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194945774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3.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能力提升1.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成语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 下列关于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叙述,错误的是()蝮地臧大耳技A. 极地狐与大耳狐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B. 大耳狐耳朵较大,能及时散失体内大量的热量C. 极地狐适应寒冷的生活环境,大耳狐适应炎热的生活环境D. 极地狐耳朵短小,尾巴也短小,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分散失3. 下列生物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 狼和羊B. 生活在豆科植物上的菟丝子和豆科植物C. 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D. 一起搬运食物

2、的蚂蚁4. 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植被分布状况 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阳光B.温度C.水D. 土壤5. 管理不善的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这主要是因为()A. 杂草与玉米互利共生B. 杂草寄生在玉米上影响玉米生长C. 杂草使玉米的品质受到影响D. 杂草和玉米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6. 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A. 制约环境B.影响环境C.改变环境D.适应环境7.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这直接说明了()非生物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

3、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8.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 “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C. 叶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D. “适者生存”的生物,永远都能适应环境9. 下列不能体现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 人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B. 竹节虫形似竹节C. 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D. 蜥蜴遇到敌害自动断尾10.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 表示),一半置于较暗的环境中,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 化的曲线是()11.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4、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 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2)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 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10多倍,适于在 环境中生活。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探究创新12.某生物兴趣小组捕捉了 160只蝗虫,分成两组,每组80只,做以下实验:组别第一组第二组实验材 料蝗虫80只蝗虫80只生活环 境

5、放在与蝗虫体色一致的草 坪中放在与蝗虫体色不一致的草 坪中实验处 理放入6只鸡放入6只鸡实验结 果1分钟吃掉12只蝗虫1分钟吃掉76只蝗虫请回答下列问题。(1) 昆虫的体色与生活环境的色彩大体一致,在生物学上叫做保护色,是对环境的一种。(2) 上述实验中第一组和第二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实验结果说明。(3)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第一组蝗虫所在的草坪被破坏,颜色与蝗虫体色差别很大,则蝗虫 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1. C2. A 极地狐耳朵小,可减少散热,适应寒冷环境;大耳狐耳朵大,有利于散热,适应炎热环 境。3. A A项为捕食关系,B项为寄生关系,C项为竞争关系,D项为合作

6、关系。4. B 在自然界中,植被的分布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随着海 拔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5. D6. D 现存生物中,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 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7. B 8.D9. A 竹节虫形似竹节是一种拟态,有防御敌害的作用;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是一种保 护色;蜥蜴遇到敌害自动断尾,是防御行为。这些都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0. D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当光为变量时,鼠妇会向较暗的环境中运动, 因此曲线起点为1m,并逐渐上升,最终接近m。211. 答案:(1)环境影响生物(2)生物影响环境(3)水干旱生物适应环境12. 解析: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色彩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蝗虫的生存,是对环境的 一种适应。当环境发生改变,生物缺少适应环境的能力时,则会被环境淘汰。生物对环境 的适应具有相对性。答案:(1)适应(2) 环境保护色有利于蝗虫的生存(3) 被吃光环境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