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02897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2.9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温州大学 WENZHOU UNIVERSITY 实 验 指 导 书 课 程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目 录 实验一 基本物理性质检测.1 实验二 水泥实验.8 实验三 混凝土骨料实验.27 实验四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41 实验五 建筑砂浆实验.43 实验六 钢筋实验.48 实验一 基本物理性质检测 一、密度测定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材料密度,计算材料孔隙率和密实度。本实验以水泥或砖粉的密度实验为例。2重要仪器设备 李氏瓶,见图;恒温水槽、温度计、干燥器;天平,感量为 0.01g;无水煤油或洁净水,应符合 GB253 规定。3试样制备 试样应预先通过 0.9mm 方孔筛,在 (1105)

2、。C 温度下干燥 I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4实验环节 将液体注入李氏瓶中 0 刻度线处(以弯月面最低处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在 20。C 下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 30min,记下第一次读数即初始读数 V1(mL).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擦试干净。称取试样 m=60g,精确至 0.01g。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V2(mL),再次读当选时恒温水槽温度差不大于 0.2。C。5结果评估 水泥的密度c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001g/cm3)。以两个试

3、样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水泥密度的测定值,精确至0.01g/cm3。两个试样实验结果之差不得超过 0.02g/cm3。二、视密度测定(标准法)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材料的视密度,计算颗粒状材料的体积(不涉及开口孔隙的材料体积),为计算材料的开口孔隙率等提供依据。本实验以砂和石子为例。2重要仪器设备 天平,称量 1000g 和 5000g 一台,感量 1g。称量 5kg 的天平,其型号及尺寸应能允许在臂上悬挂盛试样的吊篮,并在水中称取质量;吊篮,直径和高度均为 150mm,由孔径为 1-2mm 的筛网或钻有 2-3mm孔洞的耐锈蚀金属板制成;盛水容器,放入吊篮,有溢流孔;容量瓶,500mL,

4、500mL;实验筛,孔径为 4.75mm;干燥器、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铝制勺、温度计、带盖容器、搪瓷盘、刷子和毛巾等。3试样制备 a、砂试样 将缩分至 66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C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提成大体相等的两份备用。b、石子试样 实验前,将样品筛除 4.75mm 以下的颗料,并缩分至略于下表所规定的数量,刷洗干净后提成两份备用。于下表所规定的数量,刷洗干净后提成两份备用。4实验环节(1)砂的视密度 称取烘干的试样 mo=300g,精确至 1g,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视 至接近 500mL 的刻度处,用手援容量瓶,使砂样充足援,排

5、出气泡,塞紧瓶盖,静置 24h;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 500 mL 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飓水分,称出其质量 m1,精确至 1g。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瓶内注入水温相差不超过 2。C 的冷开水至 500mL 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m2,精确至 1g。(2)石子的视密度 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水面至少高出试样 50mm,浸水 24h,移放到称量用的盛水容器中,并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出气泡(试样不得露出水面),吊篮每升降一次约为 1s,升降高度为 30-50mm;测定水温后(此时吊篮应全浸在水中),用天平称取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 m2,精确

6、至 5g,称量时盛水容器中水面的高度由容器的湛溢流孔控制;提起吊篮,将试样倒入浅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C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 mo,精确至 5g;称取吊篮在同样温度的水中的质量 m1,精确至 5g,称量时盛水容器的水面高度仍由溢流口控制。(注:实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 15-25。C 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 2h 起直至实验结束,其温度变化不应超过 2。C。)5结果评估 砂的视密度,s,按下计算(精确至 10kg/m3)。石子的视密度,g,应按下式计算(kg/m3,精确至 10kg/m3)砂、石子的视密度均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

7、kg/m3;如两次实验结果之差大于 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实验。对于颗粒材质不均匀的石子试样,如两次实验结果之差超过规定期,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三、表观密度测定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材料的体积密度,计算材料的外观体积和孔隙率。2重要仪器设备 游标卡尺,精度 0.1mm;天平,感量 0.1g。烘箱、干燥器、漏斗、直尺、搪瓷盘等。3试样制备 将规则形状的 5 块试样放入烘箱内,在 105-110。C 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量,取出放入规则器中冷却至室温度备用。4实验环节 (1)几何形状规则的材料 用游标卡尺量出试样尺寸,试件为正方体或平行六面体时,以每边测量上、中、下三

