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5176893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8.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研究综述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研究综述文献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7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研究综述 人要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同其他人进行交流,就要在吃、穿、住、用、生活、工作各个方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就是交际。交际又叫交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是针对狭义的概念进行的综述。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行为,也叫人际的交往。交际是一个社会人的本能,也是人的必需,它具有社会性和个体性。“口语交际”一词正式进入语文教学是 2000 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笔者以“小学口语交际”为关键词在 CNKI 和万方数据库网站中查阅的相关资料,发现各类期刊物所发表的本领域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此做了评价。一、口语交际的概念界定 有关口语交际的涵义

2、,目前学术界有着多种不同的表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而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12。一些学者对它的概念作了更详细的解释,他们认为,口语交际,是指借助思维,通过听说活动,组织语言、交流传递信息、得体文明的语言交往活动。它的过程涉及听觉、视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同时,还涉及情感、兴趣、性格、意志等众多非智力因素34。也有些学者认为,口语交际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怎样在口头上使用好语言,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他们主要强调在交往过程中达到理想效果的才是口语交际活动56。还有些学者指出口语交际是交际者出于某种需要,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

3、意的社会活动。它包括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是一种有明显社交目的,使用标准口语的活动78。总之,口语交际的目的是指导人们在交际中如何说话,就要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常言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二、口语交际的功用 口语交际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此说话人在一定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不同的人说的话不会相同。口语交际也有它自身的功用,具体表现在9:1加强人文交际沟通能力。提高人们交际的能力,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目的,也是口语交际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首要工作。语言是一种工具、人们对这种工具的认识如何,掌握的熟练程度如何,标志着一个人交际能力的大小。一个政治家,一个地方领导人,一个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都

4、必须善于说话,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他们最起码的要求。2有助于更顺利地完成工作目标。在工作场合,我们不但要能说而且还要善于说话,不可能不分场合和时机,不可能不分交际对象随便表达自己的关点。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才会有更好的结果。3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一员,不能离开社会独立生活。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处理得好坏,协调的如何,2/7 一看这个人所做之事,二就看人所说的话。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往往会是一个会是一个会说话的人,说话要分人,也要分场合。4有助手使企事业单位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公众是公共关系中的客体。一个企事业单位,一个社会组织要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它就必

5、须十分注意公众的态度。一个社会组织里的公共关于人员活泼与否,会不会说话,说话得体与否,会直接影响公众的态度,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社会形象好坏。因此,人在任何时候都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总之,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因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 有关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策略的研究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抓住课堂阵地,提高口语交际课的效率 1.营造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交际氛围1011。口语交际是灵魂与灵魂的沟通,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因此需要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条件12。在课堂上应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

6、、生生关系,这需要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在安全、宽容、激励的气氛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另外,在友好关系的基础上,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性。2.利用各种渠道创设鲜活的交际情景13141516。创设情景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创设的情景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及其年龄特点。如果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说的欲望就会高涨,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常言说的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多样化的交际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兴趣。3.教给学生必要的听说及交际的规则和方法17。口语交际注重提高学生社会交往口语交际注重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7、,这也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对于社会交际的一些必要的规则和方法,教师还应该给予一些指导和提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态度和习惯18。(1)指导学生学会做一个“倾听者”。(2)要求学生说话要观点明确、提纲挈领、条理清晰。(3)引导学生说话要得体和谦虚,体现与别人的友好关系。(4)使学生注意交际过程中的表情与姿态要得体。4.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192021。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是引导和深化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策略运用是促进学生顺利有效开展交际活动的重要条件。恰当的评价方法和策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有效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22:(1)激励性评价。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学过

8、程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学生在多向的交往过程中汲取知识、增加智慧、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健康的个性。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正是学生耳濡目3/7 然学习交往的真实情境。教师要通过评价强化学生对于结果的满足感,建立自信心,从而对于口语交际不再惧怕,产生一种期待的心理。(2)自我评价原则。泰勒、利伯曼等课程专家认为,如果给予学生更多的劝利,那么他们就会成为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者。所以在口语交际中教师适当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3)相对性原则。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同一年龄段的学生语言能力存在差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口语交际的表现上也存在

9、很大差异。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应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形成性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更要有定性评价。目的是通过评价这一手段,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中,无论是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或策略,还是综合使用多种策略,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口语交际兴趣、习惯、自信心的培养以及沟通、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二)各学科的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各门学科息息相关的,它不是一项单独的内容。所以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认真引导、指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时间的,只有在各科教师的相互协调下,才使

