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31770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50.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5.草船借箭 课题 草船借箭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瑜、忌”等9 个生字,会写“妒、忌”等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 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3.

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 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瑜、忌”等9 个生字,会写“妒、忌”等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具 准备 课件: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演义及作者简介、词语解释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8)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1)【出示课件 1】教师播放电视剧 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请

3、同学们欣赏。(2)播放完毕后出示歌词:【出示课件 2】(3)学生阅读歌词,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4)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教师评议并梳理词意: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地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 以 三国演义 主题歌导入交流,激发学习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世人下酒闲谈的材料。(5)问题交流:歌词里说“浪花淘尽英雄”,你最崇拜三国演义中的哪个英雄

4、?(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课件 3】老师相机呈现三国人物形象。(6)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板书: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2.简介三国演义。【出示课件 4】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学生阅读,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了解。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5】罗贯中(约 1330 年约 1400 年),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太原人。简介 三国演义,同时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

5、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新课 教学(32 )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三、再读感知,整体感知(一)理清顺序。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故事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全班交

6、流,教师订正。(二)了解起因、经过、结果。1.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 6】(1)故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2)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3)故事的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教师简介“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

7、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2.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哪些信息。3.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4.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5.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诸葛亮。)(2)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为什么还要害诸葛亮?【出示课件 7】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文章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采用读、思、议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周瑜对诸葛

8、亮心怀妒忌。(学生齐读)。从这句话你了解到周瑜的什么特点?(嫉贤妒能。)(3)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到的?(他们的对话。)【出示课件 8】当时,周瑜是吴国的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吗?(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周瑜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3)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出示课件 9】“公事”是什么意思?(朝廷之事;公家之事。)“推却”又是什么意思?(借理由推托、拒绝。)为什么不能推却?(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好”,这正中周瑜下怀

9、,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个具有险恶用心的人。)同桌一起交流,想象周瑜当时的心理活动。【出示课件9】(请同学根据自己的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描写人物说话时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填入括号里。)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再读加入描写人物语言和神态词语的语段,总结下列问题:【出示课件 10、11】A.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做的?B.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从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诸葛

10、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指名读这段话。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 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从学习中你了解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胸有成竹,顾全大局。)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12】(4)教师小结: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顾全大局;而周瑜却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5)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11、第 12 自然段,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6.谈话过渡:从课文第 12 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板书: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他 d j()小亮的才干,s z()逼迫小亮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务的jn lng zhung()。但小亮 shn j mio sun(),

12、先他请来了 co()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地完成了任务。二、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妒忌(y j)幔(mn wn)子 都督(d du)水寨(zhi zi)丞(chng cng)相 呐喊(ni n)调(tio dio)度 三、比一比,再组词。诸()虚()妙()都()虑()沙()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著()虎()炒()四、根据课文填空。1.草船借箭节选自 ,作者是()。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草船借箭准备是();草船借箭的过程是();草船借箭的结果是()。【答案】一、妒忌 私自 军令状 神机妙算 曹 二、妒忌(j)幔(mn)子 都督(d)水寨(zhi)丞(chng)相 呐喊

13、(n)调(dio)度 三、诸位、都督、著作;虚心、考虑、老虎;绝妙、沙场、炒菜;四、1.三国演义 罗贯中 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准备:请鲁肃帮忙准备好船只、草把子、青布幔子、士兵等。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2.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具 准备 课件

14、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4)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并且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此环节的设计为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通过第 12 自然段的学习,我们还了解到什么?这部分课文的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2.谈话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了解到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周瑜是怎么“叹”的?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来。【出示课件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

15、,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出来。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借箭准备和借箭过程。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新课 教学(33 )分钟 二、了解“借箭准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诸葛亮请谁帮忙做借箭前的准备?(鲁肃)2.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3.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请默读课文 35 自然段,把书上有关句子标出来。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4】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

16、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启发学生自由读这段话,从“果然不提借船的事”感受鲁肃十分诚信、顾全大局、对诸葛亮赞赏与默默支持。从“果然”一词也能够看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为人。5.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哪些准备?【出示课件 5】(1)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好哪些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引导学生借助人物对话感悟人物特点。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2)诸葛亮为什么对鲁肃说“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3)从中你

17、能感受到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三、精读“借箭经过”,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指名读课文 69 自然段,标出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有关语句。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6】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1)读一读,说说你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诸葛亮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候有大雾,他在等雾。)(2)诸葛亮那个时代有没有天气预报

18、啊?(没有)这又说明了什么?(这就说明了诸葛亮懂天文,识气象。)(3)除了这儿,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出示课件 8】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1)从“大雾漫天”你了解到什么?(了解到当时的天气情况:到处都是大雾。)(2)从天气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什么?(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3)从“诸葛亮笑着说”你感受到什么?(诸葛亮镇定自若,是因为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这一笑,笑出

19、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4)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的目的是什么?(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5)军士为什么要“擂鼓呐喊”?(这样做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6)从这段叙述中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了解?(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7)指导朗读,读好鲁肃和诸葛亮说话时的语气。【出示课件 14】诸葛亮又下令把

20、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1)“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2)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显示了诸葛亮过人的智慧。“逼近曹操受箭”,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此行“借箭”,轻轻松松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诸葛亮谋划之周密,安排之巧妙,不仅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体现了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4.自由读课文 39 自然段,总结“借箭的经过”。(板书:经过诸葛亮利用草

21、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1)小组交流。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15】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算好鲁肃:忠实守信。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算好曹操:谨慎多疑。四、了解“借箭结果”,感受人物形象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2.结合课文说感受。(1)小组交流: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出示课件 18】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

22、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顾全大局。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3.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4.教师小结:草船借箭的前前后后,的确说明了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板书: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3)分钟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23、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 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的完整性和严密性。2.作业:运用学会的阅读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阅读 三国演义中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板书 内容 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_,接着写了_,着重写了_,最后写了_。二、下列哪些选项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A.三天四

24、更时分一定有大雾。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D.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三、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1.“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_ (1)忠厚守信;(2)欺骗周瑜;(3)不诚实 2.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_。(1)胆量很大;(2)谋划周密,安排巧妙;(3)不拍牺牲 3.“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段话是_ 对_ 说的,表现了他_

25、 的特点。(1)鲁肃 诸葛亮 贪酒;(2)诸葛亮 周瑜 勇敢;(3)诸葛亮 鲁肃 自信 4.从“曹操的之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_,曹操 _。(1)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2)勇敢机智 小心谨慎;(3)神机妙算 爱惜士兵 精品 word 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力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与合作学习,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学生在读读、说说、思思、议议中不知不觉理解了课文。整个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