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504706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8.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醉翁亭记》(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九上第 11 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课题 醉翁亭记 单元 三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上 学习 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了解大意。2、感受景物之美。3、品读课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其积极意义。重点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其积极意义。难点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其积极意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哪位同学能用白话文为大家讲这个故事?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修 1

2、0 岁能作诗赋,24 岁考取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滁州。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他心情郁闷时常去滁州城西南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写下了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的第三年,时年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有点自嘲的意味。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但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学生讲故事 进入情境 了解背景 作者名片 欧阳修,字永叔,号

3、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有助于学生“文忠”。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了解作品。朗读课文 1、听视频朗读 2、读准字音 3、读准停顿 4、读出韵味(注意文中的“也”。)环滁(ch)/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ng y)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

4、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f)/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暝(mng),晦(hu)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o)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偻(l)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山肴野蔌(s)

5、,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按要求朗读课文 认 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树林阴翳(y),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自主学习 按照自主学习方案自学。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初读感知 文中四段各写了什么内容?请理清文章思路。一、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及命名缘由。二、山间的朝暮和四季景色。三、太守和众宾的游宴之乐

6、。四、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思考问题 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和思路。细读探究 一、大声朗读第一段,思考:1、写亭的形状的句子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本段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先写了亭的自然环境,再写了命名由来。3、叙写醉翁亭命名由来的句子是:太守自谓也。4、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二、大声朗读第二段,思考:1、此段分别写了哪些时候的美景?各有何特色?朝: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暮: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分段探究 细细品尝课文内容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者。2、作者面对如此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乐亦无穷也”。抒发了寄情山水

7、的乐趣。(情景交融)三、大声朗读第三段,思考:1、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老人小孩。桃花源记中则是用“黄发垂髫”来借代。2、本段文字描绘了哪几幅图画?请用一个字概括他们共同的心情。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乐。3、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滁人游,滁人生活富足安定,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太守醉,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4、本段描写“滁人游”有什么作用?写“滁人”如此兴高采烈

8、地出游,体现了百姓和平安乐的生活,也体现欧阳修治理有方,政绩显著。四、大声朗读第四段,思考:1、写禽鸟之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本段描写山间夕照全景图,主要采用了衬托手法,请说一说是如何衬托的?作者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精读揣摩 一、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乐”(本文写了哪些乐?)三、“颓然乎其间,太守醉也”作者醉了是不是消沉堕落的表现?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胜景、亭乐折射出来的是作者 显著的政绩。作者醉情山水,达到了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的目的,作者醉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太守为什么会醉?)一是“喝酒醉了”,二是陶醉于山水之乐、宴酣之

9、乐以及与民同乐。四、作者如何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的?“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主旨句)醉是表象,乐是实质。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民同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五、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心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板书。(2)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探究文章主旨 探究文章主旨 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3)韵律

10、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 21 个“也”字和 24 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六、名家品读视频欣赏 课堂练习 一、“而”字的几种常见用法: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递进,而且)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顺承,然后)野芳发而幽香(顺承)朝而往,暮而归(修饰)溪深而鱼肥(并列)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转折,但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并列)二、请找出文中成语并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水落石出

11、: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完成练习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 为乐)三、翻译下列句子: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游人知道跟着

12、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拓展提高 1.比较岳和醉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本文写于庆历六年。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补全对联:上联:醉翁亭中欧阳修饮酒寓意 比较两文异同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下联:岳阳楼上范仲淹 作文寄情 课堂小结 全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们游山的欢乐,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用自己的方式总结课文。巩固提升。作业布置 将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四时”的景物特点,用现代汉语加以具体描写,写成 300 字左右的短文。写作 课外延伸,拓宽知识面。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