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9512403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0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药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医药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医药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医药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健康(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药与健康1药品的注册分类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化学药品注册分类生物制品注册分类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一、 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一)液体制剂的特点优点 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分散度大,吸收快, 能较迅速地发挥药效。 给药途径多,可以外用。 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 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如调整液体制剂浓度而减少刺激性。 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二)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1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浓度准确;2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

2、适宜;3外用的液体制剂应无刺激性4液体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不宜发生霉变。5包装容器应方便患者用药。O/W型乳剂W/O型乳剂外观乳白色油状色近似稀释可用水稀释可用油稀释导电性导电不导电或几乎不导电水溶性颜料外相染色内相染色油溶性颜料内相染色外相染色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一)增溶剂(二)助溶剂(三)潜溶剂(四)防腐剂(五)矫味剂(六)着色剂(七)其它 乳剂:由不溶性液体药物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液滴大小一般在0.1100mm之间。乳剂由水相(W)、油相(O)和乳化剂组成,三者缺一不可。乳剂的种类O/W型乳剂和W/O型乳剂的区别乳剂的特点1乳剂中液滴的分散

3、度很大,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很快,生物利用度高;2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使用方便;3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并可加入矫味剂;4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5静脉注射乳剂后可分布较快、药效高、有靶向性;6静脉营养乳剂,是高能营养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乳化剂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强的乳化能力。有一定的生理适应能力,无毒,无刺激性,可以口服,外用或注射给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 稳定性好。混悬剂: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混悬剂中药物微粒一般在0.510mm之间(小者也可为0.1mm,大者也可达50mm或者更大)。混

4、悬剂对药物的要求制备混悬剂时选择药物的条件:1将难溶性药物制成液体制剂时;2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3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4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等都可以考虑制成混悬剂。注意:毒剧药和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混悬剂的质量要求1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应该稳定,在使用或贮存期间含量应符合要求;2混悬剂中微粒大小根据用途不同而有不同要求;3粒子的沉降速度应很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混悬剂应有一定的黏度要求;4外用混悬剂应容易涂布。注射剂:注射剂是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或无菌药物制剂,可分成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与无菌粉末等四种类型

5、注射剂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四类:1、 溶液型注射剂2、 注射用无菌粉末亦称粉针,用时以适当的溶剂溶解或使混悬而成的制剂。例如遇水不稳定的药物青霉素等。 3、混悬型注射剂适用的药物:水难溶性药物 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 物。 水或油;仅供肌内注射。4、 乳剂型注射剂注射剂的特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2可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3可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4发挥局部定位作用;5注射给药不方便且注射时疼痛。注射剂的给药途径1、皮内注射表皮和真皮之间,一次在0.2ml以下,过敏性试验或疾病诊断.。2、皮下注射真皮和肌内之间,药物吸收速度稍慢,通常为12ml,主要是水溶液。3、 肌内注射一次剂

6、量一般在5ml以下适用剂型:水/油溶液、混悬液、乳剂。4、静脉注射(多为水溶液) 静脉推注:用量小,一般550ml; 静脉滴注:用量大,多至数千ml。适用剂型:水溶液、乳剂、纳米级混悬液 不适用剂型:油溶液、一般混悬型注射液。不适用药物:凡能导致红血球溶解或使蛋白质沉淀的药物。5、脊椎腔注射应严格控制质量,其渗透压应与脊椎液相等,体积在10ml以下。6、动脉内注射7、其他 包括心内注射、关节注射、滑膜腔内注射、穴位注射以及鞘内注射。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无菌(不应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和芽孢。) 2、无热原 3、澄明度(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 4、安全性(不能引起组织刺激、特殊毒性反应。)

7、5、渗透压6、 pH(血液pH7.4,注射剂一般控制在49的范围内 )7、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化学稳定性)8、降压物质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搽剂 涂膜剂 洗剂 滴鼻剂 滴耳剂 含漱剂 滴牙剂 灌肠剂 合剂片剂: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它是现代药物制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重要剂型之一,其外观既有圆形的,也有异形的(如:长胶囊形、三角形等)。片剂的特点优点:1剂量准确,含量均匀,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2化学稳定性较好,因为体积较小、致密,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必要时通过包衣加以保护;3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4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量大,成本及售价较低;5

8、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以满足不同临床医疗的需要。缺点:1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2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3如含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二)片剂的分类l口服用片剂(1)普遍压制片(Compressed tablets)普遍压制片是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未包衣的常释片剂。(2) 包衣片(coated tablets)包衣片指压制片(常称片心)外面包有衣膜的片剂。 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糖衣片(sugar coated tablets) ; 薄膜衣片(film coated tablets) ; 肠溶衣片(enteric coated tab