8、个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为准。试件为圆柱体,按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量其直径,各方向上、中、下各测量三次,以六次的平均值为准拟定直径,并计算出体积 V0。用天平称其质量 m。(2)几何形状不规则的材料 此类材料体积密度的测试采用“排液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应对其表面进行蜡封,将开口孔隙封闭后,再用容量瓶法或广口瓶法测定其体积 V 0。其他与规则形状材料相同。5结果评估 表观密度0应按下式计算(kg/m3,精确至 10kg/m3)。m 0=V0 式中 m试样的质量,kg;V0试样的体积,m3。表观密度以五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四、堆积密度测定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材料的堆积密度,为估算散粒材料的

9、堆积体积及质量,计算材料的空隙率提供依据。本实验以砂、石子为例。2重要仪器设备 (1)砂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天平,称量 10kg,感量 1g;容量筒,内径 108mm,净高 109mm,筒底厚约 5mm,容积为 1L;方孔筛,孔径为 4.75mm 筛一只;垫棒,直径 10mm,长 500mm 的圆钢;漏斗、直尺或铝制料勺、搪瓷盘、毛刷等。(2)石子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台秤,称量 10kg,感量 10g;磅秤,称量 50kg 或 100kg,感量 50kg;容量筒 垫棒,直径 16mm,长 600mm 的圆钢;直尺,小铲等。3试样制备 (1)砂 用搪瓷盘装

10、取试样约 3L,放在烘箱中于温度为(1055)。C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 4.75mm 的颗粒,提成大体相等的两份备用。(2)石子 实验前,取质量约等于规定的试样放入搪瓷盘,在(1055)。C 的烘箱中烘干,也可以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提成两份备用。4实验环节(1)砂 a、松散堆积密度 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 50mm 处渐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锥体,且容量筒四同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实验过程中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m2,精确至 1g。倒出试样,称取空容量筒质量 m1

11、,精确至 1g。b、紧密堆积密度 取试样一份,分再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 10mm 的垫棒,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 25 次。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垫棒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m2,精确至 1g。(2)石子 a、松散堆积密度 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mm 处渐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锥体,且容量筒四同溢满时,即停止加料。除去凸出容量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

12、积大体相等(实验过程中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m2,精确至 1g。倒出试样,称取空容量筒质量 m1,精确至 1g。b、紧密堆积密度 取试样一份,分再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 10mm 的垫棒,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 25 次,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以垫垫棒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然后装入第三层,如法颠实。这样装填完毕,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用钢尺沿筒口边沿刮去高出的试样,使表面稍凸起部分与凸陷部分的体积大体相等。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m2,精确至 10g。(3)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是以温度为(202

13、)。C 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出其质量,砂容量筒精确至 1g,石子容量筒精确至 10g。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mL,精确至1 mL)。5结果评估 砂、石子松散堆积密度,0和紧密堆积密度,1分别按下式计算(kg/m3,精确至 10kg/m3)。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松散堆积密度空隙率 P,和紧密堆积密度空隙率 P1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1%)。,1 紧密堆积密度,kg/m3;,表观密度 kg/m3。实验二 水泥实验 一、一般规定 1实验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水泥试样应存放在密封干燥的容器内(一般使用铁桶或塑料桶),并在容器上注明生产

14、厂名称、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送检日期等;检测前应将试样混合均匀并通过 0.9mm 方孔筛,记录试样筛余百分数;实验室温度为(202)。C,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C,相对湿度不低于 90%。检测前,一切检测用材料(水泥、标准砂、水等)均应与实验室温度相同,即达成(202)。C,实验室温度应每日早、中、晚检查记录。检测用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2水泥现场取样方法 (1)散装水泥 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散袋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且总量不超过 500t,随机从不少于 3个罐车中采用等量水泥,

15、经混拌均匀后称取不少于 12kg。取样工具见下图。(2)袋装水泥 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袋装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且总量不超过 100t。取样应有代表性,可以从 20 个不同部位的袋中取等量样品水泥,经混拌均匀后称取不少于12kg。取样工具见下图。(3)检测前 检测前,把上述方法取得的水泥样品,按标准规定将其分或两等份。一份用于标准检测,另一份密封保管三个月,以备有疑问时复验。(4)仲裁检查 对水泥质量发生疑问需作仲裁检查时,应按仲裁检查的办法进行。二、细度检测 1实验目的 通过用 80m 筛筛析法测定水泥的细度,为鉴定水泥质量提供依据。2重要仪

