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知识及其应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28947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4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宏观经济学知识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知识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知识及其应用(9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陆德明教授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成员或组织(家庭、企业 和政府)对稀缺资源如何进行配置与管 理(选择、决策)的学问作为一门科学的经济学 解释世界 实证 分析(从微观到宏观)作为决策顾问的经济学 改善世界 规范 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宏观经济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导 论:宏观经济指标与目标第一篇:长期经济增长与中国的发展战略第二篇:短期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政策第三篇:开放经济体系与国际经济交流Ch.1 导论:宏观经济指标与目标一.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产品与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企业家庭出售购买劳动 资本雇用投入收入GDP支出GDP

2、收入GDP工资、租金和利润GDP循环流程图产品流向货币流向GDP是某一时期某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 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1.家庭内的生产与消费(劳务)不算;2.地下非法生产与交易的(毒品等)不算;3.中间产品不重复计算(作为存货暂时提前算入);4.旧货市场(二手车价值等)不包括;5.一年、一季或一月(同比或环比)6.一国地域范围内所有人生产的GNP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永久居民生产的总值)1.包括本国人在国外生产的 2.不包括外国人在国内生产的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GDP的国际比较 中国的经济规模与增长空间2003年人口(亿)GDP(亿美元)汇率 PPP人均GDP(美元)汇率 P

3、PP美国2.911094601094603761037610中国12.89141706435011004990印度10.655680306805302880按汇率算: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7.7倍 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PPP:Purchasing-Power Parity 购买率平价二.通货膨胀消费物价指数(CPI)通货膨胀率 100三.充分就业:季节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四.国际收支平衡:进口等于出口问题讨论:GDP指标有什么优缺点?你对中国各级政府追求 GDP怎么看(是好事?不应该?)今年CPI去年CPI 去年CPI第一篇:长期经济增长与中国的发展战略 Ch.2

4、 生产率与经济增长 中国GDP19782005年均增长高达9.5,创造了世界奇迹 人均收入翻番或倍增年数总量生产函数一般式:Y=AF(K,L)Cobb-Dougals生产函数:Y=AK L各要素对增长的贡献GDP年均 增长资本K的贡献劳动L的贡献技术进步或生产率中国197820059.5611524美国194819813.2151966 古典增长理论不考虑技术进步新古典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外生新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的源泉:Y=F(K,H,T,R,N,S)一.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的工具、设备与建筑物存量 (投资积累)二.人力资本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积累等所获得的 知识与技能三.科技进步思想、方法、工

5、艺或手段的改进 (模仿与创新)四.结构变迁资源从低效率部门重新配置到高效率 部门(工业化、城市化)五.自然资本土地、资源与环境等(增长有无极限)六.社会资本人际信任与合作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问题讨论:你认为六个要素哪个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更重要?今后中国的次高速增长前景(年均增长预测)2001-2010年2011-2020年世界银行6.9%5.5%亚洲开发银行6%5%Ch.3 中国的增长前景与战略转型“十一五”规划时期主要指标20052010年均增长属性经济增长GDP(万亿元)18.226.17.5%预期性人均GDP(元)13985191406.5%预期性总人口(亿人)1310813.708约束

6、性经济结构城镇化率(%)43474%预期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0.343.33%预期性服务业就业比重(%)31.335.34%预期性五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新增就业(万人)4500 预期性人民生活城镇登记失业率(%)4.25预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0493133905%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25541505%预期性续表20052010年均增长属性资源环境单位GDP能耗降低20*约束性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约束性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55.860.04.2*预期性耕地保有量(亿公顷)1.221.20.3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约束性森林覆盖率18.

7、2201.8*约束性社会发展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8.59.00.5*预期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亿)1.742.235.1约束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23.58056.5*约束性R&D占GDP比重(%)1.32.00.7*预期性注:*为累积总增长中国发展战略调整与 企业的投资发展机会第一次战略大转型发展是硬道理:(19781992)从“继续革命”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第一要务”第二次战略大转型科学发展观:(20022006)1.“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战略 2.“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战略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4.“小康社会”与“和谐社

