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原理》教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461932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77 大小:6.4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动画原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动画原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动画原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动画原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画原理》教案(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动画原理教案 D 2 3 4 5 教 案 编 写 日 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 漫 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四章 动画制作基本训练 第一节 线条的表现 教材分析:“线条的表现”是第四章动画制作基本训练第一讲的内容,是动画制作的学生所必备的知识。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实践练习。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基本认识不同线条的表现(二)能力目标:对线条充分认识。(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线条的认识 难点:线条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观察对比、引导学生思

2、考理解、并加以实践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理论讲解与图例欣赏,并通过教师布置临摹任务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6 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方式进行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复 习回顾 轨目的作用?认真思考,举手回答 巩固复习 导 入新课 动画的表现一般是以线条为主,当然有时也以色块或其他方式表示,但线条却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对于线条的表现一般还是以自然、流畅、均匀为主要原则。认真听讲 通过此环节学生

3、将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学习内容 7 学 习新课 一、线条的表现 二、线条的表情和风格 认真听讲 通过此环节学生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学习内容 拓展练习 临摹 P36 页 1、2、3、4 的线条,感受不同线条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练习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1.将三种不同形式的线条加以练习 2.预习第二节 描线练习 将作业记到作业本上 对知识深入细致的理解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8 板书设计:第四章 动画制作基本训练 第一节 线条的表现 一、线条的表现 二、线条的表情和风格 教 案 编 写 日 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 漫 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四章 动画制

4、作基本训练 第二节 描线练习 教材分析:“描线练习”是第四章动画制作基本训练第二讲的内容,是学生必备的技能训练。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实践性强,利于学生实践练习。9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了解描线的基本要求、要领(二)能力目标:掌握描线的要领。(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描线基本要求。难点:描线的要领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观察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并加以实践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

5、通过理论讲解与图例欣赏,并通过教师布置临摹任务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方式进行 10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复 习回顾 线条的表现方式有那几种,举例说明?认真思考,举手回答 巩固复习 导 入新课 线条的风格变化多样,不胜枚举,皆在于设计者的巧思创意,制作上必须多加观察和比较,动画员只能针对掌握线条的描绘技巧勤加练习。动画员在拿到原画时,必须准确快速地清稿后,才能依照所描下的原画进行动画的中割,如不能确实描绘原画线条,将无法画出准确的动画张,所以描线练习是动画员掌握除了中割技巧以外最重要的基本功

6、。认真听讲 通过此环节学生将明确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学习内容 11 学 习新课 一、描线的基本要求 1 不断线:描线时除了粗细适当、线条均匀之外,最主要的要求就是不能断线,造型色块范围必须封闭,断线的画面不利着色的进行。不过有些造型是无边线的表现,这时可以色线作描绘。2 画面不能脏:动画纸必须保持干净,画面有污渍,会影响复印和扫描的工作,动画员可戴手套或在手掌下垫纸片,应常保持手的清洁(图 4-3a)3 不能破损:动画纸若破损,就得更换重画。特别是定位孔的位置,因作画常的不停地翻动纸张(图 4-3b),或是转动动画纸,容易使定位孔松弛或破损,松动破损的定位孔,会使扫描或摄影产生位移,除了加贴定位

7、条外,移动动画纸的时候,尽量扶着定位尺一起转动(图 4-3c)。二、描线的要领:认真听讲 通过此环节学生将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学习内容 12 13 拓展练习 临摹 P39 页 4-7a 练习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1 临摹实训手册 1 页人物,要求线条流畅,造型美观 2.预习第三节 中割训练 将作业记到作业本上 对知识深入细致的理解 14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板书设计:第四章 动画制作基本训练 第二节 描线练习 一、描线的基本要求 二、描线的要领 教 案 编 写 日 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 漫 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四章 动画制作基本训练 第三节 中割

8、训练 教材分析:“中割训练”是第四章动画制作基本训练第三讲的内容,是学生必备的技能训练。此节内容的呈现特 15 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实践性强,利于学生实践练习。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了解中割的原理(二)能力目标:掌握中割的方法。(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割的原理。难点:中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观察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并加以实践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理论讲解与图例欣赏,并通过教