9、lets)等。 如牛黄解毒片、 银黄片、 盐酸黄连素片、呋喃妥因片等。 (3) 泡腾片(Effervescent tablets)a泡腾片是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泡腾崩解剂是指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等有机酸成对构成的混合物,遇水时二者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片剂迅速崩解。应用时将片剂放入水杯中迅速崩解后饮用。b非常适用于儿童、老人及吞服药片有困难的病人。(4) 咀嚼片(Chewable tablets)是在口中嚼碎后再咽下去的片剂。常加入蔗糖、薄荷、食用香料等以调整口味,适用于小儿服用,对于崩解困难的药物制成咀嚼片可有利于吸收。(5) 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ts)a系遇水

10、可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211 下水中3min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180m孔径的筛网)加水中分散后饮用,也可咀嚼或含服。 b如雷尼替丁分散片、阿司匹林分散片。 (6) 缓释片(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或控释片(Controlled release tablets)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具有血药浓度平稳、服药次数少、治疗作用时间长等优点。(7) 多层片(Multilayer tablets)是指由两层或多层构成的片剂,一般由两次或多次加压而制成,每层含有不同的药物或辅料,这样可以避免复方制剂中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或者达到缓释、控释的效果

11、。如胃仙-U片2. 口腔用片剂(1) 舌下片(Sublingual tablets)1舌下片是指专用于舌下或颊腔的片剂,药物通过口腔粘膜的快速吸收而发挥速效作用。2可避免肝脏对药物的首过作用。 3如硝酸甘油片(2) 口含片(toroches)口含片是指含在口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片剂。常用于口腔及咽喉疾病的治疗。 如复方草珊瑚含片(3) 颊额片( Buccal tablets )贴在口腔粘膜,药物直接有粘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适用于肝脏首过作用较强的药物。3. 皮下给药片剂(1) 植入片(Implant tablets)1将无菌药片植入到皮下后缓缓释药、维持疗效几周、几个

12、月直至几年的片剂。2适用于需长期使用的药物。 3如避孕植入片(2)皮下注射用片 (Hypodermic tablets)经无菌操作制作的片剂。用时溶解于灭菌注射用水中,供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无菌片剂,现已很少使用。二、片剂的常用辅料辅料(excipients or adjuvants)系指片剂中除药物以外的所有附加物料的总称,亦称赋形剂。 作用:填充作用 粘合作用 吸附作用 崩解作用 润滑作用片剂辅料的质量要求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对人体无毒、无害、无不良反应,不影响主药的疗效和含量测定。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方法:1、制粒压片;2、直接压片分类:制粒压片:(1)湿

13、法制粒;(2)干法制粒直接压片:(1)直接粉末(结晶) (2)半干式颗粒(空白颗粒)片剂制备的两个重要前提条件:良好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可压性三大要素:流动性、压缩成型性、润滑性(一)湿法制粒压片本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粉末流动性差、可压性差的问题。工艺流程主药 混匀粉料制软材(加粘合剂)辅料湿颗粒(过筛) 干颗粒整粒,称重颗粒加润滑剂(外加崩解剂)压片制软材是关键。1轻握成团,轻压即散2粘合剂的用量多、湿混的强度大、时间长,将使制得的颗粒密度较大或硬度较大。(二) 干法制粒压片法将药物粉末及必要的辅料混合均匀后,用适宜的设备将其压成固体(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然后再粉碎成适当大小的干颗粒,最后压成片剂

14、。“压大片法” 。滚压式适合于:热敏性物料、遇水易分解的药物。方法简单、省工省时注意:晶型转变、活性丢失。(三) 直接粉末压片法1避开制粒过程,将药物粉末直接压成片剂的方法。2粉末直接压片的药用辅料,如:微晶纤维素、喷雾干燥乳糖、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可压性淀粉、微粉硅胶。3国外约有40%的片剂品种采用了这种新工艺。(四) 、半干式颗粒压片法空白颗粒(辅料颗粒)+药物粉末片剂的包衣(一) 包衣的目的 避光、防潮,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隔离配伍禁忌成分; 采用不同颜色包衣,增加药物的识别能力,增加用药的安全性; 包衣后表面光洁,提高流动性; 提高美观度; 改变

