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GSM网络优化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19493065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2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文:GSM网络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论文:GSM网络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论文:GSM网络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论文:GSM网络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GSM网络优化(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目:GSM无线网络优化GSM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目录摘要2ABSTRACT2绪论41GSM系统简介5系统结构5网络接口71.3 频率配置81.4 信道分类92GSM网络优化概述11网络优化的概念11网络优化的目标11网络优化分类12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12网络优化的主要过程13日常优化测试153广西梧州岑溪市移动GSM网络专项优化项目16岑溪市GSM网络具体网络优化方案及实施过程16投诉分析及经典案例:17上行干扰处理23道路保障语音和数据优化253.4.1 GSM DT优化及经典案例25 EDGE DT问题调整及经

2、典优化案例29无线话务统计指标优化343.5.1 KPI优化指标对比34 语音业务DT优化指标对比373.5.3 数据业务优化指标对比40网络优化建议40结束语42致谢42参考文献43摘要我国的GSM网络正在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城市通信热点的增多和农村的全面覆盖,为实现GSM网络无缝隙覆盖,保持较高的通话质量,GSM网络优化工作任重而道远。一个完善的网络往往需要经历由最初的网络规划,工程建设,投入使用,到日常维护,网络优化的历程,并且进入循环,对于相对稳定的GSM网络加强优化工作,搞好运行维护,提高通信网络服务质量。本文首先介绍GSM系统结构、系统接口、信道配置和分类,进

3、而阐述网络优化的概念、目标、分类和优化过程等理论知识,最后结合作者参与的广西梧州岑溪移动优化项目,论述其中的优化过程和思路,分析其中典型的优化案例,最终达到网络优化的目的。关键词:GSM系统 GSM网络优化 专项优化AbstractIn the period which is rapid development of GSM in China, the biggest problem and challenge is how to solve the fairly increased amount of busy area of communiation and build complete

4、signal coverage in suburban district. So that the optimization for GSM which fulfills the seameless signal coverage and guarantees the high-quality of conversation is a difficult and long-term assignment. And concerning a approximately sabilized GSM net, the ISP should enhance the network optimizati

5、on, reinforce the operating maintenance, and facilitate the quilty of service. So that, a complete cycle of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net contains network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current maintenance and network optimization. The issure, initially, introduces GSM system architecture, syst

6、em interface, channel allo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addtion, it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network optimization, target, assortment, and the process of optimization. Ultimate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of project, the author participates a mobile network optimization in the Cenxi,Wucho

7、w, province of Guangxi, and analyses the typical case of optimization which accomplishes the goal of network optimization.Key words: GSM system; GSM network optimization; specific optimization 绪论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网络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移动用户数的惊人发展,GSM系统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质量虽然也得到不断提高,但频率资源逐渐匮乏,无线网络的频率复用系数越

8、来越小,网络规模庞大导致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仅靠单纯的进行日常维护已无法切实地为广大移动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话服务,使得各运营商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进行网络优化;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激烈和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使运行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如何提高通信质量,提高网络的平均服务水平以及提高系统设备的利用率,已成为网络运营商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我国GSM网络在扩容时普遍存在周期短、速度快的情况,导致无论是在规划还是在工程中都留下了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在后期的网络优化中找出并解决。论文的研究内容: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9、就是众所周知的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 标准。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使用GSM 。GSM标准的无处不在使得在移动 运营商之间签署漫游协定后用户的国际漫游变得很平常。 GSM 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他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 (2G)移动 系统。 这说明数字通讯从很早就已经构建到系统中。本文从理论技术方面对GSM系统、GSM网络优化进行探讨,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优化方案。论文的组织结构: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介绍GSM系统的构造,网络接口等基本知识。然后在第二部分中对优化工作目标和流程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则是

10、根据作者参与的广西梧州岑溪市专项优化项目,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在实际的优化工作所采取的分析和处理方法。1GSM系统简介系统结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分交换部分和无线部分。其中交换部分和PSTN(公共开关 网络,一种常用的旧式 系统)网很类似,而无线部分是GSM网络特有的由于无线特有的移动行,复杂性,以及传播条件恶劣所带来的衰落等原因,直接影响了无线通信的质量,所以无线部分是优化的重点对象。一套完整的GSM蜂窝系统主要由:MS(移动台),BSS(基站子系统),NSS(交换网络子系统),OSS(操作支持子系统),

11、这四大部分组成,GSM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图表 1 GSM 系统结构MS(移动台):MS是用户唯一能接触到的GSM系统中的设备。他分为移动终端(MT)和SIM卡两部分。SIM卡也叫做用户识别卡,主要用于识别用户的身份,计费等功能。BSS(基站子系统):由BTS(基站收发信台)和BSC(基站控制器)两部分实体组成。一个BSC可以控制数十个BTS,BTS可以和BSC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基站接口设备(BIE)采用远程控制的连接方式与BSC连接。BTS属于BSS的无线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和发送信息,由BSC控制,BTS主要由基带单元,载频单元,控制单元和天馈单元组成。BSC属于BSS的控制部分,主要负责

