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铁道交通规范大全》TBT3112-2023 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8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462996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25.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铁道交通规范大全》TBT3112-2023 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8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铁道交通规范大全》TBT3112-2023 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8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铁道交通规范大全》TBT3112-2023 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8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新《铁道交通规范大全》TBT3112-2023 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铁道交通规范大全》TBT3112-2023 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8(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兀 S4 5.0 2 0;9 3.1 0 0S R 3TB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路 行 业 标 准T B/T 3 1 1 2-2 0 0 5铁路站内轨道电路电码化设备C o d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s o f t r a c k c i r c u i t i n r a i l w a y s t a t i o n2 0 0 5-0 3-2 9发布2 0 0 5-0 7-0 1实施中 华 少 味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发布TB/T 3 1 1 2-2 0 0 6目次前言 ,、,、,、,、n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设备分类 。,1

2、4 技术要求 ,3S 试验方法 。,1 16 检验规则 。1 8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 TB/T 3 1 1 2-2 0 0 5前言本标准由中国 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西安铁路信号研究所提出 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铁路信号工厂。本标准起草人:安海君、王改素、赵怀东、徐清、庄和 荣、魏敏、李艳菊。本标准首次发布。TB/T 3 1 1 2-2 0 0 5铁路站内轨道 电路 电码化设备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 动闭 塞区 段的8 信息、1 2 信息、1 8 信息、U M 7 1,WG2 1 A,Z P W-2 0 0 0 A及半自 动闭塞区段(含 接近区段)

3、移频电码化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电 气化牵引区段2 5 H z 相敏轨道电 路及非电 气化牵引区段2 5 H z 相敏轨道电 路、交流连续式轨道电 路使用的电码化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和 维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 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 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 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T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T 2

4、4 2 3.1-2 0 0 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 B/T 2 4 2 3.2-2 0 0 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 B/T 2 4 2 3.3-1 9 9 3 电工电 子产品 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 a:恒定湿热试 验方法 G B/T 2 4 2 3.1 0-1 9 9 5 电 工电 子产品 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 法 试 验F c 和 导则:振 动(正弦)G B/T 2 4 2 3.2 1-1 9 9 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 G B/T 2 8 2 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

5、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 检验)G B/T 1 7 6 2 6.3-1 9 9 8 电磁 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 磁场辐 射抗扰度试验 T B/T 1 4 4 7-1 9 8 2 信号产品的绝缘电阻 T B/T 1 4 4 8-1 9 8 2 通信信号产品的 绝缘耐压 T B/T 2 3 1 1-2 0 0 2 铁道电子设备用防 雷保安器 T B/T 2 6 5 3-2 0 0 3 铁道信号设备雷电防护用变 压器 T B/T 3 0 0 4-2 0 0 1 U M7 1 无绝缘轨道电路自动 闭塞设备 T B/T 3 0 2 4-2 0 0 1 Z P-Y-8 型移频自 动闭塞设备3

6、 设备分类3.1 电 码化设备型号及名称 8 信息、1 2 信息电码化设备型号及名称见表1,1 8 信息电码化设备型号及名称见表2,U M 7 1,WG2 1 A,Z P W-2 0 0 0 A电 码化设备型号及名称见表3。裹,8 信息,1 2 倍息电码化设备型号及名称序号名称型号说明电气化区段 非电气化区段1移频电码化电源盘(盒)Z P-Y M,Z P-HY M正线、股道通用2移频电码化发送盘Z P-F M 28 信息单功出,用于叠加区段3移颇电码化发送盘(盒)Z P F Ml-T,Z P-HF M1 2 信息单功出,用于叠加区段T B/T 3 1 1 2-2 0 0 5表 1(续)序号名称

7、型号说明电气化区段 非电气化区段4移频电码化双功出发送盘(盒)Z P F S M-D A8 信息双功出,用于正线预叠加区段5Z P-P S M-T,Z P-HF S M1 2信息双功出,用于正线预叠加区段6移频电码化检测盘(盒)Z P-P C M,Z P-HC M用于电码化叠加区段7移频电码化检测盘(盒)Z P-P C M-Y,Z P H C M-Y用于电码化预叠加区段8移频电码化发送检测盘(盒)Z P-P C M-C,Z P-HC M-C用于股道叠加电码化9移频电码化滤波盒Z P HL用于半自动闭塞接近区段1 0移频电码化衰耗盒Z P-H S 2-D11移频电码化接收盒Z P 1-u 31

8、2移频控制盘Z P-P K1可控制 3台电源,2台检测Z P K M-D可控制 4台电源、1 台检测1 31 4送电端隔离器D G 1 2-FD G 1 2-F和B MT配套使用 适用于2 5 Hz相f(g 1iff fa&=R$+11 52 5 H z 室内调整变压器B MT1 6受电端隔离器D G 场-R1 72 5 H z 可调防护盒H 下 3-2 5叠加电码化电路1 82 5 H z 轨道变压器B G z-1 3 0 251 9送电端隔离器F G 1 2-FF G L,-F 和B M 7;配套使用 适用于非电气化区段交流连续式轨遭电路二线制1加电码化电路2 0室内调整变压器B MT,2

