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基本知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472153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48.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合唱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合唱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合唱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合唱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唱基本知识(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合唱基础知识 一、合唱是什么时候、从哪起源的?合唱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它起源于欧洲。合唱的起源与基督教的发展密不可分。基督教产生于公元 1 世纪,它脱胎于更古老的犹太教。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也十分繁荣,但因年代久远和记谱法的欠缺而失传。所以西方音乐的真正起源应该从基督教的源起开始,并且在其发展中一直都或多或少的含有宗教的背景。由于当时乐器制作尚不发达和基督教的排斥,声乐成为当时音乐的主流,而且往往是多人的合唱,实际这也就是合唱的起源。近代西方的合唱,起源于中世纪(公元 5 世纪至 15 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唱诗班。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复调、和声、对位法,逐渐形成了多声部的

2、合唱形式。19 世纪,合唱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而活跃的时期,这时合唱逐渐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教堂合唱,主要是为教堂仪典服务的;另一类是以教堂合唱的形式创作,但具有非宗教特色的合唱曲。二、合唱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发展现状如何?合唱艺术从五四运动(1919 年)开始才传入中国,到现在还不满一百年的历史。中国的合唱艺术可以说是音乐领地中最年轻的家族。黄自先生于 1933 年写的清唱剧长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作曲家冼星海的 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后很快传遍了全中国。他的 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牺盟大合唱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合唱团体,业余

3、合唱也十分活跃。5070 年代是辉煌期,50 年代的祖国颂、祖国万岁;60年代的长征组歌;70 年代的毛主席诗词谱写的合唱;还有瞿希贤的无伴奏合唱牧歌、乌苏里船歌等许多优秀作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合唱艺术得到快速发展,群众合唱活动风靡祖国各地,合唱水平迅速提高,国际间的交流活动日渐增多,地区性、全国性、国际性的比赛、展演活动频繁举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合唱团队,有一些团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现代合唱理念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合唱艺术传入我国百年来,经历了 20 世纪初的“学堂乐歌”、20 年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30 年代的救亡抗日爱国运动、40 年代的“新音乐运动”、以及 506

4、0 年代新中国建立后的辉煌时期。尤其上世纪是 90 年代以来,高水平的群众业余合唱蓬勃发展,让人们充分领略了合唱的魅力,使合唱艺术受到更多民众的青睐。同时,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合唱艺术空前繁荣,合唱艺术的表演也已经不再满足和滞留于早期的理念,如在声音、表演形式以及评判标准等方面都已融入了许多新的内涵和理念。现代合唱的声音理念 现代合唱艺术在声音方面的要求一般分为:“直声”、“美声”、“中国式声音”。直声源于圣歌和经文的演唱发声方式,其特点“高位靠前、音高准确、线条清晰、音色统一、声音柔和、伸缩自如”;美声的发展与歌剧的诞生有密切的关系,它主要用于歌剧的演唱,它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还

5、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声乐学派。其声音特点明亮、丰满、松弛、圆润,是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色;中国式歌唱的声音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但从总体上大致具备以下特征:声音纯正优美、圆润丰满、亲切质朴、咬字清晰、行腔委婉、善于表演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这种声音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语言习惯,尤其能引起广大听众的共鸣,从而产生良好的合唱艺术效果。直声、美声、中国式声音这三种声音特点分明,相互之间无法替代。随着国际间合唱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合唱作品创作手法和风格的多样化,表现内容的日益丰富,不同的声音和唱法也在逐渐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一个合唱团仅用一种声音来表

6、现所有作品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努力练就适合作品风格的多种声音基本演唱能力,不断地满足现代各种合唱作品(室内合唱、歌剧合唱、民歌合唱、流行歌曲合唱、原生态民歌合唱等)内在丰富表现力的需求。这是我国合唱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合唱的表演形式理念 随着人们对合唱艺术的认识在不断地加深和提高,对合唱表演形式也有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女前男后”、“高左低右”、“长城式连队”、“服装整齐划一”的模式,让我们想到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合唱表演形式。这种演唱形式的沿袭发展至今,当然有其一定的理由。因为群众歌咏活动通常要体现出整体性、时代性,作品高昂有力,追求辉煌效果。

7、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合唱表演形式的不断丰富,传统的表演形式正被逐渐打破,现在合唱舞台已经呈现出日益多样化,以前未曾见过的表演形式。男女声混排,高低音混排,一个团队多种服装,有情节、有人物、带表演,以致拍手、跺脚、打响指、吹口哨、舞动肢体,加入锣、鼓、铃、响板、梆子等打击乐器等形式的合唱都已经出现。这些变化,正在把传统的合唱带入一个异彩纷呈的新时代。现代合唱的训练方法理念把合唱队员的声、情统一起来是合唱训练的终极目的。我们所熟知的传统训练方法一般是坐着唱或站着唱,集体唱或分声部唱,内容也都是从呼吸入手,接着便进入发声、音准、咬字吐字等常规训练。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合唱艺