9、师布置临摹任务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 16 互动方式进行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复 习回顾 一、描线的基本要求、要领?认 真 思考,举手回答 巩 固 复习 导 入新课 动画员除了有稳定的描线能力外,另一个基本功就是中割技巧了。如何完成原画设计的动作和完成轨目指示的要求,中割是主要手段。认 真 听讲 通 过 此环 节 学生 将 明确 本 节课 的 重点 与 难点 学 习内容 17 学 习新课 一、中割 的原理 中割,顾名思义就是在两个相关位置的线条中间画出另一新的线条,如下图所示(图 4-8a)利

10、用中割技巧,就可以达到让两张不同位置的物体在设定好的空间中移动(4-8b,c,d)线条除了平行移动外,大部分却都不是如此,除了有角度的变化外,所画物体更是会扭曲,因此如何掌握相对位置的中割线条,必须更加细心。在图 4-9a 中,举一些基础线条的中割线,请诸位参考,注意蓝色中割线,是因直接在平面上作中割线而产生的线条变形。如图所示直线的中割,中割线通过两线交叉点,而曲线的中割线却并非如此,尤其线条变化弧度不大时更不易察觉,有时虽不是影响很大,却是原则上的错误。所以我们在练习中割时,还是秉承正确的观念为好,如果错误变形的线条太多,会发觉中割位置似乎都对,却画出扭曲的中间动画张来(图4-9b)认 真

11、 听讲 通 过 此环 节 学生 将 掌握 本 节课 的 重点 与 难点 学 习内容 18 二、中割的方法 将两张需要中割的原画固定于定位尺上,依照前面中割的原理,中割相对应的线条。如相对应的线条距离太远时,就必需移动动画纸,将相对应的位置尽量重叠后再中割(图4-10,图 4-11a,b,c)。如图 4-11a中所示,拿掉定位尺,以定位孔作为中割的依据,再移动原画张,将需要中割的画面位置,尽量接近重叠,然后放上动画张,使定位孔处于中割的位置,并呈现如扇子般的展开,但不可将定位孔的位置摆成一直线,然后才开始进行中割的动作,如果画面中原画的位置距离太远不易掌握时,也可事先先在动画张上,轻轻地标注中割

12、位置的记号,在做移动定位孔动作的时候,也可作为位置的校正之用(图 4-11b).若人物动作变化较大,无法一次完成中割时,就必须针对人物各部分位置,重复上述中割动作,直到画面全部完成为止。在处理偏割或等割时,移动定位孔的位置,也是需要根据轨目指示的偏割或等割来摆置,作画时一样要偏割或等割 19 拓展练习 具备线条及中割的能力后,我们就可以就动画常用基本动作进行讨论分析和练习 练习 课后作业 尝试画图 4-12a、b 中的中间动画。将作业记到作业本上 对 知 识深 入 细致 的 理解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板书设计:略 授课教师:石小燕 20 教案编写日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13、: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五章 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 第一节 人的动作 一眨眼的做法 教材分析:“人的动作”是第五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第一讲的内容,一眨眼的做法,是学生基本了解人的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系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对人的动作中眨眼的做法有个基本认识;(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眨眼动作的基本做法(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教师:石小燕 21 重点 眨眼中割问题 难点 根据轨目不同变化选择适当的眨眼位置并灵活应

14、用。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授课教师:石小燕 22 导入 我们在看一个人时,常会比较先注意他的脸,其中眼睛的表情更是传达情绪的关键,看着传递特定情绪的脸部表

15、情,让我们能及时了解和分辨对方,并做出适度的反应。因此在中割动画时,脸部的准确度就非常重要。认真听讲 揭 示 课题,激发学 生 学习兴趣。新 内容 学习 一、眨眼的做法(1)眼睛不同造型的观察 (2)中割眨眼的问题 认真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 此环 节 学生 将 掌握 本 节课 的 重点 内 容与 难 点内容 授课教师:石小燕 23 (3)不同轨目变化,如何选择适当的眨眼位置。拓 展训练 1 尝试用中割的方式表现两次眨眼的动作 知 识 的分 析 应用 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人的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分别是:眨眼的做法 通 过 总结 起 到提 纲 挈领 的 作用 授课教师:石小燕 24

