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四年级语文下册6单元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489828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教四年级语文下册6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湘教四年级语文下册6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湘教四年级语文下册6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湘教四年级语文下册6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四年级语文下册6单元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湘教四年级语文下册6单元教案20虾趣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词。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出示自制课件虾趣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达芬奇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而中国画家齐白石的画,却让人感悟到了生活的情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齐白石的虾趣图 2.出示齐白石的虾趣图。 (1)学生看图,欣赏画的精妙之处,感悟绘画艺术的魅力。 (2)交流观后的感受。 3.同学们都很有欣赏水平,感受了齐白石的虾趣图的精妙,感悟了绘画艺术的魅力,而作家秦牧又体会到齐 白石画虾的什么妙处呢? (板书课题:虾趣) 二、初读课文

2、,感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记词语,读通课文。 2.想想、课题虾趣的含义,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 3.交流、明确。 (1)读准字音,写正确的字形。 惟( )透( ) 搏( )嬉( ) 钳( ) 退( ) 缩( )翘( ) 觅 )藻( ) 纹( ) 态( ) (2)理解词语。 惟妙惟肖 出神入化 (3) 虾趣的含义。 一边养虾,一边欣赏大师的虾画,这真是无法言传的虾趣。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读课文,理清层次。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第1 2自然段) :感悟齐白石虾画的妙处。 第二部分(第3 -斗6自然段) :通过观察了解,具体地感悟虾趣及虾亘二 第

3、三部分(第7自然段) :总括,揭示虾趣的深层含义。 3.再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重点词语,初步感知了课文 板书设计: 20虾趣 一边养虾,一边欣赏大师的虾画 20虾趣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虾趣。2.作者是如何把虾趣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感悟齐白石的虾趣图的魅力,感受作者的情怀。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情怀,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陶冶自身的情趣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听写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文章的内容一边养虾 二读书晶悟,体会虾趣 1.自读第1,2自

4、然段,将作者对齐白石虾画的感悟的一个词画出王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 3.交流、明确: (1)齐白石画虾的妙处:惟妙惟肖。 (2)更引起我养虾、观察虾的兴趣,这是虾趣之一。 4.学习课文第3 -5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体会特点。出示自读提示: 读一读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 画出重点词语,体会虾的特点。 (2)小组汇报,交流收获。 (3)集体交流,资源共享。 根据学生的发言调整以下三段教学顺序: 第3自然段。 A.学生汇报:围绕活蹦乱跳来写,突出虾的生理特点。 B.抓词抓句,体会虾趣。 教师:虾活蹦乱跳有什么生理特点呢?你是抓住哪些词来体会- . a.抓词语体会。(透明、明显、搏动) b.

5、朗读体会。 第4自然段。 3第5自然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自读自悟。 小组汇报,交流收获。 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朗读体会。 6、学习第7自然段。 自读自悟,这一段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交流明确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0虾趣 虾画 惟妙惟肖 养虾 虾画 出神入化 虾趣 一边养虾,一边欣赏虾画 21看戏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 2.课文第1 -2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详写、略写与中心的联系 教学难点: 详写、略写与中心的联系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

6、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板书课题:看戏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2.引导学生正音,辨字形,释词义。 (1)字音、字形D 暑(shu) 润( run) (2)词语。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O 炯娜:姿态轻柔美丽。 鸦雀无声:形容毫无声响。 圆润:饱满而润泽。 充沛:充足而旺盛。 3.指定两人分读课文(一人读前三段,一人读后:兰段) ,要求读准字云 三、阅读新课,引导分析 1.教师范读课文第1 -2自然段,学生思考: (1)本文的题目是看戏,开头段在写到剧场

7、以前先写了什么? (2)接着写剧场的什么情景?怎样写出这种情景?这样写具有什么? 2.交流明确: 1)开头段先写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里古树是静静的后写剧场也是“静静的”。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静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有这位艺术家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2)剧场里人多。人海”的比喻.表现出广度,表现出剧场里观众非常多。说明广大群众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人多、暑热和静静情景的对门统一,衬托出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巨大吸引力量,也表现了观众的修养和热情。 (3)本文的中心是看戏.上面两段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层层铺垫、创造气氛的作用,让读者受到安静气