8、术表演交流频繁,信息量增多、视野拓宽,许多新的理念和手段不断地被吸收、引进和使用,确实为提高合唱训练的效率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现在除了常规的训练方法外,还逐渐衍生出了类似体育运动中的“热身”,从头颈到四肢,从唇齿舌牙到膈肌丹田等发声共鸣器官,都要进行“预热”。经过适度热身运动后的合唱队员头脑清醒、呼吸顺畅、精神焕发,身体各器官迅速进入一种歌唱所需的积极、兴奋、放松、愉快的状态,使合唱训练效果得到极大的改善。另外还有“走唱”(边走边唱),“分组”,即各声部分成若干小组,与其他声部组合练习等训练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让歌者全身心投入并迅速进入一种兴奋、自如、愉悦的状态,培养歌者的形象思维和律动感。分组可

9、以让合唱队员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声音更好地融入声部,提高个人演唱水平的同时强化了合作意识,提高排练效率。现代合唱评判艺术标准理念 通过对参赛的合唱团队组别人数的划分和限定,增加了团队间的可比性和结果的公正性。对合唱团艺术表现力的评判,是通过不同作品表现出的情感层次、舞台效果等诸方面的综合表现,以及对指挥的艺术水准和合唱团整体素养进行的综合评判。相对科学的比赛评判体系,杜绝了“人人参赛,人人有奖”的现象和谁战谁胜的盲目自豪。而是通过“战胜”其他团队获得经验,改变并完善合唱的各项技能和艺术手段,以尽量完美地表现作品而战胜“自己”,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客观地评估自身的艺术水平和努

10、力方向,使其参赛的意义远远超过比赛本身。四、是不是很多人一起唱就是合唱?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是群众歌咏活动刚刚兴起的年代,人们对合唱尚无清晰准确的概念,往往会把多人一起演唱的形式统统称为“合唱”。从广义上讲,独唱以外的多人歌唱都叫合唱。但我们现在讨论的合唱应该是狭义上的“合唱”,是真正的现代合唱。当下学术界对合唱的定义和表述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合唱是由有组织的、成员相对稳定的合唱团队承担,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有指挥,有伴奏或无伴奏。合唱团人数应该在 18 人以上,分为 4 个或以上声部(同声合唱团不在此限)。通常不应该将重唱、齐唱、小合唱(18 人以下)、组合归入合唱的范畴。这里首先

11、强调,合唱应该是有团队组织的声乐艺术活动;其次,他们演唱的作品必须是多声部(两个以上声部)的声乐作品;第三,应该是在指挥统领下的演唱。合唱团人数的上限没有明确的限定,但超过百人,则被视为超大型合唱团。五、人数众多的合唱就叫“大合唱”吗?究竟什么是“大合唱”,这是一个经常被错误使用的概念。许多人认为,人数众多、气势宏大的合唱团演唱的合唱作品,就是“大合唱”。其实这是将“合唱”与“大合唱”混淆的典型认知错误。这种概念上的错误,与我们音乐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其实,无论人数再多,气势再大的团队,如果他们演唱的是单一声部的歌曲,则叫做“齐唱”;如果演唱的是多声部的合唱作品,也只能叫做“合唱”,而非“大合

12、唱”。那么什么样的合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合唱”呢?其实“大合唱”并非是一种演唱形式,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因此它与演唱团队的“大”与“小”并无直接关系。“大合唱”是由围绕一个主题,以多种演唱(朗诵)形式组成的大型声乐套曲。以冼星海作曲的最为著名的 黄河大合唱为例,它就是由独唱(黄河颂、黄河怨)、对唱(河边对口曲)、齐唱轮唱(保卫黄河)、混声合唱(黄河船夫曲、黄水谣、怒吼吧黄河)和配乐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组成。整个作品以黄河为主线,以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中华儿女与日本侵略者誓死抗争不屈精神。而它的每一部分又可以独立成章,作为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单独演唱。所以,具有上述作品特征的声乐体裁

13、,才可称作“大合唱”。六、合唱与群众歌咏有什么区别?随着群众性合唱活动的蓬勃开展,各种合唱团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遍布城乡各地。众多热爱歌唱的中老年朋友纷纷加入自己心仪的合唱团,绝大多数团员因年龄原因退出职场,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年轻时唱歌的爱好得到了充分释放的机会。但通过各种合唱团之间的比赛、展演和交流等活动,人们发现大多数群众自发成立的合唱团(多数为社区合唱团)从人员构成、声部设置、训练手段、演唱曲目等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对现代合唱理念缺乏认知,还基本停留在自娱自乐的状态中。稍好一点的,他们也排练一些分声部的群众歌曲,但排练手段和演唱方法陈旧,满足于整齐划一、慷慨激昂的演唱方式,指挥者也只是在为

