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5171188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2.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 年份 2018 推荐奖种 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推荐单位 推荐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推荐意见:该项目组在国内首次总结并出版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系统全面的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结核,隐球菌脑膜炎,pcp,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的诊疗规范;并首次根据国内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可操作性,形成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可方便基层医生直接应用,具有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项目组把建立的临床路径编写了我国首部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一书,

2、于 2011 年正式出版发行,2015 年更新再版。项目组还将其临床路径书籍的内容转化为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中加以具体实施并不断优化。该成果先后在包括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黑龙江、新疆、云南等全国多个省市的艾滋病诊疗机构进行应用。这些单位采用临床路径后,将临床诊治标准化,避免了诊疗的随意性,起到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同意推荐该项目申报 2018 年中华医学科技奖。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临床医学中内科学中感染性疾病领域,关注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其具体科学技术包含了临床医学中多个学科的内容。我国自 2009 年开始在全国试点并推广

3、临床路径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临床疾病诊治的规范性,还能有效低降低医疗成本,节约卫生资源。然而,由于 HIV 感染的诊治具有复杂性,我国一直没有建立和推行艾滋病诊治的临床路径。为此,项目组在自己前期总结并出版的我国艾滋病诊疗常规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组积累的临床诊治经验,建立了我国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路径。内容涵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HIV 相关肿瘤、合并其他疾病、免疫重建炎性反应综合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职业暴露、艾滋病恐惧症等的临床路径。具体疾病或相关临床状况的临床路径包含了诊断标准、入经要求和标准、首日评估、后续诊治措施及出版评估、随访要求等。项目组把建立的临床路

4、径编写了我国首部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一书,于 2011 年正式出版发行,2015 年更新再版。项目组还将其临床路径书籍的内容转化为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中加以具体实施并不断优化。本项目建立的临床路径来自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国以前尚无这方面的临床路径,项目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临床路径既编辑成书籍出版,同时有制定了电子版信息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方便不同级别医院和医务人员使用;临床路径的书籍先后两次更新,内容更趋完善和成熟;本项目所编书籍的版权无偿赠送国家卫生计生委,提高了项目的社会价值。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在全国公开发行,项目组通过学术会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推广,

5、其中部分路径被国家卫生计生委选择在全国进行推广试用。先后在包括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黑龙江、新疆、云南等全国多个省市的艾滋病诊疗机构进行应用。这些单位采用临床路径后,将临床诊治标准化,避免了诊疗的随意性,起到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序号 类别 国别 授权号 授权 时间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发明人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 1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ZL2010 1 0504727.5 2011-11-09 抗结核杆菌 CFP-10 单克隆抗体 TBCA6 及应用 姚航平、卢洪洲 2 中国发明专利

6、中国 ZL2010 1 0504714.8 2011-11-09 抗结核杆菌 ESAT-6 单克隆抗体 TBEA8 及应用 姚航平、卢洪洲 3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ZL2010 1 0504707.8 2011-11-09 抗结核杆菌 ESAT-6 单克隆抗体 TBEF3 及应用 姚航平、卢洪洲 4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ZL2011 1 0439824.5 2014-09-03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诊断标记 Talin 1 片段及其应用 张丽军、贾小芳、马芳、姚亚敏、卢洪洲 代表性论文目录 序号 论文名称 刊名 年,卷(期)及页码 影响 因子 通讯作者(含共同)SCI 他引次数 他引总次数 通讯作

7、者单位是否含国外单位 1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 for the diagnosis of active tuberculosi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1;6(11):e26827 4.092 Hongzhou Lu 34 34 否 2 CYP2B6 polymorphism and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plasma concentrations in

8、Chinese HIV-infected patients Ther Drug Monit 2010;32(5):573-8 3.127 Hongzhou Lu 23 23 否 3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 in AIDS patients in BMC Infect Dis 2011;24;11:326 3.118 Hongzhou Lu 13 13 否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 shanghai,china 4 Serological survey of vir

9、al hepatitis markers among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HIV/AIDS in China HIV MED 2013;14(3):167-75 3.454 Hongzhou Lu 12 12 否 5 T-SPOT.TB in the diagnosis of active tuberculosis among HIV-infec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immunodeficiency 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es 2011;27(3):289-94 2.246 H

10、ongzhou Lu 13 13 否 6 Anti-retroviral therapy decreases but Does not normalize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activity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PLOS ONE 2014;9(7):e100446 3.234 Hongzhou Lu 8 8 否 7 Prevalence of Anemia among Adults with Newly Diagnosed HIV/AIDS in China.PLOS ONE 2013;8(9):e73807 3.534 Ho