8、氛的感染,吸引读者阅读后面描写演出的文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演出前EfJ场=气氛,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感受演出时的气氛,感受艺术家精湛的表演。 板书设计: 21看戏 层层铺垫 静静 创造气氛 人海 21看戏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课文第3 -6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关于描写声音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分析了前两段,看戏前的情景,层层铺垫,创造气氛。演出的情景又如何?我们接着学习下文。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分析第3自然段c (1)速读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要求: 画出比喻旬,讨论比喻的作用

9、。 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本段关于剧情的介绍,从文章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为什么? (2)讨论、明确。 屋楼将京剧舞台的美感形容得非常出色总写出戏台上演出的戏剧情节和人物活动。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诲。 写得简略。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剧情与中心关系不 大,写得十分概括。 (3)学生再读介绍剧情的句子。 2.引导分析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4自然段,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句子,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 (2)学生读出相应的语句。 (3)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4)讨论: 女主角上场时观众的情绪有

10、何变化? 作者是怎样描写声音的? (5)交流明确: 观众情绪的变化这个平静的掌声o 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两对反义词把歌声形容得神奇美妙。 (6) 唱词像珠子似的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中四个动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7)明确:四个动词不能互换,唱词从一笑一聋,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娴娜的身段中,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 去,只能说滚,一粒粒的珠子着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只能说滴,珠子从地上反弹到空中,余音缭绕,只能说 梅兰芳的歌喉美妙动听,人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因而用落一 (8)自由读第4自然段,加深印象。 3.引导分析第5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5自然段,学生昕读思考:

11、 听到美妙的歌声,观众的表现如何?抓住关键词。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画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理军 (2)交流明确: 鸦雀无声着了魔象潮水一样,涌到这位艺人的面前。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现众被女主角的表演感染激动和对衬托出梅兰芳京剧表演的巨大艺术魅力。 (3)这两段与第2自然段比较,对于全文及中心来说有什么特点? 明确详细,直接突出中心。 (4)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 4.齐读结尾段,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 (1)齐读结尾段,体会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结尾点出表演艺术大师,结出文章的写作主旨,突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定有新的收获,有很多感

12、触吧,总结一下哟。 板书设计: 21看戏 表演精彩 观众的热情 揭示艺术家 22二泉映月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课文的10个生字,理解抄写本课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倾听感受朗读感悟,并能熟读 注点: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 (抒发情感,陶冶情操)今天这节课,老师埠兰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请 仔细聆昕,用心体会,昕完后谈谈第一感觉。 2.课件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节选) 3.谈谈听后的感受。 (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 4.介绍了解曲名。 你们

13、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这首曲子名叫二泉映月。 二、了解阿炳身世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为二泉映月,将给我们介绍二泉映月这苔巨子号想了解二泉映月在 哪些问题呢? (1)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 (2)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谱写这首曲子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课前预习,交流问题(1)。 3.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阿炳的了解。 三、精读第1 -4自然段 1.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请同学们学习1自然段。 2.学生自读。 3.分节指名朗读。 4.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 1) 饱经风霜一词所在的句子及意思。 (2)出示卖艺度日一词,

14、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交流明确,了解创作背景。 时间:中秋夜 地点:二泉 环境:月光、流水 心境:想到.听到. . 6.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完整地说清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背景。 7.再读第4自然段,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比较难理解或写得好。 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倔强的呐喊一句怎么理解? (1)分组交流体会。 (2)推荐代表,汇总发言。 (3)教师随机点拨,体会坎坷呐喊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8.指导背诵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集体读。 (4)自由诵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有何收获呢?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吧! 板书设计: 2