16、器设备 a、实验筛 分负压筛和水筛两种,其结构尺寸见下图。网眼为 80m 的筛网应紧绷在筛框上,筛网和筛框接触处应用防水胶密封,防止水泥嵌入。b、负压筛析仪 由筛座、负压筛、负压源及吸尘器组成,其中筛府由转速为(302)r/min 的喷气嘴、负压表、控制板、微电机及壳体构成。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喷气嘴上口平面与筛网之间距离为 2-8mm。负压源和吸尘器,由功率 600W 的工业吸尘器和小型旋风吸尘筒组成,或用其他具有相称功能的设备。c、水筛架和喷头 水筛架和喷头的结构 见 图。水 筛 架 上 筛 座 内 径 为140+30mm。d、天平 最大称量为 100g,分度值不

17、大于 0.05g。3实验环节 (1)负压筛法 筛析实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 4000-6000Pa 范围内;称取试样 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 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取筛余物的质量;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 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2)水筛法 筛析实验前,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 35-75mm;称取试样 50g,置于洁净的水筛中,立即用淡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在水筛架上,用水压

18、为(0.050.02)MPa 的喷头连续冲洗 3min;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所有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精确至 0.1g;筛子应保持清洁,定期检查校正,喷头应防上孔眼堵塞,常用的筛子可浸干净水中保存,一般在使用 20-30 次后,须用 0.3-0.5N 的乙酸或食醋进行清洗。4结果评估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结果精确至 0.1%)。筛余结果修正,为使实验结果可比,应采用实验筛修正系数方法修正上述计算结果,修正系数的拟定按 GB13451991 中附录 B(补充件)进行。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或手工干筛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三、

19、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1实验目的 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静浆达成标准筒度的用水量,以水占水泥质量的百分数表达。通过实验测定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拌制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为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提供依据。2重要仪器设备 a、水泥净浆搅拌机 符合 JC/T729 的规定。b、标准法维卡仪 见下图。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见下图(c)有效长度为(501)mm,由直径为10mm0.05mm 的圆柱形耐腐蚀金属制成。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1)g。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摇动现象。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见下图(a)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试

20、模为深(400.2)mm、顶内径65mm0.5mm、底内径75mm0.5mm 的截顶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2.5mm平板玻璃底板。c、量水器 最小刻度 0.1mL,精度 1%。d、天平 最大称量不小于 1000g,分度值不大于 1g。3实验环节;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任一种测定,如发生矛盾,以前者为准;实验前必须做到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应对准零点,净浆搅拌机能正常运营;用净浆搅拌水泥浆。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掠过,将拌合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 5-10s 内小心将称好的 500g 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泥和水溅出;拌合时,先

21、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到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 120s,停 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 120s后停机;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水泥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减少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 后,忽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 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m 内完毕。4结果评估 以试杆沉入净浆距底板(61)mm 的水尼净浆为标准

22、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水泥质量的比例计。如测试结果不能达成标准稠度,应增减用水量,并反复以上环节,直至达成标准稠度为止。四、凝结时间测定 1实验目的 水泥的凝结时间是重要的技术性质之一。通过实验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评估水泥的质量,拟定其能否用于工程中。2重要仪器设备 a、水泥净浆搅拌机 符合 JC/T729 的规定。b、标准法维卡仪 见上图。测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杆,用试针见上图(d)、(e)代替试杆。试针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1)mm、终凝针为(301)mm、直径 1.13mm0.05mm 的圆柱体。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1)g。与试杆、试针联结的夺取

23、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摇动现象。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见上图(a)。c、量水器 最小刻度 0.1mL,精度 1%。d、天平 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 g,分度值不大于 1g。3试件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环节的方法制成标准稠度的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所有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4实验环节 a、调整凝结时间 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b、初凝时间测定 试模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 30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期,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减少试针使之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2s

24、后,忽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测试针偏旁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 30s 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 时,为水泥达成初凝状态;由水泥所有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达。c、终凝时间的测定 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试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见上图(e)。在完毕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 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 0.5mm 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成终凝状态,由水泥所有加入

25、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达。d、测定注意事项 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渐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 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 5min 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干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五、安定性测定 1实验目的 水泥体积安定性是重要的技术性质之一。通过实验测定水泥的体积安定性,评估水泥的质量,拟定其能

