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力的训练方法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9446552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观察力的训练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观察力的训练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观察力的训练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观察力的训练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力的训练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观察力训练的方法一、静视一一一目了然1在房间里或屋外找一样东西,比如表、自来水笔、台灯、一张椅子或一棵花草,距离约60厘米,平视前方,自然眨眼,集中注意 力注视这一件物体。默数6090下,即115分钟,在默数的同时,要专心致 志地仔细观察。闭上眼睛,努力在脑海中勾勒出该物体的形象,应尽可能地加以 详细描述,最好用文字将其特征描述出来。然后重复细看一遍,如果有错,加以 补充。2熟练后,逐渐转到更复杂的物体上,观察周围事物的特征,然后闭眼回想。重复几次,直到每个细节都看到。可以观察地平线、衣服的颜色、 植物的形状、人们的姿势和动作、天空阴云的形状和颜色等。观察的要点是,不 断改变目光的焦点,尽可能

2、多地记住完整物体不同部分的特征,记得越多越好。 在每一分析练习之后,闭上眼睛,用心灵的眼睛全面地观察,然后睁开眼睛,对 照实物,校正你心灵的印象,然后再闭再睁,直到完全相同为止。还可以在某一 环境中关注一种形状或颜色,试着在周围其他地方找到它。3然后再去观察名画。必须把白己的描述与原物加以对照,力求做到描写精微、细致。在用名 画作练习时,应通过形象思维激发自己的感情,由感受产生兴致,由兴致上升到 心情。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因为在你制作新的心中的形象的过程中,你吸收使用了大量清晰的视觉信息, 并且把它储藏在你的大脑中。二、行视边走边看以中等速度穿过你的房

3、间、教室、办公室,或者绕着房间走一圈,迅速留意尽可能多的物体。回想,把你所看到的尽可 能详细地说出来,最好写出来,然后对照补充。在日常生活中,眼睛像闪电一样看。可以在眨眼的功夫,即0 104秒之间,去看眼前的物品, 然后回想其种类和位置;看马路上疾驶的汽车牌号,然后回想其字母、号码;看 一张陌生的面孔,然后回想其特征;看路边的树、楼,然后回想其棵数、层数; 看广告牌,然后回想其画面和文字。所谓“心明眼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锻炼 视觉的灵敏度,锻炼视觉和大脑在瞬间强烈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你从内到外更 加聪慧。三、抛视一一天女散花取25块到30块大小适中的彩色圆球,或积木、跳棋子,其中红色、黄色、

4、白色或其他颜色的各占三分之一。将它们完 全混合在一起,放在盆里。用两手迅速抓起两把,然后放手,让它们同时从手中 滚落到沙发上,或床上、桌面上、地上。当它们全部落下后,迅速看一眼这些落 下的物体,然后转过身去,将每种颜色的数目凭记忆而不是猜测写下来。检查是 否正确。重复这一练习10天,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四、速视疏而不漏取50张7厘米见方的纸片,每一张纸片上面都写上一个汉字或字母,字迹应清晰、工整,将有字的一面朝下。也可用 扑克牌。取出10张,闭着眼使它们面朝上,尽量分散放在桌面上。现在睁眼, 用极短的时间仔细看它们一眼。然后转过身,凭着你的记忆把所看到的字写下来。紧接着,用另10张纸片重复

5、这一练习。每天这样练习三次,重复10天。在第 10天注意一下你取得了多大进步。五、统视尽收眼底睁大你的眼睛,但不要过分以至于让你觉得不适。注意力完全集中,注视正前方,观察你视野中的所有物体,但眼珠不 可以有一点的转动。坚持10秒钟后,回想所看到的东西,凭借你的记忆,将所能想起来的物体的名字写下来,不要凭借你已有的信息和猜测来 作记录。重复10天,每天变换观察的位置和视野。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 步。数秒数的过程一般会比所设想的慢。你可以在练习前先调整一下你数数的速度。一边数一边看着手表的秒针走动,1秒数1下,在1分钟结 束的时候刚好数出“60”,也可以1秒数23下。观察力,洞察力!观察力的训练因

