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解析)word3605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453124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9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解析)word3605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解析)word3605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解析)word3605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解析)word3605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解析)word36052(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 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解析)word 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造工具、用火都促进了古人类大脑的发达 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重要证据 C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D语言的产生有利于古人类更好地交流合作 2如图是试管婴儿示意图,关于试管婴儿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中 B受精作用在体外进行 C试管的作用相当于女性的输卵管 D胚胎在子宫中发育 3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A水浸 B燃烧 C压挤 D切割 4老张体检发现患了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除药物治疗外进行食补。下列选项中所示为 4种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

2、相对含量图,对老张的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的食品是 A B C D 5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对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可以分泌胆汁 D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6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睡液 B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C在步骤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 1 号变蓝,2 号不变蓝 D在操作步骤时,若将水温调为 15,对实验没有影响 7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 C肠液、胰

3、液、唾液、胆汁 D消化道和消化腺 8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若乙表示组织处毛细血管网,则丙表示动脉血管 B若乙表示小肠,则丙内含氧量增加 C若乙表示肺泡,则丙表示静脉血管 D若乙是心脏,则丙是静脉血管 9下边的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的呼吸情况.据图判断以下说法对的的是()A甲反映的呼吸频率比乙慢 B甲反映的呼吸深度比乙小 C甲表平静状态,乙表运动状态 D以上判断都不对 10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组成及相关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内的共同通道是咽 B肝脏能够分泌消化液,但是消

4、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C食物经消化吸收后的残渣经肛门排出体外 D吸收是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过程 11用手擤鼻涕和随地吐痰都是不良的卫生习惯,而且也污染环境。鼻涕和痰来自于()A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和它吸附的灰尘、细菌 B唾液腺和气管的分泌物 C唾液腺和鼻腔黏膜的分泌物 D肺泡的代谢废物和气管的分泌物 12抽取少量甲、乙、丙、丁四人的血液,分别与 A 型标准血清和 B 型标准血清混合,观察其血液凝集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甲 乙 丙 丁 A 型标准血清+-B 型标准血清+-+则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是()AAB、A、O、B 型 BAB、B、O、A 型 CO、A、AB、B 型

5、DO、B、AB、A 型 13如图为人的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心脏的四个腔 ABCD 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D B血管内流静脉血;血管内流动脉血 CAB 间和 CD 间的房室瓣,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DD 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 14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 A,B 代表两种不同的气体,、是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血液,它是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的 B图中 A 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 代表的气体是氧气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将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5下表是老师展示的李某血常规化验单的部分内

6、容,同学们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认为,下列论述错误的是()姓名:李某 性别:男 年龄:35 化验项目 结果 参考值 WBC(白细胞)26109/L(410)109/L RBC(红细胞)1.81012/L(4.05.5)1012/L HGB(血红蛋白)68g/L 120160g/L PLT(血小板)198109/L(100300)109/L A镜检李某的血涂片,发现白细胞数量最多 B李某的止血和凝血功能正常 C李某患有炎症,需要消炎处理 D李某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16如图是健康人的肾单位示意图,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中的液体与血液成分相同 B的末端与膀胱相连 C中的血液为静脉血 D人体每

7、个肾脏就是一个肾单位 17下列关于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肾脏是泌尿系统最主要的器官 B正常人的肾脏是由 200 多万个肾单位组成的 C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 D肾静脉里流的血液是代谢废物少的动脉血 18如果尿液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肾脏内部形成沉淀,就有可能形成肾结石(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B能形成肾结石的物质在处比处浓度高 C结石的形成与肾小管的过滤作用有关 D较小的肾结石可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19人体每天都要产生一定量的代谢废物,但经过相应器官、系统可及时排除体外,以此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产

8、生的代谢废物主要有尿素、二氧化碳 B尿液比原尿少是因为原尿中的废物被重吸收 C排出尿液有利于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代谢废物主要是经泌尿和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20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 1 中液体相比,2 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和血细胞 B3 处重吸收回去的物质是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 C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 1 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D如果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有葡萄糖,可能是结构 3 的功能发生障碍,或者胰岛素分泌过少 21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近视眼发病率小学生为 22.8%,初中生为55.