16、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临摹练习:图 5-1、5-3、5-4、5-5、5-6 ,对本节内 容 有更 深 入细 致 的理解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板书设计略 教案编写日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五章 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 第一节人的动作 二、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教材分析:“人的动作”是第五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第一讲的内容,二转头的原理与做法,是学生基本了解人的 授课教师:石小燕 25 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系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

17、本课程教学,能够对人的转头的原理与做法有个基本认识;(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转头的原理与做法(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视、仰视中的转头的原理与做法 难点:俯视及不规则动线的运动。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 授课教师:石小燕 26 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

18、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 人的头部是立体的,并非平面,中割转头动作时,不能在线条上中割,必须注意立体的概念。认真听讲 揭 示 课题,激发学 生 学习兴趣。新 内容 学习 平视转头 认真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 此环 节 学生 将 掌握 本 节课 的 重点 内 容 授课教师:石小燕 27 与 难 点内容 拓 展训练 1 尝试用中割的方式表现两次眨眼的动作 知 识 的分 析 应用 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人的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分别是:眨眼的做法 通 过 总结 起 到提 纲 挈领 的 作用 课后

19、作业及下周预习 临摹练习:图 5-1、5-3、5-4、5-5、5-6 ,对本节内 容 有更 深 入细 致 的理解 授课教师:石小燕 28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板书设计略 二、转头的原理与做法(1)平视(2)仰视(3)。三、走路 1 先取人物的高低位置(运动轨迹)。2 再中割较相近或不太变化的部分,如头部和躯干部分。3 完成手的摆动 4 最后是完成脚的动作和轨迹。四、跑步 五、斜向运动(45运动)六、正、背面动作 七、手部形态的表现 1 把手部简化成三大部分:手掌、手指、大拇指,授课教师:石小燕 29 以此三大部分来控制手部的比例。2 以掌心为中线,快速决定手掌方向感并抓到表演的动态需求,再做细

20、节描绘、教案编写日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二节 自然现象 教材分析:我使用的教材是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动画设计专业精品教材动画原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黄兴芳主编。“自然现象”是第五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第二讲的内容,是学生基本了解自然运动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系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对外力作用的运动、有自主动力的运动、水的动态、火的运动原理、烟、风雨雪的表现有个基本认识;授课教师:石小燕 30(二)能

21、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自然现象的基本动作;(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外力作用的运动 难点 水的动态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实践练习的方式。学生特征分析:12 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授课教师:石小燕 31 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22、 学生活动 说明 复 习回顾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并将上次作业进行展评 认 真 听讲 展 评 作业 的 同时 使 学生 了 解自 己 知识 把 握情况。导 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自然现象的基本运动规律,重点学习外力作用的运动、有自主动力的运动、水的动态、火的运动原理、烟、风雨雪的表现有个基本认识;认 真 听讲 通 过 此环 节 学生 将 明确 本 节课 的 重点 与 难点 学 习内容 授课教师:石小燕 32 学 习新课 一、外力作用的运动 1 草飘 2 下垂的绳 二、有自主动力的运动 三、旗飘 四、水的动态 五、火的运动原理 六、烟 七、风、雨、雪 认 真 听讲 并 实践练习 通 过 此环 节

23、 学生 将 掌握 本 节课 的 重点 与 难点 学 习内容 小 结 根 据 教师 总 结整 理 本节 课 所学知识。通 过 总结 起 到提 纲 挈领 的 作用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1 授课教师:石小燕 33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案编写日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楼多媒体教室 第五章 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 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一)鸟飞 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鸟飞)”是第五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第三讲的内容,是学生基本了解鸟飞翔的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系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 授课教师:石小燕 34 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