26、否用于工程中。2重要仪器设备 a、水泥净浆搅拌机 符合 GB3350.8 的规定。b、沸煮箱 有效容积约为 140mm240mm310mm,篦板结构应不影响实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 50mm。箱的内层由不易锈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5)min 内将箱内的实验用水由室温加热至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 3b 以上,整个实验过程不需要补充水量。c、雷氏夹 由铜质材料制成,其结构见下图。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 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针尖距离增长应在(17.52.5)mm 范围以内,即 2x=(17.5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

27、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 78-85g 的玻璃板两块。d、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 见左图,标尺最小刻度为 1mm。e、其他设备 量水器 (最小刻度为 0.1mL,精度%)、天平(感量 1g)、湿气养护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203)。C,相对湿度大于 90%等。3试样制备 a、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按标准稠度测定方法制成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b、试饼的成型 将制好的净浆取出一部分提成两等份,使之呈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掠过的小刀由边沿向中央抹动,做成直径 70-80mm、中心厚约 10mm,边沿浙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

28、入湿皑气养护箱内养护(242)h。c、雷氏夹试件成型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已制备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试模,装模时一只手轻轻扶持试模,另一只手用宽约 10mm 的小刀插捣 15 次左右,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刻将试模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2)h。4实验环节 a、安定性的测定 可以采用饼法和雷氏法,雷氏法为标准法,饼法为代用法,雷氏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雷氏夹中沸煮后的膨胀值。饼法是观测水泥净浆试件沸煮后的外形变化来检查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当两种方法发生争议时,以雷氏法测定结果为准。b、调整好沸煮箱内水位 使水能保证正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半途添

29、补实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5)min 内升到沸腾。c、当用雷氏法测量时 先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 A,精确至 0.5mm。按着将试件放入水中囱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然后在(305)mim 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5)min。d、当试件为试饼时 应先检查试饼是否完整,如已开裂翘曲,要检查因素,确证无外因时,该试饼已属不合格不必沸煮。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的水中囱板上,然后在(305)min 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5)min。5结果评估 沸煮结束,即放掉箱中热水,打开箱盖,等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鉴定。a、试饼法 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

30、有弯曲,则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的鉴定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b、雷氏夹法 测量试件针尖端之间的距离 C,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准确至 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长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 5.0mm 时,即认为该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关超过 4.0mm时应用同同样品立即重做一次实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六、胶砂强度检测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水泥的胶砂强度,评估水泥的强度等级或鉴定水泥的质量。2重要仪器设备 a、实验筛 金属丝网实验筛应符合 GB/T6003 规定,其筛孔尺寸见下表 系 列 网眼尺寸/mm 系 列

31、网眼尺寸/mm R20 2.0 1.6 1.0 R20 0.5 0.16 0.08 b、胶砂搅拌机 行星式,应符合 JC/T681 规定。用多台搅拌机工作时,搅拌锅与搅拌叶片应保持配对使用。叶片与锅之间的间隙,是指叶片与锅壁最近的距离,应每月检查一次。c、试模 由三个水平的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 40mm40mm,长 160mm 的棱形试体,其材质和制造尺寸应符合 JC/T726 规定。成型操作时,应在试模上面加有一个壁高 20mm 的金属模套。为了控制料层厚度和刮平胶砂,应备有两个播料器和一个刮平直尺。d、振实台 振实台应符合 JC/T682 规定。振实台应安装在高度约 400mm的

32、混凝土基座上。混凝土体积约为 0.25m3,重约 600kg。将仪器用地脚螺丝固定在基座上,安装后设备成水平状态,仪器底座与基座之间要铺一层砂浆以保证它们完全接触。e、抗折强度实验机 应符合 JC/T724 的规定。f、抗压强度实验机 在较大的五分之四量程范围内使用时记录的荷载应有1%精度,并具有按(2400200)N/s 速率的加荷能力。g、抗压强度实验机用夹具 需要使用夹具时,应把它放在压力实验机的上下压板之间并与实验机处在同一轴线,以便将实验机的荷载传递至胶砂试件的表面。夹具应符合 JG/T638 的规定,受压面积为 40mm40mm。夹具要保持清洁,球座应能转动以使其上压板能从一开始就