9、2%,高中生为 70.3%。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会导致近视 B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读写姿势正确、适当远眺可预防近视眼 22如图是某人被玫瑰针刺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21345 B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骨髓具有反射功能 Cb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 D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会特别小心,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 23如图代表脑的三部分,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可以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10、B中具有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字中枢 C中枢神经系统组成包括及由它们发出的神经 D无意识且不能自主活动的植物人有呼吸和心跳,他没有受损的部位是 24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借助网络,在“空中课堂”与老师相见。同学们在线学习时的视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以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部位分别位于下图中的()A6、a、e B3、c、e C4、c、f D3、d、g 25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 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 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D多利用大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 26小肠盘曲于腹腔

11、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2)小肠中除_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_,代表小肠的一段是_。(4)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_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_和合理运动。27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

12、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_组成。(2)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_、湿润、清洁。(3)_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4)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_。(5)人体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_,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28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器官应用更加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 A 为“电动泵”,相当于人的心脏,推动血液循环。人体中专门调节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_。(2)图中 B 为“氧合器”

13、,相当于人的_,对血液供氧,排出二氧化碳,完成血液与外界气体的交换。(3)图中 C 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作用。(4)图中营养补充液可以提供葡萄糖。人体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是_。(5)图中的“流回血液”应该是_血。29下面左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 毫升),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甲、乙表示过程,15 表示结构)。据图、表回答问题:物质 样本 A 样本 B 样本 C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 0.9 1.1 蛋白质 微量 7.5 0 尿素 0.03 0.03 1.8 (1

1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品 A_,它位于图中的 _中。(2)据图分析,肾单位由_组成。(填图中序号)(3)若图中的 5 发生病变,流出 3 内的液体比正常人多出的成分有_。(4)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这种做法_(填“对”或“不对”),理由是_。30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激素是把双刃剑 人体内含有多种激素,各种激素职责明确、分工精细,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被喻为“人体内的魔术师”。但如果身体中某种激素含量过多或若缺少某种激素,则可影响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可以说激素是把“双刃剑”。身体里可分泌激素的细胞数量很多,且分布广泛,被称为内分泌细胞,一些分布比较集中的内分泌细胞

15、构成内分泌腺。人体内激素的含量很微小,力量却大得惊人:可调节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确保各个器官与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影响衰老过程;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促进生殖器官与生殖细胞发育和成熟等。激素可由血液运送或经弥散到达靶细胞,与其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其发生作用较慢,但可同时使不同器官产生反应,且持续时间较长。激素这个庞大的家族成员之间,有时也相互作用,甚至同一激素也可呈现不同的作用机制。尽管激素有利于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分化等,但如果不分对象,不加节制地滥用,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在研究激素时,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类“环境激素”。如焚烧垃圾时释放的致癌物质-二恶英。还有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和排放

16、的化学物质,如洗涤剂、化妆品、汽车尾气等。研究发现,这些“环境激素”与人体内激素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它们通过各种渠道混入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后,会与相应“受体”结合,诱使机体渐渐改变某些生物化学反应,干扰人体内分泌。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体发生严重的差错和病变。由此可见,要想让激素真正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激素的应用必须极其严格,使用时需要反复权衡利弊,以免危害人体自身健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的激素是由_分泌的,经血液运送或弥散到达_,与其受体结合引起反应。(2)青春期,垂体分泌的_激素,可促进人体身高快速增长。如果该激素在此时期分泌过少,可能会影响_。研究结果表明,该激素 8

17、0%在睡眠时分泌,且 22:00 到凌晨2:00 是分泌高峰期,该信息给你的启示是_(3)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_ a一种激素只对一种特定靶细胞起作用 b激素过少或过多均可影响生命活动 c应完全限制使用激素,以免危害人体 d激素调节作用快,持续时间长(4)下列有关“环境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 a焚烧垃圾、汽车尾气均可释放“环境激素”b“环境激素”能致癌,或扰乱激素调节 c“环境激素”只影响环境,不影响人体 d“环境激素”与人体内激素争抢“受体”1C 解析:C【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森林古猿一部分下地生活,经漫长的历史年代进化为人,另一部分生活在森林中,逐步进

18、化成现代类人猿。【详解】A古人类越来越强大,主要表现为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增加了营养,利于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并且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A 不符合题意。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因此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B 不符合题意。C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C 符合题意。D人类主要的交流方式是语言,故语

19、言的产生使古人类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熟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A 解析:A【分析】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并初步形成早期胚胎,之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详解】A试管婴儿是在试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A 错误。B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因此试管婴儿的受精作用是在体外进行,B 正确。CD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试管的作用相当于女性的输卵管,并初步形成早期胚胎,之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CD 正确。【点睛】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