11、ngzhou Lu 8 8 否 8 Analysis of the immunologic status of a newly diagnosed HIV positive population in China BMC Infect Dis 2013;13:429 2.561 Hongzhou Lu 8 8 否 9 Prevalence of hyperglycemia among adults with newly diagnosed HIV/AIDS in China BMC Infect Dis 2013;13:79 2.561 Hongzhou Lu 7 7 否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

12、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 10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VCT clients in a Shanghai hospital,China AIDS Care 2010;22(7):909-14 1.593 Hongzhou Lu 7 7 否 11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transmission from a 29-year-old daughter to her mother in Shanghai,Chi

13、na Arch Virol 2013;158(1):11-7 2.282 Hongzhou Lu 3 3 否 12 Penicillium marneffei chylous ascites in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 case repor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2;18(37):5312-4 2.547 Hongzhou Lu 2 2 否 13 Relationship between T-SPOT.TB responses and numbers of circulating CD4

14、+T-cells in HIV infected patients with active tuberculosis Biosci Trends 2014;8(3):163-8 1.663 Hongzhou Lu 8 8 否 14 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HIV/AIDS in China from 2004-2011 Biosci Trends 2014;8(1):52-8 1.663 Hongzhou Lu 7 7 否 15 Fatigue and sleep disturbance in HIV-positive women:a J Clin Nurs 2013

15、;22(9-10):1262-9 1.233 Hongzhou Lu 6 6 否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 qualitative and biomedical approach 16 Sixty-two severe and critical patients with 2009 influenza A(H1N1)in Shanghai,Chin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1;124(11):1662-6 0.864 Hongzhou Lu 6 6 否 17 Prevalence of Dyslipidemia Among Antir

16、etroviral-Naive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in China Medicine(Baltimore)2015;94(48):e2201 2.133 Hongzhou Lu 4 4 否 18 Fecal bacterial microbiome diversity in chronic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China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16;5:e31 5.605 Hongzhou Lu,Ben Li 12 12 否 19 Nurse-delivered counselling interventi

17、on for parental HIV disclosure:Results from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China AIDS 2015;29 Suppl 1:S99-S107 4.407 Hongzhou Lu 8 8 否 2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a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with haemophilia Haemophilia 2010;16(3):502-

18、7 2.364 Hongzhou Lu 2 2 否 主要完成人和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 主要完成人情况 1.姓名:卢洪洲 排名:1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党委书记 工作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对本项目的贡献:卢洪洲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蚌埠医学院特聘教授。1.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多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资料总结,明确了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适宜方案,相关论文发表于多个国内外期刊。2.牵头了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针对艾滋病合并结核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适宜的诊断技术并明

19、确了治疗策略。同时针对隐球菌性脑膜炎,建立了隐球菌等一系列机会性感染的治疗临床路径。并率先在国内明确了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和预后,建立了适合我国人群的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治疗临床路径。3.先后主编出版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疗常规,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等专著。2.姓名:沈银忠 排名:2 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医务部主任 工作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对本项目的贡献:1.协助建立了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作为了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的子课题负责人,开展了针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深入研究,建立了适宜的诊断技术并明确了治疗策略。2.参与建立了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路径。沈银忠

20、教授技术骨干参与了多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资料总结,明确了我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适宜方案,相关论文发表于多个国内外期刊。3.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肿瘤的临床路径。沈银忠教授参与了针对艾滋病合并肿瘤,特别是淋巴瘤的研究率先在国内明确了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和预后。4.作为副主编,先后出版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疗常规,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等专著。3.姓名:张仁芳 排名:3 职称: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主任 工作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对本项目的贡献:1.协助建立了艾滋病合并肿瘤的临床路径。作为子项目负责人,针对艾滋病合并肿瘤,特别是淋巴瘤的研究率先在国内明确了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和预后

21、,相关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中。此后据此建立了适合我国人群的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治疗临床路径。2.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张仁芳主任针对艾滋病合并结核开展了大量临床实践,协助明确了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建立了适宜的诊断技术并明确了治疗策略。3.参与建立了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路径。张仁芳主任参与了多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资料总结。4.作为副主编,先后参与出版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疗常规,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等专著。4.姓名:刘莉 排名:4 职称:主任医师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 行政职务:主任助理 工作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对

22、本项目的贡献:1.协助建立了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刘莉主任针对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开展了大量临床实践,建立了适宜的诊断技术并明确了治疗策略。2.参与建立了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路径。刘莉主任参与了多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资料总结。3.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肿瘤的临床路径。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总结,为建立临床路径奠定了重要基础。4.作为副主编,先后参与出版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疗常规,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等专著。同时,近 5 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16 篇,其中中华传染病杂志6 篇,诊断学理论与实践3 篇,微生物与感染2 篇,中华肝脏病杂志和中国感 5.姓名:陈