8、会”战略 Ch.4“新农村”战略与“城镇化”战略资源从农村、农业转向城镇工业、服务业中央第8个1号文件拉开了“新农村”运动的序幕 主要政策措施:取消农业税,增加财政开支 提高农业补贴,工业反哺农业 增加农村医教开支(免学杂费等)“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在“非农”(中美城乡比较):1.农业的出路在于工业化 2.农村的变貌在于城市化 3.农民的致富必须突破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若干案例:华西村、大寨和南街村,浙沪农居农业产业化优势项目投资机会 案例:养鳗、养野鸭和麦秸编织工艺品的故事1.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的种养、储藏和保鲜;2.农牧渔业产品的加工与深加工(农业产业化、提高附加值);3

9、.生态农业有待发展(克服绿色壁垒);4.优质农作物种子公司前景看好(例如转基因彩棉等);5.花卉市场前景广阔(中国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6.饲料开发(秸杆饲料、树叶饲料、蝇咀饲料、蚕沙饲料、酵母饲料和羽毛饲料等。还有牧草干燥加工等)农村下一个超大型“建筑工地”“下决心调整投资方向,把国家对基础措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温总理政府报告20052010: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筹集数千亿元,主要投向小水利、道路等基建,还有合作医疗和义务教育等2006年度: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支出3397亿,比05年增加422亿,增长14.2城镇化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案例:江苏伟业集团房地产作为支

10、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产业链钢铁建材机械轻工供水供电玻璃设计金融建筑业房地产业物业管理电气宾馆酒店房屋租赁金融家具装饰房地产行业几经调控,大起大落;但仍是高利行业,极具投资价值:国际经验:美国城市人口98;中国城镇人口43,还有几亿农民要进城。美国人均住房60;中国人均住房目前不到20,尚有巨大差距一般规律:人均GDP 8003000美元期间,住房需求持续加速增长,同时质量要求提高。市场需求:1.城镇化率每年增1,就是1000万非农人口进城按人均20 算,即增加2亿;2.1990年代前建的住宅14.6亿旧了,标准、面积和功能都落后了。其中1.5亿的危旧房需改造3.还有出于保值和增值动机的投资需求市

11、场供给:1.土地供应在减少,地价在上升;2.融资被调控收紧调控政策:05年调控:“稳定房价”(减少投机,控制投资,调整结构)06年调控:“扩大内需”“新国六条”措施 从房地产行业结构看投资机会1.普通住宅(经济适用房)升,供不应求;2.高档公寓平,但利润率高;3.别墅前景看好,但被控制;4.写字楼和宾馆升,供不应求;5.商铺、厂房增长强劲;6.平稳 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深等)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等)上升 三线城市(其余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四线城镇(10000多个农村城镇)7.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城镇机会多;8.奥运和世博“两会”带动地区9.城市二手房市场活跃度将超过新房市场。问题讨论

12、:1.您认为几亿农民该进城,还是留守?中国的“三农”问题如何解决?2.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能高速发展多久?3.宏观调控是否套牢了或影响了您对房地 产的投资?今后您想投资吗?投向何处?Ch.5循环经济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中国在自然资本约束下重工业化 中外发展背景条件比较2.中国的资源消耗和高增长的代价 能源进口贸易困局(案例)3.中国的环境污染及其整治 环保产业发展前景(案例)4.循环经济与节能措施 十一五规划时期的约束性指标相关行业发展(一).石油化工行业:1.中国严重缺油,但民企进“石油门”,还有三道砍 2.化工行业受高油价影响(案例)化工原料化学矿化肥化学农药

13、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品橡胶制造业专用化学品化工行业子行业(二)煤炭、电力工业1.中国严重缺电2005年夏天20多个省用电超负荷地区华东华北华中比上年增241715.4火电水电核电85.6713.121.212.中国三电比例(2003年)3.核电的前景,民企有无参与机会?(三)环保产业机遇(四)新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农村沼气等1.太阳能电池案例: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控 股有限公司老板 施正荣成中国新首富2.汽车新能源案例:上海研制“超越”系列新能源汽车进展问题讨论:1.中国能源紧缺对您的企业和行业带来 什么影响?国家下一步的能源战略对 您有何机会和挑战?2.民营企业进入能源、原

14、材料工业和环保 产业等尚有什么障碍?Ch.6自主创新战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从技术模仿到技术创新“十一五”时期目标: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三种创新形式和能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中国大中型企业70没有研发机构,66没有研发人员。中小企业更不用说了。中国专利中有75是外国人的。中国IT行业专利最多的 10家企业5年的专利之和只相当于IBM 1家1年的;生物制药行业几乎100的专利为外人;国产汽车只占10外贸出口与外资引进中国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我们处于微笑曲线底部而笑不起来!外贸服装和汽车产业案例研发 设计加工组装营销服务价值链利润