33、适应试体的形状并在实验中保持不变。3试样制备(1)材料准备 a、中国 ISO 标准砂 应完全符合下表规定的颗粒分布和湿含量。可以单级分包装,也可以各级预混合以(13505)g 量的塑料袋混合包装,但所用塑料袋材料不得影响实验结果。b、水泥 从取样至实验要保持 24h 以上时,应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器内,容器不得与水泥起反映。方孔边长/mm 累计筛余(%)方孔边长/mm 累计筛余(%)2.0 1.6 1.0 0 75 335 0.5 0.16 0.08 675 875 991 c、水 仲裁检查或其他重要检查用蒸馏水,其他实验可用饮用水。(2)胶砂的制备 a、配合比 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

34、三份标准砂和半份水(水灰比为 0.50)。一锅胶砂成型三条试体,每锅材料需要量见下表。每锅胶砂的材料质量 材料 水泥品种 水泥 标准砂 水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4502 13505 2251 b、配料 水泥、标准砂、水和实验仪器及用品的温度应与实验室温度相同,应保持在(202)。C,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称量用天平的精度应为1g。当用自动滴管加 225mL 水时,滴管精度应达成1mL。c、搅拌 每锅胶砂采用胶砂搅拦机进行机械搅拌。先将搅拌机处在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到固

35、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 30s后,在第二个 30s 开始在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a,停拌 90s。在第一个 15s 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 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3)试件制作 a、用振实台成型 胶砂制备后立即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 300g 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 60 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

36、播平,再振实 60 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 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似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b、用振动台成型 使用代用振动台时,在搅拌胶砂的同时将试模和下料斗卡紧在振动台的中心。将搅拌好胶砂均匀地装入下料斗中,开动振动台,胶砂通过漏斗流入试模。振动(1205)s 停车。振动完毕,取下试模,用刮尺以规定的刮平手法刮去其高出试模的胶砂并抹平。接着在试模上作标记或用字条标明试件编号。(4)试件养护 a、脱模

37、前的解决和养护 去掉留在试模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气养护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雾室或湿气养护箱温度应控制在(201)。C,相对湿度不低于90%。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取出脱模。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两个以上的龄期内。b、脱模 脱模时可用塑料锤或橡皮榔头或专门的脱模器。对于 24h 龄期的,应在破型实验前20min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已拟定作为 24h 龄期实验(或其他不下水直接做实验)的已

38、脱模试体,应用湿布覆盖至做实验时为止。c、水中养护 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C 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放在不易的腐烂的篦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间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 5mm。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不允许在养护期间所有换水。除 24h 龄期或延迟至 48h 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实验(破型)前 15 分钟从水中取出。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实验为止。d、强度实验试体的龄期 试体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算起。不同龄期强度实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24h15min;4830min

39、;72h45min;7d2h;28d8h。4实验环节 a、总则 用抗折强度实验机以中心加荷法测定抗折强度。在折断后的棱柱体上进行抗压实验,受压面是试体成型的两个侧面,面积为 40mm40mm。当不需要抗折强度数值时,抗压强度实验应在不使试件受有害应力情况下折断的两截棱柱体上进行。b、抗折强度测定 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实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10)N/s 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分别记下三个试件的抗折破坏荷载 F。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在潮湿状态直至抗压实验。c、抗压强度测定 抗压强度在试件的侧面进行。半截棱柱体试件中心与压力机压

40、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 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0mm。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200)N/s 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分别下抗压破坏荷载 F。5结果评估 (1)抗折强度 每个试件的抗折强度 fce,m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MPa)。3FL fce,m=0.00234F 2b3 式中 F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L支撑圆柱体之间的距离,mm,L=100mm;b棱柱体裁面正方形的边长,mm,b=40mm。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实验结果。如有两个试件的测定结果超过平均值的10

41、%时,应重做实验。实验结果,精确至 0.1MPa。(2)抗压强度 每个试件抗压强度 fce,m按下式计算(MPa,精确至 0.1MPa)。F fce,m=0.000625F A 式中 F试件最大破坏荷载,N;A受压部分面积,mm2(40mm4mm=1600mm2)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应剔除这个结果,以剩下五个的平均值作为结果。假如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实验结果精确至 0.1MPa。实验三 普通砼用骨料实验 一、一般规定 1砂 a、在料堆上取样 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

