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17407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6.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1/7 对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摘 要】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就更不能忽视创新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一项任务,有人大一部分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和指导必须从思想上有一个质的转变,增强学生对体育事业的爱好。通过对体育基本知识的学习,运动技巧的教与学启发学生的独立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词】体育教学;培养;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大踏步式前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年代学习

2、不可缺少的一项能力。体育教学是一门理论为基础,实践为主的户外运动项目,他可以很好地体验周围和事物的感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和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一、何为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这个“新”字之上;它的最大优点是改变已有的不好的或者不完善的东西,产生新的思维方式或者行动等等。在求知方面:在主要表现出来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2/7 的是对知识的永不满足,有强烈的学习知识的意愿,在很广阔的知识基础之上去大量的接受新的思想和理论;在思想方面:不会对某一个知识点产生盲目地崇拜和信任,永远带着疑问去思考问题,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问

3、题并且善于解决问题,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之所以产生有其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通过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考,产生新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周而复始的在思想中循环就会产生创造性思维,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创新能力高低的一种评判标准,主要表现在发散能力越强的学生可以对一个问题产生更多的思路和看法,不会是学生的思维方式禁锢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根本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之处自己或者家长订立学习目标和学生的自觉性问题。二、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的现状 我们现在在大多数学校看到的体育教学模式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中,体育老师只进行必要体育

4、知识的教学,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只注重课程的连贯性,硬性的把一些陌生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沿用着多年以前创造出来的教育“模板”,不顾学生吸收了多少和能够掌握多少。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3/7 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的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没有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注重知识“量”的多少没有在意学生对知识“质”的掌握。体育教学中依然以教师为核心和主体,没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永远是一套考核标准,没有新意也没有创新点,只注重学生体育动作的好坏没有体现出个体的差异和优缺点。在学习和训练之中,很少有学生把体育运动看成是一辈子的事情,大

5、多数人还停留在结课、考试过关这一较低的思想层面上,教师没有很好的进行体育文化观点的灌输。三、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1.教学观点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变革,文化教育的不管改革都在要求着体育教学观念进行一次彻底的思想方面的转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超前意识的培养,争取做到身体力行的实现方式,尽快的从落后的、传统的、单一式的教学观念中挣脱出来形成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多维教学模式。尽量的摒弃传统的体育方面的知识灌输,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为考核成绩的标准,进行全面的有侧重点的培养。2.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改变以前不适于学

6、生发展的硬性教学方法,给学生提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4/7 供既有体育教学知识的训练,又有激情和趣味的培养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教授一定要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切合学生在生活中和实践中的需要,这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培养。3.创造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训练,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学生接受和认可程度之上,只有学生进行切实的训练和及时的模仿,才能对知识和技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有意识的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了解和观察他们的个体性差异,有目标的建立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优越感,为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尽可能的“因材施教”,不

7、歧视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划分,把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系统的高强度的培养,对于理论钱的学生进行基础性的健身式锻炼;把每个学生所擅长的一面尽可能的表现和发挥出来,让他们自觉和不自觉的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去发展自己。4.创造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学生学法指导,尽快的使学生进入学习体育的“状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对知识的感兴趣程度。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和课下训练时要时刻关注对学生自由想象能力的支持和培养,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摸索出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5/7 来的、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有计划的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

8、,教师可以尽快的具体的了解学生的真是运动水平,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或者在自己的独特见解之下给教师提出间接,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 1.从对挫折着手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挫折是人类最好的导师,困难是进步最快的一种方法;在进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遇到过困难与挫折,只有你勇敢的接受它、认可它,才能尽快的从创伤中走出来战胜它。体育的学习和训练也是一样,人在一定时期的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学生在进行训练时往往会碰到某一动作或者某一时段困难与挫折,在老师的精心呵护,自己树立起勇气和信

9、心,通过一系列的合理的运动调整去面对它并打败他。在体育竞赛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世界冠军在领奖台上激动地泪流满面的一幕,那是一种战胜挫折的喜悦也是对自己一路坚持下来的鼓励。学生只有在困难中磨练自我,在挫折中成长在我、发展在我,才会有创新的勇气和决心。2.自我完善,培养创新能力 人的成长阶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就注定了学生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教师只有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针对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6/7 得去教育和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调节、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来巩固和提高已经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自我完善的方法整体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展示自己的平台。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独立

10、思考和自我实践能力的相结合,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具体的体育动作,尽可能的去创造符合自己身体和心理的新动作,适时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3.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度的实践性是体育教学与其他教育教学最大的不同,高度的实践性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及时的进行知识和技术的信息反馈。学生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掌握一定量的技能,通过自己的训练进行巩固和提高,在此过程中才能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事实,教师的第一任务是把知识从“我会”变成“大家会”的方法进行授课,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和创在能力,在自己的脑海中

11、进行反思和质疑,通过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自己可以习得的知识和技能。4.创新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改变以往的“沉闷”式教学情境,创造一种生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欢笑中成长自己。教师争取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进行知识的传授,必要的时候可以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 7/7 配上适合的形体动作营造一个学生们感兴趣的情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新课改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体育教学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自身改变传统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实践的活动中去;并在体育战术的教学课程中,鼓励学生开拓思维,

12、大胆创新,让学生从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过程中,也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体育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即缺乏一定的创新,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些改进的方案和意见。以期为我国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刘俊.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朱娜.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 3刘忠民.高效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