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学时代读后感600字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465605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4.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的中学时代读后感6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的中学时代读后感6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的中学时代读后感6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我的中学时代读后感6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中学时代读后感600字(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的中学时代读后感 600字 我的中学时代读后感 600字一 我是带着梦想从山村考到县立完全中学的,可谁知到了学校一切都变了,“文革大革命”开始了。我们一年级的新生班级没有了班主任老师,学校的校长、老教师多数都被打倒,只是本校高中班的在校学生给我们做辅导员,整天带着我们开批斗会。我们对城里发生了什么全然不知,只是随着辅导员天天高喊“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打倒臭老九”、“实行无产阶级革命大串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之类的口号。再以后就不上课了,几乎天天手捧红宝书,上政治课,开大会。在县完中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们连一天文化课也没上,唯一业余娱乐活动就是跑到县电影院看电影,什么万水千

2、山,地道战、地雷战,几乎都是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每天三顿饭,每天有一顿饭总是一个 3两的苞米面大窝头,一碗飘着几滴油花的西葫芦汤。几个月过后,辅导员通知我们这批新入学的学生返回本公社去,他们叫“回乡闹革命”。返乡那天,父亲没有来接我,是学校用大卡车、挂着标语集中把我们分别送到各公社。就这样,我便永远地结束了在县城中学读书的生涯,又回到我再熟悉不过的小山村。到了寒假过后又开学时,我们接到生产队的通知,就近到 5 里外的一所中学接着上学。说是中学,其实就是村一所小学加一个中学班,称七年级,这种学校叫“小学戴帽”。这所学校的驻地是土改时没收大地主的庄园,改建的,中间教师办公室和两边的中学班教室没有拆

3、掉,仍保留着过去狼牙式建筑的原貌。我们七年级班在教室的东边,在这里总算能比较正规的上课了,只是教材突出与工农相结合的主题。比如几何课,分成度量、划线等。后来,实行了十年一贯制,也就是小学 5 年,中学 5 年,把应上六年级的学生和我们七年级的,还有原来返乡的初中二年级学生,编到一起,统一到公社中学集中就学。那时,我们是按照红卫兵的建制编班,公社中学为红卫兵团,各班按红卫兵排编班。我们学校总共 11 个班,编成 11 个排。中学低年级班是 1到 7排,我们高年级班是 8到 11 排,我被分到 11 排。就这样,我们才真正开始了中学时代的正规学习,时间是六十年代末到七十代初。在这所中学,没有了“文

4、革”时期的集会游行、喊口号了,课程基本是按部就班。我的第一任班主任老师是上海人,他是大学毕业,细高个,教语文课,普通话讲得还算很好,但也带一点上海方言语调,很敬业。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回上海老家去了,打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他,后来听说,他已经很早就病逝了。我的第二任班主任是一名化学老师,他除了教化学课,还兼农业课。他高高的个子,经常带着一脸胡须,他非常乐观,每每见到他总是张着大嘴笑个不停。他很朴实,经常穿着黑色粗布衣服。后来他调到县城第二高级中学,也就是我以前考到那里的县完全中学,仍然教化学,前几年因患重病也去世了。我的最后一位班主任老师是县一高中返乡的学生,“文革”时期,停止了高考制度,高中

5、一、二、三年级统称老三届,家在农村的统一回乡,在城市的统一下乡插队。这个班主任老师很年轻,才大我们两三岁,教语文课,字写得很漂亮,无论是板书,还是批作文,我都很喜欢模仿他的字体。那时,除了上文化课外,我们还经常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主要是农忙时节,帮助生产队搞秋收,扒玉米、拔花生、摘秋梨、割高粱,集中在村里食宿。另外,还要搞一些勤工俭学,拾粪、割羊草等。那时上学很辛苦,我家距离公社中学 15 里地,没有自行车,每天和同村的几个同学一起步行上学、放学一起徒步回家。由于路远,我们村里没有一名女同学到公社中学上学,有几个男同学也没有坚持到最后就辍学了。剩下我们几个男同学基本都是求学上进、且有一定毅力的。

6、我们每天太阳没出来就在家里出来,晚上太阳落山才回到家。那时,我的家因为建房欠下的债一直没有还完,生活还是很拮据,但我从不因为穿戴和吃喝怪罪父母。每天能穿上没有补丁的衣服、中午能吃上高粱米干饭和盐豆就心满意足了。那时候,我很喜欢读书,家里没钱买书,我就在同学那里借许多小说、故事书。起初爱看反映战争年代的小说,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等。但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大八义、小八义之类的繁体、且近乎文言文的书只是大致的读,故事情节了解的只是一知半解。后来,偶尔看到了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更爱不释手,我为书中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的感人故事所打动,特

7、别他的是那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我很喜欢保尔柯察金这段名言,在我的灵魂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后来我的人生道路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开卷有益,那时我每次写作文,老师都给 5 分,还经常把我的作文拿到别的班级做范文去读,这大概就是看书多的缘故吧。三年以后,我们读完了中学高年级的全部课程,因为那时已经取消了高考制度,不能考大学了,我们填了一份毕业登记表便离开了这所中学,就这样,度过了我的中

