教育。三、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纵观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的内容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现实相关。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不可能游离在现实社会之外而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伦理道德始终是阶级的伦理道德

15、”。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不论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与当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文化和道德价值已经渗透在各个领域。所以.对在西方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或背景下进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对于构建我国的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重新认识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涵 目前,我国的学校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依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以社会即时需要为指向,带有强烈的功利化倾向,而忽视了教育的本体价值,即育人、育德价值,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有浓厚的政治化倾向,将教育窄化为政治教育;教育内

16、容停留在知识化层面,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道德教育过程呈现简单化和形式化。借鉴西方国家学校伦理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我们认为,改进我国的学校教育.首先应该从认识学校教育的核心内涵入手,明确教育是人类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是把一种规则强加于人,而是人自我发展、自我肯定、自我欣赏和享用的内在需要。所以,学校教育的意义不是将社会现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灌输给学生,而在于启发和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增强其对道德自觉和伦理思想的判断,培养其对道德良知的追求,启迪其对如何做人的感悟。2、进一步拓展我国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的独创性和实践性 剖析我国的伦理思想及道德

17、教育,普遍存在着将其当作是政治思想工作的同义词。缺乏对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核心与内涵的认识,缺乏实践指导性和操作性,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停留在道德知识的单向灌输或传递上,在德育实践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教育实践操作存在着严重的脱节。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贫乏和道德教育实践途径的单一是分不开的。反观西方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趣论,其派别众多,思想开放,见解各一,甚至互不相容,各派别不仅提出了其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理论体系,而且都提供了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途径。这也启示我们在强调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理论的多样性、创新性的同时,迫切需要

18、加强对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进而开拓我国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实践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在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实践中,我国伦理思想及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和道德教育实践必将迎来新的繁荣。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 王莉萍.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德育理论建设的启示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4).3 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 社,1994.292.4 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53.5 中国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4 6 范树成.20 世纪西方德育理论研究的特征与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03 7戚万学.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主题的嬗变J.教育研究,2003,(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