12、各借口的管理,承担无线资源和无线参数管理。BSC由朝向于MSC相连的A借口或者与变码交换器的Ater接口的数字中继部分,朝向BTS相练的Abis接口或者BS接口的BTS部分,公共处理部分,和交换部分组成。NSS(网络子系统):网络子系统主要包括有GSM系统的交换功能和用于用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它对GSM移动用户之间通信和GSM移动用户与其他通信网用户之间通信起着管理作用。NSS由一系列功能实体构成:(1)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是网络的核心,他提供交换功能及面向系统其他功能实体:BSS,HLR,AUC,EIR,OMC和面向固定网的接口功能把移动用户与

13、移动用户,移动用户与固定网用户互相连接起来。(2)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访问用户位置寄存器(VLR)是服务于其控制区域内移动用户的,存储着进入其控制区域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相关信息,为已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VLR 从该移动用户的归属用户位置寄存(HLR)处获取,并存储必要的数据。一旦移动用户离开该 VLR 的控制区域,则重新在另一个VLR 登记,原 VLR 将取消临时记录的该移动用户数据。因此,VLR 可看作为一个动态用户数据库。VLR 功能总是在每个 MSC 中综合实现的。(3)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是 GSM 系统的中央数据库

14、,存储着该 HLR 控制的所有存在的移动用户的相关数据。一个 HLR 能够控制若干个移动交换区域以及整个移动通信网,所有移动用户重要的静态数据都存储在 HLR 中,这包括移动用户识别号码、访问能力、用户类别和补充业务等数据。HLR 还存储且为MSC 提供关于移动用户实际漫游所在的MSC 区域相关动态信息数据。这样,任何入局呼叫可以即刻按选择路径送到被叫的用户。(4)鉴权中心(AUC)。GSM 系统采取了特别的安全措施,例如用户鉴权、对无线接口上的话音、数据和信号信息进行保密等。因此,鉴权中心(AUC)存储着鉴权信息和加密密钥,用来防止无权用户接入系统和保证通过无线接口的移动用户通信的安全。AU

15、C 属于 HLR 的一个功能单元部分,专用于 GSM 系统的安全性管理。(5)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存储着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通过检查白色清单、黑色清单或灰色清单这三种表格,在表格中分别列出了准许使用的、出现故障需监视的、失窃不准使用的移动设备的 IMEI 识别码,操作支持子系统(OSS):操作支持子系统(OSS)需完成许多任务,包括移动用户管理、移动设备管理以及网络操作和维护。移动用户管理可包括用户数据管理和呼叫计费。用户数据管理一般由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HLR)来完成这方面的任务,HLR 是 NSS (交换网络子系统)功能实体之一。

16、用户识别卡 SIM 的管理也可认为是用户数据管理的一部分,但是,作为相对独立的用户识别卡 SIM 的管理,还必须根据运营部门对 SIM 的管理要求和模式采用专门的 SIM 个人化设备来完成。呼叫计费可以由移动用户所访问的各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SC 和 GMSC(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 分别处理,也可以采用通过 HLR 或独立的计费设备来集中处理计费数据的方式。移动设备管理是由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来完成的,EIR 与 NSS 的功能实体之间是通过 SS7 信令网路的接口互连,为此,EIR 也归入 NSS 的组成部分之一。网路操作与维护是完成对 GSM 系统的 BSS 和 NSS 进行操

17、作与维护管理任务的,完成网路操作与维护管理的设施称为操作与维护中心(OMC)。在实际的GSM通信网络中,由于网络规模不同,运营环境不同和设备生产厂家的不同,上述的各个部分可以有不同的配置方法。为了各个厂家所生产的设备可以通用,各部分的连接必须严格符合规定的接口标准以及相应的协议。主要接口:GSM系统的主要接口是指A接口、Abis接口和Um接口。这三种主要接口的定义和标准化可保证不同厂家生产的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设备能够纳入同一个GSM移动通信网运行和使用,主要接口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表 2主要接口示意图网络子系统内部接口:包括B、C、D、E、F、G接口,NSS内部接口如图3所示。图表

18、 3 NSS内部接口1.3 频率配置工作频段:GSM900M频段:上行890915MHz(移动台发,基站收);下行935960MHz(基站发,移动台收);收、发频率间隔为45MHz。移动台采用较低频段发射,传播损耗较低,有利于补偿上、下行功率不平衡的问题。由于载频间隔是0.2MHz,因此GSM系统整个工作频段分为124对载频,其频道序号用n表示,则上、下两频段中序号为n的载频可用公式(1-1)和(1-2)计算:上频段:MHz (1-1)下频段:MHz (1-2)式中:n1124。例如n1,MHz,MHz,其它序号的载频依次类推。每个载频有8个时隙,因此GSM系统共有1248992个物理信道。干

19、扰保护比:同频干扰保护比:C/I(载频/干扰)9dB;邻频干扰保护比:C/I(载频/干扰)9dB;载频偏离400kHz时的干扰保护比:C/I(载频/干扰)41dB;工程设计时需对以上的C/I值另加3dB余量。1.4 信道分类无线子系统的物理信道支撑着逻辑信道。逻辑信道可分为业务信道(TCH)和控制信道(CCH)两大类,其中后者也称信令信道,GSM系统信道如图4所示。图表 4 GSM信道系统1)业务信道:业务信道TCH主要传输数字话音或数据,其次还有少量的随路控制信令;话音业务信道(TCH)。载有编码话音的业务信道分为全速率话音业务信道(TCH/FS)和半速率话音业务信道(TCH/HS)两者的总