20、殖。3B 解析:B【分析】每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详解】每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实验证明:碳水化合物、脂肪在体外燃烧与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相等,所以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用燃烧法。故选 B。4A 解析:A【分析】根据骨质疏松的治疗预防要求以及食物的营养特点切入分析。【详解】老张患有骨质疏松,是饮食中缺钙引起的,又因为维生素 D 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要注意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和维生素 D,缺乏维生素 C 易得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等病,老年人要增强抵抗力,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C,其次是补充少量的铁,预防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21、。综上所述,BCD 错误,A 正确。故选:A。5B 解析:B【分析】分析图可知:咽、肝脏、胃、小肠。【详解】图中是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是胃。故选 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6D 解析:D【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

22、,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详解】A试管 1 号与 2 号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唾液,A 正确。B1 号试管滴加碘液变蓝;2 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 正确。C1 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2 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在步骤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 1 号变蓝,2 号不变蓝,C 正确。D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37时唾液

23、淀粉酶活性最强,在操作步骤时,若将水温调为 1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降低,不能将淀粉全部消化导致 2 号试管滴加碘液变蓝,而不是对实验没有影响,D 错误。故选 D。7D 解析:D【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详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D 正确。【点睛】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8C 解析:C【解析】【分析】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根据题干乙

24、内容分析判断甲、丙的名称和特点。【详解】如果乙为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甲是动脉,流动脉血,丙是静脉,丙内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A 错误;若乙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B 错误;若乙为肺泡,甲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丙是肺静脉,丙内流动的血液是含氧高的动脉血,C 正确;若乙是心脏,则丙血管看可能是主动脉或肺动脉,D 错误。【点睛】本题用一个简单、抽象的示意图,考察了与循环系统相关的多个知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知识面的考察,是值得注意的,需要灵活解答。9D 解析:D【分析】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

25、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甲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因此乙曲线所反映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比甲曲线所反映的还要缓和。所以,A、B、C 判断都不对。故选 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能够正确识图、分析两图表达的含义。10D 解析:D【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必须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即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

26、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详解】A.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进入消化道要依次经过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空气入人体依次要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由此可见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同的通道,A 正确。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B 正确。C.经过小肠消化和吸收后的食物残渣将推入大肠,最后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C 正确。D.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D 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

27、1A 解析:A【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详解】鼻涕和痰液不是一回事,鼻涕是人的正常的生理现象。痰是人身体有炎症的反应。身体健康的人没有痰。但是鼻涕和痰液的主要成分是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和它吸附的灰尘细菌。可见 A 符合题意。故选 A。【点睛】掌握呼吸道组成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2B 解析:B【分析】根据红细胞所含 A.B 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红细胞只含有 A 凝集原的,叫做 A 型血;只含有 B 凝集原的,叫做 B 型血;A.B 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 AB 型血;A.B 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 O 型血。同时,从调查研究中还证明,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

28、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 型血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 B 凝集素;B 型血的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 A 凝集素;AB 型血的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 型血的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都有。【详解】从表中可看出,甲与 A 型、B 型标准血清都凝集,故甲为 AB 型血;乙与 A 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与 B 血型不凝集,故乙为 B 型血;丙与 A、B 型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凝集,故为 O型血;丁与 A 型不凝集,与 B 型标准血清凝集,故丁为 A 型血。故选 B。13D 解析:D【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 4 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 4 个腔分别叫作 C 左心房、D 左心室、A

29、右心房、B 右心室。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详解】A心脏的四个腔 ABCD 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D 左心室,输送血液路线长,压力大,A 正确。B心脏右侧接收体循环之后的静脉血,左侧接收肺循环之后的动脉血,所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内都流静脉血,主动脉、肺静脉都流动脉血,B 正确。C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C 正确。DD 左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血管主动脉,D 错误。故选 D。【点睛】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及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是解题的关键。14D 解析:D【分析】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30、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数目多,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 A 为氧气,B 为二氧化碳气体;红细胞、血浆,据此解答。【详解】A.是红细胞,它主要由血红蛋白组成,可以运输氧气,错误。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 A 为氧气,B 为二氧化碳气体,B 错误。C.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C 错误。D.根据题干提示