8、学时代。我的中学时代读后感 600字二 我幼无大志,自谓不过是一只燕雀,不敢怀“鸿鹄之志。小学毕业时是 1923年,我 12 岁。当时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赫赫有名,为众人艳羡追逐的地方,我连报名的勇气都没有,只敢报考正谊中学,这所学校绰号不佳:“破正谊,与“烂育英相映成双。可这个“破学校入学考试居然敢考英文。我“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居然把英文考卷答得颇好。因此,我被录取为不是一年级新生,而是一年级半,只需念两年半初中即可毕业。破正谊确实有点“破,首先是教员水平不高。有一个教生物的教员把“玫瑰读为 jiu kuai,可见一斑。但也并非全破。校长鞠思敏先生是山东教育界的老前辈,人品道德,有口皆碑;民族气

9、节,远近传扬。他生活极为俭朴,布衣粗食,不改其乐。他立下了一条规定:每周一早晨上课前,召集全校学生,集合在操场上,听他讲话。他讲的都是为人处世、爱国爱乡的大道理,从不间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会有良好的影响。教员也不全是 jiu kuai先生,其中也间有饱学之士。有一个姓杜的国文教员,年纪相当老了。由于肚子特大,同学们送他一个绰号“杜大肚子,名字反隐而不彰了。他很有学问,对古文甚至显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我曾胆大妄为,写过一篇类似骈体文的作文。他用端正的蝇头小楷,把作文改了一遍,给的批语是:“欲作花样文章,非多记古典不可。可怜我当时只有十三四岁,读书不多,腹笥瘠薄,哪里记得多少古典!另外有位英文教员

10、,名叫郑又桥,是江浙一带的人,英文水平极高。他改学生的英文作文,往往不是根据学生的文章修改,而是自己另写一篇。这情况只出现在英文水平高的学生的作文簿中。他的用意大概是想给他们以简练揣摩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水平,用心亦良苦矣。他平时常看的英文读本都难度不低,大半是天方夜谭、莎氏乐府本事、泰西五十轶事、纳氏文法等等。我从小学到初中,不是一个勤奋用功的学生,考试从来没有得过甲等第一名,大概都是在甲等第三四名或乙等第一二名之间。我也根本没有独占鳌头的欲望。到了正谊以后,此地的环境更给我提供了最佳游乐的场所。校址在大明湖南岸,校内清溪流贯,绿树成荫;校后就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湖;岸边荷

11、塘星罗棋布,芦苇青翠茂密;水中多鱼虾、青蛙,正是我戏乐的天堂。我家住南城,中午不回家吃饭,家里穷,每天只给铜元数枚,做午餐费。我以一个铜板买锅饼一块,一个铜板买一碗炸丸子或豆腐脑,站在担旁,仓促食之,然后奔到校后湖滨去钓虾,钓青蛙。虾是齐白石笔下的那一种,有两个长夹,但虾是水族的蠢材,我只需用苇秆挑逗,虾就张开一只夹,把苇秆夹住,任我将它提出水面,决不放松。钓青蛙也极容易,只需把做衣服用的针敲弯,抓一只苍蝇,穿在上面,向着蹲坐在荷叶上的青蛙,来回抖动,青蛙食性一起,跳起来猛吞针上的苍蝇,立即被我生擒活捉。我沉湎于这种游戏,其乐融融。至于考个甲等乙等,则于我如浮云了。我的中学时代读后感 600字

12、三 我是带着梦想从大山里的小学校考入县立完全中学的,可谁知,到了学校一切都变了,“文革大革命”开始了。完中一年级新生的班级没有了班主任老师,因为,学校的校长、老教师多数都被打倒、靠边站了,只是本校高中班的在校学生给我们做辅导员,整天带着我们开批斗会。学校大食堂成了斗争会场,每到饭前,戴着红袖标的红卫兵都要把靠边站的校长、书记等人弄到台子上批斗一通。那时,大概是年龄小的缘故吧,我们对城里发生了什么全然不知,只是跟随辅导员天天高喊“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打倒臭老九”、“实行无产阶级革命大串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之类的口号。再以后,就不上课了,几乎天天手捧红宝书,上政治课,开大会

13、,写“大字报”,搞“大批判”。有一位老教师,他是学校知名的生物教师,批斗组里的人也真是天才,批斗也要对口,因为这名老师是教生物的,所以就把他弄到学校的菜地里除草,说是他上课讲的是毒草,这回要让他到菜地里去除资本主义毒草。我们大家怎么也弄不明白,这菜地里的草还分社会主义的和资本主义的?在县立完中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们连一天文化课也没上,唯一业余娱乐活动就是跑到街里电影院看电影,什么万水千山、地道战、地雷战,几乎都是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我们还赶上了到站前广场参加公审大会,跑到东大桥去看执行死刑犯现场。不过,每天三顿饭还算及时,就是饭菜太单调,几乎顿顿是玉米面窝窝头,窟窿眼弄的大大的,这样,外表看着个头挺大,但实际分量还不足 2 两。副食更是简单,每顿几乎都是一碗飘着几滴油花的西葫芦汤或大白菜汤和萝卜片汤。即使是吃不好,我们也没有怨言,毕竟能在城里中学读上书,同学们都是带着梦想来的。然而,好景不长,几个月过后,辅导员通知我们这批新入学的学生返回本公社去,他们叫“回乡闹革命”。返乡那天,父亲没有来接我,是学校用大卡车、挂着标语集中把我们分别送到各公社。就这样,我们这一代人便永远地结束了在县城中学读书的生涯,又回到了我再熟悉不过的大山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