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447717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本科07/090610 一、从了解孩子开始 * 了解孩子是教师的责任 * 了解孩子是有效教育的保证 * 了解孩子是与儿童心灵靠近的过程 * 了解孩子是每天都需要进行的工作 * 了解孩子是永无止境的工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 *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 * 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

2、。当按计划进行的活动或提供的材料不能引起所期望的反应时,教师应主动反思,寻找原因,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或教育行为,使之适合于幼儿的学习; * 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逐步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了解儿童是教育的基础 * 以学定教与儿童在前,教师在后。 * 儿童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德兰修女:“只有爱具体的人,才能真爱人类。” 只有了解具体的儿童,才能说我们了解儿童。只能背诵儿童年龄阶段的人,不一定真懂儿童,因为,每个儿童可能都是不同的,都是教科书里没有告诉过我们的。 * 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儿童学习的品质、特点及规律,是我们

3、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研究儿童,根据儿童的特点,确定教什么和如何教。 * 因此,教学研究是从研究儿童开始的,而不是从研究内容和教法开始的,教学研究是教学的前提,是教学的应有之意。 适宜的教育与了解儿童 * 年龄适宜性 * 个体适宜性 * 文化适宜性 朱教师的便条 * 果果把淋月摔在地上的衣服拣了起来,坐在凳子上,把衣服放在自己的膝盖上认真地折叠起来,然后塞到了一个空着的柜格里。接着就去喝水了。 朱教师的便条 * 姗姗又开始咬自己的手臂,昨天我发现她手臂上有红印,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自己咬的,我问她为什么要咬自己,她不愿意说,问急了就说:我不咬了。但今天又咬了。一定有什么原

4、因,今天跟家长交流一下。 朱教师的便条 * 前天,思淇说佳佳折的青蛙像一个怪胎,佳佳很生气,这两天一直在悄悄地、严肃地练折纸,刚才一个人站在厕所里折,她不想让别人看见? 朱教师的便条 * 昨天伏星说今天不喝豆浆了,因为爸爸说,现在钱有危险了 ,要省着花。不过他一直不喜欢喝豆浆,说有糊味道。看来,一些为自己解套的理由他还是很敏感的。 朱教师的便条 * 郭劲申又去摸我的围巾了,我今天拿给他,让他好好看看,到底喜欢围巾的什么地方,他翻来翻去,看了好长时间,把围巾还给我,说是假的,因为没有看到条形码。真不知他为和琢磨这个问题。一会跟他聊聊。 幼儿的理论 * 他们都喜欢红的,紫色是一种特别的红,我喜欢特

5、别的,所以就喜欢紫。 * 雨是云朵流下的汗珠; * 每个妈妈就想一个陀螺,不停的做事; * 太阳是动物的表; * 加上脚指头我就算到了十几; * 我看到了真正的大海,其实,玄武湖是大海不小心涌近来的浪; * 时间是循环的,因为我每次过的生日不是都是5岁; * 儿童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独特的思想,人类早期的思想是纯真和无暇的,蹲下心而不只是蹲下身去倾听儿童,去观察儿童; * 要真正理解儿童,我们要经常让自己回到童年; * 做与儿童的对话者,学会倾听,学会观察,有时忽略和放弃也是重要的策略; * 太多的成人语言,消失的不只是童真,也消失了可贵的儿童理论; * 不关注儿童理论,

6、就不会真懂教育理论。 图片背后的意义 * 兴趣、需要的学习的动力; * 幼儿的兴趣是经常转移的; * 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 * 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 成就感是幼儿的一种基本情感; * 群性因年龄和个体而异; * 编码案例 Xw1: * 他在一个角落里,埋头擦椅子,那椅子今天已经被他擦了三遍了; * 他把地上的一根头发拣起来,笑着给我看了一下,扔进了垃圾篓; * 他摇晃着婕的身体说:你今天必须洗头; * 他哭着跟我说:本来露答应让我替他做值日生的,但他今天不让了。 * xw2 * 他又在拉人洗手了,还在喊:你刚才拿树叶了,你不怕细菌到你肚子里去? * 他把一个风筝泡进了水里,他说上

7、面的灰擦不掉; * 他穿着背心,问我能不能帮他找件衣服,我说你的衣服呢,他说娜刚大便过,不洗手,就拉他的衣服,他就放在水里洗了; * 他笑咪咪地说他妈妈今天下午要来找我,因为我总是批评他拉别人洗手。 一次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辨别乐音与噪音。当我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时,孩子们一致认为这是好听的音乐;而当播放噪音时,孩子们都捂住了耳朵。我问:“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大部分孩子说不好听,只有源源大声地说:“这个声音好听!”我非常不高兴,瞪着源源说:“这么吵闹的声音你觉得好听吗?”我正想批评他,可看他一脸的委屈,我忍住火气问:“为什么你会觉得这声音好听呢?” 源源轻声地说:“你不是说过聪明的孩子和

8、别人想的答案不一样吗?”我一时无言以对。许久,我才说:“源源,你真的觉得这个声音好听吗?” 源源摇了摇头。 原来源源的另类回答只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夸奖,并非是他的真正想法。平时,我们总是要求孩子想出不一样的答案,对有不一样答案的孩子大加赞扬,如以为这样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其实对孩子来说,要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答案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要求每个孩子说出不一样的答案,而是要帮助孩子理解“不一样答案”的意义,并提供一定的线索,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想象、创造,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发展水平,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二、深度挖掘资源 *

