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朝代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465811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7.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朝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朝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朝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朝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朝代(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朝代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三国演义是哪个朝代的?请参考!朝代背景 三国演义描绘了从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之间将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绘战争居多,倾诉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创建晋朝的故事。内容简介 黄巾起义 群雄逐鹿 东汉末年,皇帝昏聩,宦官专权,民不聊生。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一代英雄人物竞相涌现。大将

2、军何迪容与十常侍的斗争中被杀死,袁绍、曹操等大臣以元显恭“十常侍之乱”名义冲进皇宫,剿灭宦官。在维护汉少帝的过程中,西凉刺史董卓引军入主中原,随即掌控大权,废汉少帝,自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生性暴虐的董卓倒行逆施,引起多方愤然。曹操冒用圣旨之名,招集十八路诸侯联手征讨董卓。虎牢关前,志在匡扶汉室的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小战吕布。讨伐董盟军声威庞大,逼使董卓恃献帝逃往长安,最终被司徒王允设立连环计杀掉。然而十八路诸侯各怀异心,联盟开始分崩离析。袁绍欲谋取长沙太守孙坚手中的传国玉玺,联合刘表将孙坚杀死。同时,袁绍又在界桥之战中击败公孙瓒,成为北方最强势力。此时的曹操也广招贤才,积聚实力。群雄逐鹿的

3、雏形初成。衣带秘诏 官渡之战 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迎汉献帝于许昌建都,并运用军事和政治手段除去了袁术、张绣、吕布等人,展现了非凡的治国才能。汉献帝不甘于被曹操胁迫,联合董承、刘备等大臣,秘密颁布“衣带诏”意欲除掉曹操,却因事机不密反遭其害,致使董承等人被杀。刘备侥幸逃脱,前往河北依附袁绍,与关羽张飞兄弟分离。在江东,孙坚之子孙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称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人称“小霸王”。孙策亡故后,其弟孙权科克雷尔。孙权在周瑜等人扶植下,为吴国的创建蓄积了强悍的实力。关羽身在曹营却心念故主,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最终与刘备张飞在古城相会。袁绍以“衣带诏”名义,带领大军征讨曹操,双

4、方于官渡进行艰辛激战。袁军虽然势小,但内部勾心斗角,于官渡之战被曹操打败。袁绍气病闻知伤重,袁家兄弟又相互怨恨,最终被曹操设计杀掉。曹操继而征讨乌桓一统北方,为此后魏国的创建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荆襄风云 火烧赤壁 刘备在汝南战败,投靠荆州刘表。刘备三顾茅庐,恳请得足智多谋又心怀天下的诸葛亮统领。曹操统一北方后已经开始举兵南征,矛头直指荆州。此时刘表亡故,荆州掉入曹操手中。刘备遭到曹操沿途追捕,命高悬一线,幸而存有诸葛亮、赵云等人死命挽回损失才以求何必如此。面对曹操南征之势,刘备遣诸葛亮往江东与孙权结盟。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最终促成孙刘联军。在诸葛亮、周瑜、庞统、黄盖等文臣武将的合作下,通过

5、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等一系列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孙刘联军在赤壁一战以弱胜强大破曹军,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篇章。赤壁大战过后,刘备孙权转而争夺战荆州。孙权遣鲁肃向刘备追讨荆州,刘备则在诸葛亮的力劝下多次辞让。周瑜献策,诱骗刘备前往东吴成亲,进而将其扣押买一送一荆州。不料周瑜的计谋被诸葛亮屡屡揭穿,以致其“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终在诸葛亮的嘲讽中骨膜炎而亡,遗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历经了半生的耻辱磨难之后,刘备真正具有了自己的领地,为挺进西川打下基础。曹丕篡汉 三国鼎立 赤壁之后,曹操与孙权发动濡须之战,杀死得难分输赢。西凉马超举兵报仇雪恨被曹操讨平,曹操进封魏公、

6、魏王。具有荆州的刘备则历经一番争斗击败刘璋,以“凤雏”庞统之成全代价重新占领西川,并趁着曹军立足未稳夺下汉中,受任汉中王。后东吴与曹魏修通,孙权受封南昌侯。坐镇荆州的关羽率军攻打曹魏,于罾口川水淹七军,威震天下。此时荆州防务空虚,被东吴都督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袭击。进退失据的关羽败走麦城,兵败身亡。此时,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承魏王的爵位,进而逼迫汉献帝退位,自称魏帝。自此,大汉王朝不复存在。曹丕刘协后,刘备以“恢复正常汉室”名义在益州称帝,创建蜀汉政权;孙权则坐镇江东一方。至此,天下大势底定,三国鼎立局面构成。称帝后的刘备,不顾劝阻东征吴国。出兵前夕,张飞亦死于非命。刘备痛心疾首,亲自领兵挥师东

7、进,一路所向披靡。情急之中的孙权用人不疑,拜书生陆逊为大都督,终于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溃蜀军。刘备率败军撤至白帝城时病倒,并在临终前向诸葛亮托孤。七生擒孟荣获 六出祁山 蜀国元气大伤之时,曹丕联合东吴与蜀汉降将孟达、南蛮孟获等势力五路发兵进攻蜀国。诸葛亮临危不惧,派出马超、赵云等猛将把守关口,又派出李严、邓芝等人说服孟达和东吴,安居平五路。为顺利完成刘备匡扶汉室的遗愿,诸葛亮 telus 征讨曹魏。为保与后方太平,诸葛亮亲领大军远征云南,以七擒七纵的小仁大智,讨平南蛮孟获之乱。后曹丕病逝,其子曹睿即位,曹魏大权握于司马懿手中。诸葛亮率领兵马六出祁山,决心为恢复汉室鞠躬尽瘁。在此期间,诸葛亮

8、收服姜维,且以平生所学相授。曹魏则以司马懿为统帅与蜀军对阵。诸葛亮与司马懿,这两位旷世奇才在无数次战斗中展开周旋,并在斗争中相互敬慕,留下了“失街亭”“空城计”“胭粉计”等典故。蜀汉与曹魏之间的战争延绵数载却不分胜负。诸葛亮最终因为操劳过度在五丈原病逝,蜀汉举国同悲。三分归晋 天下一统 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兴兵伐魏,先后九次出征中原,却因为国力衰微和奸臣陷害,只能退避沓中屯田。魏将邓艾趁蜀国内乱之际发兵进攻,偷渡阴平继而兵临成都。蜀主刘禅不战而降,蜀汉至此灭亡。姜维图谋复国,最终因事机败露,自杀殉国。东吴自孙权死后,内乱远不止。吴主孙暗被独揽大权的孙琳所废为,孙休被立为帝。孙休联手老将丁奉杀

9、掉孙琳将大权夺取手中,但东吴此时也已呈现出大江东去之势。曹睿死后,魏主曹芳继位,司马懿从大将军曹爽手中夺得兵权。此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把持魏国大权,并另立曹髦为帝,司马家族自此权势滔天。司马昭进而公然弑君,杀死魏主曹髦。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改国号为晋,魏国灭。吴主孙皓最终也投降西晋,百余年的战乱从此平息,天下一统。创作背景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10、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间()出现新安虞氏(一说建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已知仅有的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

11、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备注的基础上,稀释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译成三国演义。未知最早刊本就是嘉靖元年(年)刊刻的,称作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继在嘉靖本之后,崭新刊本大量发生,它们都以嘉靖本居多,只搞了些插画、考据、评点和文字

12、的更动、卷数和回去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并作了一些修正,主要就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转意诗文等,内容没小的改动。后世影响 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

13、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社会影响 三国演义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