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保温规范大全》GBT17371-2023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458506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89.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节能保温规范大全》GBT17371-2023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节能保温规范大全》GBT17371-2023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节能保温规范大全》GBT17371-2023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节能保温规范大全》GBT17371-2023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保温规范大全》GBT17371-2023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I C S 9 1 .1 2 0.1 0Q 2 5霭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 1 7 3 7 1-2 0 0 8 代替G B/T 1 7 3 7 1-1 9 9 8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S i l i c a t e c o mp o u n d p l a s t e r f o r t h e r ma l i n s u l a t i o n2 0 0 8-0 6-3 0发布2 0 0 9-0 4-0 1 实施中 华人民 共和国国 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 B/T 1 7 3 7 1-2 0 0 8月 U青

2、 本标准代替G B/T 1 7 3 7 1-1 9 9 8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本标准与G B/T 1 7 3 7 1-1 9 9 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部分引用文件;将分类和标记中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修改为按产品干密度分为A,B,C三个等级,修改了C等级产品体积收缩率的技术指标;将“抓离子含量”修改为“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性”;删除了其他技术性能指标中的“不燃性”、“放射性”,修改了体积收缩率的试验方法。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委员会(S A C/T C 1 9 1)归口

3、。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茂名华达新型建材厂有限公司、江苏华伟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曲阜市天宝保温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召军、张利萍、冯德平、马挺、王军生、林维、曹晓润、陈胜强。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 7 3 7 1 一 1 9 9 8,G B/T 1 7 3 7 1-2 0 0 8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的产品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热面温度不大于6 0 0的绝热工程用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4、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T 4 1 3 2 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G B/T 1 0 2 9 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G B/T 1 0 2 9 9 保温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 G B/T 1 6 7 7 7-1 9 9 7 建筑防 水涂料试验方法 G B/T 1 7 3 9 3 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3 术语和定义G B/T 4 1 3 2 确

5、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体积收缩率 v o l u m e s h r i n k a g e浆体成型时的体积与干燥后体积之差与成型时体积之比。4 分类和标记4.1 品种 按产品整体有无僧水剂分为普通型(代号P)和憎水型(代号Z),4.2 等级 按产品干密度分为A,B,C三个等级。4.3 产品标记4.3.1 标记方法 标记顺序为:产品名称、品种、等级及标准编号。4.3.2 标记示例 A等级僧水型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标记为: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 Z A G B/T 1 7 3 7 1-2 0 0 85 要 求5.1 物理性能要求 应符合表 1 规定。5.2 其他性能要求5.2.1 僧水性

6、 僧水型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的僧水率应不小于9 8%,G B/T 1 7 3 7 1-2 0 0 85.2.2 对 奥 氏体 不锈钢 的腐 蚀性 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表面绝热时,应符合G B/T 1 7 3 9 3的要求。表 1 物理性能要求项目指标A等级B 等 级一C 等 级外观质最色泽均匀一致粘稠状浆体浆体密度/(k g/m(10 0 0浆体 p H值9-1 1干密度/(k g/m(1 8 0 2 2 02 5 导热系数/W/(m K)平均温度 3 5 0士5 G 0.1 0G 0.1 10.1 2平 均温 度 7 0 土2 0.0 6C0.0 760.0 8高温后抗拉强度/k P a (6

7、 0 0恒温 4 h),5 06 试验方法6.1 外观质I 用目测法检查其外观质量。6.2 浆体密度6.2.1 仪器设备6.2.1.1 容量筒:金属圆柱形,内径 1 0 8 mm,净高1 0 9 m m,筒壁厚2 m m,容积1L,筒底厚度5 mm,6.2.1.2 天平:分度值不大于 1 g o6.2.2 试验步骤 称量容量筒质量m o,用油灰刀将试样逐层加人容量筒中,填满后用刮刀刮平,清除容量筒外溢出的试样,称量质量m1,精确至1 g,6.2.3 试验结果 浆体密度按公式(1)计算:刀t,一 刀忿。V。.(1)式 中:P ia 浆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 g/m 3);n o 容量筒质