15、率%302010后发国家、后发企业的模仿创新日本与韩国从模仿创新到后来居上的经验引进技术花费与消化吸收花费之比:日韩企业约1:5,中国企业只1:0.07韩国的R&D投入R&D投入R&D GDP企业R&D 政府R&D19815亿0.8145 :55199376亿2.3383 :17上海襄阳路市场、上海石化和部分浙商案例问题讨论:1.您对中国的“假冒伪劣”现象有何看法?您的企业有没有侵犯过人家的“知识产权”?2.您企业目前有无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下一步想不想自主研发?会怎样自创品牌?Ch.7 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战略中国的社会资本积累1.中国“群体性事件”(骚乱)10年增6倍2.收入分配不公

16、,收入差距过大3.在就医、就学和就业等方面机会欠均等4.缩小地区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 从“西进运动”到“经济北伐”中 的机会 第二篇、短期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政策Ch.8 经济周期波动GDP等时间高涨衰退萧条复苏波动周期的四个阶段四种经济周期及其交织:基钦周期(短波),4年左右一次尤格拉周期(中波),10左右一次库茨涅兹周期(中长周期),22年左右一次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波),50年左右一次把握中国的经济周期:改革开放前的古典周期(大起大落,剧烈波动,5年左右一次)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型周期(趋于平缓,拉长到10年左右一次)中国经济增长(GDP)的周期波动案例:房地产调控周期 与万通集团的“反周期”

17、应变调适1.调控周期:1989“六四”事件后沉闷三年92小平南巡讲话掀起投资热93.94总理整顿,深圳、海南和北海等地留下一片“烂尾楼98扩大内需,房地产又成“增长点”2003再控房产,04整顿开发区,05“稳上房价”遏投机 06又扩大内需,要房地产健康发展2.万通冯伦:1991于海南创业1993退出海南,在北京创办万通2001抛弃香港模式,采用欧美模式 14年时间,经历了2.5次波动2005任中国住宅产业商会轮值主席。每年“9.13”定为“反省日”:自我检讨,并设论坛。确定战略上那些应变,那些不变。然后采取反周期行动3.全国30000多家房地产企业,2005年出现了四大变化:1.资本结构开放

18、了 3.开始“走出去”了 2.商业模式改进了 问题讨论:你所在行业的波动周期情况怎样?Ch.9 总需求和总供给物价水平总产量总需求曲线P1P2oD1D2总需求C+I+G+NX总需求曲线右下倾:1.财富效应;2.利率效应;3.汇率效应总需求曲线左右移动(四变量引起)物价水平总产量总供给曲线P1P2S1S20总供给=C+S+T+E总供给曲线右上倾:1.粘性工资;2.粘性价格 3.错觉理论;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PeQeE物价水平总产量总供给总需求0 总供给总需求 C+S+T+E=C+I+G+X这是把握宏观经济变局的基本模型(方程与曲线)Ch.10 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有效需求)进行管理的宏观政策

19、分为 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收缩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中国实行积极的“双稳健”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包括:1.政府采购(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 2.政府税收(收入),通过企业和家庭的 开支影响总需求乘数效应边际消费倾向(MPC):家庭额外收入中用 于消费而不用于储蓄的比例 乘数1MPCMPC+MPC+1/(1MPC)假如MPC=3/4,则乘数4 乘数包括消费乘数、投资乘数、政府支 出乘数和净出口乘数23挤出效应 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 投资需求支出:政府开支增加 企业和家庭收入增 加 货币需求提高 利率上升 减少物品需求(挤出投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强弱相抵 中国近期的财政

20、政策 减税:1.农业税全免 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 3.消费税调整 4.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增支:1.公共工程(西部地区、东北地区)2.农村教卫和基建投资Ch.11 货币政策货币数量基本方程:MV=PQ M0=现金 M1=狭义货币(M0+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M1+定期存款)货币政策主要看货币投放量和利率如何决定?如何调节?一.货币需求 货币具有流动性:人们因流动性偏好持有货币 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升 成本升 需求降;利率降 成本降 需求升 二.货币供给1.中央银行信贷投放(货币发行)2.在公开市场活动中买卖政府债券,改变商 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3.改变法定准备金比例和贴现率(商