9、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条件保障,是蕴涵各种课程目标的园内外的有形和无形的各种因素。它们可能被幼儿直接利用,也可能被成人利用进而对幼儿产生影响。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种类 系统知识 材料 专门人才 氛围 规则 事件 其他综合资源 陈鹤琴的教育原则 原则一 * 课程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帮助儿童目前的生活,至于将来生活的帮助还在其次。 * 儿童是儿童,成人是成人,虽然今日的儿童就是将来的成人,但是没有必要提前进行成人的教育。如不能强迫识字。 * 用适应目前生活需要的方法,去达到将来生活中必会出现的事情。 原则二 * 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 * 走朝会线、玩蒙台梭利玩具、福禄

10、培尔恩物等是与儿童的实际生活分割的。 * 实际生活的内容很多,就怕教不了,教不周到,儿童的一饮一食,与一草一木的接触,灿烂的玩具用品,都是好教材,课程应从这方面去着想,何必经过一番人工化呢? 原则三 * 富于弹性的课程,可以适应个别不同的兴趣与能力的儿童。 * 要适应不同个性的儿童,课程就应留有余地,使儿童可以多方面去接触,可以随他自己的个性去转变。助儿童之长,补儿童之短,这是弹性的第一层意思。蒙氏课程就有局限性。 * 同是一种课程,它的内容分得深浅不同,所包含的成分也不同,随儿童自己的需要去做,这是课程弹性的又一层意思。 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 资源的调查 资源存在于广泛的生活之中,课程资

11、源不会自然出现,需要寻找和挖掘。 家庭、社区及幼儿园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地,应充分地利用这些场所显在的和潜在的各种资源。 教师尽可能不要认为自己的课程资源是熟知的。只有有寻求意识的教师才能真正发现课程资源。 寻找课程资源的方法 * 巧用家长信息表 朱宾微 * 社区资源调查 关于资源挖掘的基本观念 * 没有资源就没有真正的活动; * 有发现的眼光的教师,就能真正拥有资源; * 家长、幼儿也是资源的探寻者; * 资源获取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 只有适宜的资源才能带来综合、有效的学习。 一个值得关注的帖子 巍巍昆仑: 求助: 单位要求做一个以“黄河”为切入点的主题网络,请教各位老师可以从哪些方

12、面进行思考? 虞永平: 我个人觉得,如果幼儿园不在黄河边,幼儿没见过黄河,最好别做这个主题。 * 教师的教学应该了解幼儿原有的相关经验,如果原有的相关经验是近期的,可以直接进行活动;如果原有的相关经验是较长时间的,应催醒或激活原有的相关经验再活动;如果没有相关的经验就要慎重选择开展活动。 * 蕴涵的课程理念:课程是三个故事的不断循环:古老的故事、现代故事和个人故事。 三、在行动中学习 * 一个优秀的教师: 说不多的话,能引发幼儿说很多话; 没有太多的甚至没有示范,能让幼儿投入的工作; 能够对环境做适当的调整,引发幼儿不断持续的探索; 能够明察幼儿身上发生的内外两个学习过程。 追求适宜的学习:

13、* 结束徒手学习的时代; * 让儿童使用多种感官学习; * 让外部动作转化为内部的动作,行动才有心动,本质在于心动; * 把时间还给孩子,把行动还给孩子。 * 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说说。 * 关于经验的一种分类方式 * 直接经验:是指学生可直接从所从事的行动中学习的经验。通过探究与调查,经过认知、思考、感觉和行动,学习者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这些经验是真实的。 * 模拟经验:包括了角色扮演、模拟、模型、模仿等学习经验。 * 替代经验:是指以一定的中介替代无法实际体验或模拟的经验。这些中间可能是动态的、连续的,也可能是静态的、间断的。前者如录象片、多媒体等,后者如图片、照片、幻灯片等。 * 语言经

14、验:是指通过文字、他人的口头叙述而获得的经验。一种最抽象的学习经验。 陈鹤琴的三原则 1、丰富儿童的经验 一切直接经验都是儿童亲身力行得来的,教育者无论如何不能代替儿童做事,也无论如何不能完全用抽象的概念来施教。有些经验是间接的,在人们生活里占重要位置,但无法用实物教,可用逼真的图片。不过这样的教法要减少到最小限度。 2、有用的动作: 能否引起儿童的全副精神? 做了以后能否得着有价值的结果? 是否能引起其他有益的动作? 3、游戏化的教学法 凡事当工作做是痛苦的,当做游戏做是快乐的。更何况以游戏为生活的儿童。幼稚园课程很容易游戏化。我相信无论什么工作都可以化作游戏,这就要看教师的能力了。 行动的

15、理由不只是兴趣 * 兴趣是行动的重要动力; * 自发的兴趣比引发的兴趣更重要; * 兴趣可以通过材料和问题情景加以增强; * 有兴趣是活动的起点,不一定是发展的必然。 动手“做”是普遍原则 * 手是幼儿基本的学习器官 * “做”是学习的主要方式 * 多感官并用是学习成效提高的重要保证; * 创造可“做”的环境是课程设计的核心。 杜威的言论 * 我认为,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用什么教材才能使他工作得更起劲、最有效果。 懂得孩子是我们的天职 * 了解孩子的天性是教育的基本前提; * 说、动、笑是孩子的基本权利,我们要尽力满足; * 给孩子真实的机会,激发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空洞的练习; * 允许幼儿有独特的表现、表达方式和自己的见解; * 过于成人化是对天性的损伤。 把课程还原为行动 * 行动中的概念学习 * 行动中的规范学习 * 行动中的作品学习 * 行动中的技能学习 祝大家暑假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