23、军 排名:5 职称:主治医师 行政职务:无 工作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对本项目的贡献:1.协助建立了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针对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开展了大量临床实践,评价了新型 T-SPOT 技术在 HIV 感染人群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相关论文发表于PLOS One,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等杂志中,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合我国艾滋病人群的针对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2.参与建立了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路径。参与了多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资料总结,明确了我国抗病毒治疗的血药浓度及影响因素的。3.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肿

24、瘤的临床路径。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总结,为建立临床路径奠定了重要基础。6.姓名:齐唐凯 排名:6 职称:主治医师 行政职务:无 工作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对本项目的贡献:1.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针对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肺孢子菌肺炎等开展了大量临床实践,评价了新型 T-SPOT 技术在 HIV 感染人群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作为参与作者发表了数十篇科研论文,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合我国艾滋病人群的针对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2.参与建立了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路径。参与了多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资料总结,明确了我国抗病毒治疗的血药浓度及影

25、响因素的。3.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肿瘤的临床路径。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总结,为建立临床路径奠定了重要基础。4.参与编写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等书籍。7.姓名:王珍燕 排名:7 职称:主治医师 行政职务:无 工作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对本项目的贡献:1.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针对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肺孢子菌肺炎等开展了大量临床实践,评价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 了新型 T-SPOT 技术在 HIV 感染人群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作为参与作者发表了数十篇科研论文,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合我国艾滋病人群的针对机会性感染的

26、临床路径。2.参与建立了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路径。参与了多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资料总结,明确了我国抗病毒治疗的血药浓度及影响因素的。3.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肿瘤的临床路径。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总结,为建立临床路径奠定了重要基础。参与编写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等书籍。8.姓名:宋炜 排名:8 职称:主治医师 行政职务:无 工作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对本项目的贡献:1.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针对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肺孢子菌肺炎等开展了大量临床实践,评价了新型 T-SPOT 技术在 HIV 感染人群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作为参与作者

27、发表了数十篇科研论文,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合我国艾滋病人群的针对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2.参与建立了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路径。参与了多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资料总结,明确了我国抗病毒治疗的血药浓度及影响因素的。3.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肿瘤的临床路径。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总结,为建立临床路径奠定了重要基础。参与编写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等书籍。9.姓名:汤阳 排名:9 职称:主治医师 行政职务:无 工作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对本项目的贡献:1.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针对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肺孢子菌肺炎等开展了大量临床实践,评价

28、了新型 T-SPOT 技术在 HIV 感染人群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作为参与作者发表了数十篇科研论文,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合我国艾滋病人群的针对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路径。2.参与建立了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路径。参与了多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临床资料总结,明确了我国抗病毒治疗的血药浓度及影响因素的。3.参与建立了艾滋病合并肿瘤的临床路径。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总结,为建立临床路径奠定了重要基础。参与编写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等书籍。10.姓名:王江蓉 排名:10 职称:副主任医师 行政职务:无 工作单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对本项目的贡献: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了多项艾滋病中医治疗的研

29、究课题。1.通过开展艾滋病中医症候等多个研究,明确了艾滋病临床各期中医症候分型,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评价。2.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和临床经验总结,共同参与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诊疗常规的建立。3.共同参与了多项十一五,十二五等艾滋病防治领域研究课题,为临床路径建立奠定了基础。4.参与编写了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等书籍。主要完1.单位名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建立与推广应用中华医学会 成单位情况 排名:1 对本项目的贡献: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本项目的唯一依托单位。该中心是上海地区唯一的艾滋病定点收治单位,并于 2010 年 1 月 5 日成立上海市

30、艾滋病诊疗中心,由上海市卫生局主管,实行“一站式”诊治服务模式,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儿科等在内的综合诊治服务,可提供 HIV 职业暴露后预防、HIV 母婴传播阻断、心理咨询等服务,在艾滋病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方面具有较强实力。作为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艾滋病师资培训基地,自 1992 年收治上海市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起,已累计诊治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上万例艾滋病患者,并在艾滋病流行病学、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机会感染诊治、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曾获得多项医疗科技成果奖。以上基础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实施平台。另外,该中心在本项目中给予了大力支持。项目完成人均为本单位正式职工,单位在项目开展时给予了经费,人力资源,技术支撑等各方面的支持。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项目完成单位完成了整个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路径的推广,同时作为依托单位多次召开学术会议推广本路径。此外,依托本单位,省外每年 100 余名艾滋病专科进修医生来我院学习,返回当地后进行了很好的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