15、药物释放的位置及速度,如胃溶、肠溶、缓控释等包衣的分类:糖包衣、薄膜包衣和压制包衣等,其中薄膜衣又分为胃溶型和肠溶型两种。散剂: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散剂的特点1散剂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起效快;2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挥发保护和收敛等作用;3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4制备工艺简单,剂量容易控制,便于幼儿服用。 注意: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不良影响。散剂的制备过程胶囊剂(Capsules)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胶囊剂的特点1能掩盖药物

16、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2药物在体内的起效快;3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 4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颗粒剂的特点1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少;2服用方便,根据需要可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颗粒剂;3必要时对颗粒进行包衣,根据包衣材料的性质可使颗粒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肠溶性等,但包衣时需注意颗粒大小的均匀性以及表面光洁度,以保证包衣的均匀性;4注意多种成分颗粒的混合物,如各种颗粒的大小或粒密度差异较大时易产生离析现象,从而导致剂量不准确。颗粒剂的制备颗粒剂的制

17、备工艺与片剂的制备工艺相似,但不需压成片子,而是将制得的颗粒直接装入袋中。制软材 制湿颗粒(流化制粒) 湿颗粒的干燥 整粒与分级质量检查与分剂量颗粒剂的质量检查外观:颗粒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粒度: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取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5包或多剂量包装颗粒剂1包,称重,置药筛内轻轻筛动3分钟,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8。干燥失重:取供试品照药典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2.0。溶化性:取供试颗粒剂10g,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可溶性颗粒应全部溶化或可允许有轻微混浊,但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混悬型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泡腾性颗粒剂

18、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呈泡腾状。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其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其他:装量等。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滴丸剂的特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 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 基质容纳液态药物的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 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发展了耳、眼科用药的新剂型。制备方法1.工艺流程与设备 滴制法是将药物均匀

19、分散在熔融的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里,冷凝收缩成丸的方法。一般工艺流程:常用的冷却液有:液体石蜡、植物油、二甲基硅油和水等。软膏剂(Ointments)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含有的药物可以溶解、也可以分散于基质中。软膏剂的质量要求应均匀、细腻,涂在皮肤上无粗糙感。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等部位。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等现象。 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它不良反应。用于创面的软膏剂还应无菌。 软膏剂的基质理想软膏剂基质应该是:润滑无刺激,稠度适宜,易于涂布; 性质稳定,与主药不发生配伍变化;具有一定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 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具有良好

20、释药性能;易于清洗,不污染皮肤和衣物等。 软膏剂的质量评价及包装贮存(一)质量检查项目和方法 1粒度 不得检出大于180m的粒子。2装量 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3. 微生物限度 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4无菌 除另有规定外,软膏剂用于大面积烧伤及严重损伤的皮肤时,照无菌检查法项下的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5主药含量6物理性质1)熔点 一般软膏以接近凡士林的熔点为宜。 2)粘度与稠度3)酸碱度 一般控制在pH4.48.3。4)物理外观 色泽均匀一致,质地细腻,无粗糙感,无污物。7刺激性 考察软膏对皮肤、粘膜有无刺激性或致敏作用。8. 稳定性 乳膏剂应进行耐热、耐寒试验,将

21、供试品分别置于55 恒温6小时及-15放置24小时,应无油水分离。一般W/O型乳剂基质耐热性差,油水易分层,O/W型乳剂基质耐寒性差,质地易变粗。9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方法1)体外试验法 有离体皮肤法、半透膜扩散法、凝胶扩散法和微生物扩散法等。2)体内试验法 将软膏涂于人体或动物的皮肤上,经一定时间后进行测定。 释放度的检查方法主要是表玻片法。栓剂(suppository)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人体腔道给药的制剂。栓剂的形状因使用腔道不同而异,也因使用腔道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肛门栓、尿道栓、喉道栓、耳用栓和鼻用栓等。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

22、分泌液, 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气雾剂:(Aerosol)指药物与适宜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气雾剂的特点优点:1具有速效和定位的作用;2药物密闭于容器内能保持药物清洁无菌,有于容器不透明,避光 ,不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分直接接触,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3使用方便,药物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和肝脏首过作用;4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缺点:1因气雾剂需要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的生产设备,所以生产成本高。2因抛射剂有高度挥发性,故其具有制冷效应,多次使用于手上皮肤上可引起不适与刺激。3氟氯烷烃类抛射剂在动物或人体内达一定浓度都可致敏心脏,造成心律失常,故治疗用的