42、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体相等量的砂 8 份,组成一组样品。b、单项实验的取样 最少数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做几项实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目实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实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实验。单项实验取样质量 实验项目 最少取样质量/kg 实验项目 最少取样质量/kg 颗粒级配 4.4 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 0.6 含泥量 4.4 氯化物含量 4.4 石粉含量 6.0 坚固性 天然砂 8.0 泥块含量 20.0 人工砂 20.0 云母含量 0.6 表观密度 2.6 轻物资含量 3.2 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5.0 有机物含量 2.0 碱集料反映 20.0 c、试样解决

43、 除堆积密度、人工砂坚固性检查所用试样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实验外,其他实验用试样须经解决,方法如下。分料器法,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合均匀,然后通过度料器,取接料斗的其中一份再次通过度料器,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实验所需量为止;人工四分法,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合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 20mm 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提成大体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所需量为止。2石子 a、在料堆上取样 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体等量的石子 15 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

44、底部均匀分布的 15 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b、单项实验的取样 最少取样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做几项实验时,如能保证试样经一项实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实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实验。单项实验最少取样质量 kg 最大粒度/mm 实验项目 9.5 16.0 19.0 26.5 31.5 37.5 63.0 75.0 颗粒级配 含泥量 泥块含量 针、片状颗粒含量 9.5 8.0 8.0 1.2 16.0 8.0 8.0 4.0 19.0 24.0 24.0 8.0 25.0 24.0 24.0 12.0 31.5 40.0 40.0 20.0 37.5 40.0 40.0 40.0

45、63.0 80.0 80.0 40.0 80.0 80.0 80.0 40.0 有机物含量 硫酸盐和硫化物含量 坚固定 按实验规定的粒级和质量取样 岩石抗压强度 随机选取完整石块锯切或钻取成实验用样品 压碎指标值 按实验规定的粒级和质量取样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碱集料反映 8.0 40.0 20.8.0 40.0 20.0 8.0 40.0 20.0 8.0 40.0 20.0 12.0 80.0 20.0 16.0 80.0 20.0 24.0 120.0 12.0 24.0 120.0 20.0 c、试样解决 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合均匀,并堆成堆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

46、两条直径把堆体提成大体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堆体。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实验所需量为止。堆积密度检查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实验。二、砂的筛分析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砂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计算出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和砂的细充模数,评估砂的颗粒级和粗细限度。2重要仪器设备 电热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方孔筛,孔径为 150m、300m、600m、1.18mm、2.36mm、4.75及 9.50mm 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天平,称量 1000g,感量 1g;摇筛机、搪瓷盘、毛刷等。3试样制备 按规定方法取样约 1100

47、g,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于(1055)。C 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 9.50mm 的颗粒,记录筛余百分数;将过筛的砂提成两份备用。(注:恒重系指试样在烘干 1-3h 的情况下,其前后两次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实验所规定的称量精度。)4环节 称取试样 500g,精确至 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有筛底的套筛上。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筛分 10min;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再逐个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实验总量在 0.1%为止。通过筛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筛分;依次按次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所有筛完为止。称取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 1g。试样在各号

48、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下式计算出的质量。Ad1/2 G=200 式中 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A筛面面积,mm2;d筛孔尺寸,mm。筛余量若超过计算值应按下列方法之一解决。将该粒级试样提成少于按上式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将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筛余混合均匀,称出其质量,精确至 1g;再用四分法缩分为大体相等的两份,取其中一份,称出其质量,精确至 1g,继续筛分。计算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分计筛余量时,应根据缩分比例进行修正。5结果评估 a、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以各号筛的筛余量占筛分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表达,精确至 0.1%。b、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的分计筛余

49、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 0.1%。如各号筛的筛余量同筛底的剩余量之和,与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 1%时,须重新实验。c、砂的细度模数级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01)。(A2+A3+A4+A5+A6)-5A MX=100-A1 式中 Mx细度模数;A1、A2、A3、A4、A5、A6分别为 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 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d、测定值评估 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细度模数取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0.1;如两次实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 0.20 时,须重做实验。三、

50、砂的含泥量测定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砂中含泥量,评估砂是否达成技术规定,能否用于指定工程中。2重要仪器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 天平,称量 1000g,感量 0.1g;筛,孔径为 75 m 及 1.18mm 各一个;容器,规定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搪瓷盘、毛刷等。3试样制备 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 1100g,置于湿度为(1055)。C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立即称取为 m0=500g的试样两份备用,称量精确至 0.1g。4实验环节 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面约150mm,充足搅拌均匀后浸