9、 1受电端隔离器F G L 2-R2 2轨道电源变压器B G-5 02 3轨道中继变压器B Z,-A2 4电码化防雷单元F P,-MZ Ll2裹 2 1 8 信息电码化设备型号及名称序号名称型号说明1电气化多信息微机移频站内通用发送盒(1 8 信息)Z P-F T NW2-D电气化区段2多信息微机移频站内 发送盒(1 8 信息)Z P-F T NW2非电气化区段注:1 8 信息电码化配套器材同表1 序号1 4-2 4 项。表 3 U M7 1,WG2 1 A及 Z P W-2 0 0 0 A电码化设备型号及名称序号名称型号说明1发送器L T W7 1系列E MT VMSX X XX 电气化、非

10、电气化区段通用,型号中的 x x x Y为移频(W:1 7 0 0,2 0 0 0,2 3 0 0,2 6 0 0WG2 1 A系列Z W-F W 电气化、非电气化区段通用,移频通用,兼容U M7 1 系列2Z P W-2 0 0 0 A系列Z P W-F电气化、非电气化区段通用,移频通用TB/T 3 1 1 2-2 0 0 5表 3(续)序号名称型号说明4室内隔离盒N GL-U道 髦 露 通 甩 适 用 于 电 气 化 区 段”F iz 相 敏 轨5室外隔离盒WG L U6室内隔离盒N GL,-U 送受通用,适用于非电气化区段2 5 H z 相敏轨 道 电 路7室外隔离盒WGL-U8室内隔离

11、盒F N G L U 送受通用,适用于非电 气化区 段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9室外隔离盒F WG L-U1 0室内调整变压器BlM T适用于电气化 2 5 H z 相敏轨道电路1 1室内调整变压器B MT,适用于非电气化 2 5 H z 相敏轨道电路1 2室内调整变压器B lMT 2适用于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1 3匹配防雷单元F TI-U 适用于电气化、非电气化区段 2 5 Hz 相敏轨道电路和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1 42 5 F l z 轨道变压器B递-1 3 0 252 5橇撬 f11 霹 fR2 5 H.V 16 W ff*M 于 电 气 化 非 电 气 化 区 段1 5送电端轨道变压器B G,

12、-8 0适用于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1 6受电端中继变压器B Z,-U1 72 5 Hz 可调防护盒H F 3-2 5适用于2 5 Hz 相敏轨道电路3.2 电码化设备代号的含 义 电码化设备代号的含义见表 4 0表4 电码 化设备代号含义序号代号含义一序号代号含义1B 1一N站内、室内2C检 测、侧 线一1 2P移频、盘3D 1一S衰耗4F发送、防护、非电气化1 4T通用、调整5G柜、轨 道、隔 离一一U组合,UM7 16H盒一一W无绝缘、室外、微机7J 一1 7X组 匣8K 一一Y电源、预盈加9L 一1 9Z自动闭塞、中继1 0M电 码 化技术要求 8 信息,1 2 信息、1 8 信息及半自

13、动闭塞区 段电 码化设备技术要求.1 正常工 作环境条件:a)温度:-5 一+4 0 1 r(室内),-4 0 一十7 0 C(室外);,通T B/T 3 1 1 2-2 0 0 5 b)相对湿度:不大于9 0%(温度2 5 时);c)大 气压力:7 0 k P a-1 0 6 k P a(相当于海拔高度3 0 0 0 m W下);d)振动频率:1 H z-3 5 H z,加速度幅值为5 m/s (室内),1 0 m/s 2(室外);e)周围无腐蚀和无引起爆炸危险的 有害 气体。4.1.2 设备外观 及结构:a)设备外部零件不应有表面缺陷,金属零件表面应有防 护层;b)镀层应光滑细致,不应有斑

14、点、起层、剥落、凸起和未镀上的 地方,边绝和棱角不应有烧痕;c)涂层外观应光滑,色彩 均匀一致;d)螺钉连接和铆接处应牢固,不应松动。4.1.3 8 信息、1 2 信息及半自动闭塞区段电码化设备供电电源采用交流5 0 Hz,2 2 0 V供电,电源波动范围 应符合2 2 0 V士 2 2 V,频率波动范围应符合5 0 H z 士 0.5 H z.1 8 信息电码化设备供电电源采用电流4 8 V 集中电 源供电,电 源波动范围 应符合4 8 V1 0.5 V。满载时 最大纹波电 压有效值不大于1 0 0 m v o4.1.4 8 信息、1 2 信息、1 8 信息电 码化发送盘(盒)频率参 数见表

15、5 0 表5 8 信息,1 2 摘息、1 8 信息电码 化发送盘(盒)频率参数序号名称低 频f 1 1 z移 频f o 1 3 zA 沪18 信息8,1 1,1 3.5,1 5,1 6.5,2 0,2 6(预留2 1.5)5 5 0_ 65 0,75 0_ 9 5 0士5 521 2信息8,8,5,9,1 1,1 3.5,1 5,1 6.5,1 7.5,2 0,2 1.5,2 4.5,2 6一 一 一 一31 8信息 7,8,8.5,9,9.5,1 1,1 2.5,1 3.5,1 5,1 6.5,1 7.5,1 8.5,2 0,2 1.5,2 2.5,2 3.5,2 4.5,2 64.1.5