31、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因此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将由原来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正确。故选 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成分的变化。15A 解析:A【分析】通过血常规化验单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详解】A、由血常规化验单可知,李某的血涂片,发现红细胞数量最多,A 错误;B、由血常规由化验单可知,李某的血小板正常,血小板能促进血液凝固,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B 正确;C、由血常规由化验单可知,李某体内的白细胞超出了正常范围,患有炎症,需要消

32、炎处理,C 正确;D、由血常规由化验单可知,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由血液常规检查的结果可知,李某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他可能患有贫血病,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 正确。故选 A。【点睛】考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16C 解析:C【分析】(1)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

33、尿液。(2)图中:是肾小囊,是肾小球,是肾小管,是肾静脉,是集合管。【详解】A肾小囊腔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与血液成分相比,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A 错误。B是集合管,此处的液体是尿液,集合管的末端与肾盂相连,尿液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B 错误。C流经肾脏的血液循环属于体循环,故肾静脉内流静脉血,C 正确。D人的每一个肾脏大约有 100 多万个肾单位组成,D 错误。故选 C。【点睛】掌握肾单位的组成及尿液的形成过程及成分变化是解题的关键。17D 解析:D【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详解】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4、A、C 正确;每个肾脏由 100 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个部分,B 正确;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由于血液经过了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所以肾静脉流的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是静脉血,D 错误。【点睛】掌握肾脏的结构以及尿的形成和排出尿液。18C 解析:C【分析】肾结石指发生于肾盂,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图中:肾小囊;肾小管。【详解】A、肾单位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的,A 正确;B、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大部分水和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肾小管内物质的浓度一定比肾小囊内

35、原尿内物质浓度高,B 正确;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而肾小球具有过滤作用,C 错误;D、较小的肾结石是可以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的,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肾脏的结构及尿液的形成,掌握肾脏结构,熟知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9B 解析:B【分析】尿的形成过程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

36、原尿大约有 180 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人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 1.5 升,比原尿少了许多。【详解】A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故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有尿素、二氧化碳,A 正确。B结合分析可知: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 180 升,而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被重吸收),所以,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 1.5 升,比原尿少了许多,B 错误。C人体排出尿液,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

37、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C 正确。D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代谢废物主要是经泌尿和呼吸系统排出体外,D正确。故选 B。【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尿的形成过程和排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20A 解析:A【分析】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

38、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题图中,1 肾小球,2 肾小囊,3 肾小管,4 肾静脉,5 收集管。【详解】A当血液流经 1 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到 2 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故与 1 中液体相比,2 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A 符合题意。B当原尿流经 3 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B 不符合题意。C1 肾小球病变,会导致通透性增强,使本来不能过滤的红细胞、蛋白质被过滤到原尿内,而 3 肾小管对血细胞没有重吸收作用,C 不符合题意。D当原尿流经 3 肾小管时,全部葡萄

39、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故如果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有葡萄糖,可能是结构 3 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故如果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有葡萄糖,可能是胰岛素分泌过少,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21C 解析:C【分析】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详解】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方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读写姿势正确,连续

40、用眼 1 小时后,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故 C 错误。故选 C。22B 解析:B【分析】图示为反射弧的结构:2 感受器,1 传入神经,3 神经中枢,4 传出神经,5 效应器。a 白质,b 灰质。【详解】A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2 感受器1 传入神经3 神经中枢4 传出神经5 效应器,A 正确。B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通过上行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说明骨髓

41、具有传导功能,B 错误。Cb 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功能,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C 正确。D当手受到玫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再遇到玫瑰时会格外小心,是在第一次被玫瑰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D 正确。故选 B。23A 解析:A【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题图中大脑、小脑、脑干。【详解】A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

42、确,维持身体的平衡,A 符合题意。B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字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 不符合题意。C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C 不符合题意。D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所以该类病患者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脑干,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24B 解析:B【分析】观图可知,甲图中 1 是巩膜,2 是脉络膜,3 是视网膜,

43、4 是视神经,5 是玻璃体,6 是晶状体;乙图中 a 是鼓膜,b 是听小骨,c 是耳蜗,d 是听神经;丙图中 e 是大脑皮层,f 是小脑,g 是脑干。【详解】3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人的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c 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因此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 e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听觉的形成:外界

44、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 e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选 B。【点睛】理解掌握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耳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及听觉的形成等基础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B 解析:B【分析】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答题。【详解】A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 错误。B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 正确。C保护生物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C 错误。D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核

