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复习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531155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68.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军事理论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军事理论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军事理论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复习(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中国国防 A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两件大事:生存与安全问题,发展与富强问题。B 国防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制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C 基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防止外来侵略与颠覆。D行为主体:国家 E基本内容: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F国防基本类型:按社会形态分:1.奴隶制国防 2.封建制国防 3.资本主义国防 4.社会主义国防 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目标:1.防御性国防 2.扩张性国防 按国防力量构成分:1.联盟型国防 2.独立自主型国防 3.中立性国防。我国奉行的

2、是防御型的国防政策。国防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与国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G国防的地位和作用:1.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2.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 3.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 H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 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 I中国国防历史 1.中国古代国防:始于公元前 21 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止于 1840 年的鸦片战争.2.中国近代国防:孱弱,衰败,屈辱 清朝后期的国防 民国时期的国防: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中国有边不固,有海不妨,直至四年解放战争结束,开启国防新篇章。3.中国国防历史

3、启示:J国防建设:一、国防领导体制历史和现状:1.1954 年,第一届人大会议设立国防委员会和国防部,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设置。2.1954 年 9 月 28 日,在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之下设立党的军事委员会。3.1958 年 7 月,中央军委是中共中央的军事工作部门,统一领导全军,军委主席是全军统帅,下设总参总政总后勤;国防部是军委对外机构 4.1998 年,设总装。5.1997 年 3 月 14 日,国防法诞生 1.清朝后期的军制:洋务新政,裁撤兵部,成立陆军部;军队主力为八旗兵,入关后成立绿营。2.清朝后期的边海防建设:防务日渐废弛,海防要塞火炮年久失修,技术性落后 3.清朝后期的五

4、次对外战争:1840-1842 鸦片战争,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84-1885,中法开战中法新约,1894 甲午中日战争,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前提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1、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核心力量):重大问题由其决定。2、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国防领导职能(最高权力机关):选举军委主席,决定军委其他人员名单。在闭会期间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3、国家主席国防领导职权:根据人大宣布战争状态;根据人大发布动员令;根据人大公布法律;根据人大授予在

5、国防方面的勋章或者荣誉称号;根据人大批准或废除与外国缔结的有关条约或协定。4、国务院国防领导职能(最高权力执行机关):编制规划和计划,制定法规,领导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国防经费和资产,领导和管理动员工作,领导拥军优属及退役军人安置工作,领导国防教育工作,与军委共同领导我国军事工作。5、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国防领导工作(最高军事机关):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决定作战方针,领导和管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向人大提出议案,制定军事法规发布决定,决定解放军的体制和编制,规定总部、各兵种、军种任务和职能。三、新国防建设的成就: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

6、套的国防工科技工业体系(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3、国防后备力量取得了长足发展。补:1、国防现代化:以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防御体系,总体上达或接近世界水平。其核心: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内容:武装力量现代化、科技工业现代化、建立科学国防法规体系、战争动员制和巩固的民防体系;国防基础设施、战场建设和后勤保障现代化。2、2001 年 4 月 28 日,国防教育法 2001 年 8 月 31 日,通过关于国防教育日的设立,规定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国防教育日。四、国防政策 内容: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坚持全民自卫,独立自主的建设和巩固国防;3

7、、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4、推进国防和军队的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国防基本目标: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国防。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建立强大和巩固的国防 K、国防动员 1、定义:亦称战争动员,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在相应范围内有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财力物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2、动员规模:总动员、局部动员 3、世界大战时期动员特点:a、规模空前;b、范围进一步扩展;c、呈现出持续性;d、体制和制度不断发展法规日臻完善。4、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a、国防动员是打

8、赢战争的基础环节;b、国防动员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c、国防动员是支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5、国防动员的内容:a、人民武装动员;b、国民经济动员;c、人民防空动员;d、交通战备动员;e、政治动员。6、动员组织实施步骤:a、进行动员决策;b、发布动员令;c、充实动员机构;d、修订动员计划;e、落实动员计划。l、精确制导武器 1、概念: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率在 50%以上的武器,eg:各类导弹,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制导鱼雷。包括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2、作用(特点):命中精度高:(美国民兵-III 地地洲际弹道导弹,射程 13000 千米,CEP 值 200 米左右;美 BGM

9、-109C 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射程 13000 米,CEP 值为 9 米;激光制导炮弹和导弹 CEP 值 12米)作战效能高:轰炸机使用制导炸弹比使用普通炸弹费效比高出25 至 30 倍。可控性强 3、对作战的影响:a、提高了作战效能;b、使作战样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c、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重要杠杆。4、制导方式:自主制导、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复合制导。5、分类:a、作战任务分:战略导弹和战役技术导弹 b、特征分:弹道式和巡航导弹 c、射程:近程(1000 千米以内)中程(10003000 千米)远程(30008000 千米)洲际(8000 千米以上)M、电子对抗技术 1、概念:电子对抗