20、速率分别为22.8kb/s和11.4kb/s;数据业务信道。在全速率或半速率信道上,通过不同的速率适配和信道编码,可使用不同的速率业务。2)控制信道控制信道(CCH)用于传送信令和同步信号。它主要有三种:广播信道(B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和专用控制信道(DCCH)。(1) 广播信道(BCH):广播信道是单方向控制信道,用于基站向移动台广播公用的信息。传输内容主要是移动台入网和呼叫建立所需要的有关信息。其中又可分为:频率校正信道(FCCH)、同步信道(SCH)、广播控制信道(BCCH)。(2) 公共控制信道(CCCH):CCCH是一种双向控制信道,用于呼叫接续阶段传输链路连接所需要的控

21、制信令。其中又可分为:寻呼信道(PCH)、随机接入信道(RACH)、准许接入信道(AGCH)。(3) 专用控制信道(DCCH):DCCH是双向控制信道,其用途是在呼叫接续阶段以及在通信进行当中,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传输必须的控制信息。其中又可分为: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慢速辅助控制信道(SACCH)、快速辅助控制信道(FACCH)。GSM通信系统为了传输所需的各种信令,设置了多种专门的控制信道。这样做,除因为数字传输为设置多各逻辑信道提供了可能外,主要是为了增强系统的控制功能,也为了保证话音通信质量。2GSM网络优化概述 GSM网络从1993年在我国商用,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十

22、多年里,我们的移动网络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网络规模和容量都居于世界第一。随着我国移动通讯的高速发展,通信网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由于移动用户的高速发展,GSM系统的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质量虽然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频率资源逐渐匮乏,无线网络的频率复用系数越来越小.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激烈和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使网络到达最佳的运行状态,如何提高通信质量,提高网络的平均服务水平及提高系统设备的利用率,已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移动通信网络的条件会不断的变化,如周围环境,话务量分布等,另外移动网络中有大量的小区参数可以调整,如接入电平门限、切换电平门限、相邻小区定义、频率配置等,它们都会直接影响

23、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同时对网络指标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整个移动网的服务质量,就必须一直观察和监测整个移动网络,找出并排除故障,提高移动网络的网络质量,这就是网络优化的基本任务。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是指对正式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并通过对系统参数的调整和对系统设备配置的调整等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的效益,同时对网络以后的维护及规划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GSM网络优化主要包括交换网络优化和无线网络优化两个方面。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只有不断提高网络的质量,才能获得移动用户的满意,吸

24、引和发展更多的用户。 在日常网络优化过程中,可以通过OMC和路测发现问题,当然最经常的还是用户的投诉。在网络性能经常性的跟踪检查中发现网络指标达不到要求、网络质量明显下降或来自的用户投诉、当用户群改变或发生突发事件并对网络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时、网络扩容时应对小区频率规划及容量进行核查等情形发生时,都要及时对网络做出优化。优化的过程的结果是寻找一系列系统变量的最佳值,优化有关性能指标参数,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地能力,提高网络的平均服务质量。从网络的角度看,网络优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主要包括高质量的语音和其他业务的服务质量,足够的网络覆盖率和无线接通率等;尽可能的减少运营成本,主要包括

25、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网络容量,较少设备和线路的投资。从企业的角度看, 网络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企业竞争的优势;降低成本;对网络不断优化后,用户将感觉到:1.掉话次数减少;2.呼叫建立失败次数减少;3.通话质量不断改善;4.网络有较高的可用行和可靠行。我们将看到:1.掉话率下降;2.切换成功率提高;3.小区覆盖率提高;4.拥塞率下降;5.接通率提高;优化过程是多次反复调整的过程,直至网络调整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网络优化可分为两类:集中优化和日常优化。集中网络优化是指在网络扩容或大的变化后,一项或多项指标突然明显恶化,局部网络性能明显低于网络的平均水平情况下,进行的有针对行的专题优化。除此之外

26、就是就是大量的日常优化工作,这种优化效果与阶段行优化相比不太明显,但日常优化工作是保证整个网络质量上升的基础。网络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无线网络优化。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很大,其性能优劣常常成为决定移动通信网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当然,无线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到的问题如无线电波传播的不确定性(障碍物的阻碍等)、基础设施(新商业区、街道、城区的重新安排)变化、取决于地点和时间的话务负荷(如运动场)、话务要求、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网络优化工作。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包含:网络规划;工程监督;设备排障;网络测试;统计数据分析;话务平衡;覆盖优化。

27、 2.交换网络优化。GSM网络优化不只有是无线部分的优化,还有交换部分的网络优化,应该从全网进行。交换优化的主要内容是对局数据和路由数据进行优化,调整网络负荷均衡,包括信令负荷均衡 、设备负荷均衡及链路负荷均衡等,使信令、话务路由畅通,优化路由。 网络优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贯穿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的调整相互牵连、影响。因此在工作中应时时注意从全局出发。 网络优化工作主要过程有系统调查、数据分析、制定和实施优化方案等。 一: 在工作中,我们监测调查工作主要包括:1确认监测目标和范国,利用BSS系统中固有的性能统计机制,定期地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移动通