45、能,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空气污染,D 错误。故选:B。26D 解析: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肠腺 胆汁 D 吸收 合理膳食 【分析】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其中 A 是口腔,B 是咽和食道,C 是胃,D 是小肠,E 是大肠。【详解】(1)(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 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除此之外,小肠内

46、还有胆汁、胰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3)图二中 A 是口腔,B 是咽和食道,C 是胃,D 是小肠,E 是大肠。蛋白质在 C 胃内开始消化,可见是蛋白质的消化。(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健康的减肥是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点睛】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27肺 温暖 咽 动脉血 下降(或向下)【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肺,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2)鼻腔内鼻粘膜分泌

47、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因此,呼吸道不仅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3)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4)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氧便由肺泡扩

48、散到血液里并与血红蛋白结合,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流经肺后,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5)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或向下),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通气,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组成。28B 解析:脑干 肺 呼吸 胰岛素 动脉 【详解】试题分析:(1)呼吸

49、系统由气体通行的呼吸道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分支所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2)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1)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2)当重症流感患者因为肺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治疗对其无效时,人工心肺机(如图)可以辅助承担气体交换任务,其

50、中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使其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血液流经氧合器后成分的主要变化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3)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4)血糖平衡的调节途径有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先是激素调节,主要是胰岛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5)由于 B 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吸收了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变成了动脉血。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识图,并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解析生活中的问题。29A 解析:原尿 2 肾小囊 2、3、5 血细胞

51、大分子蛋白质 不对 我们每天喝适量的水排尿,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调节人体内水和无 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分析】图中 1 为入球小动脉,2 为肾小囊,3 为肾小管,4 肾静脉,5 为肾小球,图表中样品 A 为原尿,样品 B 为血浆,样品 C 为尿液,结合尿的形成过程,即甲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乙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析作答。【详解】(1)图表中样品 A 含有葡萄糖、微量的蛋白质、无机盐和尿素,为原尿,甲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使血浆中的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到 2 肾小囊中形成原尿。(2)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2、,由 2 为肾小囊,3 为肾小管和 5 为肾小球三部分组成。(3)由于 5 肾小球发生病变,使其通透性增强,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进入原尿中,形成蛋白尿或血尿。(4)多喝水,可以使人体产生的废物及时随尿排出,因为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冬季,某些同学为了少上厕所就少喝水的做法是不对的。【点睛】在了解血浆、原尿和尿液三种物质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表中各成分的分析,可以准确判断三种样品。30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靶细胞 生长 身体的生长发育(或长高)早睡早起,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 b c 【解析

53、】整体分析:人体内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 解析: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靶细胞 生长 身体的生长发育(或长高)早睡早起,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 b c 【解析】整体分析:人体内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经血液运送或弥散到达靶细胞,与其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人体身高快速增长。如果该激素在此时期分泌过少,可能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激素可由血液运送或经弥散到达靶细胞,与其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其发生作用较慢,但可同时使不同器官产生反应,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不分对象,不加节制地滥用,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环境激素”不仅影响环境,还影响人体自身健康。据此可解此题。(1)人体内的激素是

54、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经血液运送或弥散到达靶细胞,与其受体结合引起反应。(2)青春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人体身高快速增长。如果该激素在此时期分泌过少,可能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研究结果表明,该激素 80%在睡眠时分泌,且 22:00 到凌晨 2:00 是分泌高峰期,该信息给你的启示是早睡早起,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3)根据题中材料可知:激素可由血液运送或经弥散到达靶细胞,与其受体结合引起反应。其发生作用较慢,但可同时使不同器官产生反应,且持续时间较长。激素这个庞大的家族成员之间,有时也相互作用,甚至同一激素也可呈现不同的作用机制。尽管激素有利于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分化等,但如果不分对象

55、,不加节制地滥用,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故选 b。(4)在研究激素时,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类“环境激素”。如焚烧垃圾时释放的致癌物质-二恶英。还有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和排放的化学物质,如洗涤剂、化妆品、汽车尾气等。研究发现,这些“环境激素”与人体内激素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它们通过各种渠道混入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后,会与相应“受体”结合,诱使机体渐渐改变某些生物化学反应,干扰人体内分泌。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体发生严重的差错和病变。“环境激素”不仅影响环境,还影响人体自身健康。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内分泌系统以及对材料信息进行提炼的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相关知识及提炼信息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