16、在机车人口 端轨面,用0.0 6 1 2 标准分路电 阻线分 路时,应满足动作机车 信号的最小短路电流的要求,见表6 0裹 6 最小 短路电流移 频 频 率f o H z5 5 06 5 07 5 08 5 0非电气化区段短路电流I d mA5 04 03 32 7电气化区段短路电流 几MA1 5 01 2 09 26 68 信息、1 2 信息电 码化设备的技术指标见表7;1 8 信息电码化设备的技术指标见表S o 裹7 8 信息,1 2 信息及半自 动闭 塞区段电 码化设 备的技术指标序号型号项目技术指标备注1Z P-YMZ P-H)M交流输人电压波动范围V1 8 7-2 4 2一1 5%-

17、+1 0%稳压电源直流输出电压V2 4士 1电阻负载,电流O A-5 A纹波电压不大于 mV3 5 02Z P F M 2Z P-F M 1-TZ P-H F MZ P-F S M-D AZ P-F S M-TZ P-H F S M低频频率变化不大于士0.2%边频频率变化不大于Hz士0.5移频功出电压V非电气化区段)1 3.0负*A A A 2 4.0 V.7p,A330 12l 1 jR,3 f#1L 3 m in r6 M a电气化区段)1 TB/T 3 1 1 2-2 0 0 5表 7(续)序号型号项目技术指标备注3 Z P P C MZ P.P C M-YZ P-H C M发送检测触发

18、值不大于V3.8不触发值不小于V0.7继电器电压不小于V2 1.0输人移频信号6 V-3 4 V上、下边频带宽H zf o 土4低频带宽H z大(1 士 3%)电源检恻继电器吸起落下稳压电 源降 低V簇2 3-2 0稳压电 源升高V2 5(2 7.54Z P-P C M-C发触发值不大于V3.8不触发值不小于V0.7继电器电压不小于V2 1.0输人移频信号6 V-3 4 V撬上、下边频带宽H zf o 士4侧低频带宽H zf J 1 士3%)返还系数不小于7 0%报警延迟时间7-1 55Z P.印 声7 5 0 H z通带衰耗d B(7.8阻带衰耗d B)2 0.86 5 0 1 h通带衰耗d

19、 B镇 6 9阻带衰耗d B妻2 6.06Z P HS 2-D衰耗隔离输人阻抗k11.8-2.2单频 7 0 0 H z7Z P-F Z 1 3限放输人阻抗k(11.8-2.2中心单频,输入电压 2 0 0 mV限放工作电压不大于mV1 9 0移频 2 6 H z限放可靠落下电压不小于mV1 2 8整机返还系数不小于8 0%继电器电压不小于V2 0.0限入2 4 0 mV,移频 1 1 H z表 8 1 8信息电码化设备的技术指标序号型号项目技术指标备注1Z P-FF N W 2-D低频频率变化不大于士0.1 2%移频频率变化不大于H z士0.1 5功放电压V-2 23 0 n负载电阻,开机3

20、 后测试2Z P FF N W2低频频率变化不大于士 0.1 24 6移频频率变化不大于H z士0.1 5功放电压V异 7.72 0 0负载电阻,开机3 min后测试T B/T 3 1 1 2-2 0 0 54.1.7 设备引线端子对机壳间 绝缘电阻的测试:a)在“试验的 标准大 气条件下”,用5 0 0 V兆欧表测试,设备的 绝缘电阻不小于2 5 M O;b)经4 d 恒定湿热试验后,用5 0 0 V 兆欧表测试,设备的 绝缘电阻 应不 小于0.7 5 M.4.1.8 设备应进行绝缘耐压试验。引线端子对机壳间 应能承受交流正弦波 5 0 H z,1 0 0 0 V有效电 压,历时1 m i

21、n 应无击穿,表面无闪 络、绝缘介质显著发热或接人电 路的电压表 读数突然下降等现象。4.1.8 设备应进行低温、高温试验,指标应符合表7、表8 的 规定。4.1.1 0 发送及接收设备出厂 前应逐台进行高温运行(老化)试验,指标应符合表7、表8 的规定。4.1.1 1 设备应进行恒定湿热试验。指标应符合表7、表8 的 规定。其绝缘电阻应满足本标准4.1.7的规定。4.1.1 2 设备应进行低气压试验。指标应符合表7、表8 的规定。4.1.1 3 设备应进行振动(正弦)试验,指标应符合 表7、表8 的 规定。4.1.1 4 防雷单元应符合T B/T 2 6 5 3-2 0 0 3 及T B/T

22、 2 3 1 1-2 0 0 2 的 规定。4.1.1 5 设备应符合G B/T 1 7 6 2 6.3-1 9 9 8 的要求,在射频电 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等级三级的环 境下正常工作。4.2 U M7 1 电 码化设备技术要求 U M 7 1 电 码化 设备技术指标应符合T B/T 3 0 0 4-2 0 0 1 的要求。4.3 WG2 1 A,Z P W-2 0 0 0 A电码化设备技术要求4.3.,正常工作环境条件:a)温度:-5 一+4 0 9 0(室内 设备);-4 0 一十 7 0 1C(室外设备)。b)相对湿度:不大于9 5%(温度为3 0 时)。c)大气压力:7 4.8 k P

23、 a-1 0 6 k P a(相当于海拔高度2 5 0 0 m以下)。d)周围无腐蚀和无引 起爆炸危险的有害气体。4.3.2 设备的 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a)涂层外观色彩与粒度均匀一致,不应有凹 陷;b)设备指定处有生产厂 家的 铅封;c)连接螺钉处涂有终止漆;d)每块印刷板都喷有三防漆。4.3.3 WG2 1 A,Z P W-2 0 0 0 A电码化发送器频率参数见表9 0 裹9 W G2 1 A,Z P W-2 0 0 0 A电 码化发送器频率参数频率类别频 率 参 数1iz备注低 频 h 2 9,2 7.9,2 6.8,2 5.7,2 4.6,2 3.5,2 2.4,2 1.3,2 0.