6、为没有模式,没有一定的努力方式,只有自己去尝视,从而检讨 (当下或事后)修正,一定要以无所得的心态去试验。事实上,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断的在运用观察力,只是自己并不觉察, 可以试著观察或检讨自己看电视或看电影的方式,绝对不是整个画面从头到尾都 注意到,而是随兴的从头看到尾,有时注意男女主角或配角的演技、穿著、发型, 有时注意布景、风景、音乐,所得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印象,我们从欣赏影片所 得到的片段印象,而得到一些感受式的结论,其实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内容,因为 我们的观察力确实很差,所以才为有每一次欣赏但结论不一样,因为一次比一次 更清楚,不过看多了会疲惫,反而散漫。这就是我们捉摸不定的心。一般人

7、也会由于工作需求或兴趣,而发展特别的观察力(洞察力),如音乐家的听觉音感会特别敏锐:文学 家在诗、词、文章的表达修辞很流畅;画家可以将所画的人、物、风景用素描、 水彩图画、油画方式准确的表达。事实上,观察力可以不由朝外的训练达到,可 以由观察自己达到,没有模式,也就是禅宗所说的不立一切见。因为任何的 见都是绊脚石,也都有极限,只有空才是最高、最真实的见,但如 何达到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有人说禅宗是无门关,这个门就是自己。透过对自我的观察,也就是对身、口、意的观察,客观不执著,无所得 的观察,你就是观察者,也就是被观察者。观察身,也就是行为,因为速度 较慢比较容易:观察口,速度稍微快一点,就比较困

8、难,常常说了不该说的 话,说完才后悔;观察意,因为心念比闪电的速度还快,就更困难了,简直 无从观察起。以吃饭为例,一般人吃饭时不是看报纸、电视,就是想别的事,充 份利用时间,或陶醉在吃的幻象里,没有平常心的吃。事实上,由 看电视或看电影的经验,观察自己吃饭也就像看电视画面一样跳来跳去。我们可 以不必锁定要观察自己的行为、或言语、或心念,只是观察。如吃饭时,吃到饭 里有石头或菜坏掉等,一般人一定是内心不满或咒骂,其实最直接了当的方式是 吐出来,内心的不满或咒骂,只会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吃饭的心情,吃到坏东西, 不必透过思考就知道,而内心的不满或咒骂只是一种惯性,要中止这类无意义的 浪费时间、心力,

9、透过观察力是比较好的方式。只要去练习,记得的时候尽量作, 忘了就算了,但最好是经常记得。事实上,观察力可以广泛的运用在世间法及出世间法,只有透过对自己 观察,才能扩展自己的观察力,客观的看清自己的盲点,从而慢慢改进;其他如 人际关系、工作能力、阅读能力也会跟著改善。一般人情绪的困扰如莫名其妙的快乐、生气、悲伤,只因为一些念头生 起,产生了这些情绪,排斥它是排斥自己,喜欢它是执著自己,沉溺于这种心境 是浪费时间,客观的观察自己,才会慢慢认识自己的盲点,当看清楚自己盲点时 不要排斥,才有可能改进。日常生活中着重培养观察力!通过经年累月长期训练培养观察力!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

10、实践中锻炼起来的。特别是对学习自然科学的人来说,观察力尤其重要。要从小养成自觉地、认 真地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习惯、兴趣和能力。通过直接体验,积累对自然现象的 感性认识,培养对事物进行科学观察的能力和习惯。为了有效地进行观察,更好 地锻炼观察力,掌握良好的观察方法是必要的。 确立观察目的。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时,要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达 到什么目的,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要方面, 以抓住其本质特征。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点,有目的观察才会对自己的 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锻炼。反之如果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对 事物熟视无睹,你的观察力就得不到锻炼。例如,