23、4气雾剂对心脏病患者不适宜。二、气雾剂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分为: 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按气雾剂组成分类(按容器中存在的相数)分为: (1)两相气雾剂(气相和液相); (2)三相气雾剂(气相、液相、固相或液相)第二节 气雾剂的组成气雾剂 抛射剂 药物与附加剂 耐压容器 阀门系统医药市场发展趋势1用药结构渐趋合理 2非处方药品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医药企业数量将大幅度缩减,经营规模逐步扩大4医药市场结构继续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 5药品价格渐趋合理我国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1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 “一小”指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 “二多”指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 “三低”

24、指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 2我国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世界十大类药物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心血管类药物 抗感染类药物 胃肠道类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类药物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世界十大类药物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抗病毒药物 免疫病和皮肤病治疗药物 生殖和泌尿系统及激素类药物 抗肿瘤类药物 医药与健康2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第一节 蛋白质蛋白质(protein)是由氨基酸为单位组成的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一、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占人体干重45%,细胞70%二、 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生

25、物学功能 1)作为生物催化剂 enzyme 2)代谢调节功能 hormone 3)免疫保护功能 4)物质的转运和储存功能 binding-component, 如血红蛋白氧,CO2 5)运动与支持 如肌动蛋白、原 肌球蛋白等; 胶原蛋白。 6)控制生长和分化作用 如核蛋白、组蛋白、阻遏蛋白。 7)接受和传递信息 如受体。 8)生物膜的功能第二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一、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元素: 碳(50%55%) 氢(6%8%) 氧(19%24%) 氮(13%19%)次要元素:硫、磷、铁、锰、锌、碘。氮元素在各种蛋白质中含量比较稳定,一般蛋白质含氮量约为16,即食物中每1g氮相当于含有6.25

26、g蛋白质故测得食物的氮含量便可换算成蛋白质的含量。氮是蛋白质组成上的特征,因此任何营养素也不能代替蛋白质。 一、 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mino acid)。如将天然的蛋白质完全水解,最后都可得到约20种不同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 非酸必需氨基酸氨基酸二、 蛋白质的分类 在营养学上根据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的不同,把蛋白质分成以下三类:完全蛋白质 半完全蛋白质 不完全蛋白质三、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2调节生理功能 3供给热能1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蛋白质是构成和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的神经、肌肉、皮肤,内脏、血液、骨骼、

27、指甲和毛发等无一不是由蛋白质构成的。2调节生理功能 人体新陈代谢的进行,是通过许多生化反应来实现的,而这些反应都需要酶来催化,酶本身就是蛋白质,如果没有酶,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此外,蛋白质还起解毒作用。高蛋白膳食可以保护肝脏,增强肝脏对有毒物质的抵抗力。若体内蛋白质缺乏,则肝脏解毒能力就会因此而降低。3供给热能 每克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可产生约17KJ的热能,人体每天所需要的热能有14来自蛋白质。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将蛋白质参考摄入量定为:成年男、女轻体力活动分别为75 g/d和60 gd。中体力活动分别为80 gd和70 gd。重体力活动分别为90

28、gd和80 gd。第二节 脂 类 脂类也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成年男子体内脂肪平均含量为13.2,女子体内脂肪含量稍高于男子。脂类脂肪 类脂脂肪是由一分子的甘油与三个分子的脂肪酸组成,称为甘油三脂,也称中性脂肪。日常食用的动植物油,其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但脂肪所含碳、氢的比例比碳水化合物多,所以脂肪的发热量比碳水化合物要高。类脂包括磷脂及固醇类化合物,其性质与脂肪类似,许多食物中往往同时存在这两种物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各种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类脂也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有的还含有磷、氮、硫等元素。在营养学上这

29、类物质也是不可缺少的。一、 脂类的生理功能1贮存和供给热能脂肪被人体吸收后,一部分经氧化产生热能,每克脂肪在人体内氧化可供给热量37.56kJ。人体所需总能量的10-40是由脂肪提供的,一部分则贮存在体内,贮存的脂肪是贮备能量的一种方式。2构成身体组织脂肪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如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神经髓鞘外膜和神经细胞的主要成分。3维持体温、保护脏器脂肪导热性能差,不易传热,分布在皮下的脂肪具有减少体内热量的过度散失和防止外界辐射热的侵入,对维持人的体温起着重要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组织,起到使内脏免受机械撞击的作用和固定保护作用。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膳食中的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