24、2,1 9.1,1 8,1 6.9,1 5.8,1 4.7,1 3.6,1 2.5,1 1.4,1 0.3移频W G 2 1 A1 7 0 0,2 0 0 0,2 3 0 0,2 6 0 0Z F W-2 0 0 0 A2 1 7 0 12 3 0 1.4 握(1 7 0 0-1),1 6 9 8.7(1 7 0 0-2),2 0 0 1.3 0 0-1),2 2 9 8.7(2 3 0 0-2),2 6 0 1.4(警 毅 留,1万 翁 黔 澄 品 断)、频偏士1 14.3.4 WG2 1 A电码化发送器、Z P W-2 0 0 0 A电码化发送器在4 0 0 1 1 负载上可获得7 0 W

25、的输出功率。4.3.5 电源电压范围:WG2 1 A为直流2 4 V(2 2.5 V一 2 8.8 V),Z P W-2 0 0 0 A为直流2 4 V(2 3.5 V一2 4.5 V).4.3.6 在机车人口 端轨面,用0.1 5 n标准分路电阻 线分路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移频为1 7 0 0 H z,2 0 0 0 H z,2 3 0 0 H z 时,短路电流不小于5 0 0 m A;b)移频为2 6 0 0 H z 时,短路电流不小于 4 5 0 m AT B/T 3 1 1 2-2 0 0 54.3.7电码化发送器的 技术指 标见表1 0 一 表1 1.表1 0 Z W F W电码

26、化发送器的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及范围备注1空载输出电压V1 7 2-1 8 0电源电压2 8.8 V10.1 V低频2 0.2 Hz,输出电压 1电平2空载输出时电源电流A0.2-0.53输出短路时电源电流A9.0-1 0.44带载时电源电流A5.2-5.8电源电压2 4 V士 0.1 V,4 0 0 n负载,低频2 0.2 1 i z输出电压 1 电平5输出电压(1,9 输出)V1 5 9-1 7 0电源电压为 2 1.5 V,4 0 0 d 1 负载,低频2 0.2 Hz6输出电压(1,9 输出)V1 6 1 一 1 7 0 电源电压Z 4 V士0.1 V 4 0 0 d 1 负载 低频2

27、 0.2 Hz7输出电压(2,9 输出)V1 4 6-1 5 48输出电压(3,9 输出)V1 2 8-1 3 59 一 输 出 电 压(4,9 输 出)V 一 1 0 4.5 一 1 1 0.51 0输出电压(5,9 输出)v7 5-7 9.51 1输出电压(1,4 输出)v5 9-6 61 2频偏检查Hz 1 0.4-1 1.4电源电压 2 4 V士0.1 V,低频2 0.2 H z,空载1 3低频频率f H zf士0.1低频为 1 0.3 Hz-2 9 Hz电源电压Z 4 V士0.1 v输出电压 1 电平,空载1 4移频频率比1 7 0 0士 0.2低频2 0.2 H zVA N 黯2

28、4 V 1 0.1 VtY,l,1 ,2 以幻 士 0.22 3 0 0士 0.226 0()士0.21 5I叨 线圈 1-4端电压v2 0蔚黯圣 攀以,A g 2 0.2 H z表 1 1 Z P W F 电码化发送器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及范围备注1低频频率人H zf,10.8f为1 0.3 1-Iz-2 9 H z2移频频率H z1 7 0 0-11 7 0 1.4 士0.1 5 直流电源电压2 4 V士0.1 V 4 0 0 1 1 负载 低频2 0.2 H z1 7 0 0-21 6 9 8.7士 0.1 52 0 0 0-12 0 0 1.4 士0.1 52 0 0 0-21 9 9

29、 8.7 士0.1 523 0 0-12 3 0 1.4 士0.1 52 3 0 0-22 2 9 8.7士 0.1 52 6 0 0-12 6 0 1.4士 0.1 52 6 0 0-22 5 9 8.7士 0.1 53输出电压V1 电平1 6 1.0-1 7 0.02电平1 4 6.0-1 5 4.03电平1 2 8.0-1 3 5.04电平1 0 4.5 一 1 1 0.55电平7 5.0-7 9.54 发 送 报 警 继 电 器 电 压V-2 0一5 绝 缘 电 阻M S S)2 0 0输出端子对机壳T B/T 3 1 1 2-2 0 0 54.3.8 设备引 线端子对机壳间绝缘电阻的

30、 测试。在“试验的 标准大气条件下”,直流5 0 0 V连续电压试验,设备的 绝缘电阻不小于2 0 0 Ma o4.3.9 设备应进行绝缘耐压试验。引线端子对机壳间应能承受交流正弦波5 0 H z,2 0 0 0 V有效电压,漏电流为1 m A,历时1 m i n 应无击穿,表面 无闪络、绝缘介质显著发热或接入电 路的电压表读数突然下降等现象。4.3.1 0 设备应进行低温、高温试验,指标应符合表1 0、表1 1 的规定。4.3.1 1 发送设备出 厂前应逐台进 行高温运行(老化)试验,指标应符合表1 0、表1 1 的规定。4.3.1 2 防雷单元应符合T B/T 2 6 5 3-2 0 0