21、业银行 从中央银行借钱的利率)总之,假定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供给,表现为垂直线(由政策固定)货币需求货币供给MRr1rer2央行固定量三.货币市场均衡利率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利率调节总需求:物价升 货币需求升 利率升 总需求降中国近期货币政策一.货币信贷:M1 2006年增长14 M2 2006年增长16 贷款 今年25000亿,与去年持平二.利率:4月份调高了0.27,但效果不明显 准备金和贴现率三.资本市场:股市涨 总需求升 利率升 货币供给降 高利率的紧缩效应抵消高股票价的 扩张效应,利率左右股票与债券 之间的替代Ch.12 宏观调控(稳定)政策的效果一.时滞:一般需要6个月二.自动稳

22、定器:1.灵活的税制 2.失业保障制度三.央行的独立性:美联储:不受政治压力,向国会报 告。其公开市场委员会的 19位成员有独特的任命与 选举方式通胀率失业率AB通货膨胀与失业间的两难取舍:A点 高失业 低通胀 B点 低失业 高通胀问题讨论: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怎样?企业如何 调适自己的行为?菲利浦斯曲线第三篇:开放经济体系与国际交流 Ch.13 国际贸易一.专业化分工、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二.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理论三.自由贸易与WTO 1.关税;2.配额;3.服务贸易;4.知识产权四.贸易保护主义 1.工作岗位论;2.国家安全论 3.幼稚产业论;4.不公平竞争论中国的对外贸易一.中国

23、的比较优势、进出口与巨额贸易顺差二.我国外汇储备已世界第一,是好是坏?中国人送钱给美国人花三.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前景怎样?四.2006年贸易政策基点:1.贸易平衡;2.结构调整人民币汇率人民币供给人民币需求ERCh.14 国际金融汇率决定一:市场均衡汇率理论汇率决定二: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一.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与汇率变动过程二.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升值:原因及趋势三.人民币汇改的影响或后果讨论:1.不利出口,有利进口 2.不利外资进入,有利中资“走出去”四.中国的外资引进与对外投资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导 论: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篇:供求均衡 市场经济如何

24、运行第二篇: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第三篇:要素市场、市场效率与公共经济Ch.1 导论: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怎样生产?3.为谁生产?4.谁来决策?不同的经济制度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DDPQP1P2Q1Q20第一篇:供求均衡市场经济如何运行 Ch.2 供求定律与市场均衡一.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需求曲线的移动影响需求的变量应变结果价格收入相关产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沿着曲线变动曲线移动曲线移动曲线移动曲线移动曲线移动案例:如何减少香烟的需求量SSPQP1P2Q1Q20二.供给曲线与供给定理供给曲线的移动影响供给的变量应变结果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

25、者数量沿着曲线变动曲线移动曲线移动曲线移动曲线移动PQSDEOSDPeQe三.供求结合与市场均衡非均衡状态:过剩与短缺举例分析均衡变动“看不见的手”价格如何配置资源四.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 2.需求收入弹性 3.供给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收入变动供给量变动价格变动五.应用:1.农业的利好消息对农民影响怎样?2.石油输出国组织能否维持石油的高价格?Ch.3 供求定律与价格政策一.价格上限控制如何影响市场 1.啤酒市场案例 2.加油站排队案例 3.房价(租金)控制案例二.价格下限控制如何影响市场 1.啤酒市场案例 2.最低工资控制案例Ch.4 消费者行为与消费决策一.预算约束消费

26、者的购买力衣食300300150150预算约束线:表示消费者在既定收入 时能买得起的商品组合衣食ABCD二.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与购买欲望曲线:表示消费者同样满足的消费组合边际替代率(MRS):消费者愿意以一种商品交换 另一种商品的比率衣食最优点AB三.消费者的最优化选择1.收入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2.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3.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Ch.5 生产者行为与企业决策一.成本与利润:利润收益成本 1.机会成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2.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显性+隐性)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经济利润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会计利润显性成本经济学家看企业利润会计师看企业利润产量投入量生产