24、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对鸟的飞翔的原理与做法有个基本认识;(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鸟飞的原理与做法(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翅膀的关节部位原理与做法 难点:俯视及不规则动线的运动。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

25、的方法进行学习。授课教师:石小燕 35 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 鸟的动作中,翅膀的表现是最重要的部分,如四足动物一样,我们也以人的手和翅膀做个比较,它们之间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人类的手腕关节处是鸟类拍动翅膀弯曲最明显的地方,我们以此关节来表现飞行的动态。认真听讲 揭 示课题,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授课教师:石小燕 36 新内容学习 一、鸟类飞行的动作中,翅膀挥动会影响身体本身的上下运动,尾部也起到了平衡作用(图 5-53)鸟类除了以羽毛表现动态上的变化外,以翅膀的肌肉感表

26、现翅膀的厚度也非常重要 认真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此 环节 学生 将掌 握本 节课 的重 点内 容与 难点 内容 授课教师:石小燕 37 拓展训练 1 尝试用中割的方式表现鸟飞的动作 知 识的 分析 应用 授课教师:石小燕 38 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鸟的基本飞行动作要领,通过实践练习,达到基本了解的学习目的,在以后的学习任务中加强观察与训练,会有助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通 过总 结起 到提 纲挈 领的 作用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临摹练习:图 5-52、5-53、5-54、5-55、,对本节 内容 有更 深入 细致 的理解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 案 编 写 日 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27、:年 月 日 授课教师:石小燕 39 授 课 班 级: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五章 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 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二)四足动物 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四足动物)”是第五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第三讲的内容,是学生基本了解四足动物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系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对四足动物的走与跑的原理有个基本认识;(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四足动物的走与跑的原理与做法(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四足动物走路时

28、脚部的动作 授课教师:石小燕 40 难点:四足动物跑步时造型变化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授课教师:石小燕 41 导入 我们身边有许多非常可爱的小动物,比如

29、家中的宠物狗、熊猫兔、还有动物园中见到的大象等等,它们既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也是动画中经常表现得主题,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任务就是关于四足动物的走与跑。认真听讲 揭 示课题,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新内容学习 一、四足动物的动态,最主要的重点在于脚部的动作,它们在走路时,通常前脚会较后腿柔软,我们以两个例子来说明(图 5-56)。另外就是脚部的移动顺序,四足动物的走路,基本上一直保持三只脚着地的状态,四只脚的动作皆不同,在马蹄的着地顺序上是依后左、前左、后右、前右的顺序反复前进如图(5-57a.b)特别要注意的地方是除了步伐的顺序外,一般来说后腿总是比前脚快半步或超前四分之三步前进,也有超过三分之

30、一步,这要看走路速度的快慢或体型大小而定(图 5-57c).像狗的 认真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此 环节 学生 将掌 握本 节课 的重 点内 容与 难点 内容 授课教师:石小燕 42 前脚可以超前四分之三步,而大象则超前三分之一步(图 5-58 图 5-59ab图5-60ab)授课教师:石小燕 43 拓展训练 1 尝试用中割的方式表现大象走路时的动态造型 知 识的 分析 应用 授课教师:石小燕 44 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四足动物走路与跑步的动作要领,在今后的学习任务中加强观察与训练,会有助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通 过总 结起 到提 纲挈 领的 作用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临摹练习:图 5-

31、56、5-57、5-58、5-59、5-60 ,对本节 内容 有更 深入 细致 的理解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案编写日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课教师:石小燕 45 授 课 班 级: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五章 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 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三)爬虫类 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爬虫类)第五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第三讲的内容,是学生基本了解爬虫类动物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系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对爬虫类动物的爬行原理有个基本认识;(

32、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爬虫类动物的爬行的原理与做法(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爬虫类动物爬行时脚部的动作 授课教师:石小燕 46 难点:爬虫类动物爬行时身体的摆动及尾部平衡的动态处理。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