51、泡 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 1.18mm 及 75m 的套筛上(1.18mm 筛放置在上面),滤去小于 75m 的颗泣。实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反复上述操作,直到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 75m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足洗掉小于 75m 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料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C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 m1,精确至 0.1g。5结果评估 (1

52、)砂的含泥量Qa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m0-m1 100%Qa=m0 式中 m0实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m1实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2)以两个试样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二、砂泥块含量测定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砂中泥块含量,评估砂是否达成技术规定,能否用于指定工程中。2重要仪器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湿度控制在(1055)。C;天平,称量 1000g,感量 0.1g;实验筛,孔径为 600m 及 1.18mm 各一只;容器,规定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在于 250mm)。,3试样制备 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至约 50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C

53、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 1.18mm 的颗粒,提成大体相等的两份备用。4实验环节 称取试样 m1=200g,精确至 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 150mm,充足搅拌均匀后浸泡 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 600m 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保存下来的试样应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浅盘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C 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 m1,精确至 0.1g。5结果评估 砂中泥块含量 Qb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m1-m2 Qb=100%m1 式中 m1实验前的干燥试样质量,g;m

54、2实验后的干燥试样质量,g。取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五、砂的含水率测定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砂的含水率,计算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2重要仪器设备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天平,称量 2023g,感量 2g 及称量 100g,感量 1g 的天平各一台;容器,如浅盘等;电炉(或火炉)、炒盘(铁制或铝制)、油灰铲、毛刷等。3实验环节 (1)标准方法 标准方法是由样品中取质量各为 500g 的试样两份,分别放入已知质量为 m1的干燥容器中,称取每盘试样与容器的总质量 m2。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C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称量烘干后的试

55、样与容器的质量 m3。(2)快速方法 快速方法是向干净的,已知质量为 m1的炒盘中加入 500g 试样,称取试样与炒盘的总质量 m2;置炒盘于电炉或火炉上,用小铲不断地翻拌试样,至试样表面所有干燥后,切断电源或移出火外,再继续翻拌1min,稍予冷却(以免损坏天平)后,称取干燥试样与炒盘的总质量m3。(注:快速方法不适合含泥量过大及有机杂质含量较多砂的含水率测定)。4结果评估 砂的含水率W,s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2-m3 W,s=100%m3-m1 式中 m1容器或炒盘质量,g;m2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的总质量,g;m3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质量。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56、。各次实验前来样应予密封,以防止分散失。六、石子的筛分析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石子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计算出各号筛累计筛余百率,评估石子的颗泣级配。2重要仪器设备 电热爱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方孔筛,孔径为 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26.5mm、31.5mm、37.5mm、53.0mm、63.0mm、75.0mm 及 90mm 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 300mm);台秤,称量 10kg,感量 1g;摇筛机、搪瓷盘、毛刷等。3实验环节 按规定方法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下表规定质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4实

57、验环节 称取按下表规定质量的试样一份,精确至 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附底筛的套筛上;颗粒级配所需试样质量 最大粒径/mm 最少试样质量/kg 最大粒径/mm 最少试样质量/kg 9.5 16.0 19.0 26.5 1.9 3.2 3.8 5.0 31.5 37.5 63.0 75.0 6.3 7.5 12.6 16.0 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筛分 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尺寸大小顺序逐个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 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所有筛完为止;(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 19.00

58、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 1g。5结果评估 a、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以各号筛的筛余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表达,计算精确至 0.1%。b、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的分计筛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 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与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需重新实验。c、测定值评估 根据各号筛的计筛余百分率,评估该试样的颗泣级配。七、石子含泥量测定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石子中含泥量,评估石子是否达成技术规定,能否用于指定工程中。2重要仪器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天平,称量 10kg,

59、感量 1g;方孔筛,孔径为 1.18mm 及 75m 筛各一只;容器,规定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搪瓷盘、毛刷等。3试样制备 实验前,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下表规定的质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放在烘箱中于(1055)。C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提成大体相等的两份备用。含泥量实验所需试样质量 最大粒径/mm 项目 9.5 16.0 19.0 26.5 31.5 37.5 63.0 75.0 最少试样质量/kg 2.0 2.0 6.0 6.0 10.0 10.0 20.0 20.0 4实验环节 称取按上表规定质量为 m0的试样一份,精确至 1g。将试样放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