27、函数二.生产函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1.利润最大化2.边际产量(收益)递减规律总成本产量总成本曲线三.总成本曲线1.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2.成本最小化与替代原则成本产量MCATCQ四.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1.ATC曲线呈U型,与MC相交于最低点2.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平均总成本每天产量SATC1SATC2SATC3LATC五.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与规模收益不变关联产品与范围经济第二篇.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Ch.6 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型企业行为一.完全竞争市场的两个特点:1.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 2.各个卖者提供的产品大体相同 因此,每个卖者和买者都是价格 的接受者 竞争企业的总收

28、益、平均收益和 边际收益成本收益产量最优点(MC=MR)MC(供给曲线)ATCP=AR=MRMC1MC2Q1Q2Qe二.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三.营业决策1.什么情况下暂停营业(短期)及其案例2.什么情况下进入或退出市场(长期)3.有些竞争企业零利润时依然经营Ch.7 垄断市场与垄断企业一.垄断产生的原因及例子 1.资源垄断一个企业拥有一种关键资源 2.政府造成的垄断给予排它性权利 3.自然垄断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以上 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需求曲线水平)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需求曲线下倾)成本收益垄断价格MCATC需求边际收益产量ABQe二.垄断者如何做出生

29、产和定价决策A点:MR=MC,利润最大化产量B点:需求曲线表示这种产量对应的垄断价格垄断者没有供给曲线;阴影部分为垄断利润三.垄断的社会代价案例分析反垄断政策:1.反托拉斯法 2.管制垄断着 3.实行公有制价格歧视案例:电影票、飞机票、折扣券、奖学金、数量折扣等Ch.8 寡头垄断与寡头企业一.市场结构四种类型: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完全垄断企业数量?产品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一家企业几家企业许多企业产品差异产品相同二.双头例子 1.勾结与卡特尔 2.寡头均衡合作与利己的冲突 3.寡头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4.石油市场案例三.作为囚徒困境的寡头博弈400亿400亿300亿600亿600亿300

30、亿500亿500亿高产量高产量低产量低产量伊拉克的决策伊朗的决策反寡头政策及案例Ch.9 垄断竞争市场及企业行为一.垄断竞争的特征:1.有许多买者争夺顾客 2.产品有差别,不是价格接受者 3.自由进出市场,直至经济利润为零价格需求产量MCMRATCPQe二.产品差别化竞争1.短期垄断竞争相似于垄断价格产量PMCATC需求MRQe2.长期中利润趋向于零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广告行为及其争论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品牌战略及其争论工资劳动量EWeLe第三篇:要素市场、市场效率与公共部门 Ch.10 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一.劳动市场与工资决定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需求曲线右下倾)工作与闲暇的权衡取舍决定劳动供给

31、二.工资的决定因素 1.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2.补偿性工资差别 3.人力资本投资(教育)4.能力、努力和机遇 5.长相的利益 6.最低工资法、工会力量和效率工资 7.歧视经济学三.中国的劳动市场与收入分配讨论1.相对意义上,劳动力无限供给,工资水平全求最低。这是竞争优势2.力量对比变化,工资有上升趋势,沿海地区招工难?3.低收入影响了消费,影响了经济增长?4.分配不公、收入不平等与平困利息资本量SDEreKe四.资本市场与利息Ch.11 市场经济与经济福利一.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支付意愿减实际支付量PQABCDEFP1P2Q1Q2需求PSQABCDEFP1P2Q1Q2二.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出售产品

32、得到的量 减他的成本PQSDEPeQe三.市场效率:A.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评价消费者支付的量 B.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得到的量生产者的成本 C.总剩余A+B=消费者的评价生产者的成本效率:资源配置使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 倒卖门票案例Ch.12 公共部门经济一.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不是时时处处有效 政府出手干预: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二.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人的福利造成 影响,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 酬又得不到报酬 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例如:环境污染 负的外部性 政府出 面解决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有资源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三.公共物品1.国防军工2.基础科

33、研和基础教育四.公有资源公有地悲剧 1.空气与水环境保护 2.道路桥梁基础实施建设五.中国的公有制和国有企业1.计划经济年代的公有制企业2.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企业3.国有企业的存在理由和存在价值4.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尚存的机会国务院放宽了非公有制(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1.允许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2.允许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和资源开发等);3.允许进入公用事业(供水、供气、供热、公交等)和基础设施领域;4.允许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教育、科研、卫生、文化、体育等);5.允许进入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券、保险等);6.允许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7.鼓励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并购、持股、参股等);8.鼓励、支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的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