33、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授课教师:石小燕 47 导入 凶猛的鳄鱼、敏捷的蜥蜴以及令人望而生畏的蟒蛇,都是爬行类动物,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就是研究其爬行的轨迹,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认真听讲 揭 示课题,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新内容学习 爬虫类动物的爬行动作时前脚和后脚分别左右前进,并摆动身体和尾部做平衡动作,如图 5-63ab 5-64 认真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此 环节 学生 将掌 握本 节课 的重 点内 容与 难点 内容 授课教师:石小燕 48 拓展训练 1 尝试用中割的方式表现蜥蜴爬行的动态造型 知

34、 识的 分析 应用 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爬行动物爬行的动作要领,在今后的学习任务中加强训练,会有助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通 过总 结起 到提 纲挈 领的 作用 授课教师:石小燕 49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临摹练习:图 5-63、5-64 ,对本节 内容 有更 深入 细致 的理解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案编写日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楼多媒体教室 第五章 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 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四)昆虫 教材分析:授课教师:石小燕 50 “动物的运动(昆虫)第五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第三讲的内容,是学生基本了解爬虫类动物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

35、系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对昆虫的爬行原理有个基本认识;(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昆虫的爬行原理与做法(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昆虫的爬行的动作 难点:昆虫的爬行时前脚与后脚的动态处理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 授课教师:石小燕 51

36、 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 勤劳的小蜜蜂、美丽的花蝴蝶、以及令人讨厌的苍蝇,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那么他们是怎么爬行的呢,请让我们一起学习他们的爬行运动规律吧 认真听讲 揭 示课题,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授课教师:石小燕 52 新内容学习 昆虫的基本构造分为头部、身体、尾部三部分(图 5-65),昆虫的爬行大致可将两对前脚与一对后脚作相对运动来进行(图 5-66)认真

37、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此 环节 学生 将掌 握本 节课 的重 点内 容与 难点 内容 拓展训练 1 尝试用中割的方式表现甲虫爬行的动态造型 知 识的 分析 应用 授课教师:石小燕 53 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甲虫爬行的动作要领,在今后的学习任务中加强训练,会有助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通 过总 结起 到提 纲挈 领的 作用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临摹练习:图 5-65、5-66 ,对本节 内容 有更 深入 细致 的理解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案编写日期:年 月 日 授 授课教师:石小燕 54 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五章 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

38、第三节 动物的运动 (五)鱼类 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鱼类)第五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第三讲的内容,是学生基本了解爬虫类动物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系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对鱼类的基本运动方式基本了解(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鱼类的基本运动方法(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授课教师:石小燕 55 重点:鱼类的基本运动方式 难点:鱼类身体运动中心动态线的把握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

39、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授课教师:石小燕 56 导入 海底总动员中,鱼儿们精彩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鱼儿的丰富与多姿多彩,那么鱼儿究竟是怎么运动的,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讨鱼类的运动。认真听讲 揭 示课题,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新内容学习 鱼

40、类的基本运动方式,是以身体摆动来前进的,而尾部则起到平衡和调整方向的作用(图 5-67)已经过身体的水流来观察鱼类身体的摆动位置,作为描绘的依据(图 5-68),一旦造型必须扭曲压缩时,控制身体的体积大小、身体摆动中心动态线,就是最重要的依据(图 5-69)认真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此 环节 学生 将掌 握本 节课 的重 点内 容与 难点 内容 授课教师:石小燕 57 拓展训练 1 尝试用中割的方式表现鲸鱼运动的造型 知 识的 分析 应用 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鱼类的动作要领,在今后的学习任务中加强训练,会有助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通 过总 结起 到提 纲挈 领的 作用 授课教师:石小燕

41、 58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临摹练习:图 5-67、5-68、5-69 ,对本节 内容 有更 深入 细致 的理解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案编写日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六章 其他动画制作技巧 第一节 反复动作 教材分析:“反复动作“是第六章其他动画制作技巧,第一讲得 授课教师:石小燕 59 内容,学生基本了解了基本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理解反复动作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

42、,掌握反复动作的基本画法(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反复动作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 难点:掌握反复动作的基本画法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 授课教师:石小燕 60 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教