10、技术也称电子战,指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来控制电磁频谱或用电子频谱攻击敌方的电子设备、器材,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的电磁斗争。2、作用:a、获取重要军事情报;b、破坏敌方作战指挥;c、掩护突防和攻击;d、保护重要军事目标;e、夺取战场主动权 3、方式:a、电子侦察(雷达、通讯、光电侦查)与反侦察;b、电子干扰与反干扰;c、摧毁与反摧毁;d、网络进攻与防御 N、武装力量:一、中国武装力量构成:1.中国人民解放军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3.中国民兵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使命和装备(组成和作战特性)陆军:编成:步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

11、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 作战特性:以步兵、装甲兵、炮兵为主体,主要在陆地上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它具有强大的火力、突击力、和快速的机动能力。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军、空军协同作战。海军:编成: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路路站队 作战特性: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海洋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它具有在水面、水下和空中作战的能力。既能协同其他兵种作战,也能单独实施海上作战。空军:编成: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与气象、电子对抗等其他专业勤务部队。作战特性:以航空兵为主体,主要遂行空中作战任务的军种。具有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的能力。空军既能与海军、

12、陆军、第二炮兵协同作战,也能独立实施作战。第二炮兵:编成:由地地进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导弹部队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作战特性:它与海军战略导弹潜艇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可协同作战,也可单独作战。O、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产生时期:中共成立到党的遵义会议 形成时期:遵义会议到抗战胜利 全面丰富和发展: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3、人民战争思想:主要内容和理论基础 4、人民战争的战术战略:5、国防建设理论 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 2、主管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3

13、、着眼特点,着眼发展 4、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1、人民军队的性质 2、人民军队的宗旨 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 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1、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抵御外敌侵入 2、确立发展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战略 3、发展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1、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2、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建设的大局 3、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4、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部队 5、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好转,但仍存在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

14、 3、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1、军队建设要以国民经济为基础 2、军队和国防建设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1、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需要 2、坚持战略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3、落实战略方针,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4、立足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1、始终不渝的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2、现代化是我军三化建设中心 3、提高军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1、走精兵之路是我军建设的根本方针 2、实现精兵之路的途径:质量建设,教育训练 P、国际战略环境 定义:世界各主要过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所形成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

15、形势 发展趋势:1、和平与发展在前进中面临挑战。2、国际战略关系随经济全球化发生深刻变化 3、世界力量分化组合加剧,使单极化和多极化之争更趋激烈。国际战略格局:1、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 2、欧盟是利益影响日益扩大:3、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 4、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 5、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 6、地区性大国不断壮大 7、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 世界军事形势:1、美军未雨绸缪,确保全球性国家利益 2、俄军紧握杀手锏,力图东山再起 3、日军执经济、科技优势,打造世界一流强国 4、印军加强联合作战,积极挺进印度洋 5、欧盟內统外扩,力求实现军事一体化。Q、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主要特点:1、陆地

16、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 2、边界漫长、海域辽阔,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多 3、地处大国利益交汇区,安全环境受大国影响因素复杂 二、缓和与稳定是我国目前周边区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主流。1、改善了大国关系,解除了敌对关系 2、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得到解决或缓解 3、加强多边合作,改善周边安全态势。三、诸多不稳定因素:1、美国亚太地缘战略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2、周边地区热点问题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3、边界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四、如何巩固发展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1、树立新安全观 2、稳住两翼 3、巩固北方 4、经略东南 5、改善与发展中美及其他国家的关

17、系 R、信息化战争 概念: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基本内容:一个核心,两大支柱,三个能力,四种形式。1、指挥控制战为核心 2、数字化战场和信息化军队是支柱 3、全面掌握战场信息,多种有效攻击力,对被攻击目标实施毁伤评估是三个必备能力 4、精确战,计算机战,隐身战,虚拟现实战为四种形式 基本特征:1、信息资源主导化 2、武器装备信息化 3、作战空间多维化 4、作战节奏快速化 5、作战要素一体化 6、作战指挥扁平化 7、作战行动精确化 S、习总书记海洋权益 1、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要维护国家海洋权

18、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2、21 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3、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总体上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些成就为我们建设海洋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

19、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T、军事卫星的用途 军用卫星指的是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军用卫星按用途一般可分为侦察卫星、军用气象卫星、军用导航卫星、军用测地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和拦击卫星。战时,一些民用卫星也可用于军事用途。如低轨道的多接口通信卫星,KH-11大鸟侦察卫星、SPOT 遥感卫星、Leasat 同步轨道卫星、高轨道的 GPS 卫星网等。主要用于侦察,通信,定位导航,遥感探测,和攻击(主要是对卫星)。现将其军用卫星的性能及实用情况介绍如下。1.目标图像摄影卫星系统 2.导航定位卫星系统 3.导弹预警卫星 4.军用通信卫星系统 5.电子窍听卫星系统 U、抗美援朝我国战术与战机 战术:密集冲锋、人海战术、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理论、集中优势兵力,大胆迂回、包围,发扬夜战、近战的特长、速战速决。构筑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阵地防御体系。战机:米格 15 比斯。H-37 37 毫米机炮与 HC-23KM 23 毫米机炮,光学瞄准镜。早期生产批次采用英国的尼恩发动机,中后期则改用自制仿尼恩的 RD-45 发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