30、好溶剂,这些维生素随着脂肪的吸收而同时被吸收,当膳食中脂肪缺乏或发生吸收障碍时,体内脂溶性维生素就会因此而缺乏。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有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1促进人体发育 2维持皮肤和毛细血管的健康3防止其脆性增加 4对皮肤有保护作用5能增加乳汁的分泌 6减轻放射线所造成的皮肤损伤7降低血胆固醇和减少血小板黏附性作用,有助于防止冠心病。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所组成,其中氢和氧的比例多为2:1,与水相同,故称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供热的物质,约占人体每天所需总热量的60-70,有时超过80一、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碳水化合物根据其聚合度不同,可以分为单糖

31、、双糖、寡糖和多糖4大类。 1单糖单糖是分子结构最简单并且不能水解的最基本的糖分子,单糖为结晶物质,易溶于水,有甜昧,不经消化过程就可为人体吸收利用。在营养上有重要作用的单糖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三种:(1)葡萄糖 葡萄糖是单糖中最重要的一种,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也有。 葡萄糖对人体很重要,人体血糖主要就是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可释放热量。(2)果糖 果糖是最甜的一种糖,其甜度为蔗糖的1.73倍,果糖存在于水果中,蜂蜜含量最多蔬菜中也含有少量的果糖。(3)半乳糖 半乳糖的甜度比葡萄糖低,当然更低于果糖。它在人体内可转变成肝糖原而被利用。2.双糖 双糖也称二糖,是

32、由两个相同或不相同的单糖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三种。3. 寡糖 寡糖又称低聚糖,是由3-10个分子的单糖聚合而成。目前己知的重要寡糖有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甘露糖、棉籽糖、水苏糖等。其甜度通常只有蔗糖的30-60。4多糖 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于缩合而成的高分子物质,构成多糖的单糖分子数量不一,是一类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多糖无甜味,但经过消化酶作用可分解为葡萄糖。多糖类中的淀粉、糖原、纤维素在营养上有重要作用。淀粉和糖原是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而纤维素是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二、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1供给热量 碳水

33、化合物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我国人民膳食中总热量的60-70(有时超过80),都是由碳水化合物供给的。2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一种重要物质,所有神经组织、细胞和体液中都有碳水化合物。3帮助脂肪氮化和节省蛋白质 体内脂肪代谢需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促进氧化,糖量不足时,脂肪氧化就不完全。4保护肝脏 碳水化合物与机体的解毒作用有关,当肝糖原储备充足时,肝脏对四氯化碳、酒精、砷等化学毒物就有较高的解毒能力,对各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毒血症也有较强的解毒作用。5增强肠道功能,促进消化 多糖类的纤维素和果胶,人体虽然不能消化吸收,但却能增进消化液的分泌利于胃肠蠕动而促进消化。

34、三、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和食物来源对碳水化合物的实际需要量随活动强度不同而异。成年人中轻体力活动每人每天约需400-500 g,重体力活动者约为550-650g。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将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摄人量(AI)定为占总能量的55-65。第四节 无机盐与微量元素人体内除碳、氢、氧、氮是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各种元素统称为无机盐,亦称矿物质。人体内无机盐需要量虽然不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那样多,但它们也是人体内需要的一类重要的营养素。无机盐的功用,主要是构成身体组织与调节生理机能两个方面:无机盐能调节多种生理功能: 1、维持组织细胞的渗透压 2、

35、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 3、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如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 4、无机盐又是体内活性成分如酶、激素和抗体等的组成或激活剂等。 存在于人体内的无机盐有50多种,其中有20多种元素为人体所必需的。包括含量较多的(含量在0.005以上),如钙、镁、钾、钠、磷、硫等为主要元素,也称常量元素。其他如铁、锌、铜、锰、碘、硒、氟等含量极少(0.05以下),甚至只有痕量,故称为微量元素。一、 主要元素1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类无机盐,它占人体总重量的1.5-2.0,比体内其他任何一种无机盐含量都多。(1)钙的生理功能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一般成年人体内含钙总量约为1000-12

36、00g,其中99%以上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 (2)钙的食物来源 受多种因素影响,人体对膳食中钙的吸收率只有40-50,所以选配膳食时,要注意影响钙的吸收因素、少用草酸多的蔬菜,多用含钙丰富的食物。(3)钙的供给量钙的供给量视其需要而定,一般成人每人每日通过膳食供给60mg以上的钙才能满足机体需要,特殊生理阶段需要供给更多的钙。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将我国居民成年男子钙的适宜摄入量(A1)定为800 mgd。此供给量如果单靠普通膳食难以满足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服用些钙片和鱼肝油,予以补充。推荐含钙丰富的食物 :海带、 紫菜、木耳、豆腐、牛奶、虾皮、蛋黄、鱼贝、泥鳅、田螺、河蚌、河蟹、猪肝