43、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 在动画的制作中,为了节省制作成本和制作上的方便,使用反复动作是很常见的,如前一章中提及的自然现象的表现就使用了很多循环动作,本节也特别以人的原地反复运动来说明制作要点。认真听讲 揭 示课题,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授课教师:石小燕 61 新内容学习 反复动作:我们把人物于画面中固定的位置进行原地动作,再使用长背景往后拉,使我们看出人物往前进的效果,这种做法可解决长距离、长时间的人物运动画面。(图 6-1)人物的部分:因为 BG PAN 的速度是单格拍摄,所以人物也应该单格画出,才不会产生脚步移动的问题。但一般动画也常以两格一拍为主,不过比较特别

44、不同的地方是人物固定在地面的脚,为了配合背景的等速移动,而必须以等割画每一步往后移动得距离,必须与背景移动的距离一致(图 6-2ab)认真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此 环节 学生 将掌 握本 节课 的重 点内 容与 难点 内容 授课教师:石小燕 62 拓展训练 思考除了以拉背景、原地反复动作来处理长距离外,还有那种方式可以完成场面较大、人物较多、动作繁复的动画?知 识的 分析 应用 小 结 在反复动作中,具有等距离造型的反复,除了在造型上做破坏外,动画在做中割时必须注意视觉上的闪烁或倒退错觉,一般我们除了破坏造型,也可适当地移动中割位置,破坏它的规律性,另外避免横杆距离太近,或调整中割轨

45、目的位置和张数,都可解决这个问题,如何修正,要看实际情况而定。通 过总 结起 到提 纲挈 领的 作用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临摹练习:图 6-2、6-3、6-4、6-5、6-6、6-7 ,对本节 内容 有更 深入 细致 的理解 授课教师:石小燕 63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 案 编 写 日 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 漫 制 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六章 其他动画制作技巧 第二节 速度感的表现 教材分析:“速度感的表现“是第六章其他动画制作技巧,第二讲得内容,学生基本了解了基本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

46、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理解速度感的表现在动画 授课教师:石小燕 64 制作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速度感的表现方法(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速度感的表现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 难点:掌握速度感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

47、、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授课教师:石小燕 65 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 速度感是动画在表现物体快速移动的一种方法,今天我们就以常见的流线、残影和变形三方面进行学习。认真听讲 揭 示课题,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新内容学习 在动画表现快速移动上,有三种基本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时流线、残影和变形(图 6-8、6-9)。动画员在处理流线和残影时,原则上应使其逐渐减少间隔加大,并朝动作的方向稍微移动,以产生被牵引的感觉。认真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此 环节

48、学生 将掌 握本 节课 的重 点内 容与 难 授课教师:石小燕 66 点 内容 拓展训练 尝试用中割的方式表现手部运动的速度感。知 识的 分析 应用 小 结 流线和残影动作的表现,一般都是以一格拍摄。但变形的表现,则常为动画的预备动作中的一环,中割张数较多。提 纲挈 领的 作用 授课教师:石小燕 67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临摹练习:图 6-8、6-9 对 本节 内容 有更 深入 细致 的理解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案编写日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六章 其他动画制作技巧 第三节 同描与组合 教材分析:“同描与组合“是第六章其他动画制

49、作技巧,第三讲得内容,学生基本了解了基本动作要领的基础课,为 授课教师:石小燕 68 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理解同描与组合在动画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同描与组合的表现方法(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同描与组合在动画中的作用 难点:掌握同描与组合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

50、力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的 授课教师:石小燕 69 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 同描与组合是动画中常用到的技巧之一,同描常用于表现较为细腻的内心情绪,如微微颤抖的脸部表情,和酝酿情绪的拳头。组合在动画的制作上是个有效又常用的技巧。认真听讲 揭 示课题,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授课教师:石小燕 70 新内容学习 一、同描:是动画的局部或全部,用