28、讯网络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它会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变化,1)终端用户的变化(新的呼叫模型、用户的地理分布),2)网络的运行环境的变化(新的建筑、道路、植被),3)网络结构的变化(覆盖范围、系统容量),4)应用技术的变化(新设备、新标准、新业务)。除了定期分析处理系统的观测数据以外,日常的维护、故障排除工作也是和网绍的性能密切相关的;2确定网络优化的对象和目标,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是指那些没有达到性能要求的部分(包括日常性优化和集中性优化),主要目的是解决:1)局部网络或个别网络单元(小区)的性能明显低于网络平均水平;2)一项或多项指标突明显恶化(如某个小区掉话较高),3

29、)网络运营质量末达到省公司的预期目标;4)性能观测数据的定义;3计数器观测周期和统计报表,这是指计数器的记录/刷新时间。在报表中一般有早晚忙时监测和全天监测两类。二: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包括OMC话务量采集、路测数据采集、CQT测试数据采集、用户投诉情况收集以及其它仪表的测试结果等等,其中优化工程师日常优化依据的重点是OMC话务统计数据和路测数据。优化中评判网络性能的主要指标项包括长途来话接通率、无线接通率、载频完好率、掉话率、拥塞率、话务量和切换成功率等,这些也是话务统计数据采集的重点。路测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路测设备,定性、定量、定位地测出网络无线下行的覆盖切换、掉话及质量现状等,通过对无线

30、资源的地理化普查,确认网络现状与规划的差异,找出网络干扰、盲区地段,掉话和切换失败较高的地段。然后,对路测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如:测试路线的地理位置信息、测试路线区域内各个基站的位置及基站间的距离、各频点的场强分布、覆盖情况、接收信号电平和质量、邻小区状况、切换情况等,找出问题的所在从而提出解决方案。三: 数据分析和问题的定位。网络优化的关键是进行网络分析与问题定位,网络问题主要从干扰、掉话、话务平衡和切换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干扰分析: GSM系统是干扰受限系统,干扰会使误码率增加,降低语音质量甚至发生掉话。一般规定误码率在3%左右,当误码率达8%-10%时语音质量就比较差了,如果误码率超出1

31、0%则语音质量不可容忍,无法听清。通话干扰的定位手段包括话务统计数据、语音质量差引起的掉话率、干扰带分布、用户反映、路测 ( RxQual )及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掉话分析:掉话问题的定位主要通过话务统计数据、用户反映、路测 、无线场强测试、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等方法,然后通过分析信号场强、信号干扰、参数设置(设置不当,切换参数、话务不均衡)等,找出掉话原因。话务平衡分析: 话务平衡是指各小区载频应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某些小区拥塞,而另一些小区基本无话务的现象。通过话务平衡可以减小拥塞率、提高接通率,减少由于话务不均引起的掉话,使通信质量进一步改善提高。话务平衡问题的定位手段包括话务统计数

32、据、话务量、接通率、拥塞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路测和用户反映。话务不平衡原因主要表现在:基站天线挂高、俯仰角、发射功率设置不合理,小区覆盖范围较大,导致该小区话务量较高,造成与其它基站话务量不均衡;由于地理原因,小区处于商业中心或繁华地段,手机用户多而造成该小区相对其它小区话务量高:小区参数,如允许接入最小电平等设置不合理而导致话务量不平衡;小区优先级参数设置未综合考虑。四: 优化方案制定及优化调整实施。系统调整内容包含增加设备容量,调整信道数,搬迁基站位置,改变天线位置,调整天线倾角,修改切换参数、频点、小区参数等,在覆盖忙区或高话务量地区增加信道或增加微蜂窝基站。 下面就网络载频频点、邻

33、区关系、小区覆盖范围和话务量等方面的调整说明优化过程并提供一些优化前后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 1频点调整。通过分折BSC频率配置数据和OMC话务统计报告,我们发现某些小区个别载频存在干扰,路测结果显示这些小区的覆盖区域存在一定的重叠,而频点的配置存在着邻频,针对其个部分小区的频点进行调整后,上述干扰问题明显改善。2邻区关系调整。正确、完整的邻区关系非常重要。邻区关系过少,会造成大量掉话;邻区关系过多导致测量报告的精确性降低。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网络质量的恶化和掉话。 3小区覆盖范围调整。基站的覆盖范围是衡量移动通信网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将路测得出的小区实际覆盖情况和各个小区的位置比较,可以对各

34、相邻小区的话务平衡提供直接参考依据。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高度、下倾角调整是调整基站覆盖范围的常用方法。降低基站的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增大天线下倾角都会减少小区对其它同邻频小区内移动台的干扰,减少基站的覆盖,但会使基站的覆盖范围变小,并且可能引入盲区。 4话务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调整事实上已经起到了一定的话务平衡作用。此外,分析话务统计的结果、检查BSC内小区参数的设置可以得出不同的改善措施:(1)增加载频或基站:是解决由于无线信道的不足引起网络拥塞一般方法,需要对频点进行规划或调整。(2) 把小区内的载频的全速率信道改为半速率信道:是解决由于无线信道的不足引起网络拥塞的最高效,最经济的方法.

