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507317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循证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循证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循证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循证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证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循证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是由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促使心脏循环障碍的所致,以乏力、水肿、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1,2。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机体状况差,容易反复入院,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导致患者的遵医行为下降,进而影响临床疗效,故对此类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循证护理是一种根据循证证据、患者需求、临床经验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的模式,本文就该护理模式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究。详见正文: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2、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检查结果均与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有关标准相符合;(2)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级;(3)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沟通交流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2)因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而不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3)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老年痴呆者。对照组(n=38):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值60岁,年龄最大值80岁,年龄平均值(71.523.45)岁。病程为3年至9年,平均病程为(5.521.35)年。原发疾病:冠心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例10,风湿

3、性心脏病4例。观察组(n=38):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值61岁,年龄最大值81岁,年龄平均值(71.663.54)岁。病程为3年至10年,平均病程为(5.601.41)年。原发疾病:冠心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组间基本资料相比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进行对症处理,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氧疗护理、日常生活护理。1.2.2观察组循证护理。(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室护士长(组长)、主治医生、经

4、验丰富的高年资责任护士,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的循证护理培训。(2)循证问题:小组成员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心理特点,提出循证问题,本次研究循证问题为:如何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如何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3)循证支持:根据循证问题在文献检索库、图书馆中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患者需求获得科学、可靠、可行的证据。(4)循证观察:对循证问题、循证支持、临床实际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并由专家对护理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进行观察,及时调整不足之处。(5)循证应用:生理方面:在患者进行氧疗时,合理控制氧流量和吸氧速度;做好环境护理,对探视次数和时间进行严格限制,帮助患者形

5、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根据季节和气温变化嘱咐患者适时增减衣服;护理人员详细告知患者饮食原则,对其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强调戒烟戒酒的重要性;针对出现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实施对症处理;协助长期卧床者更换体位并对其腹部进行热敷、按摩等操作。心理方面: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心理特点实施认知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针对性心理护理、家庭支持疗法等方法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缓解负面其情绪,改善遵医行为。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在干预后3个月时,应用本院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估。问卷信度为0.816,效度为0.873。(2)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时应用心脏彩超

6、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测量;进行6min步行试验,评价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示,卡方检验,P2结果2.1遵医行为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比对照组数据更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与干预前相比存在较大差异(P3讨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受到疾病、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易出现负面情绪,对临床治疗丧失信心,从而不愿意配合临床操作,对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存在负面影响3,4。恢复心功能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目标,而遵医行为会

7、直接影响到心功能恢复效果,因此临床应重视护理干预与遵医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护理多参照临床经验,部分观念和方法存在错误,会影响护理质量。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性、规范性的护理模式,其根据循证证据制定护理方案,能够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解决常规护理中盲目性的问题,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5-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更优,且左室射血分数增加,6min步行距离延长,充分证明了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促进遵医行为的提升,且能够逐渐恢复患者的心功能,增加运动耐力,分析原因在于,循证护理能够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从多个方面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促使

8、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另外通过不同的心理疗法能够促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提升自我效能感,进而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高。参考文献1黄舒洁,郭延松.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对比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5):46-48.2陈国.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时对心功能及BNP、hs-CRP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50-52.3苏建培,田伟盟,何弥玉,等.左西孟旦辅治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不良反应率影响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11):42-43.4曹利平,曹影.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关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8):1042-1044.5严琳.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3):39-40.6王旖磊,胡雁.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1):867-871.7张鑫,李小寒.护士循证护理综合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48(1):53-57.循证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