31、3 及T B/T 2 3 1 1-2 0 0 2 的规定。4.3.1 3 设备应符合G B/T 1 7 6 2 6.3-1 9 9 8 的 要求,在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等级三级的环境下正常工作。4.4 电 码化配 套器材技术要求 电码化配套器材技术指标见表1 2.表1 2 电码化配套器材技术指标序号型号项目技术指标备注1N G L U送电端 2 5 H a V输人:U2-1 22 2 01 k 4负载输出:IU 5-1,一 U 2-t Z 簇 2受电端2 5 1-k V输人:U5-1 525继电器负载输出:矶一 1 5 一 认一,2 1簇 O.5UM7 1 系列 V输人:U 6-1 82

32、0 0 移频(1 1 0:1 7 00、2 0 0 0,2 3 0 0,2 6 0 0输出:U 2-1 2簇 1 02W G L U送电端2 5 H z V输人:U-22 2 02.2。负载输出:1 U 7-8 一 U一 6 2.5I U,-2 一 U-4 1镇 1 0受电端 2 5 H z V输人:U 7 _ g3.01.2 切 负载输出:I U 7-8 一U 5-6 1簇 0.2I U 1-2 一U 3-e 1 1UN T 7 1 系列 V输人:U7-84 0移频(Hz):2 0 0 0输出:U1 _ 21 6 0士83N G L,-U送电端 2 5 H z V输人:U 2 一 1 22

33、2 01 k d 1 负载输出:玩一,5 一 认一 1 2 1 1受电端2 5 H z V输人:玩一 1 52 5继电器负载输出:I U 5-1 5 一 U 2-1 2 I O.5UN T 7 1 系列 V输人:US-1 81 0 0移频(1):2 0 0 0输出:U 2-1 2成24WG L,-U送电端 2 5 H z V输人:工1 一 22 2 00.5。负载输出:II 1-2 一II 3-4 1簇 4 I;一 2 一I,一、3 5 09F GI2-F5 0 H zV输人:U 3-1 31 2 02 k D负载输出Ul-i i1 2 0 士5U5-1 5镇 6接Z Q2 变压器移频信号 V

34、输人:Us 1 51 3 0移频(H z):6 5 0输出UI-u)1 3 0士1 0U3 1 3簇21 0F G12-Rs o 1 IzV输人:姚 1 21 0继电器负载输出U4-1 4一1 0 士 1U6 16簇3接 Z d2变压器5 0 H zV输人:认 1 21 5继电器负载输出1 1 4-1 41 5 士 1.5玩 1 6 4.5接Z Q2 变压器移频信号输人:U 6-1 61 3 0 V移频(H z):6 5 0输出:认 1 21 3 0 V 士l o vU 6 1 6 Uo-1 4)5 0 T B/T 3 1 1 2-2 0 0 5表 1 2(续)序号型号项目技术指标备注1 1B

35、M T空载电压 V输人:U,_ 22 2 0电源2 5 Hz输出5 一 1 8 0士5%空载电流 m A11 2簇3 01 2B MT,空载电压 V翰人:U,_22 2 0电源2 5 Hz输出5-1 8 0士5%空载电流 m A11-253 01 3B MT 2空载电压 V输人:U 1 22 2 0电霭5 0 H z输出5-1 8 0土5%空载电流 m A11.2(3 01 4F r,空载电压 V输人:U 1.21 7 0移频(H z):2 0 0 0输出2 0-1 4 0空载电流 m A1 1 _ 253 01 5Z I 3 2空载电压 V输人:U1 _22 0移频0-1 0:5 5 0翰出

36、:1.1 3 41 2 0士 5空载电流 m A初级:U 1.2簇2 5 01 6F P 2-M空载电压 V输人:U1-23 5移频(H z):5 5 0输出:U 3-04 0 0士 31 7仪毛-1 3 0/2 5空载电压 V输人:U 1 4(2-3 连接)2 2 0电源2 5 H z输出0.4 4-1 8.4 8空载电流mA初级簇 3 0电源2 5 Hz 2 2 0 V1 8B G一 即空载电压 V输人:U 1,(2-3 连接)2 2 0电源5 0 H z输出0.7 5 一 1 8空载电流mA初级-9.2空载电流mA初级:工2 5 0 士2 0电源5 0 比 0.5 v2 0B Z Q-U

37、空载电压 V输人0.5电源5 0 H z输出9.4-1 1负载电压 V输人0.5翼 50 H z,is*l A a输出9.2空载电流mA初级2 5 0 士2 0电源5 0 Hz 0.5 V空载电流A初级簇1.3电源5 0 比 2 V21HF 3-2 5谐振电压 V输人:Ul-31 0 士0.5电源 5 0 H z输出U l _Z 1 5 0I U l _Z 一 U z-3 1簇 3品质因数 1 TB/T 3 1 1 2-2 0 0 55 试验方法5.1 8 信息、1 2 信息及半自动闭塞区段电码化设备技术指标的 测试5.,.,仪表及器材 测试使用仪表及器材见表 1 3 0 表 1 3 仪表及器