15、2二泉映月 中秋 二泉 月光 流水 22 二泉映月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课文第5 -7自然段。 教学重点: 感悟二泉映月的内涵,感受阿炳的精神 教学难点: 让学生倾听感受朗读感悟,并能熟读 注点: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似水的月光,凉凉的流水,勾起了吞雪 百感交集,但能对谁说呢?他是个艺人,此时,他要借用琴声来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前兰句,想象当时的情景。 (1)学生自读自练飞 (2)指名读,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2.再读

16、,将第5自然段中描绘琴声的旋律和其中包含思想感情的句子画出来。 (1)学生自读,画出句子。 (2)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色。 (3)交流体会。 三次写到旋律,每次写到旋律后又写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语句表达整齐。(回忆、怀念、思索;充满、表达、抒发) 齐读这段话,体会这一表达特点。 3.朗读比赛,加深体会。 (1)分组朗读,推荐代表。 (2)代表朗读,其他同学评议,教师点评。 (3)畅谈朗读获胜经验。 4.这段文字让我们体会到乐曲的旋律以及旋律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让我们背诵下来吧! (1)学生自由读。 (2)同学间试背。 (3)指名背诵。 三、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倾听了这首二胡曲,乐曲把

17、阿炳对人生的体验和追求告诉了我们,你、想对阿炳说些什么呢?请把想说的写下来。 2.交流,教师点评、修改。 板书设计: 22二泉映月 想到听到倾吐 口语交际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 说说自己的思考,谈读新闻的感受 教学难点: 说说自己的思考,谈读新闻的感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从一出生就睁大了一双好奇的眼睛,我们在好奇之中不断成长,在好奇之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 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头脑。然而世界每天都发生着变化,每天都有新奇的事情,我们又如何尽情地了解这些变化 呢?昕报道,看电视新闻,读新闻就是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将

18、去接触新闻,感悟新闻。 二、明确要求 1.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具体要求。 2.学生交流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 (1)读新闻,谈自己的感受或代替李老师向两位列军长说说心里话。 (2)收集感兴趣的新闻,说给大家听,再说说自己的思考,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读新闻,谈自己的感受。 (1)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2)这则新闻报道中所写的事是值得人们肯定的,还是让人们否定的? (3)新闻报道中的主人公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品质? (4)这则新闻报道是个别事例,你觉得作者报道的目的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启示呢? (5)李老师对两位列车长要说的心

19、里话会表达什么思想内容? 2.教师出示一则新闻,谈读新闻的感受,为学生作示范。 (1)出示新闻。 (2)教师谈自己读新闻的感受。 四、学生读新闻,谈感受 1.学生自读新闻,写出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感受,推荐小组代表。 3.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同学评议,教师点评。 五、学生收集新闻,与同学交流讨论 1.小组交流。 1)学生读自己收集的新闻,说说自己的思考。 2)其他同学评议,提出自己的见解。 3)推荐好的新闻,小组共同讨论,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 1)小组代表发言。 2)全班同学评议,教师点评士 六、课堂小结 通过交流,我们对新闻报道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后,我们将不断地关注新闻,学写

20、新闻,将新闻报道中弘扬的那 些好的精神发扬下去,让新闻报道的作用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了解新闻,多看新闻 语文活动6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1.比较读写形近字。 2.积累词汇、哲理性语句,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 积累丰富语言 教学难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学习万花筒百宝箱。 一、读万花筒I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万花筒部分,了解安排了哪些活动,明确活动的具体要求二 2.学生交流万花筒内容及要求。 (1) 写字辨字形,读准字音,辨别字义,写规范汉字。 (2) 我发现有些词语前后颠倒过来,表达相同的语意。 (3)