37、、牛肝、羊肝等. 2 磷 磷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磷在成年人体内的含量约为600-800 g左右,约为人体重量的1,除钙以外,它是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1)磷的生理功能 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物质,人体中85.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的分散于体液、血细胞之中。二、 微量元素1铁铁是人体所需要的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内含铁约4-5g,其中有65%-75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其余则主要存在于肌红蛋白中或以铁蛋白的形式贮存于肝脏、脾脏和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由于铁在食物中吸收率不高,易于缺乏。(1)铁的生理功能 铁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参加氧的转运、交换和组

38、织呼吸过程。(2)铁的供给量 由于铁在体内可被反复利用,排出损失的数量少,因此需要量也少。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将我国居民成年人铁的适宜摄入量(A1)定为:男子15mgd,女于20 mgd。(3)铁的食物来源 铁的主要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中以肝脏、瘦肉、蛋黄、鱼类及其他水产品中含量较多;植物性食品以豆类、硬果类、叶菜和山查、草莓等水果中含铁量较多;此外含铁量多的食物还有干蘑菇、黑木耳紫菜、海带、海米、蟹黄等。2碘碘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人体内含碘约12mg,其中约8mg贮存在甲状腺中,其余的碘存在于血浆、肌肉、肾上腺和中枢神经系统、胸腺等组织中。碘在体内含量虽然极少,但在机体的新陈代谢

39、中具有重要作用。(2)碘的每日需要量 一般认为成人每日摄人碘120-150g,即能满足生理需要,但对强体力活动者日供给量应该适当增加。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成人碘的推荐摄入量(RNI)为150gd,(3)碘的食物来源人体所需要的碘,一般都从饮水、食物和食盐中获得。含碘高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海蜇、海参、海鱼、海虾、海盐、海蟹等。内陆地区采用食盐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最为有效,其比例为十万份食盐加碘化钾1份。3人体必需的其他微量元素目前已有14种微量元素被确证是动物或人类生理必需物质,即铁、碘、铜、锰、钼、硒、铬、镍、硅、氟和钒。第五节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另一类营养素,

40、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和调节生理机能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维生素是机体酶系统中辅酶的组成成分。维生素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的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差异性很大。一般按其溶解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的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差异性很大。一般按其溶解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一、 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溶于脂肪或脂溶性溶剂而不溶于水,其吸收与脂肪的存在有密切关系,吸收后在体内储存。这类维生素有: 1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 2维生素D 3维生素E 4维生素K1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1)性质维生累A,

41、又名视黄醇,是一种淡黄色,针状结晶物质,对热、酸、碱都比较稳定,一般的烹调方法对食物中维生素A无严重破坏,但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而失去生理作用,紫外线照射出也可使它受到破坏。(2)功能 维持正常的视觉 眼球内层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是由维生素A和视蛋白结合而成,具有感受弱光的作用,能使人在昏暗光线下看清事物。如果维生素A缺乏,就会引起夜盲症。维护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康、增强抗病能力: 维生素A具有维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性腺和腺体的上皮组织,眼睛的角膜、结膜以及皮肤健康和正常功能的作用,并有增强上皮组织对细菌、病毒等的抵抗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维生素A能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加速细胞分裂的速

42、度和刺激新细胞的成长。儿童如果缺乏维生素A体内肌肉和内脏器官萎缩,体脂减少,发育缓慢,生长停滞,并易感染各种疾病。(3)来源 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植物性食品中几乎没有维生素A,但在有色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4)需要量中国居民膳食行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将我国居民成年入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RNI)定为:男子800g RE,女子700 g 。飞行员、电焊工、司机因集中视力,消耗维生素A较多,供给量也应增加。2维生素D (1)性质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溶于脂肪和脂肪溶剂中,化学性质较稳定,耐热,对氧、酸、碱较为稳定,所以食品在通常的加工、加热、熟制过程中不会引起维生素D的

43、损失但脂肪酸败时,可造成维生素D的破坏(2)功能和缺乏症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的正常代谢,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维持儿童和成人骨质钙化,促使儿童骨骼成长,保持牙齿正常发育。(3)来源和供给量维生素D主要来源是鱼肝油、鸡蛋黄、黄油、肝、奶等食物中,在植物性食品中几乎不含维生素D。维生素D的需要量必须与钙、磷供应并列考虑。矿工因晒不到太阳,应给予适当补充。3维生素E(1)性质维生素E因与动物生育功能有关,所以又叫生育酚。它是淡黄色的油状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在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在无氧情况下对热也稳定,但可被碱、紫外线(或阳光)所破坏,也易氧化,因为它对氧不稳定,故为脂肪良好的抗

