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模式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511181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学评论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评论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学评论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文学评论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评论模式(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学评论模式文学评论模式 文学评论模式 ILj* tF&.定义文学评论是以文学理论为指导, 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文章。 文学评论的中心任务是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文学评论是一种科研,是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专业论文, 是一个融合了艺术思维的抽象思维过程。 3_?C-?_&.任务 文学评论的任务, 一是指引读者从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全面领会和把握作品的阶段,二是帮助读者,三是用新材料、 新观点充实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 509t!3 &.发展-文学评论的发展,在我国的简况是这样的。 随着作品而产生发展。 中国古代可以说是“三国演义”:重视政治教化作用的儒家文艺理论,崇尚自然的道家文艺理

2、论, 提倡个性自由的市民文艺观。专门文学评论始于钟嵘的诗品。文学理论集大成者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特有形式是评点和诗话, 如脂妍斋评点红楼梦、六一诗话和随园诗话等,特点是抓住直觉, 亲切形象,缺点是没有深入剖析,有思辩而无实证逻辑,缺乏体系。近代文学评论借鉴西方,加强了科学性系统性, 始自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和梁启超的文学评论。在现当代文学史上, 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占据主导地位。鲁迅、茅盾、 郭沫若和瞿秋白开创于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周扬和胡风等系统建设于四五十年代。先向西欧再向苏联借鉴,搬来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斯基的理论作为文学评论的先导。 文学评论作为

3、政治斗争工具的性质被突现。进入八十年代,文学评论空前繁荣,大量介绍和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 吸收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化、民族化二个方面辩证统一地发展。 %9D v$OG &.方法社会历史方法。这是文学批评史上最悠久、 影响最大的方法体系。它基点稳固,从文学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性出发,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论。它的批评原则是以真实性为第一位的。它的评价尺度是文学要反映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它的常见手段:一是阶级分析的方法,如列宁评托尔斯泰;二是传纪批评法, 如鲁迅评果戈里。 !y,2n- 结构主义评论法。特征是把对象符号化、模型化, 以便了解本质规律。重点是现象之间的关系。排斥社会因素。

4、常见手段:一是二元对立原理,如真、假美猴王, 狂人日记中的“我的世界”和“他们的世界”,环境和人物等的对立; 二是作品结构的意识探索;三是结构功能的探究,趋向模式化和抽象化,如三十一万种戏剧场面, 认为社会生活对作品结构和功能具有选择性。S3364hD 精神分析评论法。吸取心理科学的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性,对创作心理、人物心理和欣赏心理进行分析,可以说以人为对象。 认为无意识是支配和决定有意识的动力, 文学评论首要任务是捕捉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和作者意识。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受社会道德的压抑,形成精神变态如疯狂、幻想、 梦境以渲泄,但升华为一种艺术形式,变为社会允许的内容。 这种方法

5、存在着生硬联系、泛性主义, 仅把人看作是生物人而忽视主观能动性及社会历史内容的局限。 7!3wK Q8L 比较文学方法。一是影响比较,实证性强。 二是平行比较,同一时间而无实际联系的比较。实质上是一种文学价值和规律的评价和概括。 M& 自然科学方法。主要是三论)系统论、 控制论和信息论)和数学方法。如人物形象的性格系统,模糊数学与含蓄等。 BQ1H&.原则-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提供了基本原则,方法可以兼收并蓄以上几种。原则:一是从客观事实即作家作品出发, 二是把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作为主要尺度结合起来, 三是把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结合起来,用无产阶级观点来分析,从作家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来考虑,四是判定作品价值,要由整体比较来确定。 G9f5(Y%1 对作品进行评论,要知人论世、顾及全篇, 要认真反复地阅读,抓住有评论价值的一点进行分析。具体评论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仅提供一种模式,供练习并向报刊投稿, 也可用于各种高等教育如电大、自学、高校的考试。 hgr-N* mhM9gY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