21、我能写两组排比句,掌握排比句的结构特点,用加点词仿写排比芝: 3. 写字。 (1)教师出示田字格卡片,学生认读汉字。 (2)学生比较汉字字形,区别汉字读音,并组词。 (梅付lei木梅花博胎十博物馆 悔huT t悔恨J搏悦于拼搏 诲hul i教诲l膊b6月胳膊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汉字。 4. 我发现。 (1)学生熟读我发现中的前两组词语。 多姿多彩一一多彩多姿离乡背井一一背井离乡 (2)体会这两组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每组词语中两个词语的意义上的特点。结构上,前后颠倒过来;意义相同。 (3)学生按前两组词语结构上的特点,写出各自对应的新词,读一读.体会其意义。 (4)交流明确。 千钧一发-一

22、发千钧 大名鼎鼎-鼎鼎大名 天涯海角-海角天涯 半夜三更-三更半夜 结构上前后颠倒,但意义上是相同的。 (5)你还能写出具有以上特点的几例词语吗? 5. 我能写。 (1)学生读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体会句式上的特点。 (2)交流明确: 两组句子都是排比句。第一组排比句是由三个,有也有 由在在.在关联的兰个分句组成的。 板书设计: 语文活动6 可以颠倒的读的四字词语 排比句 语文活动6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重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并表达感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学习大舞台之花海流连.

23、一、学生读花海流连 1.学生自读,明确其内容及活动要求。 2.学生交流自读感悟二 (1) 赏花姿养花.与家人一起欣赏。 (2) 解花语花代表祝福,花种不同,代表的祝福也不同。你知道哪些花语? (3) 赞花魂花似人也有她的品质、精神。唱一首花的赞歌或吟一首小诗。 二、教师引导 1.展示一盆花,与同学们一起欣赏,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欣赏花的色、香、形。 (1)这种花具有什么特点,能表达什么语意。 (2)教师吟诵有关这种花的小诗。 2.学生交流欣赏体会。 三、学生赏花姿解花语赞花魂 1.学生展示自己的盆花。 2.学生解花语,吟诗或唱歌来赞花魂。 3.学生评议,教师点评。 4.学生完善自己的小诗或赞歌。

24、四、活动小结 将本节课的收获,归纳总结一下,与同学们共赏吧。 板书设计: 赏花姿 解花语 赞花魂 习作6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编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将旧故事新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 将旧故事加人新的内容或变换新的情节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故事新编。 一、儿时就听爷爷奶奶讲故事,我们是伴随故事长大的。很多故事流传久远我们听过,我们还能绘声绘色地讲述。然而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着,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故事也应有新内容、新的情节,那些老故事也可以刊 了。这节习作课就是一一故事新编。 二、读故事新编提示,明确要求 1.说说习作要求。

25、 2.课件出示图片,说说图片内容: (1) 坐井观天改为青蛙跳出了井口。 (2)续编龟兔赛跑的故事。 (3) 乌鸦和狐狸改成乌鸦不上当。 三、展示想象,改换情节 1.新编青蛙跳出了井口。 (1)青蛙怎么跳出了井口,为什么跳出井口,跳出井口后是怎样的情景。 (2)学生想象,交流探究。 2. 龟兔赛跑是乌龟赢,续编会是谁赢得比赛呢?又是怎么赢的呢? 3. 乌鸦不上当乌鸦怎么才不上当?狐狸是怎么做的?乌鸦又是怎么做的。 4.还有什么样的故事?还有什么样情节变化?请学生讲述。 四、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写具体 1.选择一个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 2.提醒学生:抓住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五、学生

26、自由习作 习作6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点评习作。2.修改完成习作。 教学重点: 将旧故事加人新的内容或变换新的情节 教学难点: 将旧故事加人新的内容或变换新的情节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1.交流、点评习作。 2.修改完成习作。 一、学生交流习作 1.学生朗读习作。 2.学生欣赏习作:习作好在哪里?作了哪些改换? 3.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说说是怎样写具体,怎样创新的? 4.提出修改建议。 二、学生修改习作 1.对照欣赏的习作,找出自己习作的精彩之处、不足之处。 2.检查自己习作是否有创新想象。 3.修改习作。 4.小组内交流 5.再次修改习作。 三抄写习作 将习作规范地抄在作文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