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导学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465905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8.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民为贵》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民为贵》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民为贵》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民为贵》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为贵》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 民为贵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诵读文言文,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并能翻译文言文。2、借鉴很学习文章的说理艺术。3、领会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二、预习案(一)学法指导:1、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句子,再研读本学案,牢记:不读完课文,不做学案。2、书面完成预习自测题,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二)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社稷()粢盛()()汤放桀()伐纣()弑君()走圹()獭()驱爵()鹯()谆谆()然 于传()有之 朝觐()讼狱()讴歌()篡()舜相尧()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民为贵,社稷

2、次之,君为轻()(2)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3)牺牲既成,粢盛既洁()(4)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5)汤放桀()(6)于传有之()(7)贼仁者谓之贼()(8)得天下有道()(9)所恶勿施,尔也()(10)谆谆然命之乎()(11)暴之于民,而民受之()2(12)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3、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1)为丛驱爵者,鸇也()(2)苟为不畜,终身不得()(3)舜相尧二十有八载()4、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1)牺牲既成(古义 今义)(2)以陷于死亡(古义 今义)(3)夫然后之中国(古义 今义)(古义 今义)(4)贼仁者谓之贼(古义 今义)5、归纳积累一词多义。

3、危:诸侯危社稷()危乎高哉()正襟危坐()其君之危,犹累卵也()相:善恶之相()伯乐学相马()形影相吊()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舜相尧二十有八载()及时相遣归()6、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则诸侯皆为之驱矣()(2)祭祀以时()(3)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4)故为渊驱鱼者,獭也()7、名句填空。民为贵,君为轻,()(),贼义者谓之残。天不言,()。善政得民财,()。(),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8、翻译句子。3(1)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2)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3)民为贵,社稷次之

4、,君为轻。(4)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5)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6)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7)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8)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三、探究案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3、孟子万章上选章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4、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5、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孟子行文的特点。6、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是具有其重大进步意义的,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里能否实现,为什么?7、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