44、氧化剂。2)功能和缺乏症1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从而维持细胞膜的正常脂质结构和生理功能。2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E,容易发生未老先衰,产生疾病。3促进毛细血管增生,改善微循环,4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心血管疾病,预防血栓发生的效能;5维生素E与性器官的成熟和胚胎的发育有关,故临床上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和不育症;6另外维生素E还可以阻止体内维生素A的氧化作用。(3)供给量和来源关于维生素E的供给量,一般认为,维生素E(mg)与不饱和脂肪酸(g)比值至少要达到0.6时,才能满足机体对维生素E的需要4维生素K(1)性质维生素K因具有促进凝血的作用所以又叫凝血维生素或称抗出血维生素。它是一种黄色结晶的

45、物质,耐热,在湿和氧环境中稳定,易被光、碱破坏。(2)功能和缺乏症维生素K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凝血酶原的合成。如果缺乏维生素K将导致血中的凝血酶原含量降低,出血凝固时间延长,皮下肌肉和胃肠道常有出血现象。(3)来源和供给量维生素K主要存在于绿色蔬菜中,如菠菜,白菜中含量最为丰富含有维生素K,此外还来源于人体大肠内细菌的合成。二、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有: 1维生素Bl 2维生素B2 3维生素B6 4维生素B12 5.维生素C1维生素Bl(1)性质维生素B1因其分于组成中含有硫和胺基,所以又叫硫胺素。维生素B1在空气和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遇热容易破坏,所

46、以在烹调食品中,如果加碱过多就会造成维生素B1的损失。维生素B1的供给量标准是根据每天摄入热能的多少来决定的,一般建议每摄入热能4.184 MJ,应供给维生素B1 0.5mg。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成年男女维生素B1的推荐摄入量(RNI)分别为1.4 mgd和1.3mgd。2维生素B2(1)性质维生素B2因色黄而含核糖所以又名核黄素,为黄色粉末状结晶体,溶于水不溶于脂肪。维生素B2在中性或酸性中比较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加热到100时仍能保存,但在碱性溶液中破坏较快。由于维生素B2与能量代谢关系密切,故同维生素B1一样,以每4.184 MJ热量供给0.5mg维

47、生素B2为宜。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对成年人维生素B2的推荐摄入量(RNI)为:男子1.4mgd,女子1.2mgd。3维生素B6(1)性质维生素B6又叫吡哆醇,为无色晶状粉末,略带苦味,易溶于水,耐热,对酸碱也较稳定,易被光破坏。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案参考摄入量中,将成人维生素B6的适宜摄入量(AI)定为1.2-1.5mgd。4维生素B12 (1)性质维生素B12是结构最复杂、也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因它的分子中含有金属元素钴(Co),所以又叫钴胺素。维生素B12溶于水,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稳定,在强酸强碱下易分解,在阳光照射下易被破坏。3)来源和需要量

48、维生素B12的来源以牛乳、牛肉、海鱼、虾等含量较多,猪肉次之。正常人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利用肠内物质也可合成,在一般情况下不易缺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提出成人维生素B12的适宜摄入量(AI)为2.4gd。5.维生素C(1)性质 维生素C是一种抗坏血病的因子,因其具有酸性,所以又称抗坏血酸,易溶于水,不溶于脂肪,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对热、碱、氧都不稳定,特别是和铜、铁金属元素接触时破坏更快。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提出我国居民成年人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RNI)为100 mgd。维生素C亦不宜长期过多摄入。第六节 水1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所以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占人

49、体内最多的一种化合物。2水在人体内的含量随年龄、性别而异,新生儿水占体重的75-80,成年男子约为55-65,女子约为45-55。这种男女之间的差异,与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有关。3水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人体内若损失水分10时,许多正常的生理作用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若体内损失水分20%时,就会引起狂躁,昏迷而导致死亡。一、 水的生理功能1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和体液的重要成分人体的血液、淋巴、脑脊液含水量高达90以上,肌肉、神经、内脏、细胞、结缔组织等含水约60-80,脂肪组织和骨骼含水在30以下。 2. 有利于体内物质的运输 水的流动性大,在消化、吸收、循环、排泄等生理过程中,有利于体内物质的运输。