35、(3)小区参数调整:小区重选偏移CRO、接入允许保留块数.各类切换门限参数和余量参数等都会影响小区内的话务量。通过这些参数的合理设置,可以鼓励或阻碍移动台进入某些小区,从而达到平衡网络话务量的目的。 实地的无线网络质量测试能真正反映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得到用户的主观感受,切实有效的网络质量测试有利于对系统的分析,有利于对实际运营情况的掌握,是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GSM的网络测试主要包括两大部分:CQT测试和DT测试。一: CQT测试。CQT测试是在城市中选择多个测试点,在每个点进行一定数量的呼叫,通过呼叫接通情况及测试者对通话质量的评估,分析网络运行质量和存在的问题。二: DT测试。

36、即驱车路测,是指在一个城市中或国道上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及测试车辆等工具,按照特定路线进行无线网络参数和话音质量的测试形式。DT测试包括使用无线测试仪表对无线信号强度、越区切换位置、越区切换电平等参数,进行测量以及在移动环境中使用测试手机沿线进行全程拨打测试,通过所得无线参数以及呼叫接通情况和测试者对通话质量的评估,为网络规划、网络工程建设以及网络优化提供较为完备的网络覆盖情况,同时也为网络运行情况分析提供较为充分的数据基础。3广西梧州岑溪市移动GSM网络专项优化项目本次专项优化周期为一个月,时间从2011年2月22日至2011年3月20日。岑溪市网络专项优化目的主要是整治干扰质差、上行干

37、扰、弱信号、过覆盖、排查硬件故障,对岑溪市分公司收集反映的投诉问题进行实地测试分析处理。优化内容包括:岑溪市城区频点干扰小区、切换关系不正常小区、弱信号路段、过覆盖小区;以及岑溪市至罗定高速路(去广东方向)的优化;分公司收集的网络热点问题主要是信号弱覆盖,通话无法切换等问题;对农村网络覆盖黑点解决情况进行复测等。前期普查工作:1)工参的核查,精确的现网工参,是开展频率优化的前提,本次优化工作开展之初,上站核查工参时,发现当时掌握的工参与现网的工参差距较大,如不及时改正,按照此时的工参进行优化,会导致许多同邻频对打的结果,达不到彻底优化的目的。因此前期工作主要是保证工参的准确性,以下是对岑溪部分

38、基站的经纬度、方位角、下倾角与之前数据库上站核查对比情况。本次优化一共上站并修正的工参有23个。2)基站排查。硬件排障、射频连线及后台载频配置数据检查、网规网优参数核查。频率规划优化工作:下行干扰主要是频点干扰,频点规划不合理是造成无线环境恶略的最大的因素,频点本次优化对问题频点进行全面的核查,发现较多频点存在同频对打或邻频对打现象,故对岑溪市区的频点进行全方位的整改,分别对GSM900,DCS1800频段,E频段,切换TOP小区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其中对GSM900,DCS1800按从BCCH到TCH,对同邻频的小区进行频点优化,消除了E频段的使用,对切换问题TOP小区进行重点的频率优化。网络

39、参数优化工作:1)小区参数核查表。对全网的小区参数核查,如:空闲基本参数、接入控制基本参数、小区切换基本参数,对以上参数进行核查,对设置有问题的小区进行调整。2) 外部小区一致性核查。针对本次技术改造工程分批进行,BSC外部小区不断调整,及频点修改,很容易造成BSC的外部小区与原BSC小区的主BCCH频点及BISCC不一致,从而导致切换失败问题,为了避免该问题给网络带来影响,我们定期进行了外部小区一致性核查。3) 载频功率优化。本阶段RF优化中,对部分路段弱覆盖问题及投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功率提升调整,另外在处理问题小区时,不断的进行功率的收放,从而导致了一部分小区载频发射功率不一致,载频发射功

40、率不一致,如TCH载频的功率低于主BCCH载频功率,很容易发生切换失败及TCH指配失败现象,从而给网络指标带来一定影响,针对该问题,定期进行了载频功率一致性核查。4) 同频同BSIC核查。如果周围邻近小区存在同频同BISC现象,很切换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把邻近的一个同频同BISC的小区认定为目标小区,从而导致切换失败,针对该问题,在本阶段优化过程中对全网同BCCH同BISC小区进行了检查,发现这些小区的存在同频同BISC的小区,针对这些小区将他们的BISC进行了适当的调整。5)邻区核查。邻区不规范,或规划不合理会造成改造后的网络邻区关系继承了原网的邻区,对原网的不合理的邻区关系进行了调整,增加漏配

41、邻区,单向邻区改为双向邻区,邻区较少的小区(少于6个邻区)进行增加调整,较远的邻区进行删减,使网络合理化。3.2投诉分析及经典案例: 岑溪市的投诉主要是客户感知较差,主要原因是无线环境较差,网内干扰较为严重,频点利用率较高,导致质差影响客户投诉。上网速度慢主要原因为是资源不足,空闲时隙不够,无线环境差导致。投诉处理中有较为经典案例如下:案例一、岑溪中学软件版本未升级导致无法上网问题测试时间: 2011年2月23日问题描述: 接客户投诉,在2月22日至投诉时,约一天时间内都上不了网,我方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测试,发现客户反映的情况属实。测试情况: 现场通过FTP下载测试,发现该点MS主

42、要占用来WL22193,WL22191,WL20531等小区进行下载,接收电平在-55dBm至-75dBm,覆盖正常。测试中发现,当使用WL20531小区开始进行FTP下载时,可以进行GPRS PDP activated并成功登录服务器,但在MS由WL20531重选到WL22191和由WL22191重选到WL22193的这段时间内,都未能下载数据,直到由WL22193重选回WL20531后,才有一定的数据流,而由WL20531重选到WL22193之后又出现完全断流,测试截图5如下:图表 5通过以上测试初步判定问题小区可能为WL22193和WL22191。通过锁频测试发现,分别锁定WL22193