51、同一张原画描两张或更多张动画,交替使用,使其产生颤动的效果;或不同动作原画张的局部,其不动的部分以同描来完成。二、组合的做法,是因不同层次的动画,或动画与 BGOLUL 等之间发生重叠、接触,需避开别层动画或BG 产生组合线。传统做法要封闭画面线条,又不要黑色线,因此组合线都以色线描绘。认真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此 环节 学生 将掌 握本 节课 的重 点内 容与 难点 内容 授课教师:石小燕 71 拓展训练 思考同描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在动画制作中利用它会起到什么效果?知 识的 分析 应用 小 结 组合在动画的制作上是个有效又常用的技巧。一般决定是否要采用组合的做法在构图和原画阶段皆已

52、确定了。要选择组合或分层次,要看画面的构成元素及表演需求而定。当动画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太复杂时,组合将会产生更多困难,因而增加组合的错误概率,这时分层次较为适当,而且分层也可以使用不同拉速来创造更好的视觉景深。提 纲挈 领的 作用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临摹练习:图 6-10 对 本节 内容 有更 深入 细致 的理解 授课教师:石小燕 72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教 案 编 写 日 期:年 月 日 授课时间: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动漫制作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七章 加入生产前的准备 教材分析:“加入生产前的准备“是第七章的内容,学生基本学习了动画的基本概念、绘画的基础应用、制作前的准备、动

53、画制作基本训练、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其他动画制作技巧,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此节内容的呈现特点是知识点是叙述详尽,配以图解,趣味性强,利于学生练习理解。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理解造型、脚本、律表、构图的使用 授课教师:石小燕 73(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动检的工作要点(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理解造型、脚本、律表、构图的使用 难点:掌握动检的工作要点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通过教师讲授,举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实践练习的方法。学生特征分析:动漫制作班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个别同学绘画能力强,能够将绘画能力

54、应用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但大多数学生绘画功底较为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课堂设计以满足大多数学生需求为主,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布置任务练习并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讲授、欣赏、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授课教师:石小燕 74 教学内容 及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 掌握各种资料的使用方法会让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少走弯路,会使我们的思路更为清晰。认真听讲 揭 示课题,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新内容学习 一、各种资料的使用 1:造型:动画员在表演的空间上不大,造型的准确与否就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内容,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将画的人物造型,以基本

55、造型为打稿基础,描绘正确的比例和动态,调整空间透视的合理性,最后将各种配件、衣服、法式、按照造型描绘,充分利用造型中类似角度和表情模拟作画,最必须注意描绘的是人物的脸部细节,另外一般造型本上常有一些人物 认真听讲,通过幻灯片进行思考。通 过此 环节 学生 将掌 握本 节课 的重 点内 容与 难 授课教师:石小燕 75 造型、作画的注意事项,更是帮助作画的重要信息。2 脚本:动画员拿到原画时,不要急着立即作画,必须先把所属那段表演的脚本阅读一遍,了解所绘人物在这段表演中的情绪,表演重点镜位、光源方向和上下景之间的走位连景关系。3 律表:动画员除了看原画上所标示的规目指示外,律表上的层次栏中的口型

56、位置及张数必须与原画上标示一致,从律表上第一个应该注意的是作画安全框的大小,先确立作画的范围,再来就是 BGOLUL,以便确立作画层次的组合问题,了解动画指示栏中表演重点的位置,那一层次需作特效处理,最后再做摄影栏的推、拉指示,确定那几张、那一段动画制作的准确位置。4 构图:我们描原画时,要注意人物是否透视正确,在描绘时最好放上构图的场景,把原画的位置描绘的正点 内容 授课教师:石小燕 76 确,才能中割出位置正确的动画,另外也可更加了解人物互动走位的空间关系。二、动检的工作要点 拓展训练 为什么要动检?知 识的 分析 应用 小 结 动画的制作生产,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在寻求自我发挥、自我精进的愿望下,遵循适当的工作原则和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动画员必须尊重生产流程中的各专业人员的意见,若有疑虑或不明之处,须随时保持良好的沟通,尽力完成自身的工作,掌握完成的时间,确保整部片子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提 纲挈 领的 作用 授课教师:石小燕 77 课后作业及下周预习 复习 1 到 7 章,准备期末考试。对 本节 内容 有更 深入 细致 的理解 教师教学总结及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