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及解决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4885292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当今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及解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当今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及解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当今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及解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当今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及解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今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及解决(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当今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及解决浅谈当今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及解决 曹杰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已开始重视创新教育,但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还未进入规范化阶段,教育观念、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投资、创新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等与国外

2、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 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 1思维定势。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大量的习题练习,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以前的经验越有效,思维定势也越强烈。这种习惯性精神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它常常使人表现出精神的惰性、呆板性,这对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则往往会成一种障碍,从而限制人的创造性思考。 2从众心理。应试教育下,追求统一标准答案,扼杀了学1 生的奇思妙想,加重了学生的从众心理。 3信息饱和。信息饱和的最突出表现是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应试

3、教育”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考什么学什么,即便是考试科目也只是围绕“考试说明”转,一切为了争取高分。 4.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从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因此尚需要进一步激发其自主创新教育的意识。 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束缚着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手段还比较落后、僵化,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学校教育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4、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苍白无力。 保障教学的基本环节的创新教育的制度体系缺乏 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等。从目前高校的教学基本环节的实际情况看,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激起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新意;教学方法落后现象严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的钝化,思想活跃度的窒息,致使学生缺少2 质疑的品质,导致思维阻塞,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被削弱。没有相匹配的制度来保障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创新教育。 二、如何开展创新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关注全体学生,发挥其主动

5、性并培养质疑精神是首要条件 创新教育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传统的教育规则认为只有好学生才可能具有创新精神。所以当前必须改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的做法,相信“垃圾也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把培养每一位学生具有创新性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形成创新精神必不可缺少质疑精神,它是创新精神的萌芽。通过质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特别是对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和现象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以渐渐地养成学生独立思考、设疑问难、追根究底的习惯,最终形成质疑的精神。 教师具有各类创新型品质是关键 要进行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创新型品质的教师。创新型的教师应在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教育科研、营造班级气氛这

6、几方面具有创新型品质。 首先,创新型教师应在观念上具有爱岗、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能打破应试的旧观点,看破分数的有限性。其次,在课堂教学上,应有扎实、深厚、广博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功。最后,在营造班级气氛上,创新型教师应该通过自己和蔼的态度、得体的谈吐、高雅的举止感染学生3 以营造和谐、民主、温暖的班级氛围,并善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境。 使教学内容能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是核心 创新教育的一个特点是超前性和新颖性。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新颖性、开放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在要求。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了解世界科技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先进水平趋于同

7、步。此外,我国现行的课程改革和教材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开放相关的课程内容,在不脱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情况下,注意多从社会和生活实践中搜集素材。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改变陈旧、老化的知识,代之学生喜闻乐见的、与自身有切实相关的知识来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并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途径 在教学中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实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爆发出创新思想的火花。对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在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说得上有创新性。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彻底改变过去将学生作为

8、知识“容器”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育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让学生“会学”,使学生“复试”人类的知识发现过程,在复试中尝试创新。因而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进行巧妙设4 计,采取讨论式、发现式等先进的教学法启发学生多方求解,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 (五)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教育评价制度是保证 我国长期实行的教育评价制度强调目标评价,但真正的教育评价应是对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在原有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方面大力革新,使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考试内容中应有能表现学生自己创新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在评价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可促进学生开放的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从思想上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需要我们在物质条件上给予保障,更需要我们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面对。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