43、和WL22191进行测试时,发现长时间未出现GPRS PDP activated从而未能成功登陆服务器;但当锁住WL20531进行下载时,可以正常登录服务器并能进行数据下载。测试截图6如下:图表 6通过以上测试,怀疑是WL2219基站出现问题,进而锁定测试WL22192小区测试,发现长时间未出现GPRS PDP activated从而未能成功登陆服务器,从而未能下载数据。断定基站问题导致无法下载。调整优化:在采取增加静态数据信道,闭掉2路传输,基站复位等调整措施之后,问题未能解决;最终发现软件版本未升级到最新版本,升级之后问题解决。 调整后复测:调整之后,在投诉点MS占用WL22193或WL2

44、2191下载,接收电平-68dBm左右,FTP下载约为130kb/s,复测结果表明问题得以解决。复测截图7如下:图表 7建议:为避免由于软件版本未升级导致类似的问题再出现,建议全面检查其他基站是否都已升级到最新版本。案例二、永安路频点干扰引起无法拨叫问题描述:接客户投诉,在永安路卫生院对面接听 时,断续比较严重,通话伴随有杂音,我方人员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组织测试人员赶往投诉现场,到现场测试发现用户投诉情况属实。测试情况:到投诉地点,在屋外拨测时,发现MS主要占用WL22292(BCCH=69,BISC=50,TA=0),WL22392(BCCH=556,BISC=53,TA=2)和WL216

45、03(BCCH=61,BISC=31,TA=1),接收电平很在-70dBm左右,覆盖正常,占用WL22292和WL22392通话时,通话语音质量明显好于WL21603。MS占用WL22292时通话质量很好,测试截图8如下: 图表 8 MS占用WL22392时通话质量也很好,测试截图9如下:图表 9而WL21603时,通话质量明显变差,通话过程带有杂音,测试截图10如下:图表 10问题分析:通过在现场的测试,确认通话过程占用到质差的小区,造成通话断续,从而引起投诉。处理过程:1.频点优化。对于可能对WL21361的造成干扰的同邻频点进行降功率等级处理,把Wl2043的TCH=38,WL20862

46、的TCH=37,WL20862的TCH=41,WL20432的TCH=94,WL20762=94的功率等级全部降到10级,现场测试发现语音质量并无显著提高,采取频点优化的措施不可行。2. 修改参数,使得MS占用质量好的小区(WL22292和WL22392)时多滞留,占用质差的小区(WL21361)时尽快切出。查看WL22392并无拥塞情况,修改其层切换门限,由35调至32,即WL22392的电平到达-78dBm时,MS无条件的从M900切到WL22392来;修改WL22292WL21603的PBGT出切换门限,由68调至74,即WL22292的接收电平比WL21603的接收电平大于10dBm时

47、,且满足统计时间和迟滞时间后,MS才由WL22292切至WL21603;并修改WL22292WL21603的PBGT入切换门限,由74调至68,即WL22292的接收电平比WL21603的接收电平大于4dBm时,且满足统计时间和迟滞时间后,MS就由WL21603切至WL22292。优化措施:1) 修改WL22392层切换门限,由35调至32;2) 修改WL22292WL21603的PBGT出切换门限,由68调至74;3)并修改WL22292WL21603的PBGT入切换门限,由74调至68。优化效果:通过以上调整,MS通话时尽可能的占用WL22392和WL22292,通话质量明显提高。测试截图

48、11如下:图表 11优化总结:在频点优化无明显效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参数调至,使得MS尽可能占用质量好的小区通话,达到优化的目的。案例三、梨木镇最小接入电平设置不当引起有信号无法起呼现象问题描述:接客户投诉,在岑溪梨木镇一个村庄,手机有两个信号,但是打不出 ,我方人员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组织测试人员赶往投诉现场,到现场测试发现用户投诉情况属实。测试情况:到投诉现场后,分别在室内和屋外进行主被叫互拨测试。在屋外拨测时,发现MS主要占用WM21222(BCCH=65,BISC=53,TA=12),WM21352(BCCH=83,BISC=34,TA=15)和WM21353(BCCH=67,BISC

49、=52,TA=15),接收电平很不稳定,最高约为-98dBm,但经常因为信号过低而脱网,拨测过程中起呼很困难,偶尔成功通话时,在通话过程中,话音质差严重,并且通话时断时续,用户感知度差。屋外的测试截图12如下: 图表 12 在屋内拨测时,发现MS几乎都处在无服务状态,可以收到信号时,接收电平约为-105dBm左右,不能进行通话。屋内的测试截图13如下:图表 13告警信息:无测试分析:造成有信号无法起呼的原因:1)干扰;2)拥塞;3)硬件问题;4)参数设置不合理;5)直放站问题。处理过程:首先后台监控实时干扰带查询此处小区没有干扰,上下行均无问题,怀疑拥塞造成随通过KPI查看本小区与邻小区均无拥

