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构想7378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173917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70.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构想7378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构想7378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构想7378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构想737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构想7378(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构想 一、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留心观察”,意在说明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生活中的细微和平常之处,即可发现惊喜,收获学问。单元导语提示了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习作任务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顺承三年级“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的要求,本单元进一步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细致连续观察。具体编排特点见下表。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围绕“细致持续观察”编排了众多板块,这些组成部分彼此咬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以语文要素达成为中心的传动链。(一)勾连咬合教材板块,聚焦细致连续观察,形成合力。1.明确选编目的,围绕要

2、素,各美其美。教学时我们要把握好单元整体与其各部分板块之间的关系,做到点面结合,前后勾连,循序渐进,整体推进。(1)单元导语的教学。教学时可以先学习导语第一部分,曹雪芹的名言“处处留心皆学问”。引导学生读名言,谈体会,说感受,作积累,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迅速聚焦到学习重点“观察”,初步感受观察的重要性。接下来出示本单元的两条学习要求:带领学生读读,说说本单元提出了几个学习要求,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提出的,再勾画两条要求中相同的部分,引导学生发现,虽然这两个要求是从阅读、习作两个不同的方面提出的,但都指向“连续观察”,从而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是学习“连续观察”,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做到心

3、中有数,有的放矢。(2)精读课文的教学。教学精读课文时,要突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借助准确生动的表达,体会学习如何进行连续细致观察。教学时,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紧接着把教学重点放在以下三点:带领学生感受品味表达的准确生动;在此基础上聚焦作者是如何观察的,品读相关语句,体会观察的细腻、持续;引导学生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留心观察的好处,推动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展开连续的观察,为他们逐步养成持之以恒、细致观察的习惯奠定基础。(3)交流平台的教学。统编教材合理地设计了一系列新颖、卓有成效的助读系统,其中“交流平台”便是教材助读系统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不是一个孤立的部

4、分,而是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与“导读、课文、小资料、阅读链接”,相互呼应,前后关联。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提炼、总结,给予学生方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知,并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交流平台”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对话交流式、读写例话式、示例归类发现规律式、成果展示交流式、知识短文式、总结交流式、“我的发现”式等等。本单元的“交流平台”采用的是总结交流式,提供了单元选文中的三则语段,分别总结出观察要“细致、持续、运用多感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方法的提出,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构建的。因而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理解与体会中去感悟作者的观察方法,而不是空洞地说教。同时也应注意,学生已经经历了精读课文的

5、学习,在课文学习中感性地感受到如何从准确、生动的语言中感受作者的观察,因此,应在此处着重引导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还可以在总结后再找到精读课文中使用了这些观察方法的语句加以分析、列举,或者举例自己在进行单元语文实践“做观察记录”时是如何使用这些观察方法的,还有哪些方面没能做好,可以进行怎样的改进。2.关注关联差异,层层深入,渐进推进。虽然单元各板块紧扣语文要素,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我们也应关注单元教学内容间的差异性、层级性,从而循序渐进促使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1)这种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单元不同板块的教学功能和教学价值上。认知在不同板块中层层深入。例如,同为指向单元语文要素,但“单元导语

6、”旨在明了语文要素;精读课文着力于体会学习语文要素;“交流平台”意在总结、提炼语文要素。这些板块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呈现出的教学功能、达成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逐步深入,层层推进。实践在不同板块中推进。单元教学中设置了小资料“学习做观察记录”,单元习作“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这些板块显然是为了将单元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实践过程,将方法进行迁移运用,深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知行转化的功能。(2)这种差异性,还表现在单元同一板块的教学功能和教学价值上。比如同为单元主体教学内容的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都指向“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但各自的切入角度以及教学侧重点有

7、所不同。爬山虎的脚重点在品读准确形象的语言,并进行积累,在此基础上发现“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因此教学时可以着重指导学生体会细致观察的方法;蟋蟀的住宅 品读准确生动的语言,除了承接上一课,继续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根据本课内容,更容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开展“连续观察”。(二)品味生动准确语言,体会细致持续观察,落实要素。本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一表述的前部分告诉我们达成要素的途径,后部分提示单元要素的重点在于“学习连续细致观察”。基于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品味词句,揣摩细致持续观察。单元后两篇精读课文都十分经典,爬山虎的脚 语言朴实、精

8、准、形象;蟋蟀的住宅写得生动形象,语言妙趣横生又准确,传达出作者对昆虫由衷的喜爱。教学时,应抓住文中细致准确描写事物的语句,找到和连续细致观察有关的关键词语,品读这些关键词,体会其准确地写出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准确传神的表达和作者的观察有什么联系。例如爬山虎的脚第 3 自然段介绍爬山虎脚样子的语句,写得十分准确形象。教学时可以抓住“今天,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一句,聚焦“注意”一词,围绕“注意”一词组织展开教学。针对“注意”提出问题:“我”为什么要注意才能发现爬山虎有脚?作者注意观察了爬山虎脚的哪些方面?作者注意到这些方面的什么特点?先出示插图,感受一墙叶子的茂密,启发学生发现在这