38、材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备注1移频微机测试台(以下简称侧试台)B T-0 1 A/W一套计算机、主台、条件箱2兆欧表5 0 0 V,0 d 1-1 0 0 0 Md l,准确度士1 0%一台5.,.2 电码化电源盘技术指标测试5.1.2.1 测试原理见图t o图,电码化电源盘测试原理图5.1.2.2 电码化电源盘测试方法:a)开启计算机电 源开关,进人Win d o w s 系统。开启测试台 主台电源开关,双击Wi n d o w s 桌面上 B T-O I A/W测试台图 标,启动测试程序。b)在设备选项屏,单击“电 源盘”菜单,选择被测电 码化电源电 码化设备型号。单击“确认”键,选

39、中被测设备,进人测试主屏。c)在测试主屏菜单条中 选择“设备常规测试”菜单,按需要输人相应的数据并单击“确认”键,建立 设备测试档案。d)按“设备测试准备屏”的提示要求连接主台与条件箱之间的连线,单击“确认”键。e)在测试菜单条中 选择“测试常设项”菜单,进入自 动测试程序。f)测试完毕,指标应符合表7 的 要求。单 击“退出常规测试”菜单,返回 测试主屏,测试结束。5.,.3 电码化发送盘技术指标测试5.1.3.1 测试原理见图2 05.,.3.2 电码化发送盘测试方 法:a)在设备选项屏,单击“发送盘”菜单,选择被测电码化发送盘电码化设备型号,单击“确认”键,选 中被测设备,进人测试主屏。

40、b)按5.1.2.2 c)-f)的 要求完成技术指 标的测试,指标应符合表7 的要求。单击“退出常规测 试”菜单,返回测试主屏,测试结束。5.,.4 电码化检测盘技术指标测试5.,.4.1 测试原理见图3 0 1 TB/T 3 1 1 2-2 0 0 5R,3 0 S Y 1 0 0 WR,3 0 M 0 0 W图 2 电码化发送盘测试原理图图3 电码化检测盘测试原理图5.1.4.2 电码化检测 盘测试方法:a)在设备选项屏,单击“检测盘”菜单,选择被测电 码化检测盘电码化设备型号,单击“确认”键,选 中 被测设备,进人测试主 屏。b)按5.1.2.2 c)一f)的要求完成技术指标的测试,指标

41、应符合表7 的 要求。全部设备测试结束,单击“退出 程序”键,回到Wi n d o w s 系统。5.1.5 电 码化衰耗 盒、电 码化接收盒技 术指标测试 测试方法按 T B/T 3 0 2 4-2 0 0 1 的规定进行。5.2 1 8 信息电 码化设备技术 指标测试5,2.,仪表及器材T B/T 3 1 1 2-2 0 0 5使用仪表及器材见表1 4 0序号 名称移频微机测试台(以下简称测试台)兆 欧 表 表 1 4 仪表及器材 规格(或型号)B T-01 N/W5 0 0 V,0 5 1-1 0 0 0 Md l,准确度士1 0%数量一套一台 备注计算机、主台、条件箱5.2.2 电码化

42、发送盒技 术指标测试5.2.2.1 测试原理见图4 0 f B li1 WXC-1 7 0 030n/100W3 0 M0 0 W 圈4 电码化发送盒测试原理图5.2,2.2 电码化发送盒 测试方法:a)开启计算主机电源开关,进人Wi n d o w s 系统。b)开启测试台主台电 源开关,双击Wi n d o w s 桌面上B T-O I N/W测试台图标,启动 测试程序。c)在设备选项屏,单击“发 送盒”菜单,选择被测电码化发送盒电 码化设备型号。单击“确认”键,选中被测设备,进人测试主屏。d)按5.1.2.2 c)-f)的 要求完成技术指标的 测试,指标应符合表8 的要求。单击“退出程序

43、”键,回到Wi n d o w s 系统。5.3 U M 7 1 电码化发送器 技术指标测试 U M 7 1 电码化发送器技术指 标测试方法按T B/T 3 0 0 4-2 0 0 1 的规定进行。5.4 W G2 1 A,Z P W-2 0 0 0 A电 A化发送器技术指标测试5.4.,使用仪表及器材 见表巧。裹 1 5 仪表及器材序号名称型号(或规格)数量(台)1发送器绝缘耐压测试台W G 2 1 A-T O 5,Z P W-2 0 0 0 A12移频微机测试台B T-O 1 U/D13兆欧表5 0 0 V,0 5 1-1 0 0 0 M II,准确度士 1 0%14绝缘耐压测试仪(2 0

44、 0 0 V)电 压测试范围:A C:O V-5 k V,精度士 3%;漏电流测试范围二 A C:0.3 m A一1 0 0-A,精度 13%;时间测试范围:i s-9 9 s,精度士1%TB/T 3 1 1 2-2 0 0 55.4.2 测试原理见图5、图 6。图S Z W F W发送器测试原理图 图6 Z P W F发送器测试原理图5.4.3 试验条件:a)环境温度:1 5 一 3 5 C;1 8 C-2 8 C(Z P W-2 0 0 0 A)o b)环境湿度:不大于9 0%0 c)被测产品应在测试环境中 存放至 少 1 0 h o5.4.4 绝缘耐压和绝缘电阻的测 试:a)绝缘耐压测试