50、塞现象,结合KPI和告警也无硬件故障,如果有直放站有问题也会出现好信号而无法起呼的现象,经查询,此处并无直放站,最后查看空闲参数,发现MS最小接入等级为12,也就是-98db,结合以上测试和无线环境,断定投诉问题主要是由于弱信号覆盖和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的;进一步通过MCOM基站地图查询,发现距离测试现场最近的基站约为两公里,但基站的测试点处不属于附近基站的覆盖区域,加上山体阻挡,信号很弱,手机接受的电平可以-100左右,手机显示1格到2格,但是手机就无法起呼,经分析手机造成有弱信号但无法起呼的原因就是RACH最小接入电平和MS最小接入等级不合理造成,本小区的设置为MS最小接入等级为12即-98d

51、b,也就是小于-98db后无法拨打 ,对于山区这种设置很不合理,会造成投诉。优化措施:1.调低ACCMIN由-98dB调到-105dB;2.调低rach最小接入电平-102dB调至- 109dB经调整后。现场可以正常拨打 ,客户表示满意!总结建议:经过以上处理后,我们平时日常优化一定要注意,对山区的基站的接入的参数设置,不能盲目设置,山区的覆盖很弱,部分参数就应结合现实情况调整。如:MS最小接入等级,RACH最小接入电平。现场虽然可以打出 ,但存在掉话的隐患,应及时建站,加强该区域的覆盖。投诉汇总:经过一月的优化,投诉量有明显的下降,总量由原来的102下降到31,下降69%,尤其表现在数据业务

52、,话质类,和覆盖类。现网数据业务仍然出现15单,但是其中都是岑溪中学和农村区域,岑溪中学已经解决,而农村主要是覆盖较弱,配置较少对上网影响较大。干扰是影响通话质量及掉话率、接通率等网络系统指标的重要因素。由于无线电波传播的特性,决定其在通信过程中必然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网络内部原因,它还一定程度上受到网络内部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同频干扰、邻信道干扰,以及其它因网络某些参数设定不当而造成的干扰。在GSM系统中,为提高系统容量,必须对频率进行复用。频率复用就是指同一频率被相距足够远的几个小区同时使用。同频复用小区之间的距离就叫复用距离。复用距离与小区半径之比称作同频干扰因子。对于一定的频

53、率资源,频率复用越紧密,网络容量越大,复用距离越小,干扰就越大。由频率复用引起的干扰是网内干扰(或叫系统内干扰)。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均有显著影响。如何降低或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上行干扰产生的现象:当网络存在较大干扰时,手机用户经常会感觉到以下现象:主被叫失败,主叫听到“嘟、嘟、嘟”后就掉线(不同的手机提示音可能不相同);通话过程中经常有断续、杂音、静音,甚至掉话。网络存在干扰时,从话统上看,会有以下现象:上行干扰将体现在干扰带话统中,要结合干扰带门限设置和具体使用场景,例如边际网频率计划宽松,频点复用度不高,若话统中出现2级,就有

54、可能存在干扰;而对于市区频率复用度大,若话统中出现45级,就要重点考虑是否有干扰存在;SDCCH、TCH指配失败次数多;掉话次数多或掉话率高;切换成功率低;接收电平/质量性能测量中出现高电平、低质量统计值比例高。 干扰源分类:1)硬件故障。TRX故障:硬件性能下降,接收灵敏度下降,无法正确解码上行信号等会造成上行BAND存在干扰;DDPU/DFCU故障:硬件性能下降,接收灵敏度下降,无法正确解码上行信号等会造成上行BAND存在干扰;天馈避雷器、塔放故障:由于天馈避雷器塔、放老化或质量问题导致基站出现互调信号,无线信号杂乱,影响正常的频率计划,从而使无线环境恶化;天线故障:一般都出现在使用时间较

55、长的基站,由于天线老化性能下降产生干扰。2)网内干扰。直放站干扰:直放站是早期网络建设普遍采用的扩展基站覆盖距离的有效方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如果使用不当,非常容易形成对基站的干扰,直放站存在以下几种干扰方式:由于直放站本身安装不规范,施主天线和用户天线没有足够的隔离度,形成自激,从而影响了基站的正常工作。对于采用宽频带非线性放大器的直放站,其互调指标远远大于协议要求。如果功率开得比较大,其互调分量很大,非常容易对附近的基站形成干扰。对于级联直放站而言,由于直放站是同频放大,而且直放站对信号的处理有一个时间,所以每段信号之间有一个时延,而当时延超过GSM系统所能分辨的时间窗,就会导致同频干扰。

56、3)网外干扰。杂散和互调:如果基站TRX或功放的带外杂散超标,都会形成对接收通道的干扰。天线、馈线等无源设备也会产生互调干扰。雷达站:有些七、八十年代设计的分米波雷达,使用的频率与GSM相同或相近,由于其发射功率非常大,功率一般都在几十到几百千瓦范围内,其带外杂散比较大,也很容易对附近的基站造成干扰。CDMA基站:当CDMA与GSM在邻近频段建设,主要是CDMA的发射会干扰GSM900的接收,CDMA带外泄漏信号落在GSM接收机信道内,提高了GSM接收机的噪声电平,使GSM上行链路变差。其它同频段无线设备、干扰器:通讯设备种类繁多,有些特殊单位的无线设备占用了GSM频段,造成干扰。上行干扰处理