11、你想要办一个新的商店,需要 从别的商店获得一些商品陈列的经验,此时,你去观察一定带着目的性。只有带 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观察力。 制订观察计划。在观察前,对观察的内容做出安排,制订周密的计划。如 果在观察时毫无计划,漫无条理,那就不会有什么收获。因此,我们进行观察前 就要打算好,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按部就班,系统进行。观察的计划,可 以写成书面的,也可以记在脑子里。 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每个人由于观察敏锐性的差异,在同一件事物的观 察上出现不同的兴趣,注意到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因此,培养浓厚 的观察兴趣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为了锻炼观察能力,必

12、须培养每个 人广泛的兴趣,这样才能促使人们津津有味地进行多样观察。同时,还要有中心 兴趣。有了中心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地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的观察。有的同学喜欢观察星空,特别是对银河、火星、月亮等观察兴趣很浓,能长 期坚持并写出观察日记。这样就可以增长知识,打开思路。有的同学对植物很有 兴趣,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从播种、发芽到发育、成熟,并做了大量观察 日记。教师也经常给以指导,辅助以必要的知识。这样做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学生 们的观察兴趣和持久的观察力,也提高了他们对事物发展全过程的表达能力。观察兴趣,还能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少年儿童对自然界的岩石、流水、风、雨、霜、雪、露、电、雷、动植物等 都

13、很有兴趣。时间久了,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就养成了。 观察现象,探寻本质。观察力是思维的触角,要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力,就 要善于把观察的任务具体化,善于引导他们从现象乃至隐蔽的细节中探索事物的 本质。 培养良好的观察方法。大多数同学缺乏生活经验和独立、系统的观察能力, 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者看得粗心、笼统,甚至观察的顺序 杂乱无章。一个良好的观察者必须具备观察事物的技巧,掌握适当的观察方法。观察方 法很多,这里介绍主要的几种:A-自然观察方法。就是对大自然中所存在的东西进行观察。如在田野或植 物园里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在森林和动物园里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等等。自然 观察应注意选好观察点

14、和观察对象,做好记录,并应进行多次原地或异地观察。B. 实验观察法。就是通过做实验的方式进行观察。如解剖观察或化学实验 观察等。C. 长期观察法。就是在较长的时期内,对某种事物或现象进行系统观察。 如气象观察、天文观察等等。进行这类观察时要耐心细致,观察点一经确定,不 能随意变更。D. 全面观察法。就是对某一事物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观察,求得对该事物全 面了解。E. 定期观察法。就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对某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F. 重点观察法。就是按照某种特殊目的和要求对事物的某一点或几个方面 做重点观察。G. 直接观察法。这是一种观察者深入实际,亲自动手做实验取得第一手资 料或直接经验的观察方法。H

15、. 间接观察法。这是一种利用别人观察成果,得出深刻结论的观察方法。I. 对比观察法。把两个以上的事物有比较地对照进行观察。J. 解剖观察方法。把观察对象分解成两个以上的部分进行观察。 掌握丰富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和良好的观察是辩证统一、互为因果的。 一方面,良好的观察力是我们获得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丰富 的知识和经验又是我们提高观察力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观察总是与自己已有的 知识经验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 识和经验,这不仅有利于观察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观察力的不断提高。 遵循感知的客观规律。观察和观察力是在感知过程中提高的。因为,为了

16、 培养观察力,就必须遵循感知的一些规律。也就是说感知的一些规律也成为观察 的基本规律。感知规律主要有以下七条:A. 强度律。对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一 般人对雷鸣电闪是容易感知的,因为它的感知强度很高,而对于昆虫的活动,如 对蚂蚁行走的声音就难以觉察。因此,在实践中,要适当地提高感知对象的强度, 并要注意那些强度很弱的对象。B. 差异律。这是针对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而言的。凡是观察对象与 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相反,凡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 对象就被感知得越不清晰。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点红就很容易被感知。鹤立 鸡群,也是属于这类情形。但是在白