14、合唱队“打拍子”。这样的演唱也只能算是“群众歌咏”,而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合唱”从理念到声音,从训练方法到要求标准,从曲目选择到作品处理都相去甚远。“合唱”与“群众歌咏”的区别首先在于声音理念的不同。当然,目前合唱界对合唱声音的认同标准也不尽一致,但轻声、高位、直声应该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声音特征;而“群众歌咏”的声音特征是真声、响亮、个人音色突出、基本不受控制。其次是指挥的作用不同。合唱的指挥是从团队的组建、声部的划分,到曲目遴选、日常训练及歌曲处理等,都在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而“群众歌咏”的指挥往往只是个“打拍子”的角色。还有便是演唱曲目的不同。合唱对作品的选择不应该是随意的,而要根据合唱团的

15、规模、声部配置、团员的演唱能力和声音特点,选择难易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合唱作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推进的。每学习一首新的合唱歌曲,都应该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而“群众歌咏”对演唱曲目的选择一般都比较随意,大多是选择大家认为好听的(好听不是错误),好唱的,流行的。在演唱形式上常见的是男女声交替、加一段轮唱等处理手法,一般不分太多声部,更不讲究声部的平衡,而注重的是声音的响亮和气势。七、合唱的类别是如何划分的?合唱依照人声类别和组合方式,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两大类。由同音质不同声部组成的合唱叫同声合唱。包括 1、童声合唱 2、女声合唱 3、男声合唱;由不同音质不同声部组成的合唱叫混声合唱。包括童声+

16、男声,女声+男声。由于女声与童声音质趋同,所以没有童声+女声的组合。同声合唱中,只有男声合唱才可能具有完整的四部和声形态,它有和声意义上的低音和内声部,其高声部还可以运用半声和假声唱法而使得高声部的音色非常清晰而有质感。所以男声合唱的总音域很宽,音色变化也丰富多彩。八、合唱团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要素?一支有组织的、成员相对稳定的合唱团,应该具备这样几个基本要素:1、有领导集体。包括团长、副团长等;2、有指挥(或指导老师)和伴奏;3、各声部设 1-2 名声部长;4、有固定的排练场地;5、有伴奏的乐器(钢琴、电子琴或手风琴)6、有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合唱团的人数没有绝对的标准,一般讲一个完善的合唱组

17、织最少 24人。混声合唱团不应少于 24 人,同声合唱团也不应少于 18 人,否则在声部安排上将不能胜任正规的多声部合唱作品的演唱。九、合唱团的声部是如何划分的?合唱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声部,它是根据人声的类别组合而成,因此各声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特征。混声合唱以 S、A、T、B 来分别作为女高音声部(Soprano)、女低音声部(AIto)、男高音声部(Tenore)、男低音声部(Bass)的代号。同时,根据合唱作品表现的需要,还可把每个声部分为两部分,形成八个声部。所以,一般较完整的混声合唱是采用八个声部的合唱组织,它们是:第一女高音(S1)这个声部的特点是:以声音明朗、轻盈、柔和为主。

18、它是合唱中的最高声部,所以常担任主旋律的演唱。它常用的音域是:c1a2(即 C 调 arh)第二女高音(S2)这个声部的特点是:较第一女高音有力、宽广、圆润,有着女高音声部中相对宽厚的音色,常担任辅助旋律。它常用的音域是:bf2(即 C 调zjrf 第一女低音(A1)这个声部的特点是:声音坚实而圆润。它常用的音域是:c1f2(即 C调 arf)第二女低音(A2)这个声部的特点是:声音温和、坚实而宽厚。它常用的音域是:ac2(即C 调 zhra)第一男高音(T1)这个声部的特点是:明朗而温暖。它的特征与第一女高音极为相似,不过,较第一女高音低一个八度。混声合唱中常常以高出女声部 3-5 度(实际

19、音高低于女声 6-4 度)演唱一些华彩片段,其音色特征明显。它常用的音域是:c1a2(即 C 调 arh)从记谱上看它与女一高音域相同,但实际音高比女一高低一个八度。第二男高音(T2)这个声部的特点是:较第一男高音的音质丰满而坚实,在男高音偏低的音域中,作用突出。它常用的音域是:bf2(即 C 调 zjrf)从记谱上看它与女二高音域相同,但实际音高比女二高低一个八度。第一男低音(B1)这个声部的特点是:刚健饱满、浑厚而清晰。它常用的音域是:ae2(即C 调 zhrd)从记谱上看它与女一低音域相近,但实际音高比女一低要低一个八度。第二男低音(B2)这个声部的特点是:浑厚坚实,担任着和声的低音。它

