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预习解析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9512928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草船借箭》预习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预习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草船借箭》预习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预习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预习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草船借箭预习解析 重点生字诸:(诸)zh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犹“之:“能事诸乎。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姓。笔画数:10;部首:讠;笔顺编号:4512132511造句: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被称为诸侯。妒:d 因为别人好而忌恨:嫉妒。妒恨。妒羡。嫉贤妒能。笔画数:7;部首:女;笔顺编号:5314513造句:与其妒忌别人,不如努力让自己进步。督:d 观察;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催促。督师。督率(shu刬)(亦作“督帅)。督战。督学。责罚:督过(督察责备)。督责。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邮。督护。总督。

2、提督。督抚。笔画数:13;部首:目;笔顺编号:2112345425111造句: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假货在市场中已经消声匿迹了。寨:zhi 防守用的栅栏:寨子。鹿寨(军事上常用的一种障碍物,古时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现多用铁蒺藜等做成)。旧时驻兵的营地:营寨。山寨。水寨。安营扎寨。寨主。村庄:村寨。苗寨。笔画数:14;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1221341234造句:九寨沟是有名的旅游景点。擂:li研磨:擂成细末。打:擂鼓。自吹自擂。擂li (擂台)比武所搭的台子,如“摆擂擂。“打擂擂。笔画数:16;部首:扌;笔顺编号:1211452444425121造句:大家对他的自吹自擂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3、。呐:n (呐喊)大声呼喊,如“呐呐助威、“摇旗呐呐。呐n 古同“讷,说话迟钝。笔画数:7;部首:口;笔顺编号:2512534造句:听到大家的助威呐喊,他浑身充斥了力量。丞:chng帮忙,辅佐:丞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府丞。县丞。古同“承,秉承。笔画数:6;部首:一;笔顺编号:525341造句: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被成为丞相。重点词语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妒忌:对别人的某种有点感到嫉恨。商议:商量,协商。推却:推辞,拒绝。探听:打探,打听。学习目标一、凭借

4、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概括能力,并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叙述能力,使学生能想会说。二、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是引导学生由具体的历史事件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第二阶段是借助若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普遍原理分析具体事例(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这两个思维训练过程,正好是一次完整的认识活动的循环“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毛泽东?矛盾论)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认识事物的办法,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三、在第一阶段中学生归纳出的“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合乎实际情况的这条

5、道理,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实践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开掘了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不失机会地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完全没有出现硬性的、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根底上,在课文所提供的具体凭借上的思考和体会。没有外加,没有注入,没有“拔高;不是贴标签,也不是喊口号。四、这样的课堂终结,没有把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囿于一篇教材之内,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深入教材又跳出教材,扩大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来终结一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在“借箭这一事

6、件中所表现的足智多谋,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与讲课开始时对课文内容、结构的整体认识,其份量和高度都是不相同的。课文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策、有肚量、有胆略。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驰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才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制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忙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7、。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例1】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鲁肃容许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析这里讲的是诸葛亮请鲁肃帮他的忙,并要鲁肃不要把借船的事告诉周瑜。“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我自有妙用。造箭不用竹子、翎毛、胶漆等物,借船只、军士、草把子干什么呢“自有妙用说明诸葛亮成竹在胸。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并要求他保密。鲁肃果然没有把这事告诉周瑜。表明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可以信赖。诸葛亮不让周瑜知道借船

8、的事,表明他了解周瑜,如果让周瑜知道,他必定设法阻挠,方案就可能落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策、有胆略、知人、了解人。【例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一万多名弓努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似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析这里讲的是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箭,突出表现了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了解曹操。抓住了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考虑周全,安顿巧妙,利用有雾的天气,“借箭成功。“大雾漫天,到处都是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表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

9、,预测准确。“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即便于统一行动,防止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军士“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箭好似下雨一样,“又下令把船掉过来,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方方面面考虑周密,安顿巧妙。曹操让“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射箭,表明诸葛亮深知曹操怀疑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2.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开展过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关键。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开展顺序记叙的,不但整件事情有个前因后果,事件中的一些具

10、体情节都有自己的前因后果。示例,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局部就有个前因后果。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容许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因为诸葛亮照顾鲁肃,借船一事不能让周瑜知道,所以鲁肃向周瑜报告时,不提诸葛亮借船的事,结果草船借箭的方案得以实施。因为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所以才选择了“大雾漫天去“借箭。因为诸葛亮了解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江上雾很大,看不清虚实,所以曹操下令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结果二十条船两边草把子上插满了十万多支箭。3.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神机妙算是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

11、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决定策略。“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前后后,确实表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借箭前的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到借箭时的“大雾漫天、曹操不敢“轻易出动,到掉转船头,两面受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都表明诸葛亮神机妙算,表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了解人,考虑周全巧妙安顿。与课文开头说诸葛亮“挺有才干呼应。课文最后从周瑜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的慨叹,也反衬出诸葛亮的过人才干和神机妙算。相关知识?草船借箭讲的是周瑜设计,妄想谋害诸葛亮,诸葛亮巧施妙计,草船借箭,周瑜自叹不如的故事。读了全文,大家都拜服诸葛亮才智过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文章是怎样体现诸葛亮神

12、机妙算的。一、将计就计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很想除掉他,就在商议军事时,限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枝箭,而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办。周瑜很快乐,满以为诸葛亮钻进了他的圈套。其实,真正上当的还是周瑜自己。由此可见,诸葛亮谋略过人,早已成竹在胸。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造箭的情况,诸葛亮却深知鲁肃为人忠厚诚实,守信用,又顾全大局。于是,反请鲁肃帮助,为他准备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三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和青布幔子。鲁肃信守诺言,没有走漏半点儿风声。这样,周瑜不仅没有获得真实的情报,客观上还为诸葛亮计策的实现和成功发明了必要的条件。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大雾漫天,诸葛亮才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一起去取箭。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这是抓住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特点,料他看不清虚实,决不肯轻易出动,只命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因此,没费吹灰之力,就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枝箭。借箭的过程,不但显示出诸葛亮丰盛的天文知识,而且表明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三、醉翁之意不在酒取箭时,诸葛亮叫“吃惊的鲁肃“只管饮酒取乐,反衬出诸葛亮的从容镇定。最后,课文以周瑜的一声长叹结尾,诸葛亮草船借箭大获全胜。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抓住上述“三点,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有助于深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