50、3使新陈代谢顺利进行水是良好的溶剂,有较大的电离能力,可使体内水溶性物质,以溶解状态、电解质以离子状态存在,使体内新陈代谢的生化反应顺利进行。4可调节体温水的比热数值和蒸发数值大,可调节体温。当高温时,可经皮肤蒸发水分散热,这种性质有利于维持体温的正常。5保护人体组织和器官 水是关节、肌肉和体腔的润滑剂,对人体组织和器官起保护作用。心理危机与干预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充满的状态。”健康既包括长期以来为人们更为关注的生理健康,也包括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充分

51、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当地宣泄和控制情绪9能有限度的个性发挥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做适当的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需要关注的心理不健康大学生的几种类型1对大学环境不适应的学生 2原先自我感觉良好的学

52、生3发现理想与现实很大差距的学生 4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5被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困扰的学生 6谈恋爱的学生7自我定位不正确的学生危机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心理危机精神医学范畴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的反应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

53、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 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表现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情绪方面表现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 认知方面表现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 行为方面表现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

54、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 第一阶段(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 大学生遭遇的危机类型学业危机经济危机感情危机突发危机家庭危机社会环境危机自然灾害危机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危机干预的时间四个阶段:黄金72小时内 1或2周之后 1或2月之后 3个月之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 (2)促进交流,

55、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 (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躯体疾病时的心理反应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抑郁;性格改变。 恋爱关系破裂失恋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和愤懑情绪,有的可能采取自杀行动,或者把爱变成恨,采取攻击行为。破产或重大经济损失 可使当

56、事者极度悲伤和痛苦,感到万念俱灰而萌生自杀的想法,并进一步采取自杀行动。 重要考试失败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失败可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人接触,严重者也可能采取自杀行动。严重的自然灾害受灾学校师生群体 医院伤员群体 灾区移民群体 孤儿群体 救助人员群体等重大灾难后正常情绪反应恐惧 担心 迷茫 无助 悲伤 内疚 愤怒 失望和思念重大灾难后正常行为反应脑海里重复地闪现灾难发生时的画面、声音、气味反复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情失眠,噩梦,易惊醒没有安全感,对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神经过敏干预方法1保证安全 2建立信任关系 3提供疏泄情绪的机会食品卫生与安全“民以

57、食为天,食以安为先”1食品安全是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高度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2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产品出口和国家形象,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3食物的生产条件、过程难免会使食物含有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影响因素。食物的这些不利因素成为有害因素, 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三类, 其中对人类健康有威胁的主要是生物性危害和化学性危害。一、食品的生物性危害食物的营养成分不仅为人体所必需, 也为其他生物所需要, 因此食品经常受到其他生物的污染, 有些生物可能会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常见的生物污染有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1、食品的细菌污染细菌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

58、,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细菌污染食物后会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诱发食物中毒和引起细菌性传染病。1.1 细菌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食品发生腐败变质后可使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小分子成分有的还对人体有害, 同时这些小分子成分还会使食物的口味、气味改变, 使食物的食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食物中的某些细菌可以诱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正常数量的含有致病性细菌及其毒素的食物, 所引起的急性综合症。有些细菌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 可引起人类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 如鼠疫、霍乱等。1.3 细菌污染的预防购买新鲜食品 认真清洗 食用前彻底加热灭菌 注意食品储存的卫生2、食品的病毒污染与细菌不

59、同, 病毒在外界可以存活, 但不能复制, 因此食品中病毒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病毒性传染病, 常见的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有甲肝病毒引起的甲型肝炎、小儿麻痹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朊病毒引起的疯牛病等。3、食品的真菌污染食品中真菌的危害是其所产生的毒素对人体的伤害, 许多真菌毒素可导致人类中毒, 有些毒素还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粮谷类食品最容易受真菌毒素的污染,其次是水果。4 、食品的寄生虫污染食品中的寄生虫可引起人类的寄生虫感染, 常见的食品寄生虫有阿米巴原虫( 引起阿米巴痢疾) 、绦虫( 引起绦虫病、囊虫病) 、广州管线虫( 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 、蛔虫( 引起蛔虫病) 、姜片虫、华支睾吸虫等。广州管线虫曾在我国北京引起过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感染,这种寄生虫一般生存在淡水中,以福寿螺最为常见, 食入未经加热或加热不彻底的污染有虫卵福寿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人感染广州管线虫后, 可引起脑膜炎, 严重的可有生命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