60、石子表面 150mm,充足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要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石子颗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 1.18mm 及 75m 的套筛上(1.18mm 筛放置在上面),滤去小于 75m 的颗粒。实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小心防止大于 75m 的颗流失。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反复上述操作,直到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 75m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高出筛中石子颗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足洗掉小于 75m 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筛余的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于烘箱中于(1055)。C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

61、室温后,称出试样的质量 m1,精确 1g。5结果评估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 Qa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m0-m1 Qa=100%m0 式中 m0实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m1实验后的烘干试质量,g。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八、碎(卵)石泥块含量测定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石子中泥块含量,评估石子是否达成技术规定,能否用于指定工程中。2重要仪器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天平,称量 10kg,感量 1g;方孔筛,孔径为 2.36mm 和 4.75mm 筛各一只;容器,规定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搪瓷盘、毛刷等。3试样制备 实验前,将样品用四分法缩

62、写缩分至略大于上表规定质量,放在烘箱中于(1055)。C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提成大体相等的两份备用。4实验环节 称取按表中规定数量为 m1的试样 1 份,精确至 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充足搅拌均匀后浸泡 24h。然后用手碾压泥块,再把试样放在 2.36mm 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保存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搪瓷盘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C 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试样的质量 m2,精确至 1g。5结果评估 石子的泥块含量 Qb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m0-m1 Qn=100%m0 式中 m1

63、4.75mm 筛筛余量,g;m2实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取两次试样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进行实验。九、碎(卵)石含水率测定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计算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为准确。2重要仪器设备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C;天平,称量 5kg,感量 5g;容器,浅盘等。3试样制备 按下表的规定取一定质量的试样,提成两份备用。碎石或卵石含水率实验所需的试样质量 最大粒径/mm 9.5 16.0 19.0 26.5 31.5 37.5 63.0 75.0 最少试样质量/kg 2.0 2.0 2.0 2.

64、0 3.0 3.0 4.0 6.0 4实验环节 将试样置于质量为 m3的干净容器中,称取试样和容器的总质量 m1。在(1055)。C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试样,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与容器的总质量 m2。5结果评估 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 W,g 按下式计算(精度至 0.1%)。m1-m2 Wg=100%m2-m3 式中 m1烘干前的试样与容器的总质量,g;m2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质量,g;m3容器质量,g。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实验四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 一、基本理论 根据已知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强度等级规定,遵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设计出普通混凝土基准配合比。二

65、、实验的目的及规定 已知普通混凝土设计规定及各种原材料条件: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20,施工规定坍落度 3050,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为 32.5 MPa,中砂,Mx=2.4,卵石,Dmax=40,自来水。目的:运用已有原材料条件和施工规定,设计出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即各种材料的用量,同时记录下有关指标:混凝土和易性 混凝土表观密度 混凝土 28 天强度 三、仪器设备 运用现有学院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所有可以运用的设备,参考设备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实台、磅称、坍落度测定仪、压力实验机 四、实验环节 由学生自行拟定,规定学生:写出实验方法环节,以及采用的原理及公式 自己设计实验登记表格 五、计

66、算与绘图 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记录进行计算与绘图,规定学生:自己设计计算表格 自己设计绘图表格 六、结论与思考 通过这次实验,规定学生写出如下小结:通过这次实验获得什么结论 这次实验有哪些体会 实验五 建筑砂浆实验 一、拌合物取样及试样制备 1拌合物取样 建筑砂浆实验用料应根据不同规定,可从同一盘或同一车运送的砂浆中取出。在实验室取样时,可从机械或人工拌合的砂浆中取出。所取试样的数量不应少于实验用料的 4 倍。2试样制备 a、实验室拌制砂浆的规定 实验材料应与现场材料一致,并提前运入室内,使砂风干,拌合时室温应为(205)。C;水泥若有结块应充足混合均匀,并通过 0.9mm 筛。砂应采用 4.5mm 的筛过筛。材料称量精度的规定为:水泥、外加剂等为0.5%,砂、石灰膏为1%。b、砂浆的拌合 按计算的质量配合比,称取配制 5L 砂浆的的水泥和风干砂。先将称好的水泥和砂倒入拌锅中干拌大约 1.5min,然后用拌铲在中间作一凹槽,将称好的石灰膏倒入凹槽中,并倒入适量水。将石灰膏调稀,然后再与水泥和砂共同拌合,继续逐次加水搅拌,直至拌合物色泽一致、和易性凭经验观测大约符合规定期,即可进行稠度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