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戊戌变法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31016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8.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九戊戌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九戊戌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九戊戌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九戊戌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九戊戌变法(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民版历史选修高考一轮复习教案-1-专题九 戊戌变法【模块链接】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必修专题二)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专题三)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专题二)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必修专题三)【学习要求】从社会背景、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等方面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了解戊戌政变,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学习康、梁等维新志士们力图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情操。【知识结构】一、背景 客观原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经济

2、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形成。二、过程 阶段:宣传维新思潮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开始的标志:1895 年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失败 维新派人物政治主张和特点 康有为 编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作为维新变法理论根据 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强调实行君主立宪 特点:明确提出民权思想,动摇君主专制神圣性和永恒性 严复 翻译天演论 特点:借用达尔文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重要性和必然性 人民版历史选修高考一轮复习教案-2-百日维新内容、特点 内容 作用 局限 政治 参考创新设计P298“基础知

3、识连线戊戌变法经过百日新政主要内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愿望和主张,初步动摇封建统治秩序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经济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军事 增强国防力量 文教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传播 特点:涉及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从目的上看,变

4、法图强,救亡图存。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传播。从推行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置失当。失败 失败标志:1898 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失败原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主观上:维新派缺乏领导核心,脱离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表现:慈禧太后掌握实权,从中央到地方大多数高级官吏反对新政);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进程漫长而曲折。三、认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

5、产阶级改良运动(参考 创新设计 P299人民版历史选修高考一轮复习教案-3-“重点难点问题一”)。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意义(参考创新设计P299“重点难点问题三积极作用”)【疑难解惑】一、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参考创新设计P299“重点难点问题二”二、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500 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其主线是现代化。但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请简要说明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本国的现代化。经济上:市场化、工业化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初步实现工业化,崛起为东方强国。戊戌变法:奖励农工商业发展,促进了

6、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 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1889 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承认了人民的一些权益,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戊戌变法:维新派变法前曾提出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内容,要求实行君主立宪,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已扩展到制度领域。思想文化上:科学化、民主化 明治维新:倡导文明开化。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启蒙。军事上:现代化、西方化 明治维新:富国强兵(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西方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装备,培养指挥人才,实施武士道教育,只对人民版历史选修高考一轮复习教案-4

7、-天皇负责)。戊戌变法:裁汰绿营,西法练兵,一定程度上增强军队战斗力。社会生活上:文明化、西方化 明治维新:努力改造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发生深刻变化。戊戌变法:维新派摒除陈规陋习。【达标训练】1、(2007宁夏高考文综)创新设计P299“典例剖析”2、(2008宁夏高考41)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6 分)答: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

8、见效。材料二 16821725 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 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期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在当时的俄国,大多数贵族饱食终日,往往懒洋洋地拖着长袍,留着被视为“上帝赐予的装饰品”的大胡须,无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能产生如此重大的个人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9 分)人民版历史选修高考一轮复习教案-5-答: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