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幼儿家庭教育误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501153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走出幼儿家庭教育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出幼儿家庭教育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出幼儿家庭教育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走出幼儿家庭教育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幼儿家庭教育误区(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4 页 走出幼儿家庭教育误区 鼓励走出人生低谷的诗句推荐度:幼儿园家庭教育方案推荐度:十个方法让你走出抑郁推荐度:幼儿园家庭教育演讲稿推荐度:家庭教育的名言警句推荐度:相关推荐 走出幼儿家庭教育误区 孩子从一出生就意味着的开始,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每个家长迫切关注的问题。但是大多数家长往往缺乏科学的教子方法,他们仅凭个人的直觉和某些传统经验来施教。作为一名家长和一名幼教工作者,我认为家长应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思路,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从而走出的误区。走出宠爱过渡的家庭教育误区 如今幼儿的家庭大多是 4+2+1 模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对

2、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让受一点“委屈。尤其老人往往将幼儿当作整个家庭的主宰和中心,使得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生惯养。年轻的父母虽然懂得一定的教育知识,但面对“隔辈亲也无计可施,面对阵容庞大的亲情攻略,往往只能沉默。孩子在幼儿园游戏中不小心擦伤了,经过老师的解释后妈妈领孩子回家了,可是到了第二天,爷爷、奶奶都来质问:“脸怎么会破呢?是不是幼儿园小朋友弄伤的呀?以后留疤怎么办?还当着孩子的面说:“小朋友以后打你,你就打他们!一副不信任老师的表情。家长的爱固然可钦可佩,但这么“关爱孩子,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还干扰了孩子的成长!请家长给孩子一种

3、理智的爱,小问题不要无限地扩大,对幼儿要爱得适当,爱得合理,这样才能使幼儿身心得以成长。走出“重智力才艺,轻行为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误区 把幼儿培养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不少父母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无视了兴趣的培养,对制约其成长的其他因素,如社交能力、应对能力等那么很少过问。有的家长整天让三、四岁的孩子背唐诗、认汉字、算加减等,严重扼杀了幼儿爱玩的天性,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开展。其实所谓“神童并 第 2 页 共 4 页 不都是智力超常,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极强的进取心、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这正是他们取得超常成绩的关键所在。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

4、,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心的鼓励。家长假设能从孩子的全面开展入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等,将来孩子也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许多家长认为,只有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让孩子成才,因此花费了不少的人力、财力给孩子报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英语班把孩子压得都喘不过气来。许多父母过问最多的就是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知识,老师有没有布置作业,而对于孩子在幼儿园快不快乐,和小朋友相处得好不好,老师今天有没有表扬或者批评根本不关心。有一个幼儿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是去亲戚朋友家里不知道和别人打招呼。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她,因为她经常和小朋

5、友吵架、闹别扭。老师批评她,她会说:“我在家就这样,我妈说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她不知道用怎样的方式和别人友好相处,从小就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孰不知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人一生的开展。走出气氛不良的家庭教育误区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成才,却往往无视了家庭气氛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的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闹别扭,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有的家长那么整天忙工作、做买卖赚钱,对孩子不管不问,甚至在孩子面前不检点自己的行为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幼儿的性格、作风、行为习惯很像父母,遗传并非起决定性作用,这主要是幼儿从父母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6、幼儿是善于模仿的,对事物好坏的区分能力也比拟差,他们每天都用最精细的眼光打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父母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像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图谱展示在幼儿们面前,幼儿从中模仿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是非标准和行为习惯。如果父母各个方面表现良好、适当,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否那 第 3 页 共 4 页 么,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 走出物质刺激的家庭教育误区,多给幼儿精神上的鼓励 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奖励孩子并不是坏事,但是,你必须明智地选择何时何地用何种奖励。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

7、质奖励,那么他们甚至可能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做着没意思。例如,吃饭的时候孩子表现良好,给他贴个小红花或一个拥抱是比拟适宜的奖励,如果你容许给孩子买个新,那就会走入物质奖励的家庭教育误区。物质刺激确实能对幼儿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孩子有高度的积极性,可是产生的效力却是短暂的。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注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幼儿受到屡次物质刺激以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物质刺激,甚至做一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物质刺激实际上意味着对幼儿能力的疑心,经常接受物质刺激的幼儿,在依赖于物质刺激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因此,家长应慎用物质刺激,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鼓励,促使幼儿不断取得进

8、步,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走进迫切“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误区 许多家长有望子成龙之心,而无教子成龙之术,以致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他们期望子女有比自己更高的学问、更优厚的待遇、更好的声望,因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用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过早地进行“,让孩子念英语、学珠心算,剥夺了孩子幸福快乐的童年。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好动、自我约束力差,家长要考虑这些因素,不要盲目地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学习,而应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加以适当引导,让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下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走出动辄体罚的家庭教育误区,尽量对幼儿进行说服教育 一些家长遵照“不打不成才、“打是疼骂是爱的千年

9、古训,对幼儿实施体罚,幼儿不听话者,骂之;幼儿不懂事闯祸者,打之;幼儿不好好学习者,罚之以为严厉管教,定能教育好幼儿,导致感情有了隔膜,导致幼儿性格乖僻。孩子难免会做错一些事情,家长应尽可能以说服教育为主,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 4 页 共 4 页 1对幼儿的缺点错误要具体分析。看看哪些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淘气行为,哪些属于超越了正常范围的坏毛病,对于前者不必过分追究,只要告诉幼儿合理的做法就够了。至于后一种行为,以说服教育为主,尽量不采取打骂体罚的方式。2惩罚只能偶尔使用,不能经常使用。当幼儿过失严重而又不听说教时,父母可以考虑使用惩罚,但是惩罚如果经常使用,就会失去效力。另外,惩罚要及时,要

10、给幼儿提供改正错误的时机。3父母说理要说得具体,做到见好就收。幼儿认识事物是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因此要结合具体事例对幼儿进行说服教育。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不要讲一些抽象的大道理和空洞的说教,幼儿不但听不懂,还容易产生反感情绪。4适当给幼儿一个“台阶下。给幼儿讲道理,不能一下子要求完全服从,幼儿也有“小面子。说到一定程度,不妨给他个“台阶下。孩子抢了小伙伴的玩具,可以对他说:“拿别人的东西不对,把玩具还给小朋友,待会爸爸回来,听说你这么乖,一定很快乐。这么一说,孩子就容易接受,效果比硬把玩具夺过来或打他一巴掌要好得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很多环节上都有可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希望家长端正家庭教育观念,尊重幼儿个性,遵循幼儿身心开展的规律,科学地教育孩子,真正掌握家教的艺术,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