8、量,单位为克(9),m 1 试样加容量筒质量,单位为克(g);V 容量筒体积,单位为升(L),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按5 的间隔修约,即末位数是。或 5 的整数。6.3 浆体p H值 将精密p H试纸在试样上放置 i s 后与 p H试纸的标准色相比较,读取P H值。试验结果取三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2G B/T 1 7 3 7 1-2 0 0 86.4 千密度6.4.1 仪器设备6.4.1.1 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士2。6.4.1.2 天平:分度值不大于1 g,6.4.1.3 玻璃干燥器:内径3 0 0 mm和5 0 0 m m各一个。6.4.1.4 游标卡尺:分度值不大于0.0 5 m

9、 m,6.4.1.5 钢板尺:分度值为 1 m m,6.4.1.6 油灰刀。6.4.1.7 组合式无底试模:3 0 0 m m X 3 0 0 mm X 3 0 mm三套。6.4.1.8 玻璃板:4 0 0 m m X 4 0 0 mm X 5 m m三块。6.4.2 试件制备 将三个空腔尺寸3 0 0 m m X 3 0 0 m m X 3 0 m m的 无底试模分别放在玻璃板上,用矿物抽涂刷试模内壁及玻璃板,用油灰刀逐层将试样加人每个试模,填满后刮平,制备三个试件,将带模试件放人 5 0士5 电热鼓风干燥箱中,4 8 h后取出脱去无底试模,试件仍放人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将温度调至1 0 5士

10、5,烘干至恒重。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本标准的恒重判据为恒温3h 两次称量试件质量的变化率小于0.2%,6.4.3 试验步骤 取按6.4.2 制备的三块试件分别磨平并称量质量m 2,精确至 l g。按顺序用钢板尺在试件两端距边缘 2 0 m m处和中间位置分别测量其长度和宽度,精确至1 m m,取三个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用游标卡尺在试件任何一边的两端距边缘2 0 mm处和中间位置分别测量厚度,在相对的另一边重复以上测量,精确至0.1 m m,取六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算出每个试件的体积。6.4.4 试验结果 干密度按公式(2)计算:.。.(2)式中:P 一 一 一 干密度,单位为千克

11、每立方米(k g/m 3);m3 试件质量,单位为克(9);V 试件体积,单位为升(L),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按2 的间隔修约,即末位数是为偶数的整数。6.5 体积收缩率6.5.1 仪器设备6.5.1.1 天平:分度值不大于0.1 g,6.5.1.2 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士2。6.5.1.3 表面皿。6.5.2 试验步骤6.5.2.1 称量已清洗干净并烘干的表面皿的质量 m 3,6.5.2.2 从搅拌均匀的样品中取试样(1 0 0-1 5 0)g 放人表面皿内,称量表面皿与试样的质量m 4。然后放人1 0 5士5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再次称量表面皿与试样的质量m 56.5.2.

12、3 试验结果 体积收缩率按公式(3)计算:B 一 0 0 今黔 瑞挤 二。.(3)G B/T 1 7 3 7 1-2 0 0 8 式中:B 体积收缩率,0 0;P 一 一干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 g/m 3 );P 浆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 g/m3 );m 3 表面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m q烘干前表面皿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 5烘干后表面皿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按 0.2的间隔修约。6.6 抗拉强度6.6.1 仪器设备6.6.1.1 试验机:精度不低于 1%,标称范围为 1 0 0 0 N,6.6.1.2 8 字形金属模具:应

13、符合G B/T 1 6 7 7 7-1 9 9 7 第 6.1.2 条的规定。6.6.1.3 玻璃板:1 0 0 m mX 1 2 0 mmX 5 mm,6.6.1.4 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士2。6.6.2 试件制备 将“8 字形金属模具放在玻璃板上,用矿物油涂刷试模内壁及玻璃板,用油灰刀逐层将试样加人试模内,填满后刮平,制备六个试件,将带模试件放人5 0士5电热鼓风干燥箱中,4 8 h后取出脱去“8 字形金属模具,试件仍放人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将温度调至 1 0 5士5,烘干至恒重,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6.6.3 试验步骤 将按6.6.2 制备的三个试件用刮刀刮平腰部,并用游标卡尺