9、样大面积叶子的遮蔽下面,很不容易发现爬山虎细小隐蔽的脚,由此可见作者一定得从近处拨开叶子,细致入微地观察。接着,让学生勾画描写爬山虎样子的语句“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也是嫩红的”,引导学生品读这段语句并发现作者从脚的生长位置、样子、颜色不同角度细致观察,从而体会出细致观察要从多角度、各方面落实。进而,再带领学生品读文中精准的语句“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嫩红”等,体会作者的观察还深入到不同方面的细节处,如放大镜一般精细地观察出了脚位置的生发点,脚细丝的数量,样子的特点,颜色的深浅。从中明白原来细致观察还应从不同角度、从细微之处精准抓取特点。最后再次聚焦“注意”

10、一词,结合刚才品读的内容想象作者怎样“注意”观察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想象中体悟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和形象。2.比较词句,体会细致持续观察。比较是在词句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信息、语言运用的敏锐度,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都可以用上此方法。例如教学蟋蟀的住宅第 5 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朝着阳光”“倾斜”“顺着山势”“半掩着”“微斜”,体会住宅的特点。试着去掉这些词句与原文进行比较,发现作者对住宅的描写十分准确、形象。再抓住这些词,思考这样准确细致的描写与作者的观察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正是由于细致入微地观察,才能将住宅的特点写得

11、这样准确生动。3.补白词句,感受细致持续观察。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中,作者的观察方法鲜有直接表述出来,但通过文中对于观察对象精准生动的描述,联系生活经验,学生完全可以推测想象出作者是如何观察的。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细致持续地观察,还会激起学生对作者的崇敬,激发起自己持之以恒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修建住宅的过程时,可以带领学生勾画出记录修筑时间的相关语句,然后结合作者的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捕捉关键词,整合信息,引导学生从“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即使在冬天”“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等语句中,了解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察。然后再链接法布尔的生平,补充法布尔在荒石园三

12、十年如一日观察昆虫的事例,聚焦“30 年的观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想象并描述法布尔在荒石园长期观察小昆虫的画面,体会法布尔观察时的耐心、求实精神。(三)开展习作实践活动,亲历细致持续观察,形成能力。观察方法的获取、观察习惯的养成、观察能力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讲授学习。在进行本组教学时,让学生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做观察记录,学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1.整合板块,实践有序化。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无论是进行连续观察,还是写观察日记,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实践。因此教学时就需调整板块教学顺序,整合单元内容,

13、为习作提前做好准备。进入单元教学一开始,可先将习作指导课前置,提前布置学生围绕感兴趣的观察对象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资料袋”中提供的两种观察记录的形式进行记录。在单元学习整个过程中,坚持指导学生连续观察,做好观察记录,从而激发其观察的兴趣,提升能力。在学习精读课文、体会观察的连续细致后,利用单元习作再次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教学时通过“阅读链接”体会观察日记的写法,并以此为范例,引导学生整理前期观察记录,形成观察日记。2.亲历过程,实践渐进化。连续观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强调在观察实践中有所发现,不能纸上谈兵,泛泛而谈。而实践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有序进行的。第一阶段,

14、借助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选择观察对象,学习做“观察记录”。教学时指导学生明确观察记录的格式,掌握“图文结合”和“观察表格”两种形式,并从中获取一些具体的连续观察方法,比如在连续观察中关注事物的大小、颜色、状态等不同方面;通过表格对事物的变化进行记录。第二阶段,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连续观察。引导学生课后开展实地观察,亲自经历观察实践过程,运用学会的“观察记录”指导连续观察,记录观察变化和结果。这一阶段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观察和记录的情况,注重在指导过程中创设交际语境、交流环境:可以利用晨读或课前的时间,引导学生交流观察中的发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利用“美图”等手机软件拍摄记录观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利用微信朋友圈开展“晒晒我的观察记录”;利用班级群上传学生的观察记录,相互评价学习总之,多途径、多方式为学生营造积极交流的渠道,创设真实具体的交流语境,指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实践、反思、改进、优化观察,提升观察能力。第三阶段,根据单元习作要求整理观察内容,形成观察日记,分享观察的乐趣。习作的重点是对前期的观察内容进行整理,形成观察日记。教学时,围绕“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整理内容,确定整理重点,指导其将整理重点具体准确表达出来,最终形成完整的观察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