17、幕上印白字,则几乎无法辨认。C. 凡是两个显著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事物,就容易被清楚地感知。因此, 在观察中要善于用对比的方法,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甚至还可以制 造对比环境。例如观察的高矮对比,色彩对比。D. 活动律。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感知。魔术师用一只手做明显的 动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另一只手却在耍手法以达到他的目的。所以,在观察 中要善于利用活动规律,达到观察目的。E. 组合律。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式 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观察对象容易形成整体而为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在实 际观察中,要把零散的材料或事物,按空间接近、时间连续、形式相同或颜色

18、一 致的形式组合起来进行观察,从而找出各自的特点。例如在一堆乱物件中选大小 相差不远,颜色相近的若干件,排列起来比较,就可看出彼此的差异。组合律,要求在观察中根据事物的特点进行适当的组合、编排,形成系统, 分门别类。F. 协同律。指在观察过程中,有效地发动各种感知器官,分工合作,协同 活动,这样可以提高观察的效果。也指同时运用强度、差异、对比等规律去观察 对象。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运用视、听、味、 嗅、触等感官进行感知。我们学习要做到“五到”,就是眼到、耳到、口到、手 到和心到,目的是要通过多种感知的渠道,提高观察的效力。G. 养成持久的观察习惯。贝弗里奇说:“培

19、养那种以积极的探究态度观注 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在研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 量的学术知识更重要,这种说法并不过分。”一个人有了持久的观察习惯,他能 克服观察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把观察进行到底。而观察力就正是在 这种“锲而不舍”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功。习惯成自然,观察力贵在 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养成长期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应注意些什么呢?A. 忌漫无目的。许多人在观察事物时,东张西望,漫无目标,他们观察过 的事物如过眼烟云,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印象,因而总形不成观点。B. 忌片面观察。有的人观察事物,只注意它的正面,不注意

20、它的反面;只 观察表面,不观察内部;只注意现在,不注意过去;只去注意事物的一个方面而 忽视其他方面。由于这种片面观察,他们所观察到的往往是一些假象,因而得出 了错误的结论。中国古代兵书上有疑兵计和兵不厌诈的谋略,就是故意利用一些 手段混淆敌人的视听,破坏他们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三 国演义中“张飞独断当阳桥”的故事。曹操看见张飞雄赳赳,横枪立马在桥头 之上,又看见张飞身后的树林背后尘埃蔽日,似乎埋伏有大队人马。他又想起关 羽曾经告诉他的话:“吾弟张翼德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这时 张飞连吼三声,声如巨雷,势如猛虎,曹操立即转身逃走,退兵30里。曹操这 时犯的就是片

21、面观察的错误。C. 忌无重点。有人虽然去观察事物却不带目的性。一古脑儿地观察,把所 有现象都收留,囫囵吞枣,结果抓不住重点,浪费时间,观察结果不理想。D. 忌走马观花。有人观察事物,不深入、不细致,只是粗略地浏览一下。 这样既得不到具体印象,又遗漏许多细节,使观察结果一般化。E. 忌不用心思。有人在观察中,不用心去分析、去比较,也不思考事物的 来龙去脉,因而也得不到令人信服的结论。中学生因为兴趣广泛,性情活泼,最 容易在观察中出现这样的错误,他们往往凭借一时的好奇心,不做更深入的探求。F. 忌半途而废。有人在观察中,遇到复杂和难于解决的问题时,便停止观 察,结果常常功亏一篑。此外,观察过程中还应忌情绪不稳定。有人在愉快时就有兴趣观察,不愉快 时就心情烦躁,观察不下去,甚至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由于心情紧张而根本无力 进行观察。有人对智力较高的中学生进行调查和观察,发现他们一般都有较强的 自控能力,情绪稳定,不忽冷忽热,在遇到困难时能坚持下去,不达目的,决不 罢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