14、分别测量其腰部宽度和厚度,精确至0.1 m m,然后置于试验机拉伸夹具上,速度为5 m m/m i n拉伸至试件破坏,分别记录试件破坏时的荷载值。6.6.4 试验结果 抗拉强度按公式(4)计算:*一 击 1 0 3(4)式 中:R 抗拉强度,单位为千帕(k P a);尸 试件破坏时荷载,单位为牛(N);b 试件腰部宽度,单位为毫米(m m),d 试件腰部厚度,单位为毫米(m m),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修约至整数。6.7 粘结强度6.7.1 仪器设备6.7.1.1 试验机:精度不低于 1%,标称范围为4 0 0 0 N;6.7.1.2 钢板:1 2 0 m mX 1 0 0 m mX(5

15、 -1 0)m m 6 块。6.7.2 试验步骤 将试样涂抹于除锈后的两钢板间,制备如图1 所示三个试件,放人到 5 0士5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4 8 h 后,再将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调至1 0 5 士5烘干至恒重,将试件取出放人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将试件置于试验机加荷台中心,压头以5 m m/m i n 速度下降直至试件破坏,记录试件破坏时的荷载值。4G B/T 1 7 3 7 1-2 0 0 8单位为毫米耳黝翼嘿刊卜 101 2图 1 粘结强度试件及加荷示意图6.7.3 试验结果 粘结强度按公式(5)计算:*。一 多 X 1 0 3.(5)式 中:R粘结强度,单位为千帕(k P a);尸 试件

16、破坏时的荷载,单位为牛(N);A 粘结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2),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修约至整数。6.8 导热系数 用测定干密度后的试件测定导热系数,按G B/T 1 0 2 9 4 的规定进行。6.9 高温后抗拉强度6.9.1 仪器设备 高温炉:灵敏度士1 0的电阻式高温炉。6.9.2 试验步骤 将按6.6.2 制备的另三个试件放人电阻式高温炉中,以1 5 0 C/h的升温速率升至 6 0 0,恒温4h,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按 6.6.3 及6.6.4 分别测定及计算其抗拉强度。6.9.3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取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k P a,6.1 0 僧

17、水性 按 6.4.2 相同的方法制备试件,试件厚度为3 5 m m,按G B/T 1 0 2 9 9 的规定进行。6.1 1 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性 取适量样 品在 1 0 5士5烘干至恒重后,按 G B/T 1 7 3 9 3 的规定进行。7 检 验规则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1 出厂检验: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浆体密度、浆体p H值、干密度和体积收缩率。7.1.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应包括表1 所有技术性能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鉴定;G B/T 1 7 3 7 1-2 0 0 8 b)正式生产后,原材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

18、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7.1.3 如用户有特殊要求,尚需对僧水性、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性项目进行检验。7.2 抽样 以不大于3 0 m,产品为一检验批。在该批产品中按3%的包装桶(袋)随机抽样,从每桶(袋)中各取(1-2)k g,混合均匀后抽取3 0 k g 作为检验样品。7.3 判定规则7.3.1 将检验样品按7.1 规定的 项目 进行检验,若全部项目 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7.3.2 若有二项或二项以上项目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7.3.3 若

19、有一个项目不符合规定,应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 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 标志 每个包装上应标有产品标记,注册商标、重量、制造厂名及地址、生产日 期,并注明保质期。8.2 包装 产品采用塑料桶或内衬塑料薄膜的编织袋包装,应采取封口或扎袋措施,防止浆料溢出,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8.3 运翰 运输和装卸时应注意轻拿轻放。8.4 贮存 产品应按品种、等级在室内阴凉处分别存放。中 华 人 民 共 和国 国 家 标准 硅酸盐复合绝热涂料 GB/T 1 7 3 7 1-2 0 0 8 中 国标 准 出 版 社 出 版 发 行 北

20、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 1 6 号 邮政编码:1 0 0 0 4 5 网址 w w w.s p c.n e t,c n 电话:6 8 5 2 3 9 4 6 6 8 5 1 7 5 4 8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 8 8 0 X 1 2 3 0 1/1 6 2 0 0 8 年 9 月第一版印张 0.7 5 字数 1 4千字2 0 0 8 年 9 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 5 5 0 6 6 1-3 3 2 6 0 定价 1 4.0 0 元G B/T 1 7 3 7 1-2 0 0 8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 1 0)6 8 5 3 3 5 3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