57、一般流程。我们一般将干扰大致分为三类:硬件设备导致的干扰,网内干扰,网外干扰。当通过上述分析怀疑某小区可能存在干扰时,首先应该检查该小区所在基站是否正常工作。在远端应检查有无天馈告警,有无TRX的告警,基站时钟告警等;在近端则应检查有无天线损坏、进水;馈线(包括跳线)损坏、进水;TRX故障、基站跳线接错、时钟失锁。然后再判断是否频率规划、数据配置错误导致的网内同邻频干扰,确定频点干扰首先关掉跳频;观察是否集中在1个或两个载频上,通过倒换频点和载频判断;最后再确定是否是网外干扰。上行干扰处理结果:经过一个月对岑溪上行干扰的排查,如下表中,原网中42个小区有不同程度的上行干扰,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解

58、决,总结发现岑溪的上行干扰大部分为:频点、连线、天馈问题造成。3.4.1 GSM DT优化及经典案例案例一、岑工农路人民医院附近质量差【测试时间】:2011-03-2 13:12:07【问题分析】:在工农路人民医院附近,占用WL21673(BCCH=45,BISC=33)信号强度约-71dBm,但出现较大质量差。此时,MS1的TCH=17,MS2的TCH=52,C/I较低。经查询,是由于WL21673的TCH=17,TCH=52分别与WL20371、 WL22191的TCH存在同频干扰导致,如图14: 图表 14车辆继续往北走时MS1占用WL20732,MS2占用WL21671的信号连续质差,

59、C/I低,影响通话质量。经查询,WL21673的TCH=78与WL21671存在TCH同频干扰导致,如图15:图表 15【优化建议】:更改WL WL20371的TCH=17改为80,WL22191的TCH=52改为31.WL21671的TCH=78改为8或者68.【复测结果】:3月3日复测结果显示,经过调整之后,切换和话质都得到改善。复测截图16如下:图表 16案例二、医药公司附近质量差【测试时间】:2011-03-2 14:56:59【问题分析】:车辆从移动办公楼至医药公司MS1占用WL22471的信号,信号强度为-94dBm,信号较弱,而邻区WL20533的信号电平为-38dBm,MS还未

60、向其切换命令,查MCOM发现WL22471与WL20533没有做邻区关系,导致通话质量较差,其覆盖不合理。如下图17:图表 17【优化建议】:1、定义WL22471与WL20533邻区关系;2、将WL22471边缘切换值设为23。【复测结果】:3月3日复测正常,如图18: 图表 18案例三、龙门至工商局切换失败【测试时间】:2011-03-03 18:34:49【问题分析】:在工商局附近,MS1切换频繁,质差较大,并且有切换失败,另外MS2占用WL22222时出现两次切换失败。此时,MS1邻居列表中有同BCCH=51的频点,且C/I较差,经查询,20051的BCCH=51与WL21533的BC

61、CH=51和WL22223的BCCH=51同频。 此时截图19如下:图表 19【优化建议】:1.更改WL20051的BCCH=5163;2. 更改WL20051的BCCH=5147,且BISC=3230;3.修改WL22223的边缘切换门限为20,是指由WL22223更快向WL20392切换。【复测结果】:3月5号复测显示切换正常,语音质量良好。复测图20如下:图表 20案例四、北环大道切换失败【测试时间】:2011-03-03 18:57:43【问题分析】:车辆在北环大道由南向北行驶路段,MS占用WL21043(BCCH=53,BISC=54)的信号,信号强度约为-60dBm,出现较大质差,

62、切换频繁有切换失败的现象。经查询,WL21043的BCCH=53与WL21722的BCCH存在同频干扰,MS占用WL21043和WL22231时切出较慢。如下图21:图表 21【优化建议】:将21043的BCCH=53改为79;将WL21043和WL22231的PBGT的统计时间和迟滞时间3/2改为2/1让它尽快切出。【复测结果】:2011年3月4日复测验证,该路段没有切换失败的现象,复测正常。如下图22:图表 223.4.2 EDGE DT问题调整及经典优化案例案例一、玉梧大道与北环大道路口附近下载慢【测试时间】:2月14日 12:38:02【问题分析】:在问题点附近,MS分布占用WL220

63、33(BCCH:555,BISC:36,信号强度-48dBm)、WL20021(BCCH:53,BISC:50,信号强度-54dBm),无线环境良好,但FTP下载速率较慢,仅一个时隙占上M9编码方式。后台检查该小区GPRS用户较多,GPRS资源不足导致。如下图23:图表 23【优化建议】:1、将WL22033、WL20021的小区下最大PDCH比率门限由13调为30; 2、WL22033增加一个静态PDCH信道。【复测结果】:采取以上优化措施之后到问题点处复测,测试中发现,现场信道资源变得较充足,能够采用较高的编码方式,数据下载速率恢复到正常水平。如图24: 图表 24案例二、玉梧大道FTP下载慢【测试时间】:2月14日 12:44:47【问题位置】:E:110.987617 N:22.925146 【问题位置】:在玉梧大道测试车由东往西行驶,MS占用WL20533小区(BCCH:81,BISC:57,信号强度-41dBm),无线环境良好,但FTP下载速率较慢,仅一个时隙占上M9编码方式。后台检查该小区GPRS用户较多,GPRS资源不足导致。如下图25:图表 25在玉梧大道与永安路口附近,由WL20433重选到WL20533(信号强度-60dBm左右),只有较少时隙占上M7编码方式。该路段应由WL20433覆盖,WL20533在该路段属过覆盖信号。如下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