45、:1)将绝缘耐压测试仪的 输出调到交流5 0 H z 2 0 0 0 V,漏电流1 m A;1 TB/T 3 1 1 2-2 0 0 52)将发送器整机安 装在发送器绝缘耐压测试台 上,固定好发送器锁闭杆,发送器绝缘耐压测 试台 面板见图7:W G-2 1 A-T 0 5WG-2 1 A发送器绝缘耐压测试台A0M0B0 图 7 发送朋绝缘耐压侧试台面板示愈图 3)将绝缘耐压测试 仪输出依次施加于测试台“A”、“B、“M”位置,对A,B,M之间分别进行 绝缘耐压测试,持续1 m in,耐压测试仪无声光报瞥,设备不应有损坏现象。b)绝缘电阻测试:1)将发送器整机安装在绝缘耐 压测试台上,并将兆欧

46、表输出置5 0 0 V;2)将兆欧表输出依次施加于“A B M”位置,分别测试A,B,M之间,绝缘电阻应大于 2 0 0 MMo5.4.5 电 气性能测试:a)开启计算机电源开关,进人Wi n d o w s 系统。b)开启测试台主台电 源开关,双击Win d o w s 桌面 上B T-0 1 U/D 测试台图 标,启动测试程序。c)设备选项屏,单击“发送器”莱单,选择被测发送器设备型号。单击“确认”键,选中 被测设备,进 人测试主屏。d)按5.1.2.2 c)一f)的要求完成技术指标的测试,指标应符合表 1 0,表1 1 的要求。单击“退出 程 序”键,回到Wi n d o w s 系 统

47、。6.5 电码化配套器材技术指标测试5.5.,仪表及器材 使用仪表及器材见表1 6 0裹 1 6 仪裹及器材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数量备注1发送器Z P W.F一台2放大器B P 1 0 0-4 M一台3防护盒H F 3-2 5一台4继电器J P TC,-7 0/2 4 0,J Z X C-4 8 0各一个5数字多用表精度等级。.5 级一台6移频测试表9 6-2一台8信息9 6-3一台Z P W-2 0 0 TB/T 3 1 1 2-2 0 0 5序号一名称兆 欧 表肇绝缘耐压测试仪 表 1 6(续)规格(或型号)5 0 0 V,O d Z-1 0 0 0 Mn,准确度士1 0%电压测试范围A

48、 C:O V-5 k V,精度士 3%;漏电流测试范围A C:0.3 m A-1 0 0-A,精度士 3%;时间测试范围:1 s-9 9 s,精度士 1%一台5.5,2室 内隔离盒技 术指标 侧试 室内隔离盒测试原理见图8,测试内容及指标应符合表 1 2 的规定。G 11 R J C 1-7 0/2 4 0 圈 日 室内隔离盒测试原理图5,5.3 室外隔 离盒技术指标测试 室外隔离盒测试原理见图9,测试内容及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1 2的规定。图9 室外隔离盒测试原理图TB/T 3 1 1 2-2 0 0 55.6 绝缘电阻及绝缘耐压试验 按T B/T 1 4 4 7-1 9 8 2 和T B/T

49、 1 4 4 8-1 9 8 2 对4.1.7 绝缘电阻和4.1.8 绝缘耐压进行测试,1 2 信息接收盘不应进行此项测试。防雷单元应按T B/T 2 6 5 3-2 0 0 3 及T B/T 2 3 1 1-2 0 0 2的 规定进行测iA o5.75.1 0 低 温试验低温试验按G B/T 2 4 2 3.1-2 0 0 1 的规定进行,温度渐变时间不大于3 0 m i n,并应符合以 下规定:a)初 始检测 按表7、表8、表1 0,表1 1 测试技术指标,并按4.1.2 及4.3.2 检查外观;b)条件试验不 通电;c)严酷等级一 5 士 3 C(室内),一 4 0 士 3 C(室外),

50、持续时间4 h;d)最后检测温度保持一5 士 3 C(室内),一4 0 士 3 IC(室外),持续时间4 h,然后通电 3 0 m i n 后进行检测,指标应符合表7、表8、表1 0、表1 1 的规定。商温试验高温试验按G B/T 2 4 2 3.2-2 0 0 1 的规定进行,温升时间不大于3 0 m in,并应符合以 下规 定:a)初始检测 按表7、表8、表1 0,表1 1 测试技术指标,并按4.1.2 及4.3.2 检查外观;b)条件试验不通电;c)严酷等级4 0 士 2 C(1 8 信息室内),5 0 士 2 r-(8 信息、1 2 信息、WG-2 1 A及Z P W-2 0 0 0

51、A 室内),7 0 士 2 r-(室外),持续时间4 h;d)最后检测温度 保持5 0 士 2 C(室内),7 0 土 2 9C(室外),持续时间4 h 后进行检测,指标应 符合表7、表8、表1 0,表1 1 的 规定。恒定湿热试验恒定湿热试验按G B/T 2 4 2 3.3-1 9 9 3 的 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 下规定:a)初始检测 按表7、表8 测试技术指标,并按4.1.2 检查外观;b)条件试验 试验样品应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和正常工作位置放人试验箱中;c)严酷等级 4 d;d)最后检测经4 d 试验后在试验的 标准大 气压 条件下恢复2 h,按初始检测的内 容进行检