20、常用的音域是:ec2(即 C 调 zdra)男二低的实际音高要比女二低的音高低一个八度。此外,还有一种下男低音,它的作用是演唱比第二男低音低八度的从属声部。但因具备这种嗓音的人非常罕见,因此这种声部很少采用。在合唱中各声部既要保持自己声部的特点,又要与其他声部合作,共同创造合唱的整体音响。从以上叙述大家可以得知,对合唱团员声部分配的主要依据是音色,而音域(能唱多高多低)只作为次要依据。因为人的音域通过科学的训练是可以得到有效扩展的,而音色则是很难改变的。不少中老年人认为,唱高声部的都是好嗓子,嗓子不好的才唱低声部,所以常出现有些女同志声音很宽厚却不愿在低声部的现象,这是一种误解。由于低声部的旋

21、律性没有高声部流畅,演唱难度相对较大,这就更需要音准好、演唱能力强的人来演唱低声部。对于中老年合唱团来说,保持各声部的人数相对平衡是很重要的,要避免高声部人过多,低声部没人唱的失衡状态。十、各声部怎样的人数配比才算合理?由于合唱是多声部的音乐形式,所以根据音响平衡的要求,合唱团各声部之间在力度及音响上力求做到均衡,这就要求各声部在演唱水平接近的条件下,人数上应以等量平衡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一般情况下各声部的人数比例应该是:24 人合唱团为:S 7 人、A 6 人、T 6 人、B 5 人;40 人合唱团为:S 12 人、A 10 人、T 10 人、B 8 人;60 人

22、合唱团为:S 18 人、A 16 人、T 14 人、B 12 人;以上仅仅为声部人数分配提供一个大致比例上的参考,各团队人数实际情况可能是千差万别的。但无论何种情况,尽量求得声部平衡是一定要遵循的原则。十一、各声部在合唱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从和声学的角度讲,多声部合唱作品中各声部旋律是以和弦发展、连接、解决、终止的规则作为写作基础的,所以,与各声部旋律所对应的演唱声部在整个合唱中所起的作用就各不相同。就一般四声部合唱作品而言,各声部的作用可以归纳为:1.主旋律声部 合唱的主旋律声部是合唱中的主要声部,在合唱中起主导作用,其它声部都根据它来决定音量、情绪和旋律的起伏,其它声部不应在音量上盖过

23、主旋律声部。主旋律一般由高声部担任,有时则由两个声部共同担任。由所有声部演唱主旋律只能是歌曲中的某些片断,如果不是这样,合唱就不是合唱,而是齐唱了。主旋律声部一般由歌唱音区较高,声音明亮的声部来担任,但也有些合唱出于作品的表现需要和增添色彩,由低声部演唱一些主旋律片段。2.和声性声部 合唱的和声性声部一般是指内声部而言,内声部本身都有其各自的旋律发展变化,但这种发展变化是以和声发展连接规则的要求为依据的,所以他是以和声烘托为主要作用的声部。和声性声部不能喧宾夺主,但又不能在音色和音量上与主旋律相差太多,这样才会使主旋律声部的音响更加丰满和富于变化。3.和弦低音声部 和弦低音声部一般是指男低声部

24、,这个声部演唱的旋律一般都是由和弦的低音构成,它与主旋律声部在音色和音程走向上的变化和起伏,赋予了歌曲旋律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同时使合唱的音响更加丰满浑厚。特别是在无伴奏合唱中,这个声部对旋律音准的把握是否准确,对整个演唱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不损害主旋律的情况下,这个声部在音量上应该强一些,音色上应该雄厚一些。另外,和弦低音声部还具有推动合唱进行的节奏动力作用,更须强调其节奏感。4.辅助旋律声部 辅助旋律声部一般演唱的是与主旋律平行发展的辅助性和伴随性旋律。它与主旋律共同起伏,常比主旋律低三至四度,节奏和旋律线的起伏与主旋律基本相同,但有时也会出现其音高超越主旋律的片段,在不损害主旋律明晰的情况下,亦可使用相同的音色音量来演唱。这种具有辅助旋律声部的作品并不少见,其承担演唱的声部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是女高和女低,男高和男低,女高和男高的组合。5.节奏性和装饰性伴唱声部 合唱的节奏性和装饰性声部,主要承担为主旋律作节奏性和装饰性的伴唱,其特点是旋律性不强,但有和声作用,好像鼓点和彩带般在主旋律上伴随缠绕。它起着点缀、填充和装饰主旋律的作用,一般采用较主旋律稍弱的音量与稍退让的音色。严格讲,这个“声部”不能算作和声意义上的声部,因为它不是由与和声对应的相对固定声部演唱,它出现在哪个声部完全是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它只是作者内心创意和为表达乐思而使用的创作手段和写作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