10、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更快。如果只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23。(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其实,学生的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是不实际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也是培养口语的一个重要途径。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内外相结合,更要注重课外的拓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资源,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锻炼口语交际能力24。2.精心不置作业,家校联合训练学生口语。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11、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另一部分。所以教师应重视发挥家庭的作用,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另外,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培养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同时,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家长本人更应该当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25。四、口语交际教学整体研究 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口语交际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小学口语交际的需要,

12、学者刘荆龙26进行了深入研究。4/7 1.“口语交际”与传统观念的冲突。从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分析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研究发现,口语交际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而不是单纯的“话多不好”的片面理解。2.2004 年的“口语交际”状况。当时的小学语文重文学轻语言,重知识轻能力,而且大部分学校未开设口语交际课。而语文课的教学也是灌注式教学,所以学生很少有机会锻炼口语。3.口语交际能力的三层面:一是自发的口语交际能力,二是自觉的口语交际能力,三世得体的口语交际能力。当这三层面都得到发展是,口语交际能力就得到了全面的发展。4.“口语交际”教学对小学教师的要求272829。首先要改变“沉默是金”的观念

13、,改变观念上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应树立教学生说话是在培养学生素质的观念。其次,教师要上好口语交际课,也要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五、口语交际教学特质研究 有关口语交际的研究很多,学者李春喜30从特质方面进行了研究。1.传统的口语教学听说教学。就是学者吕晓娟31的口语交际教学历史回顾研究的前三阶段,分别包括孕育期、发展开仞期和初步发展期。这一阶段的口语交际以听说教学的形式体现,可对后人的口语教学设下了雏形,当时的学者们都已经呼吁应重视口语教学。可此时的他们把口语交际推上了用一条腿走路的现象,只重视“说”,而忽视了“听”。2.现代的口语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取向。在他们看来,语言是一门信息系统,语言信息的

14、交流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存在与交际之中,一个交际活动必须包装:一是交际双方,二是交际意图,三是语言表达形式,四是交际环这四个要素。只要缺少其中一个要素,它就不是交际活动。现代语言理论认为,交际包括四个参数。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其实,说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上是培养这四种能力。3.国外口语教学研究的取向。这里作者通过几个典型的国家进行了分析,而本文是针对国内研究进行的梳理,因此就不详细说了。六、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总的来看,目前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其一,充分研究了培养小学口语交际能

15、力的策略、方法和途径,使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其二,对口语交际的历史也进行了深入的回顾研究,使人们能认识到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其三,对口语交际特质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有利于更进一步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然而,文献综述中不难发现,已有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想要将本研究推向深入或在本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正视并力求克服这些不足或缺陷。在本领的相关研究中,理论研究相对较充分,而实证研究相对缺乏。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现问题,以便于更进一步改进。还应重视对口语交际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针对不同的情5/7 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应重视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

16、相结合,加强学生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干预性研究。6/7 参考文献:1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6.2王晓虹.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1):31-33.3贾保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浅谈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0-91.4陈贵梅.口语交际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21-122.5高梓梅.论语文教学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09-110 6李丛玉.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与重构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

17、04(4):350352 7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学展望丛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1.8曹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1):69-72.9马志强.语言交际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6.7-13.10张静.议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的能力的途径J.科教文汇,2007(12):52.11曾险峰,吴树华.山区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调查与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4):123-124.究,2007(4):20-21 12刘芳卫.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圈,2007(17):131.13王筱霞.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

18、.绥化师专学报,2002(4):88-89.14罗惠恩.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培育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4):20-21.15周君健.迁西小学语文口语的教学J.科教文汇,2010(8):222.16刘小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7(8):66 17陈雪莹.小语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J.学科探索,2005(11):24-25.18张清.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教学浅探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4):99-101 19王银梅,张恒河.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训练策略J.学科教学探索,2003(11):7/7 26-27.20 陈冰.小学语文口语

19、交际教学对策J.文史,2010(26):100-101.21张花托.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J.硅谷,2010.147 22樊大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教创新,2010(8):92.23孙绍振.评新编中学语文课本口语部分M.语文世畀,2001(1):12 24菊初,吕淑湘.张志公的口语教学观J.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5):83 25宋军.培养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几点做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173.26刘荆龙.小学口语交际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3):76-78 27龙运西.如何让“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3(1):80-81.28秀霞.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说话能力D.中国教育论文网,2007(3):20 29何亚玲.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困境与对策J.文学教育,2010(21):143.30李春喜.试论口语交际教学的特质J.龙岩师专学校,2005(1):143-146.31吕晓娟.口语交际教学的历史回顾J.太原大学学报,2005(1):87-8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