52、测,指 标应符合表7、表8 的规 定,其绝缘电阻 应符 合4.1.7,4.3.8 的规定。低气压试验低气压试验按G B/T 2 4 2 3.2 1-1 9 9 1 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初始检测 按表7、表8 测试技术指标,并按4.1.2 检查外观;b)条件试验不通电;c)严 酷等级 试验气压为7 0 k P a,持续时间为2 h;d)最后检测恢复3 0 m in 后对试验样机进行外观及电 气性能的 检测,指标应符合表7、表8 的 规 定。振动试验振动试验按G B/T 2 4 2 3.1 0-1 9 9 5 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初始检测 按表7、表8 测试技术指标,并

53、按4.1.2 检查外观;b)试验样品的安装应按正常使用状态固 定在振动台上;c)振动频率范围 1 H z-3 5 H z;d)加速度幅 值5.1 s,(室内)l o./r,(室外);e)试 验持续时间 在垂直方向1 H z-3 5 H z 频段内 扫频循环5 次;f)最后检测 按初始检测的规定进行。高温运行试验高温运行试验,在温度为5 0 士 2 条件下通电运行4 8 h 后进行检测,指标应符合表7、表8、表 1 TB/T 3 1 1 2-2 0 0 61 0,表 1 1 的 规定。6 检验规则6.1 8 信息、1 2 信息、1 8 信息及半自 动闭 塞区 段电 码化设备的检验 设备的检验分出

54、 厂检验和型式试验两种。6.,.,出厂检验6.,.,.,每台 设备需经制造厂检验部门 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才能出厂。6.1.1.2 设备的出厂检验应逐台 进行,内 容包括本标准4.1.2,4.1.4,4.1.6,4.1.7.),4.1.1 0.4.3.2,4.3.3,4.3.7,4.3.8,4.3.1 1,4.4的规定。6.,.2 型式试验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设备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设备或老设备转厂生产的 试制定型鉴 定时;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更,可能影响设备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三年进行一次;d)设备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

55、较大差异时。6.,.2.,型式试验应检验本标准的全部技术要求(本标准4.1.5,4.3.6,4.1 2 除外)。6.,.2.2 型 式试验应按G B/T 2 8 2 9 的 有关规定进行抽样,并应符合以 下规定:a)评定水平n;b)合格质量水平R Q L 二 5 0;c)一次抽样方案;d)判定数组:合格判定数A c=O,不合格判定数R e=1.6.1.2.3 若不合格样品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则型式试验不合格,制造厂应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 题,直至型式试验合格为止。6.,.2.4 经过型式试验的设备,不 应作为合格产品出厂。6.2 U M 7 1 设备的检验 U M 7 1 设备的检验应

56、符合T B/T 3 0 0 4-2 0 0 1 的规定。6.3 WG2 1 A,Z P W-2 0 0 0 A设备的检验 每台 设备应经制造厂检验部门 检验 合格后,在设备相应位置盖上产品质量合格印章才能出厂。出厂检验必须逐台进行,内容包括本标准4.3.2,4.3.7,4.3.8,4.3.9,4.3.1 1,4.3.1 2 的 规定。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7.,标志7.1.1 8 信息,1 2 信息、1 8 信息及半自 动闭塞区段电 码化设备的 标志7.1.1.,每台 设备应在明显的位置具有永久性标志,其上应清晰地标出:a)设备名称、型号、主要参数;b)设备编号;c)生产日 期;d)制造厂

57、名。7.1.1.2 包装箱外应用不褪色涂料清晰地标出下列标志:a)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到站及收 发货单位名称、地 址;b)产品 应按G B/T 1 9 1 的规定标明“易 碎物品”、“向上”、“怕雨”等标志。7.1.2 U M 7 1 电 码化设备的标志 1 T B/T 3 1 1 2-2 0 0 5 设备的标志应符合 T B/T 3 0 0 4-2 0 0 1 的规定。7.1.3 WG-2 1 A,Z P W-2 0 0 0 A电码化设备的 标志71.3.,设备的标牌应设置在明 显的 位置,其上应清晰地标出:a)产品名称、型号;b)产品阶段号、产品编码、产品软件硬件阶段号;c)生产 日 期

58、;d)制造厂名。7.1.3.2 包装箱外应用不褪色涂料清晰地标出 下列 标志:a)正面:产品 名称、型号、数量、到站及收 发货单位名称、地址;b)侧面:应按G B/T 1 9 1 的规定标明“易 碎物品”、“向上”、“怕雨”等标志及发站和制造厂名;c)在外包装正面左上角注明箱号。7.2 包装7.2.,每台 设备均应先放人塑料袋内,袋内装有干燥剂,然后装人聚苯乙烯泡沫盒中,在盒的右上角粘贴带有产品名称、型号、生产编号的不干胶标签,然后装人一个五表牛皮纸板箱(B级)内。7.2.2 每个包装箱内应附有一份装箱单及一套使用说明(或用户文件)。7.3 运输 设备应用集装箱发运,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摔碰,严禁无包装运输。7.4 贮存 设备应贮存在通风良 好,温度为一 2 5 一+4 0 r-,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 0 9 6,周围 无带酸、碱或其他有害 气体的库房中。贮存期超过半年,应开箱通风;贮存期超过一年,应通电 进行常温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